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克服地心引力,向上走

    “很多人能吃生活的苦,唯独吃不了读书的苦。” 石雷鹏在這本《走向上的路》的自序中如是道。他用冷峻的笔触划开一道认知裂缝:“生活的苦是消耗,读书的苦是沉淀,是重塑。” 这句话精准切开当代人精神困境的表层 —— 当我们在生活的泥潭中挣扎时,为何又抗拒那根能拉我们向上的绳索?作者是一位前新东方名师、北方工业大学教师,在 2008 年站上讲台之初,面对的是一群 80 后、90 后学生。十六年过去,课堂里的面孔已换成 00 后甚至 05 后,但困惑的本质从未改变:焦虑如影随形,迷茫不分代际。作为拥有千万粉丝的教育博主,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和一针见血的文字评论影响了百万青年,从线下课堂到博客、微信公众号再到抖音直播间,他的声音穿透媒介变迁的浪潮,始终在场。李尚龙在序言中将其特质凝练为三个词:坚持、前卫、谦虚 —— 当昔日讲台上的同行陆续消失,作者却每天打磨教材、坚持跑步,在时代浪潮中不断重塑自我。這本《走向上的路》延续了作者标志性的叙事力量。书中用 25 个来自他本人、学生及朋友的真实故事,铺就一条向上攀登的实感路径。当一位考研学生在微博诉说焦虑,他犀利点破:“你有焦虑的时间,就一定有听课学习的时间”—— 结果是被拉黑。他捏捏自己的大脸,自嘲中带着清醒:说教无用,行动才是解药。这些故事剖开现代人最熟悉的创口:事业瓶颈期的无力感、学习压力下的自我怀疑、情感困局中的精神消耗... 全书五章层层递进,构建出独特的精神图谱:“青春活的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直面迷茫的本质;“间歇性的努力往往持续性一事无成” 直刺现代人努力表象下的惰性;“你偷时间的懒,岁月就偷你的年华” 揭示时间管理的残酷真相。书中金句處處可見:“我们的青春容颜终会老去,但真正让你老去的不是时间,而是意志消沉,是颓废惶恐,是懒散放纵”;“当筋疲力尽时停下复盘是明智的,但别闲得太久 —— 人容易废掉”。而在第四章的自我诘问中:“我有什么?我想要什么?我不能舍弃什么?我需要做些什么?”4 四个问题如四根钢钉,将漂浮的野心固定在行动的木板上。作者以自身经历印证这套方法论:从农村学生到高校教师,从线下课堂萎缩转战在线教育,从英语名师跨界畅销书作家。每一次身份跃迁,都是 “在持续努力中不断调整” 的结果。恰如王宝强在推荐语中所说:读此书时 “问题的答案自然浮现脑海”—— 无需外力,内省即是光源。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走向上的路》,就像爬坡,喘着气、流着汗,却一步没退。原来日子就是这样,往上走哪有不费劲的,可每多走一步,天就亮一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语言朴实有趣,特别推荐年轻人看,只是不知道看不看得进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5-6-18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不咸不淡

            不知为什么读这本书就像是拼装的,中途几次怀疑自己没有专注吗?确实,没有一个核心的脉络,主线,也没有一个连贯的主题思想衔接,真不知道怎么就能上得到了,2017 年加入得到到现在最差的一本书。这样说可能不友好,但是也请尊重我们读书人的时间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