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0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识也有边界么?互联网对知识造成了怎样的改变?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261 本)📚📚《知识的边界》📚📕 三角形的最下层是数据,往上逐渐收窄的每一层,依次是信息、知识、理解和智慧。这幅图在视觉上很容易理解:世界上显然有太多的数据,却没有多少智慧。从简单的数字 1 和 0 开始,上升至它们代表了什么,它们意味着什么,它们有什么意义,它们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洞见,金字塔中的每一层,都从它下面的那一层汲取了价值。📕 我们获取知识的最古老、最基本的策略予以改变的 —— 是对于知识的链接,是网络化。不再如以往那样,通过做减法,将知识简化到图书馆或者科学期刊上来获取它;我们现在是通过做加法 —— 将任何一种想法,它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 都放置在巨大的、松散链接的网络之中,来获取知识。📕 一个越来越无法逃离的事实是,世界太大了,大到我们再也不能全部了解。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也在逐渐适应这一点。传统的知识机构犹犹豫豫地迈出了他们的第一步,知识也开始显现出新的样子:宽度。无边界。平民主义。“他人” 授证。悬而不决。📕 互联网能够达到如此大的规模,原因是因为它没有边界,知识因此不必非要挤压才能塞进来。没有边界就意味着没有形状。而没有形状则意味着,网络化的知识,缺少一直以来被我们视为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一个基础。📕 实用主义原则:既然快乐和痛苦对所有人而言是同等的激励因素,边沁认为,衡量一项行为的最终标准是看该行为是否能够带来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因此,边沁为我们提供了衡量社会政策的一个新方法,一种旨在提升社会整体幸福指数的方法。📕 如果经典事实和数据事实被看做是从根本上孤立的知识单元,那么网络化的事实则被认为是网络的一部分。网络化的事实存在于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内,如此它们才变得有用,能被人们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拓展认知的边界

      我想到之前在某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现在这个社会一个 20 岁年轻人身上所携带的信息已经超过爱因斯坦的大脑所能容纳的上限。也曾想起某次的闲聊,以前的人只要大学毕业了就不是文盲,算是高级知识分子,而现在呢,最多只能算是半文盲。尤其是在这个每天都有数以千万计甚至亿级的新知识产生,你会觉得自己努力学习还是像个傻子一样很无知,于是你很焦虑,现在的大多数人都很焦虑。这可能就是身处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副作用吧,而且在未来这个情况还会更加严重,因为新信息产生的速度在加快,新知识也会越来越多,发生爆炸性的增长,穷其一生,再也无法学习完,你就像是上了一所永远无法毕业的大学。

      但正如庄子说的那样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更何况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还不止学习,我们还有眼前的苟且,还想着诗与远方,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看完这本书可能会有启示。这也让我想起了王烁经常说的做知识的游牧民族,用 20% 的时间学习到 80% 的知识,然后换个领域增加多样性。就如同大自然需要多样性,我们自身的知识、思想、思维工具等也需要保持多样性,以复杂面对复杂,避免查理芒格说的那样手里只有把锤子,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工具箱。

      除了自己目前专精的领域,自己热爱的还应该多走出去看看。就如同一期万维钢精英日课里说的 “最需要的没有,最有的不需要”,我们应该多学习点自己以前没接触过的,就像你并不了解一个手机是怎么样生产出来的,但是你得会使用它一样。对于很多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知识我们都需要有所了解,不为别的,只求每天都朝着自己想过的日子前进一步,也尽可能按照自己想的去过自己的一生。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知识存在于网络

        全书的核心观点:互联网本身并不拥有创造知识实体的要件,知识不存在于书籍之中,也不存在于头脑之中,而是存在于网络本身。为了顺利成长地引出这一观点,作者先从知识超载入手,回顾了知识的典型结构 —— 金字塔形的由来和演变,认为长久以来知识的门槛被定得太高,人们之所以感到知识的超载是因为互联网之前的传统媒介的限制。戴维进而指出,信息超载一直都存在,而现在人们才抱怨是因为过滤器变了 —— 从专家变成了如今人们构成的网络;过滤器以前是减少信息,现在则是把信息深海置于与我们的指尖 —— 只需一次点击的距离。随之,知识也有了新的特征:宽度、无边界、平民主义、“他人” 授证(权威来自你所处的小群体)、悬而不决,这些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知识结构。旧式的资质认可体系过于缓慢,知识正在依互联网结成网状,没有极限,但同时也失去了基础。知识的基础即事实,戴维回顾不同历史时期 “事实” 的不同内涵,以达尔文为例说明知识是如何基于事实得到的,并将其与网站上的事实(数据)做对比,认为互联网将事实从发表事实的纸质媒体中解放出来,事实不再有基石性的作用。粉碎了传统的知识观之后,戴维着手重建网络时代的知识观。他认为,a. 网络比任何个体都能促进群体发展思想,而最大化实现这一点需要使专家网络化。互联网能够建立线上的传统专家智库,还能发掘出平民专家,其中数不清的子网络让知识得以分享、繁殖和生长,但这些知识必然也同时是混乱、充满分歧、悬而未决的。这是由于 b. 互联网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多样性,这一点有利也有弊。多样性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程度,确定这个程度需要排除不相关的多样性、考虑语境和恰好足够的共性、分流。然而分流常会导致回声室效应(很多人听到的都是和自己声音相似的声音),网络把人变蠢了,戴维认为不能妄下结论,事实是否如此必须要经过思考和亲历。况且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解读,只要人们愿意,网络就能使人更聪明。但戴维没有就此忽视关于观点差异性的问题,他回顾了传统的整合观点、产生知识的形式 —— 长形式论证,这种形式是被书籍塑造的,而书籍并不表达知识的本质,它甚至还有种种限制,因此网络是优于书籍的。网络上进行的是公共思考,c. 网络上的新型知识不是长形式的,而是无形状的,因为知识不再是金字塔形、中央权威被消弭了,知识和世界的关系已经大变。传统的知识追求客观(出于纸质媒介的局限),而如今人们喜欢透明:链接如此方便,但也没有停止点 —— 网络化的知识不是一个有停止点的体系,而是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也因此变得像无定性、相互交织、不可控的大网。论述了自己的知识观之后,戴维开始检验它,他选择了最不能容忍不确定性的科学领域和知识必须引导行动的领导力领域。a. 首先是科学。他认为如今科学数据激增,大到无法形成理论,借助事实及对其的解释来建立理论的传统方式已难胜任,基于计算机的模型、模拟技术则揭示着科学路径的转向,它虽然有其困难,但却是获得科学知识的新形式。这种新科学允许非专业人士做贡献,开放且持续(不断修正、不非要有最终结论),将过滤器也从传统专家手里解放出来。更深入一层,戴维指出传统的科学排斥差异和分歧,是一种权力话语,是一种出版的类型,而网络化的科学正在学习与差异共处,打破了纸媒对科学的限制,更接近科学家而非媒体眼中的科学。b. 再者是领导力。戴维认为伴随知识的网络化,领导力正在变为所领导团体的属性而非个人的属性。他以维基百科等为例说明分布式领导力、分布式决策正在兴起并且会走得更远,决策时刻不是网络化知识的终点,而只是一个节点。最后,戴维探讨了最有争议而又不可避免的问题:知识的网络化是好是坏,如何将网络变成知识的更好的基础设施。a. 戴维总结了人们都体验过的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丰富性、链接、无需许可、公共性、未决性,并且对这些特征持乐观的态度,认为网络可能会让我们更接近真理。b. 至于如何发挥网络化知识的作用,他给出了五种方法:开放通道、开发关联数据 / 元数据(指向信息的信息)、链接一切、嵌入传统机构、教会人们如何使用网络。总的来说,戴维对于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的态度是乐观的,认为其虽然不那么确定、固定、令人信赖、一以贯之,但是却更人性、透明、全面包容、丰富多元。我认为戴维对互联网乐观态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书中可以看出,他倾向认为互联网会促进人们的平等和自由。在攻击传统知识观的时候他认为纸媒造成一种霸权、科学是一种权力话语的体现,但是在讨论网络化的知识时,他却对权力只字不提,只就人们使用网络时的表面体验来论证网络化的好处。戴维似乎认为技术是人人平等、完全中立的,他在本书中不讨论盗版、娱乐化、广告等敏感问题,忽略了交织在互联网发展中的资本角逐、政治较量、权力争夺、文化心理等问题。他认为新知识是一张大网,但是却没有看到这张网并非是均质的。这张网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强节点,比如谷歌这样的巨头;也有可有可无的弱节点,比如此刻在家上网的我,更不用说数字鸿沟这样的问题了。他赞扬互联网讲把知识从纸媒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却没有看到网络对知识的限制。他通过泛化知识的外延把分歧、不确定、恶作剧等网络乱象都包容到知识二字之中,如此一来,对网络化知识的反驳也就无从下手了,因为戴维的 “知识” 和惯常理解的 “知识” 不是一个东西,有偷换概念之嫌。当然,戴维的设想是美好的,问题是现实中的人往往不是完全理性的,把他们置于网中的结果就是他们常常会迷失其中,更不用说还有资本家这样的 “引路人”。他赞扬众包、平民专家、自由发声,赞扬互联网消弭了中央权威,有走向民粹主义的倾向。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戴维的理想对于人们提出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大众思想的进步往往滞后于技术,也许等未来人们幡然醒悟时,旧有的知识宫殿已经崩塌,但新的网络也不过是支离破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很多关于互联网的书都提过一个说法:互联网让人们不再能深度思考,网络让我们远离真正的知识,而变得浅薄而又愚蠢。但是这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温伯格认为,如果有人认为互联网成为了获取知识的阻碍,那么很可能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理解正在发生的知识变革,互联网创造出的无限连接的信息网络,让我们更接近知识的真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知识的边界》

            《知识的边界》首先人们对互联网和知识最大的四个偏见:第一,纸质书真的比网络获取知识更好吗?温伯格认为,人们只是把图书过分浪漫化了。而且受限于书籍的形式,我们只能跟随者作者的思路,拿到一个 “链条状” 的知识,而不能像在互联网里一样,发散思维,开枝散叶。第二,现代人们的焦虑,是因为信息过载吗?温伯格认为,这是因为我们过滤器失效了,它不再能帮我们删掉信息,反而会增加信息。第三,回声室效应会让极端主义加剧吗?网络上虽然存在回声室效应,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们进入一个回声室,也是在一片嘈杂当中听过了很多声音之后,才进入的。第四,事实还是知识的基础吗?温伯格说,在互联网上,如果你不喜欢我的结论,那你很快就能找到反驳我的事实。事实失去了它古老的作用,不再是知识坚实的地基。那么,互联网塑造出的、全新的知识生态系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分别从知识的本质、知识的生产方式、知识的传播方式和人们思维的形状,这四个角度来给你描述了它。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书本上固定的文字,也不是网络上的信息,而是网络本身。知识的生产方式正在从 “传统的专家” 向 “每个人都是专家” 转变,而知识的传播方式,正在从原来的金字塔模式,变成扁平的网状模式。知识的这些变化也让我们的思考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原来受限于书本的限制,都是从 A Z 的长形式思考,而互联网的超链接帮助我们,能把这条链条扩展成一张网。最后,温伯格给出了四条让我们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的建议。第一是在开放的网络生态里,学会混合利用过滤器,让一些过滤器成为筛选其他过滤器的指标。第二个建议是上传资料时,要上传 “关联数据”,让数据和数据之间发生联系,变成知识。第三个建议是展示你的工作,让有价值的观点能及时让人们看到,并且链接一切,链接越多,网络就优秀。第四个建议是,学会拥抱不同,我们既要用批判性思维看待别人的观点,也要包容不同的意见。请把自己当成一帧网页,和世界做更多的连接,收获更多对自身的理解。在达尔文的那个经典事实年代,他的进化论也不是自己独自研究出来。他也同样在一个网络里,和很多同事进行书信往来。温伯格在书的最后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下一个达尔文,可能是一个数据狂人,可能会在网上找到很多数据,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别人无法理解的联系。他可能会在网上公开每一步的研究,和更多人发生连接,而不会等到最终有了结论才发表。那他还会变成像达尔文那样伟大的人吗?互联网让他变浅薄了吗?信息网络的这种超链接,的确会诱惑我们一路向前、不停地点击,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来想,如果这个诱惑让我们偏离了本来的目的,那也许它真的消耗了我们的专注力。但是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因为它不仅迅速地帮我们解答了困惑,也让我们能沿着自己的兴趣去探索。温伯格后来在一次接受中国媒体采访的时候说,知识网络并不关心我们从哪里获得知识,无论是从网络上免费获取,还是从书本、课程里付费得到。它关心的是,在获取知识之后,你是不是能和别人构成网络,一起理解这个知识?互联网形成了比起聪明人还要聪明的专家网络,网络能够让我们更聪明,只要我们自己想要更聪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现代社会,尤其是互联网出现之后的社会导致知识再无边界和确定性,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表他们的看法、观点、见解和经历,而这些东西可能并不具备普遍性,因而也导致我们很难在一些事情上达成共识,这也可能因为我们能掌握更多且更全面的事实。但我觉得知识是有边界的,但需要自己去辨别和筛选真理和有用的知识。专家不一定是可靠的信息来源,尤其是当他们做出令他们骄傲的预测的时候。预测总是有概率成功和失败的,因为世界是不确定的,而不是确定且线性的。事实作为已经发生的事情,可能新闻工作者报道的都是事实,但可能并不全面,只是根据他们脑中的信念去把支撑他们信念的事实去给新闻消费者做展示。因此,在这个嘈杂的世界,我们需要分辨噪音和真正有用的信息,坚持阅读大块大块的书籍,找到任何你觉得有必要的信息和知识的源头,把他们框架化和系统化,这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文字略显略涩,但值得一读!

                知识网络化时代,已经到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Too Big to Know

                  对我最有启发的一点是:作者重新定义了 “知识 “。知识不再以金字塔形式(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存在,以 “流态 “形式存在。信息的载体制约着内容或者说知识,形式即内容。本书和《浅薄》那本书对比着读才有意思。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