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3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给孩子看的一本好书

    知道这本书是被蔡钰推荐的,正好昨天晚上我自己的女儿,10 岁,五年级,问我推荐书。我就给她推荐了这本书,没想到她一下子就看入迷了,平时读书挺慢,并且容易跑神的她居然见缝插针都拿着阅读器在看。晚上 11 点多,她还在不睡觉,偷偷的看这本书,只是听到我的脚步声,才赶紧藏到枕头下面装睡。虽然这本书我还没看,但是我认为肯定值得五星好评的,因为孩子喜欢。

      24
      3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那些遗失的美好和深埋的伤痛

      这是一位妈妈写给孩子的童话书,饱含一个母亲的爱。"这是一个母亲把内心里没有说出来的部分缓缓表达,用细碎的时间慢慢钩织出来的一本书。" 一、阅读童话 —— 遗失的美好 "最早关注儿童教育问题的周作人曾说,中国一点也没有给儿童的书,‘即使儿童要读也找不到。’这是对的。然而我在读书时,常发现中国人是有童话的心境、童话的才能的,只不过他们不曾把这童心用在教育儿童上。" 于是,作者刘丽朵用童言童语,童话的方式重述了中国古代的志怪、博物小说。作为读者,我认为最珍贵的的是作者那颗长大后依然赤诚的童心。这里有孩童的纯真。在《怎样打败一条大蛇》一文里,孩子们并不在意那些降妖除魔的英雄叙事。在他们的眼里,美味的米团子才是重点!降妖除魔,只是下饭佐料。在《月亮为什么不见了》一文里,孩子们对于月亮的好奇是这样的:"月亮看起来很小呀!可以含在我的嘴里一样,而且看起来像一块糖一样甜。";"哎,月光如水,月光就像糖水一样好喝吗?" 在《金鸭子》一文中,童娃娃对金鸭子的喜爱是纯粹的,不像他的父母爱这鸭子带来的财富。而当童娃娃病重,唯有金鸭子的骨血才能治愈时,童娃娃不忍心,私下放走了他的朋友 —— 一只能救他性命的鸭子。我觉得故事的神来之笔,是文末童娃娃长大后,在河里游泳时金鸭子撞了他后背,哑着嗓子大叫 "我是你的鸭子!我是你的鸭子!" 金鸭子的嗓门变粗了。真好,他们都长大了!这里有诗意的想象力。在《收集月光的人》一文中,"取篮杓一挥,则白光燎焉见于栋梁间。如是连数十挥,一坐遂昼如秋天晴夜,月色潋滟,秋毫皆睹。" 唐人皇甫枚的诗意真的洒脱又清新,且充满了想象力。月光可以收集,在黯淡的夜点亮自己。那么,是不是幸福感也可以收集,在低落时翻出来点亮自己呢?在《翠衣国》一文中,仙人可以在大海上行走,狂风巨浪来袭,然而主人公蒋十三 "的轿子就像一片树叶一样轻盈,转眼就送他到了波浪的巅峰,蒋十三只感觉到了大海的壮美和蓝天的宁静。" 这段文字有着壮怀的想象力,读罢似乎和蒋十三一同经历了这段海上奇遇。在《世界上最寂寞的人》一文中,邓乙独身一人,终日与自己的影子为伴。有一天影子活过来了,可以和邓乙交谈,可以变幻成形形色色的人陪伴邓乙。但后来,影子走了。"从此以后,邓乙再也没有了影子,他变成了世界上最寂寞的人。" 这令人伤怀的结局,不知道清代作者乐钧是不是也尝尽了寂寞的苦涩,才用想象力写就这么一个关于影子的故事?二、阅读社会 —— 深埋的伤痛古代的志怪、博物小说不可避免会传达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和是非观。童话之外,我读到了不少深埋的伤痛。但我觉得这也是值得成年人和小孩一起阅读的。阅读社会,知晓人性。这里有人类的傲慢。在《东郭先生要不要被狼吃掉》一文中,老牛劝慰东郭先生坦然接受被狼吃掉的理由是,"实话跟您说吧,明天下午我的主人就打算把我的皮剥了,做成一锅牛肉汤。在此之前呢,我每年都为他犁地,他全家的衣食都受恩于我。可是现在他不想让我犁地,他想让我变成一锅牛肉汤了,难道我竟然能够不同意吗?别忘了,我可是他的牛……" 在人与动物的互动模式中,人总是高傲地理所当然地索取。这段人畜角色颠倒的对话,先是给人一种荒诞感,其后涌上心头的是深深的悲凉之感。在《小人国》一文中,阿端误闯小人国误杀他们的王子,还在他无意的干预下一个小人国居民自杀身亡。让我有些愤怒的是,阿端和船老大把小人国装进箱子,卖给了有钱人,小人国成为了部分人取乐的稀奇物件。哎,这段情节给我一种殖民者的傲慢之感。你凭什么改变他们的人生,让他们背井离乡,让他们成为商品及玩物?是不是在权力或者暴力可以完全凌驾于另一个群体之上时,就会生发出这样的傲慢?难以被制约?文章最后一个场景,是小人国的国民认出了阿端。"大家大声地哭了起来,听着好像是一群苍蝇在叫。他们拿出了弓箭,打算向着阿端射击。看戏的人哄堂大笑了起来。阿端也笑了起来。这是他们看过的小人国演出当中最好看的一场了!" 我读完有点儿伤感,颇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感。只是,谁都有可能是那鱼肉,是那弱势的一方。联想到《三体》中面对质子面对三体舰队时的我们,是同样的弱小与绝望。还有《桃园小矮人》一文中被主人遗弃的玩具,还有《蚕姑娘》一文里为小女孩奔赴远方带回她思念已久的父亲,却惨遭人类背弃,被宰杀剥皮的小红马。美好与伤痛之外,《中国童话》里还有不少古人对星空的畅想。比如在《七只小猪》里,北斗七星是七只小猪,是不是很浪漫很可爱呢?《淘淘的千里马》里伯乐的慧眼不仅仅在于相马,他还能发现儿子的闪光点。发现淘淘的淘气之外,可爱纯真的想象力。而且,他还愿意以孩子的视角与叙事方式来指出他的不足。很多值得一一细数,值得细细品味的故事。谢谢你,《中国童话》!让我重拾感动。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书笔记14 - 浪漫的味道

        "他们也曾经无数次地问周先生,假如那天他们当中真的有人把月亮吃了,那么会发生什么?周先生告诉他们,其实天上的狗经常会把月亮吃了,但之后还是会有月亮的。月亮被吃掉以后,天上就会生长出一个新的月亮来,每回都是这样,难道不是吗?你曾经亲手摸过月亮,尝过月亮的味道吗?" 很多人曾经说起过,童话是写给大人看的。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我觉得童话是写给孩子看的。而且童话的作用,不只是教人分辨善恶,而是让人了解,什么是浪漫。在童话里,有人把月光收集起来,照亮黑夜拿来喝酒。有人亲手摸过月亮,然后把月亮吃进肚子里。孩子不会考虑童话真不真,鲜少思考童话善不善,而是醉心童话美不美。我记得小时候,蜷缩在妈妈白天晒好的,拥有着阳光香气的被子里,读完几篇童话,然后抱着被子沉沉睡去的时候,做特别香甜的梦。有时候在天上,有时候在海里。然后慢慢长大,变得现实起来。最近常常在想,睡眠是不是我们通往平行宇宙的入口,每次醒来,如何确认面对的世界是我睡去的那个世界呢?月亮被吃掉,还能长出来的。是的,我们也可以活得更浪漫一些的。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古代的“童话”

          嘿嘿,文章短小,童话故事很多,在读这本书之前只看过其中的一两个小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原来有人可以肆意想象一个不存在的世界,好玩儿,感觉大脑中有一丝一缕的清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田螺姑娘

            看了这个版本的田螺姑娘,才发现原来这个故事有好几个版本。除了这个版本是田螺姑娘执意离开,其他版本都是嫁与穷汉。有一个版本里,穷汉一家心机太重,为了留下神女用尽了心思。相同的是,结局都比较圆满。就这个版本来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如果不是穷汉把田螺带回家悉心照顾,田螺姑娘也不会做出报恩的举动。总有人默默地爱你、支持着你,为你付出着,却并不想让你知道。直到有一天你发现时,ta 已经走了很远。我觉得这个版本里,没有做成世俗的夫妻,这个结局挺好的。不然就落了牛郎织女的俗套,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中国童话 —— 关于童话,我以前的狭隘认知里,只有外国有童话,中国叫神话传说,叫神仙志怪。可这是不对的。童话是属于世界的,是属于全世界的孩子的。所以中国必然有自己的童话。只是它们藏在神话传说和神仙志怪里。聊斋先生一生搜集了那么多素材,一部分写成了《聊斋志异》,还有很多都写给了他教过的那些孩子们,那些作品,就是中国的童话。给孩子写的东西不需要太深刻,却一定是讲道理的。给孩子写的东西不能太复杂,却要让他们有启发。给孩子写的东西不能恐怖,至少得留下美好的希望。评分:5 分,值得陪孩子一起读。这个版本的故事,初看有点粗糙,实则作者有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理想中的中国童话的样子

              读完这本书,心里会有空落落的感觉,因为我每天心情不佳或者是无聊时候我都会读一两篇童话,竟然这么快被我读完了。以后会给孩子读这本童话,和他一起探讨,一起长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不是很童话的童话故事书

                晚上给宝宝的睡前故事,用了近三个月时间,讲完了这本书。本书有插图,孩子很喜欢,每次听完故事都要看一下配图。其中不乏很多很好的故事,但也有很多少儿不宜的恐怖内容,自动跳过好几个血腥场面,小朋友听了害怕,甚至自己讲都觉得瘆得慌。希望作者再优化一下,毕竟是童话,弄得那么吓人不太好。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可能就我一个人觉得无聊吧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童话故事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要低估古人的想象

                    西方有童话,中国有童话吗? 当然有,而且自古便有。甚至比西方的童话要早不知道多少年。只是写童话的人并不自知,孩子也没什么机会读到它。 为什么?古代并没有专门的童话书。那么童话写在哪呢?很多童话是写在长小说前面一段引子,是写给那些没事做的无聊大人看的。 又为什么古代没有专门的童话?因为古人认为人们不应该有童年,每个人应该尽快长成一个大人。好的去成为一名官僚,差的也好去种田劳作。周作人认为,根本就没有那种 “非教训的无意思,空灵的幻想与快活的嬉笑” 的土壤呢。 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像 “皇帝的新装”、“哈利波特的扫帚” 这样的西方童话,早在中国的古代就已经出现。 你有没有好奇过,古人的童年是什么样的? 古人小的时候,也有洪水猛兽般的童心,也会把一本正经的四书五经读得七扭八歪。这就是童心、这就是童趣。把古人的这些 “童心、童趣” 拿给现在的孩子们看,也是不错的童言童语。而童言童语,不就是童 “话” 吗? 这些童话里有什么?不仅有中国式的美学,更有中国式的哲学。美学,在孩子们心中燃起纯净的感动,令他们逐渐在举止上带有中国式的优美。这就是最初的 “美育”。而哲学,告诉孩子们做人的道理。 童话,更多的像是一场场离奇的梦,有开头,没结尾。看似不完整,但这不正好给了孩子们把梦继续做下去的引子吗? 每个儿童都有无穷的想象力,所以,每个孩子的童话都与众不同。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都在演绎童话

                      成人的悲哀有两种,一种是读懂了鲁迅,另一种是误解了童话,童话中的每一个细节似乎都是一种预言,当人的历史演变为大脑中的思维,一切想象变成了现实的镜子,人们常常把它理解为阅历,而实际上,是成长中的我们失去了纯真,也许我们都会愿意每天读一则童话以保持和涵养我不愿意失去的那份纯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从小看的童话多数是现代童话,很少有人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那些童趣。这本书将古代的《笑林广记》,《搜神记》这样的书中的只言片语,整理扩展成一篇篇童话。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版的狼外婆,小红帽。千年之前的那三五十个字变成一篇篇鲜活的童话,那些文字又复活了。推荐大家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重口,不推荐孩子阅读

                          前半段还好,读到后半段有些毛骨悚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不推荐孩子阅读从老虎妈妈那一节开始后面都不推荐阅读。太恐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古人笔下的童话

                            首先是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抱着好奇的心态读的这本书。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神话故事很多,但是专门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童话故事好像还没有。本书包括十三则童话,它们的原始出处是:《幽怪诗谈》;《虞初新志》;《耳食录》;《醉茶志怪》。作者发掘和扩写了其中的一些精彩部分,虽然不算完全意义上的原创作品,但是故事更加立体,丰满。让我联想到了马伯庸的《两京十五日》的创作,即有历史 (古文学) 依据,又有合理的补充和延展。作者发现” 中国是有童话的,只是写童话的人并不自知,如今倘若有人愿意扫扫历史的垃圾堆,把各种故籍中含有童话因子的故事发掘整理一番,怕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呢!”,“中国人是有童话的心境、童话的才能的,只不过他们不曾把这童心用在教育儿童上。” 建议读者以欣赏和发掘的心态去观之,赏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经典中的童话故事

                              虽然是写给孩子的童话,但是我一个成年人也看得津津有味。编写者从中国经典古籍中挑选出 45 篇符合现代审美、适合孩子阅读的故事,用现代语言全新讲述。书里的第一个故事《收集月光的人》就令我印象深刻,觉得有一种浪漫在里面。住在鼻孔里的乐神,会说话的猫,会把人变成驴子的老板娘,小人国,翠衣国,这本中国童话充满奇幻色彩,其中也不乏我们熟悉的故事,如东郭先生与狼,田螺姑娘,经过编写者的重新讲述,熟悉的故事也有了不同的味道。好故事可以滋养孩子,以后有了娃可以拿这本《中国童话》给孩子讲故事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完这本书简直感动。好久没有打开童话书了,从小就被神奇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吸引。读过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和安徒生童话,一直认为童话是西方读物的品种。在得到编辑的推荐下有幸读到这本书,在充满童心的文字里,中国文言文里奇怪的事件变成了一个个的比西方童话还要妙趣横生的故事,故事本身同样歌颂善良,批判黑暗。如果能通过读童话的方式来让中国的文字得以流传,大人小孩都可以去读。有小孩的家庭强烈建议备一本。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给每一个中国人填补上童心

                                  这本童话的每一个故事,读过都若有所思。收集月光的孩子、鼻子里面的乐神,斩杀大蛇的小姑娘,每一个童话都沾满中国的色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童话的价值

                                    这本书是编者从古代典籍中筛选出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并由作者以白话撰文。虽然每则童话的篇幅都不长,但如果是讲给小朋友听,家长 / 老师还是可以有很多发挥空间的。比如,引导孩子描述他们通过故事而想象出的场景;假设孩子自己是故事的主人公,在面对同样的选择时会作何反应;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发现什么事和故事中的类似,等等。当然,只作为睡前故事直接读给孩子听也很好,故事许会自然入梦,送给孩子们一场奇幻之旅。我从喜欢童话的孩子长成喜欢童话的成年人,一直非常认可童话的价值。我认为,童话的故事主要是说给孩子听的,是他们接触大千世界的方式之一,也是想象力的来源之一;而故事背后那些朴素的哲理是说给成年人听的。所以,你听懂了吗?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之一

                                      读这本书我很容易联想到《俗世奇人》虽然并没有什么关联。但就是觉得篇篇精彩耐人寻味!真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化自信要从孩子抓起

                                        我是一个特喜欢看童话的人,这本书里一共收集了 40 多个故事,其中《田螺姑娘》、《东郭先生要不要被狼吃掉》、《会说话的猫》、《七只小猪》,是我最喜欢的~这本书的配图非常优美,是我最喜欢的国风插画~故事内容则是想象力与趣味性并存,且内涵丰富。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一定要读的中国童话

                                          有人说中国没有童话,这相当好理解。自古以来,士大夫读书人都是为帝制所服务,至于百姓,则是遵照士、农、工、商排定座次,你若用心读书,自然是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你若无心读书,也只需劳心耕作、交赋服徭、遵纪守法即可。对于小孩子来说,儒家的四书五经是教化子民的,也是用来筛选读书的苗子的,于是童话似乎在中国就少了那么点生态位,缺少蓬勃生长的土壤。然而中国果真就没有童话么?在作者看来,中国人是有童话的心境、童话的才能的。童话是反映生活的,充满童趣和好奇心以及想象和创造力的文学载体。自古中国人就不缺乏好奇心和创造力,虽无刻意而为的 “非教训的无意思,空灵的幻想与快活的嬉笑”,但是我们不乏充满超自然意味的情节和诗意盎然的故事,这是古人的创造力,并不曾因为不对儿童倾诉而被泯灭。于是在这层意义上,童话确实不仅仅是给儿童读的,成人也需要读童话,不单单作为睡前故事给自己的孩子读,还是为自己而读。在童话里去寻找一点点儿时的天真和好奇,暂时摆脱中年人的社畜心态,在漫无边际的中国童话里驰骋荡漾、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放飞思绪,享受这片刻的爱与奇幻、纯真与宁静。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