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37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朝闻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但宇宙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真理和生命的交换值得吗?确实所有的生活都是合理的,我们没必要互相理解。选材精辟言之有物,我可能是 “在一个不可知的宇宙里,我的心脏懒得跳动了”,但作者却是 “智慧生命有多重悲哀,这只是其中之一”。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朝闻道,夕死可矣,可惜我做不到啊

      我曾在小说中看到各种书痴、道痴、武痴,我喜欢那种纯粹的追求。但是你让我变成各种 “痴”,抱歉,俺就是俗人一枚。喜欢看美女,看美景,经历好事,最好是被人间烟火熏久一点,哪怕熏出一条老腊肉我都没意见。想让我为了某种追求献祭生命,苟圣门徒表示不行!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1 道即真理,真理即自由,为自由而慷慨赴死

        本篇题名 “朝闻道”,后一句呼之欲出,预示了死亡的悲剧。朝方闻道,载欣载奔;夕则赴死,慨然慷然。这个逻辑设定,既让想象力自由发挥到无边无际,没有任何局限,又能把一切重新拽回现实,没有一丝痕迹。无数为了一窥真理而用生命作为交换代价的科学巨匠们,他们的死,在刘慈欣这里成了一次慷慨的殉道之旅。爽一把就死,对于这些地球高智慧生命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潘多拉魔盒,他们无法抵挡这种求知欲带来的诱惑。丁仪教授这一次又成了主角,他执着的赴死,化为梦幻般的光影飞上真理祭坛上空。他给女儿留下的精神财富,要比肉体陪伴的价值多得多。“知识密封准则?!”“这是宇宙中文明世界的最高准则之一,它不允许高级文明向低级文明传递知识(我们把这种行为叫知识的管道传递),低级文明只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得到知识。” 这一段十分惊艳。一方面告诉我们,知识,以及世界上所有好的东西,大多数是 “生长” 出来,需要自生的力量,而不是 “拿来主义”。另一方面是,知识把文明分成了等级,高级和低级之间,无法直接沟通。我就在想,真理祭坛的作用,其实只是在维护这个准则,如果拆掉祭坛会发生什么呢?如果准则成立,那么祭坛上的科学家们,真的能听懂高维的知识吗?高阶文明的代码,已经封装了无数层,对于低阶文明的我们来说,真的能看明白吗?死亡可能只是一个自圆其说的借口罢了。不过,为了真理而赴死,这不正是我们心中神圣的科学和科学家吗?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刘慈欣的所有书都值得读一读,这样可以寻出一条脉络,更好的来理解三体中所要传达的精神世界,和对人类更深层次的思考。小书很薄,读起来没有压力,可以通过这几本短小的小说来发现更加广阔的思想空间,以及人类对于自己真诚的检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宇宙目的

            每日一书:《朝闻道》。宇宙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又是什么?他们正行驶在人类迄今所建立的最大的粒子加速器中,这台环绕地球一周的加速器被称为爱因斯坦赤道,借助它,物理学家们将实现上世纪那个巨人肩上的巨人最后的梦想:建立宇宙的大统一模型。 我们现在在太平洋底了,真黑,什么都看不见,哦不,那边有亮光,暗红色的,嗯,看清了,那是洋底火山口,它涌出的岩浆遇水很快冷却了,所以那暗红光一闪一闪的,像海底平原上的篝火,文文,大陆正在这里生长啊……” 后来,他们又在钢管中驶过了美国全境,潜过了大西洋,从法国海岸登上欧洲的土地,驶过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第二次进入俄罗斯,然后从里海回到亚洲,穿过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现在,他们正走完最后的路程,回到了爱因斯坦赤道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起点 —— 世界核子中心,这也是环球加速器的控制中心。排险者接着说:“以后我就来到了你们的世界,监视着文明的进程,像是守护着一个玩火的孩子,周围被火光照亮的宇宙使这孩子着迷,他不顾一切地把火越燃越烧旺,直到现在,宇宙已有被这火烧毁的危险。” 美国总统说:“先生 —— 我可以这么称呼您吗?我们的世界里最出色的科学家都在这里了,您真想毁灭地球的科学吗?”   排险者说:“没有那么严重,另一批科学精英会很快涌现并补上他们的位置,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欲望是所有智慧生命的本性。” 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走上真理祭坛,完成了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在强光中化为美丽的火球飘逝而去。   一切都在庄严与宁静中进行,真理祭坛下面,预料中生离死别的景象并没有出现,全世界的人们静静地看着这壮丽的景象,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人类在经历着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灵魂洗礼。   “妈妈,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啊…… 不……” 方琳彻底崩溃了,又跌坐在草地上,双手捂着脸抽泣着,“孩子,别,别这样。”   文文终于收回了目光,蹲下来扶着妈妈的双肩,轻声问道:“那么,妈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微风吹来,草海上涌起道道波纹,仿佛是星空下无际的骚动的人海,向整个宇宙无声地歌唱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朝闻道 夕食肉矣

                这本书很短,里面包含了很多物理和数学知识,不能用常规的道德和逻辑去理解这本书,毕竟是科幻,很多人不相信宇宙中还有高等文明存在,也无法理解那种近乎于扭曲的匠人精神。我们大部分的人都被困在柴米油盐的琐碎当中,而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我们是否想要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否应该去了解一下。不用说的太宏大太高级,更不用谈及宇宙。其实努力汲取各个领域的知识,阅读各个学科相关的书籍,努力求知便是我们试图认知这个世界全貌的最好的方式。了解的越多,便会越觉得自己渺小,真正做到读万卷书的时候,大概才能体会到那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宇宙的目的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终极问题,也就说人为什么活着?我想很难回答,或者用一辈子来回答。就像书名写得那样,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在繁杂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出发,我们只是知道每一天的那样度过,但是一切又是那么习以为常。我们在宇宙中就是沧海一粟,微小的尘埃而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太孤独,才需要二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仰望星空的人,一种是脚踏实地的人。星空之外有什么,不知道。未知就像一句魔咒,困扰着宇宙中所有的智慧生命。探索,就是解除魔咒的方法,种植在智慧生命的基因中,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仰望星空之人的人生目的就是破除未知的魔咒,为此可以牺牲任何事物包括自身。大地之上有什么,可触摸。已知就像一道护身符,只要在护身符的范围内,就充满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就形成了一道坚固的牢笼,禁锢着在内所有人的思想。脚踏实地之人的人生目的就是安稳度过一生,为此可以放弃愿望和理想。宇宙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诞生出两种人?就像宇宙给你发了一份邀请函,你是接受还是拒绝,宇宙也不知道你会怎么选择。这才有意思,如果宇宙知道最终的答案,那他一定会很抑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朝闻道,夕死可矣!

                      对于物理学家、数学家…… 等各个学科的精英科学而言,他们人生的终究追求就是可以知道自己所研究的终极答案。真理如此震撼,当然可以用生命来换。如果 “排险者” 要阻止智慧生物探索终极宇宙,那宇宙存在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毕竟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研究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等知道了真正的答案(道),那生命的意义也就诠释了。飞蛾扑火,原来不是冲动,而是宁愿为了那一瞬间的光明倾其所有 —— 生命。妻儿亲人的挽留,只是因为她们觉得这样不值得。这正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道如可求,同道携手,异志各自走。对于得道的人,体验了最大的幸福。而留下的人,才是终极痛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问题,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小问题,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而往往大部分人的问题可能只是人为什么活着(通常是在消极的情况下发问)?人无法回答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同样,即便如宇宙排险者那样的高级文明,也无法回答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当科学家们与排险者(高级文明)以生命交换真理,得到那些终极答案后,像是一群在黑暗的隧道中跋涉了一年的人突然看到了洞口的光亮。最后并没有生离死别,只有他们真诚的谢意。而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或许还得与更高级的文明以生命交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戛然而止,意犹未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物理学家的孤独

                              就是存在这样一种人类,为了真理可以放弃一切,包括生命,他们的生命都是为了真理而存在,纯粹而单一,正是这些人将全人类的文明都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这本小说让我想到了苏格拉底,哥白尼,布鲁诺一系列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为了真理舍生取义,人类就是在他们的指引下才得到发展的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物质是能量的沉淀,生命是物质的沉淀。铺在地上的沙无法成塔,浮在天上的水无法成河。光是灯塔存在的意义、思想是人存在的目的。所有的生活都是合理的,我们没有必要都去理解。所有的生命都是合理的,但我们有必要都去认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钟表的意义在钟表的设计者手中,人的目的(意义)乃至宇宙的目的在宇宙造物主手中。小说最后丁仪的女儿问妈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妈妈说,她怎么知道呢。就像最后走上祭坛的史蒂芬霍金问排险者:“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排险者说,它也不知道。不管是丁仪妻子还是排险者,都是造物主制造的一个生命体而已。宇宙的目的就是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那人类又怎么知道呢。但我们可以赋予人生意义,小说中排险者说到:“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生命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当然可以用它换取自己认为最崇高的东西。” 看似悲壮,实则也是幸福,因为他们赋予了自己的人生以意义,即便赴死也是最完整的自己。即:朝闻道,夕死可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们活着,只是为了活着吗?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答案都各不相同,如果所有人的回答都一样,这个世界就太过乏味了。再多蜿蜒曲折的道路,都是殊途同归,刘慈欣给出了这个终点,一个任何文明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 人生或是文明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宇宙的真理。这条路的终点,很有可能为之付出了一切,也终究无法到达。相比之下,如果只是付出生命,就能知晓宇宙的终极之美的话,那么似乎比前者其实幸运得多。朝闻道,夕死可矣。故事里,数学家们希望知晓费尔马和哥德巴赫两个猜想的最后证明,古生物学家想要知道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物理学家想要知道宇宙大统一模型。他们愿意为了那个答案,付出自己的生命。所有涉及选择的问题,都是价值观的问题。当这些科学家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而知晓真理的时候,在他们眼里,真理比生命更为重要。当然,除了这些科学家之外,其他的人们有着各自活着的原因,或者人生的目的。法国总统试图用美好的生活诱惑这些科学家们:“在黄昏的鸟鸣中看着夜幕降临大地,在银色的月光下听着怀旧的音乐,喝着美酒想着你心爱的人…… 这时你们就会发现,终极真理并不像你们想的那么重要,与你们追求的虚无缥缈的宇宙和谐之美相比,这样的美更让人陶醉。” 在总统眼中,很明显生命与真理哪个更为重要,究竟是活着享受生活的美好还是为真理而死,二者不言而喻,他一定会选择第一个。他试图挽留这些科学家的原因也很简单,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在乎这些科学家的生命,而是在乎他们的活着,能够为人类提升生活质量,而是在乎他们的死去,会让地球科学倒退多少年,甚至可能会直接影响将来的国际政治局面。美国总统总结道:“好了,不要再对牛弹琴了!您还看不出来这是一群怎样毫无责任心的人?还看不出这是怎样一群骗子?他们声称为全人类的利益而研究,其实只是拿社会的财富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他们对那种玄虚的宇宙和谐美的变态欲望,这和拿公款嫖娼有什么区别?” 是的,科学家追求真理的欲望,和人类的性欲一样的强烈和真实。为了这虚无缥缈的宇宙真理,科学家们付出的,是实实在在可以看得到摸得到的事物,这其中不仅仅包括是自己的生命,还有其他人类文明所赞扬和珍惜的,例如爱情,例如家庭,例如亲情,甚至为国牺牲的勇气。刘慈欣曾经这么评价主流文学,他说主流文学是一场人类的超级自恋,即使现代科学早已经摆脱了地心说的不切实际,而主流文学却依然停留在地心说的时代。人类是整个宇宙的中心,所谓的文学即人学。这并不是刘慈欣批判主流文学,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相比主流文学,科幻文学,或者刘慈欣本人,似乎正在试图超越这种自恋,他们把目光从地球投到了浩瀚的宇宙之上,与整个宇宙相比,地球不过是个暗淡蓝点。与整个宇宙相比,地球这一颗小小的行星,这颗行星上的人类文明,似乎过于渺小,不值得一提。致敬刘慈欣。特德姜。阿西莫夫。谢谢你们的思考与探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假设果真如此,我们究竟会怎样?

                                      如果你是一个科学家,现在有个机会摆在你面前,你可以向更高等的文明询问你最关心的宇宙真理,但代价是你的生命,你会问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错

                                        又看完一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单纯写给自己看,我会省略「第4步」与「第6步」,变成本书带给我的正面启发与负面教材,纯粹讨论观念,而不限于整体书的好坏。一本空洞浅薄的书,搞不好会有一句真理,那就值得纪录。一本句句经典的书,搞不好有一句话是鬼扯,那就值得讨论。不以书举言,不以书废言。不完全否定,也不全盘接受。读书本来就是一种过滤,你选择将某些养分吞下,将某些杂质排除,有些杂质看做负面教材反而可以整理出自己的观念,得出有用的养分。

                                            转发
                                            1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