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不满的根源:美国民主背后隐藏的黑暗与丑陋

    预期面对美国的种姓制度作者更多的是心里安慰并没有给出好的解决办法,但要求一本书能给出解决方法无疑太过苛刻种族更多地是强调肤色等生理差异,而种姓则是强调人的社会等级,强调人有高低贵贱之别。种族和种姓的隔阂,却让无数人受尽屈辱和折磨,甚至丢掉性命。作者遭遇无端地被白人警察跟踪,被采访对象怀疑是假冒记者,与人聊天时被陌生的白人粗暴地打断,这些说起来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美国的种姓制度是如何产生的种族观念是一部分人蓄意炮制出来的,用来维护特权、剥削别人的一种理论工具。一开始,决定一个人在殖民地地位的不是种族,而是宗教。绝大多数非洲人在抵达美洲时都不是基督徒,所以他们在被彻底贬低和污名化之前,就已经慢慢落到社会等级里最低的一档。种姓制度的创立,不是某个单独法令的结果,而是殖民者根据需要逐渐试探出来的一套人群分类方法。首先,非洲人被英国人认为是 “文明和相对温顺的群体”,他们 “习惯于遵守纪律”,对统治者和奴隶主来说,听话当然很重要。其次,非洲人对欧洲的疾病免疫,欧洲人起初想要奴役北美原住民,但印第安人感染欧洲人携带的天花病毒后,出现了大规模的死亡,所以具备免疫力的非洲人对殖民者来说用处更大。最后是殖民地需要大量人力来种植烟草、甘蔗、水稻和棉花,很多英国人欠缺种植这些作物的经验,但非洲人要么在他们的故乡就耕种过,要么很快就能掌握诀窍。而奴隶是奴隶主的私产,可以被随意使用各种酷刑,可以被殴打、强奸甚至杀害。美国社会由占支配地位的白人种姓,占从属地位的非洲裔种姓,以及居于中间位置的亚裔、拉丁裔和原住民种姓构成。美国种姓制度的特征神圣化:种姓制度的基础是对各自文化中神圣典籍的解读。从属种姓都被指定了最底层的位置,由于所谓过去的罪孽,他们被认为应该遭受歧视。这些信条成了神的旨意,支撑起建立人类金字塔结构的信仰,也就是所谓伟大的存在之链;于是我们有了种姓的第一根支柱:神圣化。这是一切种姓制度固有的第一条组织原则。继承性:出身于某个种姓,你就永远属于这个种姓,享有这个种姓的尊贵地位,或者遭受它所带来的耻辱,不但你一辈子如此,你的后代也都会将它传承下去。若不同人通婚,其子女继承父母中等级较低者的种姓。低等种族的标签,永远无法剔除。内婚制:婚姻只限定在同一个种姓内部,禁止任何人与所属群体外的人发生性关系或者产生爱情。目的是为了保持不同种姓的界限,维护支配种姓的资源和地位。纯洁性:是为了保护支配种姓的神圣地位不受到 “玷污”。在美国维护种姓纯洁性的方式主要有两个,一是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政策,二是严格地讲究血统。如公共汽车上设有白人专区和有色人种专区,学校分为白人学校和有色人种学校,餐厅、车站、医院、旅店、甚至监狱都会进行类似的划分。而商店就算允许黑人进入,也会禁止他们试穿衣服、鞋子、帽子和手套。这种种族隔离政策,甚至被纳粹德国效仿。另一套措施是捍卫白人的血统职业等级制度:黑人只能从事最低等、最繁重、最脏的工作,包括各种农活和家务,除此之外,只有一项工作是被允许的,那就是娱乐表演,用表演来取悦主人。所以为什么在娱乐界与体育领域会有那么多的黑人群体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黑奴被残酷虐待,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在主人心血来潮的时候强颜欢笑,为主人唱歌、跳舞或演奏音乐,逗主人开心。职业等级制度,导致黑人很难实现向上流动,他们只能从事低等的工作,因此贫穷被一代代世袭下来,难以翻身。不过,黑人把被迫为主人表演,慢慢转换成一种艺术和运动能力,20 世纪以来,最富有的非洲裔美国人基本上都是艺人或者运动员。非人化与污名化:把另一个人非人化,这不仅是宣布一个人不是人,更好的做法是将整个群体污名化,给他们贴上污染物的标签。如黑鬼,同时给所有人洗脑,让他们不再相信他们的眼睛能见到的,不再相信自己的想法。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群体思维的奴隶。如一名黑人父亲因为教自己的孩子(读书)而受到鞭打。自由的黑人被禁止携带火器、在对白人不利时做证,甚至在自卫时也不能对白人抬起手。犹太人和非洲裔美国人在非人化中都落入医生之手,沦为恐怖的医学实验的对象:用芥子气腐蚀受试者和测试受试者对低温的忍受极限。这些相当于对人类的毫无底线的戕害。他们在小木屋里用奴隶做实验,寻求突破,为的是他们的白人病患有朝一日能在医院里和可用的麻醉剂作用下接受手术。白人文化让白人儿童对种族暴力脱敏,让他们有朝一日也能自己实施暴力:射弹打活生生的非洲裔美国人;孩子可以用沙包打画得花花绿绿的黑人面孔;白人付钱享受朝黑人头部投掷棒球的乐趣。而这种特定类型的暴力是主流种姓一代代儿童不言而喻的课程之一残暴化:在美国和纳粹德国,支配种姓的成员都会鞭打和吊死胆敢偶然以难以捉摸的方式破坏种姓制度的犹太人和奴隶,因他们对所遭遇的不公待遇的自然而然的人性反应而惩罚他们。在 “新世界”,很少有什么生灵会像美国奴隶制的压迫对象那样,把遭受残酷的肉体侵犯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直到 20 世纪,非洲裔美国人还在木桩上被活活烧死。1916 年,得克萨斯韦科的 17 岁少年杰西・华盛顿就在几千人面前遭到了同样烧死的对待。这个国家美国允许所有的暴行被施加在黑人的身体上:杀人、强奸、人身伤害和殴打。警察能够随意枪杀手无寸铁的黑人公民,这种情况一直到 21 世纪的最初两个十年也没有任何改变。美国南方人们会使用令人发指的酷刑,如骑马 bucking:受刑者被扒光衣服,抱住一根柱子坐下,然后手脚被捆住,行刑者轮流用牛皮鞭抽打他三小时,其他奴隶被迫观看。受刑者随后还要被浇上盐水和辣椒水。蹲桩 picket:行刑者用铁羊角钉、滑轮和绳索做成吊架,吊架能沿着鞭刑柱的横梁移动,底下放着一根削尖的木柱。他的奴隶同伴被迫轮流用皮鞭抽他,否则就要领受相同的惩罚。南北战争的一个世纪后,奴隶制结束了,但规则和破坏规则的结果没什么改变。当以前的南方邦联派重新掌权,但他们曾经拥有的那些人的生命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实物资产。他们的压迫变得更加严厉,非洲裔美国人被肢解,被吊死在杨树和梧桐树上,被烧死在法院广场上。20 世纪的前 40 年,每隔三四天就会发生一起私刑。他们常常会强迫被支配者相互惩罚,或者在施刑者的监管下处理受害同伴的尸体。固有化:种姓制度抓住一切机会,向受其蛊惑的人灌输 “生来就是上等种姓的人应该得到尊重,而从属种姓的人只适合他们受到歧视的地位”。在日常交往中以所有方式,利用各种各样的标志、符号和习俗来抬高上等种姓和贬低被打入底层的人。他们穿的衣服不能比上等种姓更好,开的车不能比上等种姓更好,就算能想方设法搞到房子,他们的房子也不能比上等种姓的更奢华。200 年后,这项法律的精神依然在起作用,非洲裔美国士兵因为穿着自己的军装而被袭击和杀害。一个世纪以后,种姓制度活了下来,发生了变异,其支柱完好无损。种姓制度所造成的后果极端的不平等、黑人遭受虐待、阶层固化、种族冲突。它已深入美国的文化基因,成为社会心理的一部分,不容易被察觉,但就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被引爆。一是美国底层白人工人很多陷入贫穷和家庭破裂的境地,他们从中产阶级沦落到社会底层,还没法自救。二是白人在人生信条上的崩塌,他们曾经认为自己与生俱来具有优越性,凌驾于其他种姓之上,但现实让他们的这种幻觉破灭,他们没法面对向下流动的现实。天生的优越感和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让这些白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存在性危机。三是他们把对现状的不满转化成对社会的报复性行动:白人大规模枪杀黑人和犹太人事件,这表明种族矛盾在美国进一步恶化。据预测美国的人口结构将在 2042 年左右发生翻转,白人的数量将会被非欧洲后裔超过,保守主义的回潮可能和这种恐惧心理有关。与德国的对比在德国,政府为大屠杀的幸存者提供了赔偿;但在美国,得到赔偿的却是奴隶主,而不是奴隶。在德国,很少有人敢公开地为纳粹辩护;但在美国,坚持 “白人至上” 的仍然大有人在。在德国,没有自杀的纳粹分子被抓捕并接受审判,许多人以反人类罪被判处绞刑;但在美国,那些把数百万奴隶的性命绑在战车上的人,却没有受到审判和制裁。感悟所谓种姓不过是人们虚构的角色,美国的种姓制度与印度人的种姓其实是一回事,但虚构的现实却拥有改变美国现实社会的强大力量。与此相比,美国的经济虽然强于德国,而德国能够做到深刻的反省二战纳粹种族主义的错误,但美国人并没有对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进行过彻底的否认和反思,所以种族主义思想至今仍阴魂不散。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印度种姓: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吠舍美国种族主义就是前车之鉴对中国的意义是不要重蹈覆辙,那些看上去很平常的观念才是人类社会最强大危险的力量,几百年来无数代的聪明人,民权运动者、学者、律师、法官和政治家,面对它时却常常束手无策,唯一能做的是在它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就将其掐灭,如邪。教组织,传销宣言的恶性观念,就如社会的癌症,能做的是时常警醒,迅速消灭它,不让它演变成美国种族主义的晚癌

      10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印度之外美国的种姓制度

      在一个没有种姓制度的世界里,我们不会虚妄地炫耀我们的部族、家庭或归属的社区,我们会带着惊异放眼全人类:一位埃塞俄比亚运动员的轻盈美丽,一位非洲裔美国人奥运选手违反物理定律的滞空能力,一位波多黎各裔作曲家的才华 —— 他能以每分钟 144 个单词的速度用说唱的方式讲述美国建国的故事。所有这些都应该让我们心中充满惊讶和谢意,惊讶是因为人类这个物种有能力做到这些,感谢是因为我们能活着目睹这一切。在一个没有种姓制度的世界里,你是男是女,你的肤色是浅是深,你是移民还是本土居民,都不会影响其他人认为你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在一个没有种姓制度的世界里,即便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存,我们所有人也都会关注人类其他成员的福祉,并且认识到我们比某些人引导我们相信的更需要彼此。我们将和世界各地的居民携手努力,在山火肆虐和冰川融化时敲响警钟。我们将会明白,当其他人遭受苦难的时候,人类这个整体就会在发展道路上倒退。一个没有种姓制度的世界将让每一个人都获得自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献给父母留给我的记忆,他们从种姓制度中生存下来;献给布雷特留给我的记忆,他挑战了种姓制度。因为就算我开口,也不会有人相信我。而他们不相信我,正是因为他们知道我说的会是真话。—— 詹姆斯・鲍德温假如大众知道如此罪恶的根源,那么通过消除罪恶的道路就不会漫长。——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歧视和冲突的根源

          人们潜意识里与生俱来的鄙视链,就是那只煽动翅膀的蝴蝶,引发了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的歧视和冲突。农村人与城里人、一二线城市与三四五六线城市、BBA 与奥拓、进口与国产、美欧与亚非拉、白人与其它人种…… 这本书里,将这个俗称的鄙视链称之为种姓。从种姓制度的起源,形成,发展,演化,说明了美国社会现状中冲突和歧视的根源。川普的上台,贸易冲突,技术封锁,现实中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一切,都可以从种姓制度中找到原因。这本书的目标不是想要解决这个已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现象的全部问题,而是想让人们了解它的历史、它的后果和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并对这个痼疾的治疗表达希望。房屋检查员不会维修由他检查的房屋。要去弥合继承得来的裂缝的是房屋的主人,也就是我们每一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挣脱枷锁

            经过六七百万年的演化,人类基因演化的成就可以确保我们降生之后至少不是猿猴,也仅此而已。      人自出生之后到离开世界,以人类社会发展来比喻,大致要经过 "旧石器时代" 的矇昧,"新石器时代" 的启蒙,"酋邦式" 自组织:学习,直到国家诞生,规范确立,做人做事的原则确立,掌握人类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到这里仅仅算初步的成人。若进一步享受更大的成就,则需要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人交换包括情感在内的一切能够产生正外部性的劳动,以获取和世界连接、发展自身的机会。我们把这定义为有意义的人生,勉强比喻成 "现代国家" 模式。      联合是天赋之职,刻写在每个人的基因里,拒绝关心他人则保留了最为原始的自利片段。我们可能是这场争斗的过程,某种意义上的 "小白鼠"。上天给人一个选择,明白这些并可以尝试改变。活在有限的个人世界里,还是尝试触及别人的生活和思想。因此将读书比喻成进步的阶梯,非常恰当。      伊莎贝尔・威尔克森的这本书告诉我们,世界上存在拒绝从石器时代迈入国家的群体或者群体意识。精神上的疾病和身体作为物质产生的疾病比较,前者种类更复杂、更不易察觉、危害更大。      廉价的同情之所以廉价,就在于无关痛痒,空发感叹,却不反思自己的精神疾病,须知超越基因控制的技术是习得的,只有不断学习才有可能掌握适合自己的法门。威尔克森亲身经历了种族歧视的伤害,并尝试剖析美国社会 "种性" 制度对 12 代以上的非洲裔美国人残酷的迫害现象,致力更多数人接受其观点并做出回应,值得尊敬。      读了本书,深化了我对人类不平等现象起源的认识,认识的两个事实,一个是坏事实:正如无法消除疾病,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消除歧视和偏见;令人欣慰的事实是,更多的人认识到并在改变自己。惟仁惟义、惟礼惟信,经历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将提供更有意义的经验分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咱们得到《西方史纲 50 讲》的李筠老师是这么说这本书的:『作者提供的美国式政治正确标准下观察、叙述和分析,从特定的角度揭示了美国的现实。这只是这本书妙处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美国现实的激进批判者们的道德热情和修辞能力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对于实现对公共议题的引领和对公共话语的建构,这本书堪称范本。美国的不平等究竟是怎样 “造成” 的,这本书为我们提供的不只是白纸黑字的答案。』种姓本是印度一种按人的血缘或出身、婚姻、职业、宗教信仰等来划分社会地位的制度。作者威尔克森认为,美国也暗藏种姓制度,其定义黑人、白人或 “非白人” 的方式,历史上的种族隔离政策与法规,还有美国人民的观念与作为,都符合种姓制度的定义与特点。威尔克森深入历史,结合真实事例,展现美国隐藏的种姓制度,并指出僵化的等级制度如何塑造了当今的美国和美国历史。在《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威尔克森将印度、纳粹德国的种姓制度与美国联系起来,总结了 “支撑” 美国种姓制度的八大支柱,包括神圣化、承袭性等。她结合翔实的案例,包括 2008 年、2016 年美国总统选举,讲述了种姓制度对美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并用个体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例如马丁・路德・金、棒球运动员萨奇・佩吉、威尔克森本人以及其他许多人的故事,展现日常生活中种姓的暗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者说,我们不需要为几个世纪前的人做错的事负责,但我们要为今天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去做伤害他人利益和尊严的事。只有完全消灭了种姓制度,美国的各个族群才有可能和解;只有彻底摒弃这种有毒的思想文化,才能真正让每个人都获得自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美国和印度

                  我觉得本书精华在于前半部分,将美国制度和印度的制度作为比较,将美国对少数族裔的歧视和印度的种姓制度直接关联,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思维上的冲击。很难想象,人均收入世界排名相差可能有 50 位的国家存在一个同样的 Bug。后半部分略觉得啰嗦,有点重复前面的观点。总体打 4 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伊莎贝尔·威尔克森十年巨著,全球都在了解美国之“乱”

                    在美国的种族冲突、阶级矛盾之下,暗藏着种姓制度这一 “看不见的骨架”。在《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普利策奖得主伊莎贝尔・威尔克森探索的便是这种强大的、不可见的等级制度。种姓本是印度一种按人的血缘或出身、婚姻、职业、宗教信仰等来划分社会地位的制度。作者威尔克森认为,美国也暗藏种姓制度,其定义黑人、白人或 “非白人” 的方式,历史上的种族隔离政策与法规,还有美国人民的观念与作为,都符合种姓制度的定义与特点。威尔克森深入历史,结合真实事例,展现美国隐藏的种姓制度,并指出僵化的等级制度如何塑造了当今的美国和美国历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这是一本深入剖析美国种族冲突和种姓制度的作品,它的英文原版出版于 2020 年 8 月,书出版后的短短几个月内,就在全球热销近百万册,被《纽约时报》《时代》《华盛顿邮报》《出版人周刊》《柯克斯书评》《财富》等权威媒体选为年度好书。本书核心内容:书中对美国种族问题进行了重新解释,认为它的本质是种姓制度问题,作者对美国种姓制度的历史变迁、特征和影响进行了系统阐释,并呼吁人们抛弃种姓制度,建立一个没有歧视的社会。种族主义和种姓制度是美国一道非常棘手的难题,它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了四百年,造成了无数的悲剧,光是在南北战争中,就有 75 万人为之丧生。一代代的民权运动者、学者、律师、法官和政治家,都想要破解这道难题,但是仍然进展缓慢。这本书里,作者详尽地分析了种姓制度的来龙去脉,她呼吁人们正视那些不光彩的历史,并培养共情的能力,所谓 “共情” 不仅仅是不歧视,还要 “以一切形式支持非洲裔美国人、支持女性、支持拉丁裔、支持亚裔、支持原住民和支持全人类”。她把二战后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和美国对待种族主义的态度进行了对比,非常具有启发性。在战后德国,展示纳粹的万字符标志是一项重罪;但在美国,当年南方叛军的旗帜,却被加进一些州的官方旗帜中。在德国,一些没有自杀的纳粹分子被抓捕并接受审判,许多人以反人类罪被判处绞刑;但在美国,那些把数百万奴隶的性命绑在战车上的人,却没有受到审判和制裁。在德国,政府为大屠杀的幸存者提供了赔偿;但在美国,得到赔偿的却是奴隶主,而不是奴隶。在德国,很少有人敢公开地为纳粹辩护;但在美国,坚持 “白人至上” 的仍然大有人在。一经对比就能发现,美国人并没有对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进行过彻底的否认和反思,所以,在南北战争结束一个半世纪后,种族主义思想仍然阴魂不散。作者说,我们不需要为几个世纪前的人做错的事负责,但我们要为今天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去做伤害他人利益和尊严的事。只有完全消灭了种姓制度,美国的各个族群才有可能和解;只有彻底摒弃这种有毒的思想文化,才能真正让每个人都获得自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书中对美国种族问题进行了重新解释,认为它的本质是种姓制度问题,作者对美国种姓制度的历史变迁、特征和影响进行了系统阐释,并呼吁人们抛弃种姓制度,建立一个没有歧视的社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感觉作者的叙事在理论之外,有些过于诛心论和煽动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心底觉得悲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看就不知道的黑人群体所经历的种姓制度压迫,特别是对充满私刑的年代的描述实在太真实和恐怖,同时提到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主义以及印度的种姓制度,这种人为创立的灾难实在罄竹难书,希望世界有一天可以不再有种姓的区别,让人类可以真正团结起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好书

                                书中对美国种族问题进行了重新解释,认为它的本质是种姓制度问题,作者对美国种姓制度的历史变迁、特征和影响进行了系统阐释,并呼吁人们抛弃种姓制度,建立一个没有歧视的社会。伊莎贝尔・威尔克森是美国记者和作家,是第一位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非洲裔美国人,奥巴马曾亲自为其颁发美国国家人文奖章。她曾任《纽约时报》芝加哥分社社长,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高校,前一部著作《他乡暖阳:美国大迁移史》被《时代》杂志评为 21 世纪 10 年代十大最佳非虚构类图书之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种模式也适用于另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 —— 美国的墨西哥人。事实证明,与富裕的墨西哥裔美国人相比,贫穷的墨西哥移民拥有更长的端粒,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有更健康、更年轻的细胞。贫穷的墨西哥人很可能是刚移民来这个国家的新成员,更可能聚集在相互间联系更紧密的社群中。那些更富裕的墨西哥移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应对来自种姓制度的歧视,而贫穷的墨西哥移民与主流社会的隔绝和语言障碍可能会使他们与富裕的墨西哥移民可能遭受的歧视绝缘。那些出生在美国或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人会受到更多种族成见和种族烙印的破坏性影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入我的内心,擦亮了我的双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仔细观察,你会在画面的右上角找到一个男人,他不同于其他所有人。他表情温和但倔强。人们如今展示这张照片时,往往会给他加上一个帮助辨识的红圈,或者用箭头指向他。受到纳粹蛊惑的同胞包围着他。他把双臂抱在胸前,而其他人绷紧的手掌就悬在离他咫尺之遥的半空中。只有他一个人拒绝行礼。他是悖逆潮流的一个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来就是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生来就不是人了………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