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我们住在一起时,这土地就是完整的
一流的科幻小说构建世界观,二流的科幻小说树立人生观,三流的科幻小说灌输价值观。以此标准来看的话,《寻获与失落》无疑属于第一流的作品,它的核心并非在于精彩刺激的情节和高潮迭起的冲突,这些是读者很快就会遗忘的东西,而是在于 “思考”,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对人类自身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思考。作者厄休拉・勒古恩是科幻新浪潮运动代表人物,也是我最喜欢的科幻小说家之一,获奖无数。除了 “地海世界” 系列、“海恩宇宙” 系列等经典长篇代表作品,她还进行了大量的中篇创作,既独立成篇,自成宇宙,又可与其他作品互文参照,相映成趣,正如她所说的:“中篇是一种我尤其喜爱的小说形式,很开心能把它们都收在一起。这的确是一本大书,恐怕比韦氏词典还要厚重,但好在大家还是拿得动的。” 这本《寻获与失落》收录了 13 部中篇小说,这些小说关注的主题包罗万象,如性别议题、婚姻模式、思想意识、生物基因、信仰危机等。或许没有千奇百怪的外星人和激烈冲突的大场面,在作家这里,重要的不是猎奇的元素,而是深邃的思考。小说糅入了文学的质感,在流畅优美的文学叙述下,是冷峻沉静的哲学思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我很少看科幻题材的书,前一本还是《三体》,那套书是真的好看。我看完了这本还去看了厄休拉的纪录片,看到她当时拿奖是尼尔盖曼给她颁奖,在纪录片里也说厄休拉给了他很多灵感。尼尔盖曼我看过两本他的故事《鬼妈妈》和《坟场之书》,非常有意思,我以为自己也会喜欢厄休拉的故事。但是并没有,她的书整体透露着哀伤,我没有看过她之前的作品,我知道她的书是有构建世界观的,但是这本书是短篇合集,然后就几个故事是一个设定,另外几个故事又是一个设定,看的有点莫名其妙,当然了撇开设定只看故事,其实讲的还是那些故事。里面有几个故事我是挺喜欢的,一个是《比帝国还要辽阔,还要缓慢》,里面有一个共情能力很强的队员,因为他的存在造成整个队伍情绪紧张,冲突不断。以前学韩语的时候,我记得有一首诗,题目是收音机。说的是希望人与人之间靠电波就能感知彼此,这样可以互相了解,然而这个故事让我有了不同的想法。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能量非常强的,但是我们会控制自己,只是把一小部分展示出来。如果能感知对方百分百的感受,那一定相当痛苦,会象是动画片《头脑特工队》一样吧,脑子里发生的海啸般的感受此起彼伏,我想想自己情绪失控时,自己都按压不住。但是过后又会归于平静,那个时候说出来的话都是被加工处理过的,连情绪传达都是比较合适的。还有一篇是《赛格里纪事》,里面男性在锁在城堡里,参加一些像是选秀一样的娱乐赛事,用这种方式而女性在城堡外负责工作。现实社会中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我们常常被固有的性别角色所束缚,性别不应该成为限制个人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因素,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权利。让我想到女性就是一个位置体现,谁处于这个位置都是如此,有些权利是社会赋予的,有些权力也是社会剥夺的。最后一个是《失落的诸乐园》,我喜欢这座飞船上的一部分人最后愿意留在像是地球的星球上,他们为了找到适宜居住的新星球,已经在太空中漂泊了五代人,对于地球的记忆只有视频。有些人就依然留在飞船上,继续以往的生活,而一部分人踏上了新的旅程,虽然这个旅程充满了未知,这部分人需要为了可以适应这个星球而改变自己在飞船上的习惯,要让文明重新开始。我觉得自己需要看一下她之前的作品,了解一下她的几种设定才能感受到她设立的宇宙观。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