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可以看看 翻翻
垃圾食品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演化让我们喜欢糖和脂肪。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这是一个明智的策略,因为狩猎 - 采集者时刻生活在饥饿的阴影之下。然而,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人都可以轻松获得廉价的糖果、碳水化合物和加工过的肉类,有时还是组合成可诱发心脏病的套餐端上来,真帮了大忙!另一种类型的演化错误,可以说发生在演化被 “劫持” 的时候。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已经找到了一种非法的方式,来利用一种最初旨在奖励其他更具演化适应性行为的快乐系统。自慰是一种典型的演化劫持。性高潮是为了奖励我们进行交配,从而帮助基因进入下一代。然而我们可以欺骗自己的身体,以无数种与生殖毫不相干的方式,获得同样的奖励。关于我们对酒精的错爱是属于劫持还是残留,目前学界还有争议。劫持理论的支持者声称,酒精饮料让我们感觉良好,因为它们的活性成分 —— 乙醇 —— 恰好触发大脑释放了让我们感到获得奖励的化学物质。这是一个设计中的小故障:这些化学物质实际上是演化用来奖励真正的适应性行为的,比如吃有营养的东西或把敌人推入焦油坑。但大脑会被欺骗,摄入乙醇是欺骗大脑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欲罢不能欲罢不能:人类为什么要饮酒 有研究表明,饮酒与一种基因有关,有这种基因的比没有的更喜欢饮酒。 心理上:酒精可以缓解心理应激反应,以及精神紧张。减轻:烦恼、空虚、寂寞、焦虑、胆怯、内疚,恐惧等心理感受。事实上就是麻醉后,先不去想,并非从根本上消除原因。但人类是一个胆怯的动物群体,存在 “心理麻醉”,也就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心理倾向。事实上,这个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未消除,“喝酒”,只是短时间不去想了,并非不存在。而为什么第二天有时会感觉好些,这就是某些事件并非那么可怕,可以 “让子弹先飞一会儿”,以不变应万变,看看事态发展再说。这时候,喝不喝酒都是一回事儿。 社会行为:喝酒有一定的仪式感,酒精自古就是需要加工的产品,属于非必须的奢侈品,并且存在好喝难喝的品质差距,因此喝酒,尤其是喝好酒就成为仪式和重视的象征。很多民族有成人礼,就是喝酒。庆功,要喝酒;惩罚前,也要喝酒。李玉和 “临行喝妈一碗酒”,就是去慷慨就义,没有仪式感怎么行? 媒体推动:媒体的广告效应,好像把喝酒当成很高的享受,无论啤酒、黄酒、白酒、洋酒等。影视作品,推波助澜,把喝酒当成个性。范鼎东就有很多关于喝酒的歪理邪说,听着还挺有道理的,这是心理作用。 有媒体报道,美国在新冠期间,有过一项调查:必须服务,不能关闭?每个州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但有一定惊人的一致:酒馆。滨州试图关闭酒馆,差点闹成社会动荡。 人们都知道,酒精对人体有害,但人类的所有文明过程和进化中,酒从来没有缺席。 考古学家甚至发现(或者是推断),农业文明的动机是制造酒精。最早的发现可以最速到一万年以前。世界早期文明中,各地文化的精髓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酒器皿。喝酒、盛酒、煮酒、造酒的器皿都是比较精致和全面的,即使在有些地区处于饥饿状态的时候,酒还是有的。各地的上古时期的壁画等遗存中,喝酒的名场面比比皆是。 也有人发现,猴子遇到自然的水果林,腐烂的水果里面有酒精含量,也会引起猴子的极大兴趣,并吃到烂醉。 酒,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首先,人类进化出的心理鉴赏机制,“喝酒” 就是这种鉴赏机制的作用。 第二、酒精含有较高的卡路里,自然界存在有酒精。这就是成熟的、乃至熟透的水果。酒的味道比较独特,可以奖赏人类去寻找水果作为实务。遗留下来的遗传,就包含了这个痕迹。 人的演化、进化,并不都是所谓的正面的,而是有些也属于负面的东西。比如,站起来的负面效果,就是人类有独特的 “脊柱疾病”,这个所有的非直立动物都没有。人在吃了盐以后,发展出了汗腺,使得人类有了长久奔跑的能力,但也是人的血压升高,“高血压” 也是人类独有的疾病。盐是人类的第一剂毒品,郑也夫如是说。 人类进化中的最大的敌人,是其他人,而不是环境和猛兽。生存的最主要的能力,是社交技能,提升了人类的知识共享能力,这是尼安德特人所不具备的。所以,智人成了世界的主宰。 人在进化过程中,大脑发育出超强的智力水平。大脑要想激发创造力,必须放松 “认知控制”,释放出对于认知的能力、潜力。酒精,使得人的前额叶皮层暂时处于掉线状态,增强了认知能力。(这个解释可能是医学专家做出来的,当然由于大脑的其他部位也处于抑制状态,所以喝酒创新也是极端不稳定的。) 人类依赖文化,文化是人心理的认同。所以文化传统对于饮酒习惯养成,影响巨大。 人类作为 “群居动物体”,社群特征明显,大规模合作就成了必然。喝酒后,底层思维会上翻,成为显性思维,所以不容易说假话,真诚与否在喝酒后变现的比较彻底。基辛格对周恩来说:喝了茅台,一切容易办成。酒的社会属性凸显。 酒精能让一个成熟的大人,在短时间内变回孩子,创造一种灵活、开放、孩子气的心智,让我们更容易信任他人,也更容易被信赖。所以可以说酒精是促进人类合作、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关键要素。 公认且是事实的是:酒精影响身体健康。但是不是酒就是一无是处呢? 有人认为:酒精提高创造力;建立人与人的信任纽带;增强团结等。也有人说,酒精可以让人短时间逃离自我。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动物界的四种驱动力依次是,食物、性、睡眠、醉酒。动物没有自我属性的觉察,不会思考三问: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而人是要思考的,这个灵魂三问也是人类的自我诅咒,使得多少人纠缠在内,痛不聊生。醉酒,可以离开三问,享受生活。 狄奥尼索斯是酒神,也是混乱、无序之神,酒精的刺激作用,使得人的暴力倾向激增。酒使得犯罪行为或者思维成长起来,成为不可抑制的冲动。“酒桌文化” 一般都是有害的。 希腊神话中,万神殿里有两位神,一位是我们上面提到过的,掌管醉酒、生育、情绪化和混乱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另一位则是代表着理性、秩序和自我控制的阿波罗。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分别代表着自我控制和自我放纵。作为人类,我们需要在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之间进行平衡,我们需要理性思考、执行计划,也需要偶尔因为美丽、有趣的事物分神,可能是通过游戏、冥想、白日梦,也可能是依靠酒精。毕竟,阿波罗,清醒的成年人,不能一直负责。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喝酒这件事《我们为什么爱喝酒》1. 酒精人体内的分解过程:乙醇 -- 乙醛 -- 乙酸。只要代谢速度跟摄入酒精的速度保持平衡,理论上是可以实现 “一直喝”。2. PFC ( Prefrontal Cortex: 前额叶皮质)通常被称为脑部的命令和控制中心,决策和自控等较高层次思考就在这里进行。3. 酒精会人的 PFC 暂时掉线,难以进行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让一个成年人的大脑暂时回到儿童时期水平,这也是为什么酒喝多了看起来都那么 “可爱”。4. 喝酒会让人觉得自己比平时更有吸引力,同时,也会对异性的外貌评分略高于清醒时的状态。5. 喝酒后,逻辑思维能力下降,但是发散思维能力提升,会有更多创意。如李白饮酒作诗。6. 最健康的饮酒方式是「滴酒不沾」,但是聚会中喝酒可以增加彼此的信任度,相比于群体合作带来的益处,是可以适当饮酒的。这也可以解释生意场上的酒桌文化如此重要,全世界都通用,中国有自己独特且源远流长的酒文化。7. 年轻家庭的男性更容易在家独自饮酒,原因有:孩子年龄较小,需要丈夫在家帮妻子照看小孩或者收拾家务,不方便出门聚餐,同时避免出门喝酒回家之后的夫妻争吵。常见的是三十而立之后,总想边看电视边喝个一两杯安稳地睡一觉。8. 人们为什么喜欢「借酒浇愁」?喝酒让多巴胺和内啡肽分泌增多,减轻焦虑,让人更自信。9. 「酒后吐真言」怎么回事?PFC 掉线,让成年人回到儿童时期的水平,放松警惕,更难以说谎。日常喝酒建议:1. 跟朋友一起喝酒,旁边最好有个清醒的朋友或者家属,感知大家酒到量了,尽快离场回家。2. 养成不喝醉的习惯,微醺最好。3. 微醺,如 0.08% 的血酒含量。成年人大概三两白酒,半瓶红酒 4. 在多人的饮酒场合,把水放在触手可及且明显的地方,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大家喝醉的概率。5. 切忌独饮烈酒,尤其是未掺水或饮料的蒸馏酒,如威士忌,朗姆酒,伏特加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