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
每日一书:《八宝辣酱》。“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有时你疲疲困困,你的心休息,你的生命匍伏着像一条假寐的狗,而一到有什么事情来了,你醒豁过来,白日里闪来了清晨。” 八宝辣酱的配料也挺多,有瘦猪肉、鸡胸肉、鸭胗、猪肚、海米、豆腐干、冬菇、冬笋、茭白、花生米等,将这些原料切成细丁,放入甜面酱和少量辣椒酱,同炒。讲究的,还要将少量鲜虾仁和豌豆粒另外用温油滑熟,待辣酱炒好之后,铺在表面,白绿相间,好看又好吃。上海人管最后一道工序叫盖帽子,盖上帽子,八宝辣酱才够档次。老头儿虽然被称为美食家,但只是作家中的厨子,主业还是文学创作。他写的吃喝,只可咂摸其中的文学意味,依样画葫芦准得砸锅。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有人要租,三天前订好,到时候就由轿夫抬走。等新娘拜了堂,再把空轿抬回来。这顶花轿平常就停在屏门前的廊檐上,一进侯银匠家的门槛就看得见。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一个什么道理。章家是乡下财主。他们原来在章家庄住。章家庄是一个很大的庄子。庄里有好几户靠田产致富的财主,章家在庄里是首户。后来外公在城里南门盖了一所房子,就搬到城里来了。章老头脾气很 “奘”,除了几家至亲(也都是他那样的乡下财主),跟谁也不来往。他和城里的上代做过官,有功名的世家绅士不通庆吊。他说:“我不巴结他们!” 地方上有关公益的事情,修桥补路、施药、开粥厂…… 他一毛不拔,不出一个钱。因此得了一个外号:“章臭屎”。中国文坛受水浒梁山的影响,热衷于为好汉们各取一个响亮的绰号,重要人物还可以破例有两个,如宋公明既叫及时雨,又叫呼保义,汪老就也有了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中国最后一个古典抒情诗人” 的神秘桂冠。其实这真是从何说起,用汪老自己的话说,可谓 “强作解人,可笑可笑”。简单的房子,原始的地面,过时的家具,没有的车马,出门开会乘坐公交,打酒买烟迈开双脚。头几次去,水曲柳木沙发的四根腿明明还是好的,后几次去不知怎么就坏了一根,幸亏那一根靠着墙,坐上去身子后仰也无大碍。有了小芳,小芳做饭,小芳不在,他自己做,自己提着篮子到菜市场去买生姜和小萝卜,回家烧美味的姜汁儿萝卜给从美国来的华人女作家聂华苓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勺烟火里的生活清欢初看书名,以为是写美食,看过以后发现,是对人世的写意。琐碎日常,在汪先生笔下都成了温润的艺术。这艺术不事雕琢,却自有其平淡从容的审美情趣,一如粗陶碗里盛满的珍馐。作为一名八零后,也对文中的特殊时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感悟。汪先生的笔尖仿佛有一双温和而智慧的眼睛,总能在最寻常处发现生活之美。一碟八宝辣酱,便是一段生活的浓缩,盛满普通人日子的丰盈与满足。他教会我们,所谓 “清欢”,原不必到远方寻觅,亦不必刻意营造 —— 它就在这灶台间的烟火气里,在每一份用心对待的日常里。“一勺辣酱,半生滋味。” 汪先生的饮食文字,向来是生活态度与生命哲学的载体。烟火深处,他轻轻递来一碗 “清欢”—— 教我们懂得在平凡中咀嚼隽永,在细碎处品味人生真味。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