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终无留言
张劲夫的这段回答,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我们如果只是站在当下的视角去看历史问题,总会有种 "居高临下" 的感觉,这个时候产生的的批判根本没有意义。只有回到具体的时间段,才能真正的明白历史中许多的不合理与不理解。——— 为什么伯伯明明知道自己是没有错,却不与毛主席展开辩论,还拼命地检讨自己,你们没觉得他虚伪胆小,为保自己的官职吗?为什么只要毛主席一说话,大家都不敢反驳了?如果大家都起来坚持正确的意见,毛主席不是也只能服从嘛?记得张劲夫同志的回答曾使我眼前猛地一亮:你以为我们这些人对毛主席的信任,也像红卫兵那样是被林彪 "大树特树" 起来的吗?也是个人迷信吗?不!我们自从参加革命后,从土地革命、五次反 "围剿" 开始,到长征,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八年抗战,到三年解放战争,每次我们认为一定是毛主席错了,共产国际对了,可铁的事实却一次次证明,又是毛主席对了!于是,在我们的头脑里便扎根了这样的观念,毛泽东是战略家,他总站得比我们高,看得比我们远,只要意见不同,就认为是自己水平不如毛主席高,相信一定是自己错了,跟着主席走,一定没错!周总理是一名真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他的一生都在践行马克思主义,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党,受再大的委屈,吃再多的苦,哪怕身患绝症,也没有停止工作。总理总说:既然历史选择了我,那我就只能把自己交出去。《大无大有周恩来》总结了总理 "六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终无留言。照我看,历史中似乎没有人真正能做到周总理这六点,何其伟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无始终觉得自己无法评价,从书评的角度还是写两句,书从作者的角度介绍了周总理,从书中再次感受了总理的人格魅力,也能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很可惜对总理的了解还是很少。做为一个 80 后,没有可能与总理生活在同一时空,一些事无法切身体会,但关于总理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情感。关于爱国总理是刻在骨头和血脉里,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对身边人的关爱是在血脉里的,从日常的小事中就能看出来,很可惜自己一直做不到,自己的心门仿佛关闭了,究竟是何时关闭的现在还无法寻找。我知道像我一样的人还有很多,现在能给的推测是,纷扰的世界,摧毁了我的爱,我将用一生时间去寻找。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我们是应该多读历史书的去了解过去的人和事。小学时期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就是周总理的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的一生也践行了这句话,也告诉了后人读书的益处。可是一转眼三十又几了,还是没有做过。多次想翻起读这本传记,又很心虚。那种敬畏又害怕,不是言语能表达的。最近终于读完了,内心更是澎湃。还好当时的照片只有黑白,书中的图片也只有黑白,我们只能看到干净整洁,简单适宜的中山装和西装。看不到磨损,看不到书中描述的节俭。那种心中有人民和家国的神态,心中知识丰沛,从不怕任何人都从容,都令人敬佩动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