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故事法则》…老石头与驴的幸福生活…

    老石头骑驴到乡里办事,乡政府一干人正无聊围着电视看亚洲杯。老石头拴好驴,不好意扫干部雅兴,自个儿也伸长脖子看热闹,不想驴把乡里的花草给吃了。老石头遭乡干部七嘴八舌训斥数落,于是牵过驴来打了一耳光就骂,你这宝贝蠢驴,以为自己乡干部呢,走哪儿吃哪儿啊?… 驴很倔不服,转身给老石头一蹄反骂:你这泼皮咒不死的,以为自己警察呢,想打谁就打谁啊?… 老石头心想这驴还敢犟!揪住驴耳朵又骂,你这饭桶草包,以为自己中国足球队呢,光踢人,嘿!就是不踢球…… 老石头骑上驴,兜里摸出个馒头来啃。路边一个时髦女人倚着宝马车,给怀里的小狗喂肉包,眼光鄙夷的扫过老石头和驴。驴就不高兴了,老石头摸摸驴脖子安慰道,宝驴啊宝驴,赶明儿给你多配几个好种驴,来年生上一窝宝驴,驴生驴啊驴又生宝驴,咱们就有钱啦… 宝驴啊宝驴,等咱们有了钱,咱们每餐买两个包子,一个用来打狗,一个用来打另外一只狗,咱们边上啃馒头吃青草… 宝驴啊宝驴,等咱们有钱了,咱也买宝马,要买两辆,一辆在头前开道,一辆在垫后压阵,咱们哪中间骑宝驴看唱本喽…… 以上依据故事法则改编自书中段子……(石木翻书每天翻本书)

      4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故事法则

      《故事法则》施爱东老师认为,每个民间故事都是一棵生命树,故事一旦开始其生命进程,就会朝着一个明确的终点生长、嫁接、开花、结果、消亡,这个终点叫 “元结局”。而故事生命树的生长依托于一连串的基础结构,这便是 “转折”;故事树能长多大,与一类关键结构有关,它叫 “叠加单元”。🌻元结局:一、故事结局大多团圆 1、才子佳人一定终成眷属 2、武侠故事坏人一定被打死或赶跑二、原因 1、迎合大众消费,普通民众的喜好 2、平淡生活需要一些亮色添彩和幻想 3、人的愿望就是好故事好结局三、大团圆故事特点人类共有 1、“惩恶扬善” 是一种世界性的共有认知信念 2、故事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共同追求🌹转折:一、转折的重要性 1、转折是矛盾冲突的结果 2、故事情节的形态标志就是转折 3、转折是推进剧情的动力二、转折如何实现打怪升级 + 打破常规无巧不成书、误解与犯错 + 触碰禁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规则失败🍀叠加单元:1,每个单元都是一个有条件、自足的、独立的闭合系统 2,任何一次叠加单元结束时,故事都要回归这个单元的初始状态🌸有趣套路:英雄杀嫂子投名状英雄义为核心义是江湖世界的最高行为准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江湖人际关系准则古代英雄表忠行为之一杀人嫂子:1、女性是传统社会系统里的弱势群体 2、过去有浓厚的 “仇妻” 心态 3、丑化英雄故事中的妻子形象 4、杀嫂的英雄没有成家,被杀的嫂子没有孩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无论讲述人如何演绎,民间故事流行下来要满足6条竞争标准

        结构化清晰,依兴趣可跳跃性阅读。如果你想了解民间故事法则要点总结,看第一章就可以;如果你对孟姜女哭长城、梁祝的不同故事版本流传感兴趣,可以阅读二三章,作者考据很全面。第六章还分析了金庸武侠小说和民间故事的相同逻辑结构。读完对能流传后世民间故事的共同母题有了深一层了解,对照现在高票房的商业电影,也是同一套逻辑。所以,,最高想象力的故事创作是不自由的。难怪梅兰芳对剧目情节的演绎早已经腻味了,观众还是兴致盎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施爱东老师认为,每个民间故事都是一棵生命树,故事一旦开始其生命进程,就会朝着一个明确的终点生长、嫁接、开花、结果、消亡,这个终点叫 “元结局”。而故事生命树的生长依托于一连串的基础结构,这便是 “转折”;故事树能长多大,与一类关键结构有关,它叫 “叠加单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开头的绪论完全就是在教人怎么做研究,怎么写论文,还以为看错书了。后面的内容大多聚焦在民间故事,有深有浅,读起来挺有趣的。因为自己平时也喜欢看一些民俗神话、少数民族传说,对这种题材有些直觉一般的感受。文中有一个观点很好,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生长的逻辑完全不一样,有时候可以分雅俗,但实在没必要拿文学的标准去苛责民间传说。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堪破 “理想世界” 的规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故事法则》一门研究古代故事的学科,一个不仅仅是故事的精彩故事。我们要从故事中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比方说风情,比方说世俗,比方说理想。一个优秀的故事总是有很多的延伸,通过这些延伸您会发现其实故事之外的东西也是趣味无穷,也正是因为这些延伸,我们才可以看到理解到不一样的故事。最有趣的是,通过延伸,拥有一种好像是啊的感触,如果不是作者提醒真的就错过了。就拿 “弑嫂” 这个传统故事,为何受伤的总是嫂子?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看来古人对于女子的地位是相当低的位置,原来的娘家肯定是不管了。还有一个为何要写嫂子而且没有什么亲戚呢?不是不管,而是根本没有亲戚,潘金莲不曾写有其他的亲戚啊!为何是弑嫂呢?弑弟媳妇呢?还有就是为何做为哥哥的存在就是一个糊涂虫呢?这些都是故事的延伸,也是有趣之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书名用《故事的法则》似有不妥之处,全书所采用的结构,都只局限在有限的国内材料中。而尤其是书本的最后几个章节,都只是在讨论金庸武侠小说和民间传统故事的异同之处。照此看来,如果把书名改为《中国民间传统故事》,我以为更适合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好看的,就是是文集,有点散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