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让人对你好感倍增的6个细节
小美在现实生活里是一位妥妥的 i 人 —— 性格内敛,享受独处,害怕与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交流;简单来说,就是社恐。“我很了解自己的性格,所以找工作的时候就已经避开了需要应酬、外联之类的工作岗位。但工作了之后才发现,还是躲不了要工作汇报、办公室团建和分组发言讨论…… 每次这种场合我都表现得很僵硬,大概是尴尬的笑容挂在脸上,同事们一定都看得出来……”“呜呜呜我该怎么办啊,大家一定都觉得我很奇怪吧?我该怎么才能在职场里表现得更自如一点呢?” 不瞒大家说,我其实也有一点点 i 人属性。不擅长尬聊或闲谈,不喜欢去人太多的场合,偶尔也会有因为说错话而不敢说话的时候。而且根据我的了解,存在和女生一样困扰的职场 i 人们还有很多很多;所以单从这一点来说,女生或许可以松一口气,因为你并不是少数,同事们也不会因为你的性格而觉得你是个奇怪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i 人们在职场里似乎的确会更辛苦一些。总是想躲起来独处,也就有可能导致不被人看见,错失很多机会,却又只能独自消化不甘。那该怎么办呢?我倒是想起了一个人,她也是 i 人,但她现在已然成为了国际知名人际沟通专家和演讲大师。她就是莉尔・朗兹,她把她的沟通技能都写进了一本名为《你值得被看见》的书里。莉尔・朗兹说,她在刚步入社会的时候,一遇到陌生人就会一脸惨白。那时候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在劝告她:“难得有活动,要去参加啊……”“就勉强一下嘛。”“要主动向老板提加薪啊!”“开会有意见就举手说啊……” 但只有作者自己知道,这些事情对自己来说有多难,想让人看见却又觉得害羞有多痛苦。那,后来作者是如何发生改变的呢?她说,她读了许多来自医学与心理卫生领域的专门对 “害羞” 的研究,从中收获颇多;甚至从中整理出了 85 剂 “退羞特效药”,也就是 85 个可以稍微控制住 i 人社恐属性的技巧,正是这些技巧让她发生了后来的转变。1、先发制人,讲清自己的性格。就如女生在留言里说的,职场里的沟通总是难以避免,总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与客户洽谈、与领导汇报,以及与同事合作沟通。这些场合,都会让 i 人陷入不停的纠结 ——“天啊又要尬聊了。”“简直是噩梦,希望可以快点结束。”“最怕在多人面前发言了,救……” 而在这些时候,作者认为,与其自己一个人纠结慌张,不如还是先发制人,讲清自己的性格吧。具体该怎么做呢?作者说,提及自己的害羞 i 人性格也需要一个时机,举个例子,绝不能在领导刚刚布置完工作任务时和领导说 “我的性格很社恐,很怕人际沟通”,这样很容易留下不好的印象。相反,应该把握住一些闲聊时机,然后不经意提到自己的性格。比如,当同事问起:“周末要不要一起剧本杀?”,我们可以开玩笑似的回复:“啊哈哈,我一个 i 人还是不参与了。” 或者,当有人表达关心:“你怎么不说话,是不是心情不好?”,我们也可以趁机回复:“啊不是的,我性格就是这样,话很少。” 这样一来,职场伙伴们就能很直观地了解到我们的性格,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局面发生,也能够因为我们的坦率让他人对我们好感倍增~2、单挑逃避的冲动。作者说,i 人最爱玩的游戏就是:逃避。远远看到不太熟的人,就会开始绕路;在办公室一直塞着耳机,建立自己的结界;要进电梯时发现同事在电梯里,会找个借口离开…… 完全能够理解,这样的 “逃避” 能够暂时解除我们的心理压力。但,或许每次 “逃避” 之后,大家也会轻轻叹一口气,隐隐责怪起自己的软弱吧?作者说,逃避有时也算是一种 “毒品”,因为我们会对逃避带来的 “舒服” 的需求越来越大,最终越来越难以摆脱社交恐惧的漩涡。所以,作者建议,立刻开始 “戒毒”,和想逃避的念头单挑。当有个有点儿熟又不太熟的人朝自己走来时,别假装没戴眼镜或没看到,而是大方微笑着说声 “嗨”;就这样简单一个字就好,已经足够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大家伙在一开始或许还是会觉得很难,全身冒冷汗;但多鼓起勇气尝试过几次之后,事情自然就会容易很多。3、出门前先给自己热个身。i 人常常会觉得 e 人不可思议:“他们是如何做到刚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就如此自如的?” 而关于这一点,作者为我们做了几个比喻。“你能想象大联盟级的投手不热身就上场比赛吗?搞不好第一局就会四坏球连发被换下去了。” 作者说,不热身,俄罗斯的首席芭蕾舞伶也转不起来;不热身,苏珊大婶的高音绝对唱不下去;i 人也是一样,必须先热身,才好 “上场” 去面对人,最后成功地被人看见,让人产生好感。至于热身的方法,听起来有些许离谱 ——“请你一睁眼就像个疯子。” 作者说:从清晨起来,穿着睡衣在房间里跑来跑去,挥舞手臂,拉开嗓门,跳上跳下,学神经病笑,然后摔回床上,双脚伸到空中踢腿,还要一边大喊:“没错,我就是这样外放的人,谁有意见!” 然后,站起来,按照正常流程,洗漱收拾吃早饭换衣出门。这时或许一开门就遇到了邻居,一走上街道就遇到了同事,但没关系,今天的我们准备好了,“你的身体、声音跟脸部肌肉都已经热身好了,所以你可以大方跟他挥手致意,一点都不僵硬。” 这样的方法就像是自己给自己传达一个 “今天我什么都不怕” 的信号,很有趣对不对?不妨试试看咯。4、表现出自信的样子。虽说 i 人或 e 人并不与自信或不自信挂钩,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时 i 人伙伴躲闪、沉默的样子,多少会给身边人留下个 “不自信” 的印象。而这注定会影响到我们的社交关系,所以作者建议我们,在一些重要的沟通场合,无论如何还是表现出自信的样子吧。那,什么样才算 “自信的样子” 呢?仅仅这五个字还是有些模糊。好在,在书中,作者详细为我们做出了描述 —— 人多的时候,不要站在角落;进门的时候,不要溜边,而是大大方方从中间走过;手不要放在脸上,身体不要动来动去;做动作要流畅,不要担心自己的动作幅度会不会太大;眼神不要一直盯着地板,要看对方的眼睛;讲话时身体正对着说话对象,慢慢笑比较自然。再次重申一遍,我并不觉得 “性格 i = 自卑”,只不过,当我们能做到上面这几点,会更容易让别人 get 到我们的自在与自信,对我们产生好感~5、训练自己直视他人的眼神。“你如果想被人看见,首要的是‘眼睛要看人’。” 作者说,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坚定代表着自信、勇敢、领导等加分的个人特质,而不敢正眼看人就表示我们欠缺这些东西。当然啦,说要直视他人的眼睛,对 i 人来说也是件难事儿。会担心,如果对方看到自己在看他,停下来要跟自己说话怎么办;担心,如果对方看出自己眼睛里的尴尬怎么办;担心,如果对方决定自己很呆怎么办…… 先别着急,在书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锻炼直视他人目光的方案。首先,作者建议,可以先从与小宝宝对视开始;小宝宝有着人畜无害的眼神和天然的好奇心,“他们想看你就会一直盯着你,直到他们觉得你有点儿无聊为止。” 当有一天我们觉得看小宝宝的眼睛已经不再是难题了,可以再换个方向,去找长辈们交换一下眼神;无论是在等公交车还是排队买电影票时,都可以随时随地用眼神去寻找身边的 “银发族”,与他们进行片刻的眼神交流。最后,我们可以去挑战一下同龄的陌生人;各种业务员,百货公司的柜姐,路边的交通指挥志愿者,“只要你把眼神迎上去,我保证她们一定会用她们的双眼拥抱你。” 多进行几次这样的 “脱敏训练”,久而久之我们就能在对视方面驾轻就熟~6、穿上 “快看我” 的衣服。大家应该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 若是某天随便套了一件衣服出门,那么不想社交的情绪简直是达到了顶峰,不管遇到谁都只想低着头躲过去;但若是某天好好打扮过,穿上自己最喜欢的 T 恤和牛仔裤,或穿一身很舒服又修饰身形的套装,那么便会久违地有想要与人打交道的心情,去商店买东西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挂上灿烂的笑容。作者说,有个词叫 “人如其食”,而同样地,也可以说是 “人如其衣”。所以,如果当天有需要社交的工作场合的话,不妨精心为自己穿上 “快看我” 属性的衣服吧。把你觉得自己穿起来最帅最美、最能凸显你优点、最能让你看起来有精神的衬衫或洋装当成盔甲穿上;还可以背上喜欢的包包,颈间戴个项链,动点儿脑筋让搭配看起来好玩或 “稍微招摇”。当我们自己满意自己的时候,也会乐于收到别人的关注和好感。如此一来,或许就可以打开 i 人世界的心门,更好地应对逃不掉的社交~在书的封底上有这样一句话:“你不比任何人差,也不比任何人坏,你只是社恐了一点儿而已。” 也想把这句话,送给包括小美在内的所有 i 人伙伴们。性格内敛也好,不擅社交也好,和人交流时会尴尬、会不知所措也好。这就是自己的性格,就像是我们与众不同的指纹,是我们生而俱来的一部分。只管接纳它、享受它、好好利用它就好。平日大多数时候,安安心心享受自己一个人的时光。真需要社交的时候,就搬出今天文中的这一系列技巧出来,临时救救场。总之,就做个随心所欲的、能让自己快乐的 i 人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