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百果园的发展之道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519 本)#2023 年读书主题(三)商业 - 经营战略《唯慢不破:百果园的商业逻辑》(62)大家好!2024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再次升级,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主题、52 个细分话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商业的主题开始,选择经营战略的话题书籍进行刷书,第六本是《唯慢不破:百果园的商业逻辑》,深度解密领跑水果连锁的商业逻辑。“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这是很多企业信奉的制胜法则。不过,有一家企业却与众不同 -- 不求 “快”,反求 “慢”。它就是百果园。百果园不图一时快意、迅猛发展,而是足够耐心地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不断创新、积累,打造全产业链协同能力。正是这种 “慢功夫”,让百果园从水果连锁、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模式等 “无人区” 中蹚了出来。作者夏惊鸣作为百果园常年顾问,近距离观察百果园长达 5 年,深度参与百果园的重大决策,在写作本书时,又集中访谈了 60 多位百果园人,查阅了大量相关的内部资料和文件,研究和总结了水果零售行业的全球领军企业百果园的成功实践。同时对百果园的成功实践进行了翔实的场景化描述,特别是其以新零售为驱动的产业生态,在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产业互联网、文化管理等方面经验,非常值得业界人士研究和学习。2、精彩段落:百果园是 2001 年在深圳成立的,2002 年开了第一家百果园水果专卖店,至今已经有 21 年了。这 21 年来,可以用 “九死一生” 来概括百果园创业的艰辛与不易。每一次遇到比较大的问题、比较大的坎,我都会想起 “世界第一” 这四个字。一是文化驱动。文化驱动就是在信念、理念方面驱动。经营信任这一理念是百果园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由其行业特性所决定的,因为水果是生鲜产品,很多方面都很难掌控,因此,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需要给予人充分的信任。二是战略驱动。战略意味着明确的、长期的方向,如果不能坚持长期价值主义,战略的意义就不大了。水果销售尽管古老,但水果专卖连锁是一个新事物;农业尽管古老,但科学种植在国内还存在 “无人区”,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就是改造。百果园的成功关键就在于文化的成功和战略的成功。在商业模式、数字化、运营模式、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百果园都有自己独特的实践。百果园是一家终端驱动的企业 —— 水果专卖连锁,拥有包含产品(采购)、仓配、线上线下终端(门店 + app + 微信小程序 + 第三方平台)的供应链体系。终端驱动对于百果园甚至整个种植行业都有着不一般的战略意义。因为终端驱动可以提高销售的确定性,不仅能够解决生鲜产品的 “供应刚性”(种出多少就要尽快卖出多少)、“供应的不确定性”(每年能产出多少不确定,往往要看天吃饭)、“货架期(最佳口感期)短” 等特性带来的问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种植业投资大、见效慢的矛盾。余惠勇则看是否 “好吃”。他是这么认为的:第一,好吃的才是有营养的。水果是否有营养,通过味道能直接体现出来,寡淡的水果往往没有营养。第二,好吃的才是安全的。好吃就意味着没有或减少了人为调节。靠激素催熟等方法种出来的水果,味道不会纯正。第三,好吃的才是生态的。好山好水好环境,才能种出好水果。第四,好吃也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享受。为什么百果园注重服务和门店装修,这也跟 “好吃” 有关。如果环境和服务不好,会间接影响 “好吃” 的体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愿力大于须弥山。

      一、百果园的核心商业逻辑 1. "慢即是快" 的经营哲学 - 反对互联网式 "烧钱扩张",专注长期价值积累:通过 20 年时间搭建供应链、打磨标准化体系,而非短期规模扩张。 - 关键策略:自建生产基地全球直采全程冷链门店分级会员体系,形成闭环生态。2. 三级果品标准体系 - 首创 "四度一味一安全"(糖酸度、鲜度、脆度、细嫩度、香味、安全性)量化标准,将水果分为 "招牌、AB" 三级,打破生鲜非标化困境。 - ** 价值创造 **:通过标准化提升溢价能力(招牌果溢价超 30%),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3. 垂直一体化供应链 - ** 上游 **:投资种植基地,参与品种研发(如 "红芭蕾草莓" 专利品种); - ** 中游 **:自建加工配送中心,实现 "24 小时从枝头到门店"; - ** 下游 **:"线上线下一体化" 门店网络,300 米社区覆盖密度。4. ** 信任经济模式 ** - "三无退货" 政策(无小票、无实物、无理由)倒逼品质管控; - 会员体系沉淀 8000 万用户,复购率超 60%。--- 二、水果生鲜行业的特性与痛点 1. ** 行业特性 ** - ** 高损耗 **:平均损耗率 15-30%(百果园通过数字化降至 5%); - ** 非标品 **:品质受产地、气候、运输等多因素影响; - ** 强季节性 **:需动态调整 SKU(百果园常备 80 + 核心单品); - ** 即时消费 **:社区化、短半径属性明显。2. ** 核心痛点 ** - 供应链成本占营收 40% 以上; - 消费者价格敏感与品质需求矛盾; - 传统农批市场占比超 70%,品牌集中度低。--- 三、水果生鲜行业的底层逻辑 1. ** 供应链效率决定生死 ** - ** 关键指标 **:产地直采比例(百果园达 90%)、冷链覆盖率、库存周转天数(行业平均 7 天 vs 百果园 3.5 天); - ** 实践路径 **:规模化反向定制(如包销果园)、分布式仓储(前置仓 + 社区店)。2. ** 标准化能力构建溢价 ** - 通过分级体系将非标品转化为 "类标品",实现差异化定价; - 案例:百果园将猕猴桃细分为 16 个等级,价格跨度达 400%。3. ** 社区化服务创造黏性 ** - 3 公里生活圈内提供 "水果 + 服务"(果切、礼品定制、营养咨询); - 私域流量运营:门店企业微信用户年均消费额超普通用户 3 倍。4. ** 数据驱动精准运营 ** - 种植端:IoT 设备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 - 销售端:根据区域消费偏好动态配货(如南方门店榴莲占比更高); - 案例:百果园大数据系统可预测单店单日销售误差率 < 5%。5. ** 损耗控制的四重防线 ** | 环节 | 传统模式 | 优化模式 | | 采购 | 分散采购 | 基地直采 + 订单农业 | | 运输 | 普通物流 | 分区温控冷链 | | 仓储 | 多级周转 | 加工中心集中预处理 | | 销售 | 被动促销 | 动态定价 + 会员日清机制 | 四、对行业参与者的启示 **1. ** 长期主义思维 **:拒绝补贴战,深耕供应链(百果园前 10 年未跨区域扩张);2. ** 重度垂直模式 **:把控核心环节(种植 / 冷链 / 终端),而非单纯平台化;3. ** 体验式零售 **:门店转型为 "体验中心 + 提货点 + 社群枢纽";4. ** 产业协同网络 **:通过赋能果农(技术 + 金融)实现可持续供应。水果生鲜行业的本质是通过系统性能力将 "易腐非标品" 转化为 "高复购信任品"。百果园的实践证明,在 "快变量"(电商冲击、资本入局)与 "慢变量"(种植周期、消费习惯)交织的行业中,唯有构建 "慢能力"(供应链、标准化、用户关系)才能实现持续增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百果园,唯慢不破!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唯慢不破

          严格意义上来说,书还没从头到尾读完,但就读到的内容来看,带给我的思考是,为什么百果园能胜出,因为他有优势,那是什么优势呢,好吃的果,从源头管控质量,实现标准化,爱和信任的文化,都是他的优势。但凡优秀的公司或者优秀的人,真的不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确实管理与利他一门高深的艺术和学问,值得终身学习研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另类的商业模式

            百果园的商业模式是独特的,他的员工本质上百果园希望员工变成什么,变成一个个老板。这是百果园另类的模式,百果园希望员工变成加盟商,百果园的水果是销售给客户的当然,这些客户包括百果园自己的员工、加盟商、客户。但这本书写的其实并没有完全写透百果园,感觉很多东西讲的很乱。不过因为我不了解碧桂园,对这个不评价。不过,百果园的产品相对优质的比较多,但线下的管控并不严格,很多地方还需要改善。最后,看完后发现这本书并没有那么高的价值,总体可以学习以及参考的内容一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天下公器为天下

              很多年后余惠勇说,“要是当时知道如此不好做,可能就不敢做了。” 同在深圳创业的任正非也说过类似的话,“早知道通信行业这么难做,就不会做了”... 书中让我明白的一点就是,现有的一些行业如果没有成功案例,不一定就一定是违背商业逻辑的;不能因果倒置,很多商业逻辑也是来自于一些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探寻。从企业成长出发,书中覆盖的知识点很多,也不乏趣味性。 读完之后会有几个后遗症:1. 感觉百果园的水果似乎没有那么贵了,2. 想去尝尝百果园的各种水果,3. 想向他们学习... 读完全篇,感觉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可以学习的东西:如何定义标准、如何挑选合伙人、如何做数字化、如何按需种植、如何做项目管理、如何做公关、合作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博弈论利益最大化又让双方有面子、如果做开店、如何做产品分级... 早知道这本书干货这么多,可能之前就不会看那么多没有用的书了....LOL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百果园这类的企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绝对中坚。一路走来,实属不易。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