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取之于蓝
荀子在《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用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这里的 “蓝”,是一种可以将布料染成蓝色的草,名叫蓼蓝;“青” 则是指靛青,它是由蓼蓝浸沤而成的,颜色比蓼蓝还深。“青” 正是中国画中对蓝色的称呼,常见的有空青、扁青、曾青、白青、沙青等。其中沙青又叫佛青,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在佛教建筑彩画上应用广泛,尤其是在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上,能看到许多沙青色。这种颜料在西藏、新疆等地也有出产,而产自西藏的就叫作藏青。中国画里有这些美丽的蓝色:有羊群奔跑在连绵起伏的蓝色群山间,仙鹤盘旋于祥云朵朵的湛蓝天空下;有蓝衣的宫女辛勤捣练制作布料,蓝裙的姑娘扭转腰肢跳着流行的舞蹈;有长着蓝色羽毛的绶带鸟争夺它们的美味,开着蓝色花朵的牵牛绕满篱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薄”书“厚”读-《颜色里的中国画* 蓝》一本 “薄” 书, 以 “蓝” 为主线,串起自 1600 年前敦煌壁画到近现代的山水人文画中的粒粒珍珠,可浏览、可赏析、可品味、可探寻;可作色彩启蒙,可作国学熏养;可以亲子共读,也可独自探索,那里有诗词歌赋,有色彩音韵,有山水人文,更有精神的溯源和传承…… 拿亲子共读为例,这本书的特色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 语言提升生僻字均有注音;文中画龙点睛似的诗词歌赋的运用与赏析。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如:雨晴山色静堆蓝,桥外人家分两三。2. 国画赏析 观察力:赏析画中的一景一物,一颦一笑表达力:看图说【画】。比如:如何转述或是描述一幅画作?想象力 & 感受力:赏花闻香,观鸟听音探索力:比如陈枚《四季花鸟图屏》书图只举例了一幅【红嘴蓝鹊秋菊图】,那么可引导孩子猜想余下三幅会是什么花配什么鸟?为什么这样配?画中红嘴蓝鹊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若孩子对观鸟有兴趣是否可以去动物园?或是去红树林、海边、公园等去做一次野外观鸟实践?3. 历史探寻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循着书中 "蓝" 色的这条线,从 "蓝" 开始,来一次历史与文明的探寻。蓝之源:探寻石青、群青、藏青、天青、空青、花青的区别、来源、在国画中的运用与演变等。蓝之变:蓝色之于画作之外,还有蓝色之于陶瓷 。青花瓷的探密与博物馆的实地参访等总之,借一本书,与孩子,与家人,与朋友,与世界共建一种不一样的关系,并在此关系中,我们可尽情挥洒,自如表达,那是对人生如大海般湛 "蓝" 且深邃的热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