评分及书评

4.8
26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与孩子与自己温柔相处

    我老婆真好!这本书最早是老婆大人推荐我看的。我们家更多的是育儿类的书,是那种深层逻辑解释为什么要这样那样与孩子相处陪伴的书。而这样书正是。读这本书过程,也是跟自己对话与疗愈自己的过程。我们或多或少都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一些伤害,很多是因为前一代人传承更前一代人的不得当教育之法产生的。而生在这家庭,不可选择,唯有接纳、疗愈、改变、剪断不适之法,用正确之法去教育去陪伴去关爱我们的下一代。我已推荐更多的身边人来阅读这本。你应该也来读读。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教育只有原则,没有套路

      鸡汤文,可以随便翻翻,作用不大,都是正确的套话,如同教育大人如何做人,每个人不同,育儿的经验也不同。生物的多样性,什么才是正确?健康,守法,能自理。孩子如此,家长也如此即可,别的都不必要求。家长先管好自己,让自己做到以上三点,对孩子也这样要求就够了,其他比如要爱,要倾听,说的没错,但很多时候做不到也不用太内疚,不可能看这类书能教育好孩子了,最多是看完书今天不对孩子发火了,明天照旧。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走进理性的心理疗愈

        发现李雪的作品,是一件很意外的事情。在一个愁云惨雾的日子,看到她的《走出剧情》。单看书名,就猜出来大概是什么内容了。高手的心法总在讲概率,普通人的思维总在寻因果。概率思维让人明白 “你有你的计划,这世界另有计划”;因果思维却让人不断陷入自己心里的 “剧情”。比普通人的 “因果思维” 更可怜的,是心灵囚徒们抱有的 “应然思维”。遗憾的是,那些给他们心灵以慰藉的剧情,往往会让他们失望。😔《走出剧情》并没有在得到上架,另外两本也很不错,强力推荐,除了这本书,还有《有限责任家庭》。这三本书都在告诉我们要走出人生的剧情,才能获得真正的疗愈,以至于感受到幸福。五星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我遇见一个人》

          如何给孩子创造丰盛的人生是不是需要父母很有钱呢?需要父母高学历、高智商呢?好消息是:这些都不用。给孩子丰盛的人生,下面几条就够了:听见孩子的欲求;及时回应;诚实回应;无条件给予。这本书被我推荐给宝妈们,纷纷表示非常感谢,同时我也感谢推荐我读这本书的楠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这本书,我被治愈的两件事

            | 关于作者 | 李雪,专业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学研究近十年。创办 "初心心理",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详解母婴关系对人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作为心理学专家,李雪的独特之处在于 "去脸谱化",把专业知识性感地表达出来,是一种难得的能力。她勇于袒露自己,用轻盈而深刻、温暖而尖锐的文字,向读者彰显真相。|摘抄 01 |#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是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我的笔记 |1、去年,我 "苦口婆心" 劝我妈妈戒酒,语音、微信、电话,还写了小作文,有理有据,痛心疾首,结果我妈一个字也没回复,并且在接下来的十多天也没理我。直接把我给无视了。2、妈妈一直不理我,我也倔强的没再主动联系她。就这样渐渐的,和稀泥似的,这件事也就过去了,我们就像从来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偶尔通电话微信,谁也没再提过一个 "酒" 字儿。但其实,我内心是非常挫败的。3、直到前段时间,我读到《非暴力沟通》里的一个例子,将 "我希望你不要喝酒,对身体不好" 这句话作为错误的反面案例,我才意识到,我大概是错了。并不是错在 "理" 上,而是错在 "我想要改变他人",即使是亲妈,即使我提出的建议是所谓正确的。4、这个建议,首先传达的就是:妈妈,我不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其次,我并未觉察到我这么做其实是源于我自己内心的恐惧:我害怕妈妈喝酒对身体不好(她本身有高血压),我害怕在某天突然接到一通电话,让我赶回去,然后看着病床上昏迷的妈妈,我害怕或者说焦虑很多未来的假设。5、当意识到这些之后,我尝试像书里提出的建议,去 "采访" 了妈妈,我问她为什么喜欢喝酒,喝酒给她带来了具体什么样好的感受?结果,只是短短两个小问题,我妈明显来了精神,给我回复了好多条长语音,大致意思是说,她喜欢白酒入口后流过喉咙发热的感觉,让她觉得很放松,很愉快。自己在家吃饭时,每天一小盅,自斟自饮,快活得不得了~她也喜欢热闹,喜欢跟朋友们一起聚会聊天,喝酒是必不可少的搞气氛。我妈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是真的喜欢和开心。6、说来也奇怪,经过这次沟通,我内心的恐惧感也少了,我没有再把妈妈喝酒这件事视为洪水猛兽,也没有那么焦灼地想劝她戒酒了。我想,如果这真的是她喜欢的,那就随她去吧,如果真的哪天让她觉得不舒服了,或者不再喜欢这种快乐,她是成年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7、如果爱,当我们看到对方的问题状态,忍不住要去提醒、教育对方时,先让自己停下来 —— 从头脑的冲动回到身体的感受,先放松,再去觉知:"我为什么要提醒、教育对方?到底是为了对方好,还是捍卫我自认为的正确?对方真的需要我的教育吗?我这一刻有没有评判,觉得对方做得不够好、应该改变?" | 摘抄 02 |#"请不要评价我,甚至连建议都不要提,我只渴望你听到我、看到我、陪着我,我就能感受到温暖在内心产生,我就会慢慢有力量去面对外部世界。"|我的笔记 |1、这段话真的说到我心里去了。也让我想起了去年五月份。2、当时,发小携妻来京,那时候也是他刚入学得到大学,时不时跟我谈论起来,非常激动和兴奋,话里话外都有种 "你一定要去体验" 的信息。其中一天的下午茶,我们三人坐在三里屯的露台吹风聊天。他突然提议带我玩个游戏,并请妻子作为观察者在一旁观看。3、这个游戏就是 "你是谁",在 7 分钟内不断被问一句话 "你是谁",我作为回答者要不断地回答。说实话,那天我被他问到心里发毛,因为我觉得他那个眼神、语气、表情过于戏剧化,有点肉麻有点矫情,我一度觉得有点尴尬,因为我没有他那么入戏,哈哈。4、但是当漫长的七分钟过去之后,他告诉我,我开头的几个回答都是 "我是 xxx(人)的 xxx",说明我比较看重人和人的连结,后面重复了好几次,关于自由、自我,说明我是个喜欢自由的人。我这时候才体会到这个游戏的微妙之处。的确,当时我刚恢复新一轮的自由职业,还沉浸在重获自由的舒畅中,所以不自觉地就重复了好几次。5、最后,发小还对我发出了一个灵魂拷问:"你最看重、最渴望的是什么?" 据说专业名词叫做 "欲望原型",我觉得跟写剧本时,设置一个角色一个人物内心深处的渴望很像,因为一旦确定这个隐秘的渴望,人物的行为其实都是围绕这个渴望而来的。6、那天我想了一会,回答他:"我希望自己可以被接纳、被看到。这是我非常看重的。" 现在想来,其实就是这段话阐述的意思,那就是,接纳、看到对我来说就是一股巨大的支持和力量,它看似什么都没做,但是又做了很多。 | 我的总结 | 这本书是我在读书会耗时最短的一本,因为读得顺畅,所以读得很快,12 天就结束。最开始,我觉得作者在讲心理学,慢慢的,感觉她好像是讲亲子关系,到最后发现都不是。她其实是在讲 "我",讲内心,讲觉察,讲臣服(我还特意回头去看了《当下的力量》讲臣服的部分)。觉察,它是开始,是目标,是工具,也是结果。(这是我在半亩方塘读完的第 8 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行云流水,妙不可言

              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育儿育己

                当我遇见一个人这个人是真真实实的人,不是具有工具价值的人。所有人终其一生就是 “被看见”,不仅在沟通中需要,在养育孩子中同样需要。育儿育己:我的欲求是合理的,如果遭到家人的反对,那只是他们的问题不能满足我的欲求,而不是我的欲求有问题 —— 这是疗愈自己。不评判孩子的需求,诚实的平等的对待孩子,让他的情感自由流淌,我们做一个陪护人,孩子自有孩子发展的路径。比如:让孩子尽情的哭泣;比如不强行断夜奶;比如按需喂养;比如不强行分床睡等等。顺着母亲的本性去抚养孩子。想起自己小时候,自己能比较顺利的长大多亏了小时候爸爸的溺爱,爸爸对我无条件的接纳,给我的富足感,随时随地满足我的需求,包容我的各种脾气。即便很多人说我爸爸会惯坏了我,可我仍然长的很好,所以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用爸爸的方式,根本不会宠坏了孩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遇见一个人

                  学到这本书是个幸运者这本书的方法不仅适用对待小孩子,真诚待人,是做好一切的基础有幸学到这本书,感恩得到的老师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我遇到一个人

                    一个人,是孩子,是自己,是自己心中的孩子,是爱人,是父母,是朋友,是同事。一个人,是觉察,是醒悟,是觉醒,是认知。心流动,念流动,能量流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育儿知识宝典啊

                      当我不再制造分裂,安住于内在的中心,一切资源向我涌来。我就是宇宙的中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觉找到解药了

                        自己的问题,娃娃的问题,看了那么多关于教育的书,感觉这本讲到根源上了,懂得基础原理才有可能灵活运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遇见自己 ,他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刚看题目的时候,会觉得是一本谈恋爱的书或者小说,后来,看到封面里有一个可爱的娃娃,又会觉得,这本书跟教育有关。直到读了序言,有心理学家武老师作序,才会恍然大悟,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书的作者是一个学习物理出身的女孩子,她对心理学很感兴趣,自学并且已经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她的人本身就会让读者思考很多,学习很多。读这本书,没有可跳跃的部分,都是干货精华,读到切身之处,你会不自由地流泪:这就是我的童年啊!难怪会这样,原来不是我的问题啊!…… 是的啊,遇见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曾经茫然不知所措的自己啊书中很受教的一个细节是我等等思维和做事方式,原来是家庭的缘故,或者是受身边人的影响,本来的我们是有需求的,提出时就想要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最亲的最信任的人要延迟满足 要等,所以,我们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方式,长大得了拖延症,变成了不敢提需求的老好人。自己已然如此,我们该如何遇见我们的孩子呢?作者说 —— 给孩子丰盛的人生,下面几条就够了:听见孩子的欲求;及时回应;诚实回应;无条件给予。遇见更好的自己吧,一切都来得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山就在那里,我就想去攀登;路就在那里,我只想去走一走;爱情就在那里,我就想痛快的爱一次;事就摆在那里,我只想把它做好;生活就在这里,我只想乐在其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何给孩子创造丰富的人生

                              是不是需要父母很有钱呢?需要父母高学历、高智商呢?好消息是:这些都不用。给孩子丰盛的人生,下面几条就够了:听见孩子的欲求;及时回应;诚实回应;无条件给予。我的一个亲戚很有钱,给孩子买几千块钱的童装,衣服多得塞满衣柜,穿都穿不完。有一次,她带孩子来找我,孩子要买路边两块钱一张的贴纸,妈妈说:“你已经有很多贴纸了,别买了。” 孩子哭闹着非要买,磨了半天。最后我说:“不就是两块钱的贴纸吗?买就买吧。” 她看在我的面子上买了。妈妈给孩子买那么多昂贵的衣服,是谁的需要?是妈妈自己的需要,不是孩子的需要。孩子需要的是两块钱的贴纸,为此又哭又闹,费尽艰辛才得到,那么他的内心觉得自己是丰盛的,还是匮乏的?内心匮乏有黑洞的孩子,如果家里有钱,非常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稍微大一点后,什么都想买,什么贵买什么。父母经不住磨,最终都会买给他。这时候,邻居就会出动:“看看你家孩子,都是你给惯的,就是因为你对他太好,要什么给什么,他才被惯成这样,欲求无度,奢侈浪费。孩子都是被惯坏的。” 这样的论调很多,对吗?只要孩子有问题,中国人有一个 “万金油” 的解释:都是被惯坏的。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知道真相,万金油一抹就够了。但凡新闻报道哪个 “不孝子”,所有人都对孩子进行道德谴责,却不看是谁种下的因。给孩子丰盛的人生,其实很简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内在的韵律

                                有多放松,就有多成功。直面内在的自己,和自己和解,世界会更加可爱~原来时候,父母吵架,给自己的影响就是,我以后不结婚。然而,现在发现,我是我,你是你。即使我是父母所生,我首先是独立的一个人。无条件的爱,重复给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我不再制造分裂,安住于内在的中心,一切资源向我涌来。我就是宇宙的中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我不再制造分裂安住于内心的中心一切资源向我涌来我就是宇宙的中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爱是自由与给予的。

                                      所以,让财富追随你,无念、无为,同时守在自己的中心,问问 “这一刻,我真正想要的体验是什么”。守住自己的初心,丰盛的人生就会追随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理学的一大作用在于能够松动我们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常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受—才是内心力量的源泉

                                          被忽视的情绪,不被看到的需求被否认的感受,都是对自己的暴力对他人的暴力。唯有觉察,确认,接纳,才是生命能量流动的河道。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