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超级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254 本)📚📚《超级社会》📚📕 人类和群居昆虫在征服地球方面采取了不同的途径。人类以基因上并不相关的个体进行团体合作,鲜有例外,而且并没有失去再繁殖的能力。群居昆虫则是以近亲社会形式进行生活的。因为两条道路如此不同,大多数生物学家用真社会性(eusociality,真正的社会性)形容群居昆虫,而用超社会性(ultrasociality,极端的社会性)来形容人类。📕 历史性社会的规模继续增大,在公元前的最后一千年里,我们看到了首批巨大帝国的出现:波斯帝国、古罗马帝国,还有处在汉王朝统治下的中国。超级帝国统治的人口数以千万计。例如,古罗马帝国的人口和中国汉王朝统治下的人口在巅峰时期都增长到 5 千万至 6 千万。这就是我们人类社会超过群居昆虫的节点。在过去两千年里,没有任何地方的动物能够在规模大小和复杂性方面与人类社会竞争。📕 德国社会学家弗朗茨・奥本海默(Franz Oppenheimer),他指出社会演变的动力就来自于征服。当一个群体征服了另一个群体,并将其自身树立为统治阶级,对臣服者发号施令,复杂型社会就产生了。📕 一个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系统。社会结构和动态影响经济,进而影响政治,而后两者又会对社会结构做出反馈。而且,今天的社会是长期且通常曲折的历史演进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要回答一个类似于复杂社会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大问题,我们就需要所有的社会科学 —— 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 —— 还有历史科学一起协作。📕 我们的超级社会致力于维持合作、维护内部和平、打击犯罪、组织高效生产以及运输各类商品,并达到诸如将国际空间站发射入地球轨道的辉煌成就,这些错综复杂的安排 —— 所有这一切,仅仅是远古时代我们居住在亲戚朋友组成的小群体里时自然选择的 “副产品”。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历史,真的可以用科学解释吗?本书一开始,图尔钦指出科学是关于寻找概括性解释的学问,提出不是解释某个具体现象,而是找到普遍规律。甚得我心。几年前我读赵汀阳的《惠此中国》,发现赵的逻辑虽然严密,但是限制条件太多,因此无法将其对中国历史的解释用以解释世界其他地区。看到作者要结合历史宏观社会学、经济史和文化演进等,构筑数学模型,寻找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动力学,非常激动。 然而,也许是我的理解能力太差,我实在没看明白书中公式的妙处,好像太简单了吧。如果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与粘合剂是战争与合作,那帝国不应该越来越大吗?如何解释现在的小国林立呢?相比起 150 年前,当今很多国家根本不存在,如何解释民族主义呢?再者,为什么只有人类发展出超级社会呢?倒是最近听万维钢讲《智能简史》,从大脑发展的 5 个阶段,说明人类社会与动物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区别,更能让我信服。虽然我还是不懂。 赵汀阳限制条件太多,图尔钦逻辑漏洞太多,各位大神,有没有更好书的推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顾衡讲好书33/50这周的书别看短小精悍,貌似咔咔个半小时就能读完,但我愣是吭哧到今晚上才算翻完,关上屏幕嘀咕了句:嗯,不是我的菜。作者围绕着 “暴力驱动超级社会的演进,而正是超级社会最终使得暴力减少” 旁征博引那叫一个地道。征的、引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但多少有点喧宾夺主,甚至于之于我,不知作者所云为何的章节也是层出不穷。不过灵光一现的瞬间还是有的,比如 “末尾淘汰制” 的思考、“不平等现象对合作” 的破坏性影响、“寡头政治的铁律” 以及轴心时代大型集权社会出现的原因,都让我有所收获,但并不多。还是好好听老师讲吧,顺道把《死与生》读完。隔壁的《康熙》是重点,这两天得抓紧读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我们是怎么建立超级社会:战争,合作,平等作者阅读量很广,各种文献的引用,对中国的作品也有提及,比如《诗经》、《三国演义》,卢梭、霍布斯、平克等作品信手拈来,对他们思想有同意和反驳的,并提出作者自己的看法。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战争有破坏性和创造性的两面,合作,促进文明的进步、合作促进人类平等。之前我也一直在想,国家是怎么形成的,这本书给我满意的答案,不像霍布斯说的人类开始生活中丛林社会,一切人对一切人战争;也不像卢梭说的 “和平的野蛮人”。暴力更像 Z 型模式,采集社会比较平等,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很低,大家有追求平等的要求;当人口密度变大,开始竞争资源的时候。群体之前开始出现暴力行为,合作性会吞噬独行者群体,这个时候群体之间的暴力很低,当战争结束了,领头没有权力控制大家,因为缺少正当性理由,大家不服,如果搞强制,可能会被暗杀;什么时候暴力开始上升呢?进入酋邦,开始农耕社会,并且发明了 “神” 的想象,出现人祭这样暴行,统治者有合法性,因为他是 “神” 在世俗的化身;当进入轴心时代,暴力开始走下坡路,这个时期帝国的形成,国家增加了合作规模,一战后,帝国的解体,民主主义兴起,暴力冲突加剧,十年后的二站,死伤了几千万人,人类又开始意识合作重要性,建立联合国组织,有事好商量,商贸合作也促进世界的和平。文明的进程建立在合作演进的过程 ,合作共赢,建立人类的共同体!书的视觉比较大,只是绘制了超级社会构图与轮廓,各种细节是缺失的,我觉得的不错。可以配合《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贾雷德・戴蒙德一起看,会有更不错的效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意想不到的战争作者彼得・图尔钦被世界公认为是一位极具启发性的跨学科学者,除本书外在中国还出版过一本书是《历史动力学:国家为何兴衰》,其父亲是 “全球大脑假说” 提出者、人工智能先驱瓦伦丁・图尔钦,良好的学术背景和跨学科知识,大量的故事与数据,使得这本书通俗易懂。这本书讨论的问题很大,作者从战争对文明塑造的视角切入也很新颖,对各类畅销作品、业界大牛观点的犀利评论,更增加本身的火药味和趣味性,给人一种智识较量上的快感。顾衡老师也同意这部书核心的观点:因为农耕的定居生活方式导致了战争,战争催生了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结构,但不同意说采集时期暴力水平高。配合课程读确实是一件幸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