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体积再大,还是鸭子
在这个充满变化、不确定性和惊喜的世界里,解决问题是人类必备的关键能力。当我们面临无法用常规手段应对的情况时,这种能力尤为重要。解决问题需要对周围世界进行智性的探索,需要制定在未知环境中有效获取知识的策略,还需要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知识或在整个过程中收集到的知识。由于人类有许多雄心壮志,这个世界自然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培养一系列被称为 “21 世纪技能” 的能力。这些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媒体素养、企业家精神、协作能力、应对变化的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这些技能不仅重要,而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够应对不同领域和行业的挑战。本书的核心是帮助求职者通过学习如何在面试中应对心理游戏,从而获得一流公司的工作机会。与传统的商业环境相比,现代的、快速变化的学习密集型环境需要一些截然不同的特质。这些特质包括从错误中快速学习、采取试错的方法以及对模糊情况的适应性。总之,本书旨在帮助求职者通过学习如何在面试中应对心理游戏,获得一流公司的工作机会。同时,它也强调了培养适应现代商业环境的 21 世纪技能的重要性。通过培养这些技能和特质,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世界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你愿意和一只像马那么大的鸭子搏斗,还是和 100 匹像鸭子那么大的马搏斗? 这是一个经典面试题,很多人可能看不懂考的是什么。但其实只要换一种问法,你会发现他问的其实就是一些我们常会遇到的问题。比如,你愿意去处理 1 起飞机失事还是 100 起汽车车祸?大多数人愿意选择相对容易处理的那个。飞机的失事率很低,处理这一件可能需要几年时间,但大概率这辈子一个人也不会再遇到同样的问题。而 100 起车祸看起来每一起都很小,但都需要一件件去处理,时间空间上也可能相差很大,所以需要到处奔波。最关键的是,别说 100 起车祸,就算 10000 起,你穷尽一生处理完毕,可能也不过就是个底层保险理赔员,而只要你处理过一起飞机失事,就可以吹一辈子。所以,现在再问你愿意和一只像马那么大的鸭子搏斗,还是和 100 匹像鸭子那么大的马搏斗?你会怎么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如何对付像马一样大的鸭子”竟然是一本研究面试的畅销书😄这本书是 2 月份拿起来读的 结果到 7 月份才读完,当时正逢 2024 年开年 我的初衷是想把我大脑中过去关于面试识别人的一些条条框框重新给更新一下,做一些减法,给团队物色一些新人、牛人进来没想到读完之后,完全用不上😄因为小公司完全用不上这种只有苹果 / 亚马逊 / 微软 / 甲骨文等世界超一流公司的面试题目,不过非常有意义,这里面的面试题目逻辑性非常强,看这本书的压力不亚于学习高中物理和大学高数,算是给常年 “生活劳累” 的大脑做个 “大保健”,焕发一些活力。也长了见识,原来超一流世界型公司是这么面试员工的,里面并没有提到我们常见的行为面试法和 STAR 面试法… 脑洞大开的各种问题,条分缕析,层层剥茧,大开眼界!你知道以下试题的答案吗?什么东西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更重?你愿意和一只像马一样大的鸭子搏斗,还是和 100 匹像鸭子那么大的马搏斗?你走进办公室,发现桌子上有个定时炸弹。距离它爆炸还有 90 秒。你现在身处 100 层高的大厦的第 60 层。你会怎么做?帝国大厦有多重?你站在地球表面,先向南走 1 千米,再向西走 1 千米,再向北走 1 千米。你最后刚好回到你的出发点。请问你此刻身在何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面试官从来都不是仅仅就是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而是想透过你的回答看到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的时候,一个面试问题能引发一场半个小时的对话。那么显然,这场对话过后,那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面试官已经对你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时候,面试官提出一个很有难度的创造性问题,甚至都没有期望着面试者真的能够答上来。就是想看看,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面试者能不能保持镇定,愿不愿意顽强地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而这样的意志,在当下这个时刻充满颠覆性的世纪来说,也是一项重要性不亚于才华的 “硬技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21 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 是的,人才。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人才更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一方面,如何发现人才、鉴别人才,是值得管理者和企业家共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老板的主要职责是决策和用人,老板的主要能力是洞察和识人。极端地说,老板连洞察力也不需要,他可以请有洞察力的人来洞察。老板只需要弄明白谁是真正的洞察者,谁的洞察可能更正确就行。因此,老板最重要甚至唯一的责任就是识人和用人。而用人的前提是识人。识人是个技术含量极高的专业活儿,需要理解人性,需要懂一些心理学,需要方法和技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如何对付像马一样大的鸭子》20个解决问题的通用策略1. 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绕道而行:有时需要先做离目标更远的事情,迂回前进。・逆向思考:从问题的终点开始往回推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入口。・打破思维惯性:避免陷入固定思维模式,尝试新的思维方式。・使用类比:从相似问题中寻找解决方案。2. 提升面试表现的技巧・保持冷静:面对复杂问题时,情绪稳定是关键,它能帮助你更好地分析问题。・警惕陷阱问题:不要急于给出简单答案,注意问题中的关键细节。・提出好问题:通过提问填补信息空白,甚至在回答中反问面试官。・分解问题:将复杂问题拆解为更小的部分,逐一解决。3. 应对复杂问题的通用方法・使用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可能的选项,缩小问题范围。・建立方程式:用数学方法解决复杂的应用题。・小心误导信息:识别并排除无关紧要的干扰信息。4. 心理与情绪管理・换位思考:站在面试官的角度理解问题背后的意图。・保持自信:即使遇到难题,也要展现出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5. 实际应用这些策略不仅适用于面试,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例如,在面对复杂任务时,可以尝试逆向思考或分解问题;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换位思考以更好地理解他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这本书之前在得到上听过,起初听到这个书名,觉得这也太无厘头了吧,这莫不是一本童话故事?即便是听完也并没有对书有一个相对深刻的认知,但因为中的一个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面试问题,还是给了我利用春节假期啃下这本书的兴趣。对的,说 “啃” 一点儿也不为过。读这本书读起来确实不容易,真的是烧脑,仿佛又回到了读书时代,要去解一道道数学题,要去回答一道道逻辑题,再或者是参与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即便到我读完,书中的许多问题我也只是一只半解,甚至是完全没看懂。但我还是决定不准备去弄懂他们,因为即便我弄懂了,我除了在一些场合秀一秀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用途。与其看懂这些题目,不如仔细琢磨作者想讲给我们的是什么,毕竟这不是一本大厂面试题集锦。这本书的作者是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高才生,当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其经典的畅销书,比如《如何移动富士山》、《谁是谷歌想要的人才》,也是与面试有关的书。而本书的书名《如何对付像马一样大的鸭子》,正是风靡已久的网络热题,也是被许多大厂拿来面试的题目。题目是问:你愿意和一只像马那么大的鸭子搏斗,还是和 100 匹像鸭子那么大的马搏斗?从科学的角度,这两种选择的确是可以分出优劣的:我们应该选择去对付那只马一样大的鸭子,而不是一群像鸭子一样大的马。为什么呢?原理就是规模变化效应。规模变化效应告诉我们,任何生物的体重都跟它身高的立方成正比。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用到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如果你本身不具备,那在回答这问题时可能也无从下手了。在书中,作者给出了许多刁钻古怪的面试题目,并且详细讲解了题目的回答过程。抛开问题本身,我想说说我从书中获得的启发:1. 相比较面试,其实笔试是更有效的选择人才的方法。面试官们往往会觉得自己能很好地判断人性,但事实上,他们很可能夸大了自己的洞察力。他们并不能通过一段短短的面试来判断出这个人真实的能力和性格。1994 年的一项权威心理学研究报告显示,在招聘里,基于面试表现来决定用人结果,对之后员工的在职表现的影响只有 4%,微乎其微,只比根据抛硬币来选人要好一点点。2. 面试的前 20 秒基本已经决定了面试的结果。在面试中,第一印象发挥的作用几乎是决定性的,在后来面试过程当中发生的所有事情,可能都很难改变这个第一印象,甚至面试官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为了有意验证他的第一印象。3. 刁钻古怪的面试题目本身并不是企业的目的。面试只是为了筛选企业所需的特质或者能力的候选人,而并非为了难住面试者而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所以面试题目应为招聘的岗位而而设定,依据 JD 来设计相应的题目才是合理且高效的。4. 是否能解决问题取决于你手上是否有合适的工具。解决问题就像撬锁一样,一件一件地取出工具并不断尝试。这个过程必然是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最好的解题者是那些袋子里有最多工具且对下一步该如何做有最好直觉的人。5. 除了应对面试问题之外,有必要了解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书中给出了 20 个解决问题的技术,其中这样几个技巧印象深刻,可以应用到日常工作之中:绕道而行:有时候需要做一些离目标更远的事情。固定套路:解决问题的通用处方是探索、计划、行动。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成功解决问题往往取决于对他人想法的理解。使用类比:从相似的问题中寻找答案。用排除法:只保留一种可能性。逆向工作:从终点开始往回走更容易找到入口。打破惯性:不要陷入思维惯性,创造新的思维方式。6. 解决问题,更要学会问出一个好问题。用问问题的方式填补信息空白,用问问题的方式得出最后的解决方案,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技巧,但单独拿出来是我认为能问出一个好问题就是解决了 50% 的问题了。因为这是一本关于面试的本书,所以也是我选择读它的原因。2025 年我一定会经历面试这个环节,不管是别人面试我,还是我面试别人。当然一定不会用到书中提到的那些问题,包括到现在为止的职业生涯里我也没有真正用到过类似的问题。但我想我一定会用到书中给到的方法,用以考察别人,用以解决他人给出的问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