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读吴军老师《阅读与写作讲义》中简爱一篇,回头看
小的时候的读《简爱》觉得女主很勇敢很有主见,当时的自己是一个标准的中国传统孩子,就像吴军老师《见识》里说的,“小时候挨一巴掌后的反应决定了一个人后来的命运”,内心的自己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自己认知的增长被包裹进一层层的包装也好,盔甲也好,伪装色也好,时间长了如果不內省可能自己都忘记了自己内核的样子,但是一旦遇到突发的、应急的情况,第一反应和第一选择还是那个潜意识里的自己。而我们往往并不是在那一瞬间就定格,有多少是刹那定生死,在现在的人类文明和社会形态中很少,往往是那些日积月累的,理智的,经过思考的后续动作决定了选择是值得,方向是否校准的正确,这些评判也应该出自自我认识,而不是外界评价,感同身受这种事情并不存在,就像别人不会知道你挨得巴掌有多疼,更不会知道你挨完巴掌后的反应,更不会为你做的后续决定而负责人担后果,人心是座孤岛。啰嗦了这么多,其实最重要的是,我在看到吴军老师对于《简爱》讲义后,突然有一种新的看法,书中最后简看到男主人家破人亡又失明后才觉得身份境遇匹配才与他在一起,在中国佛教中有一个词叫做 “着相”,简一生都在追求灵魂的对话与平等,但是最后还是着相了,在灵魂之外的阶级、境遇、评价等等还是决定了她在什么时间什么境况下选择与真爱在一起,小时候看到的勇敢与主见在此刻出现了瑕疵,那种属于人性的、复杂的、更为真实的、人人都应有的瑕疵,不完美的真实让感受更加丰富,有血有肉,艺术的完美是站在时间纬度之上的作品,而人性是在时间纬度内不太经得起推敲和细看的反复,从小到大追求灵魂坦诚相见并平等对话的简,在时间和环境的影响与自己内核的层层包裹下,在结局时穿上了 “着相” 的华袍。如果男主人不沦落难道灵魂就不可以在一起么?如果男主不降阶级真爱就不平等么?也许有疑问的此刻,是最适合重读的时候。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细腻,有感触了解这本书是结婚前十年,如今我结婚已经十年,“如今我结婚已经十年。我知道全心全意跟我世上最心爱的人在一起生活、为了他而生活是怎么回事。我自觉得无比幸福,—— 幸福到言语都无法加以形容,因为我完全是我丈夫的生命,正如他完全是我的生命。从来没有哪个女人比我跟丈夫更加亲近,更加完完全全是他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我跟我的爱德华在一起永不感到厌倦,他跟我在一起也是一样,这正像我俩对各自胸膛中那颗心的跳动永不会感到厌倦一样,因此,我们总是厮守在一起。对我们来说,守在一起既像独处时一样自在,也像相伴时同样欢乐。我相信我们整天都在交谈,互相交谈只不过是一种听得见的、更为活跃的思考罢了。我把全部信赖都交托给他,他把全部信赖都奉献给我;我们性情正好相投 —— 完全和谐是当然的事。” 书中某些内容总会惹人冥想,沉思,与哲人交流,必读书目。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