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3.5 星。列宁格勒、彼得格勒、圣彼得堡,这三个城市名字都不陌生,但可能不是所有人都会知道,它们都属于一座城市。名字每一次变动,都是这座魔幻城市的一次命运的转折。三百年的历史,这座城市见证了俄罗斯帝国的兴起和覆灭,以及社会主义的高潮。圣彼得堡是君主意志与统治风格的城市,从彼得大帝迈向欧洲的雄心,到伊丽莎白一世的轻松享乐主义,再到叶卡捷琳娜二世亲民的态度打造城市,圣彼得堡达到空前的规模,文化艺术也大大丰富。圣彼得堡也是革命的温床,它见证了十二月党人起义,也经历了农奴制废除。在不平凡的历史中,这座城市也留下了光辉的文化遗产。文学音乐建筑绘画雕塑等诸多领域,伟大而不朽。本书八卦不少,信息量很大,翻译也很流畅,喜欢前后两部分,中间稍平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圣彼得堡

      作者乔纳森・迈尔斯的描述从 1698 年开始,追随彼得大帝的脚步探寻城市的建立。他将圣彼得堡的历史划分为三幕剧,以此讲述圣彼得堡从沙皇专制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变迁,重现这座荒谬却又灿烂的城市长达三百年的戏剧场面。这座城市的复杂和失常,其难以言说的致命魅力,正来源于其对人性赤裸又残酷的呈现。进入 21 世纪,此时 —— 又一次地 —— 它的命运悬而未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枯骨上的亚特兰提斯

        斯特拉文斯基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生于圣彼得堡,长于彼得格勒,在列宁格勒老去,问他想死在哪儿 —— 他回答:“圣彼得堡。”



        喜欢《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致命欲望》有数不清的理由:作者硬核,图文并茂,叙事流畅,最重要的还是喜欢这座城市。这座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的要塞,是俄国通往欧洲与启蒙思想的一扇窗,众多属于俄罗斯的荣耀在这里开创。涅瓦河、芬兰湾、兔子岛,冬宫、夏宫、叶卡捷琳娜宫,海军部大厦、圣以撒广场、彼得与保罗要塞,滴血大教堂、喀山大教堂、施洗圣约翰教堂…… 还有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其品相和价值就连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兵器库也会自叹粗鄙。秒秒钟让人眩晕,不禁低吼一句:“这到底是爱好艺术,还是贪婪?”

        跟圣彼得堡相遇在 2017 年盛夏。说是盛夏,但这座海滨城市没有比基尼,毫不吝啬地用冷风冰雨迎接我 —— 最高气温 10 摄氏度 —— 正如叶卡捷琳娜那句黑色的调侃:“我们有八个月冬季,还有四个月坏天气。”

        从火车站到酒店这一路,新文艺复兴、新巴洛克、现代风、苏维埃风的建筑排列在宽阔的街道旁,只有俄罗斯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才能生长出如此宏伟的城市吧!但那时的心情莫名的绝望。
        是因为不友好天气吗?是因为地广人稀的冷清吗?还是因为深知这座旅游城市的过去充满暴政与权威,撕扯与对抗?
        8 月的圣彼得堡,酒店已开始供暖!餐厅壁炉里的火苗噼啪作响,红菜汤 + 俄式牛肉饺子 + 煎饼配果酱,伏特加特调填缝儿 —— 用暴饮暴食抵御寒冷。
        双层玻璃窗把冬宫室内外分隔成两个世界。室内地毯柔软,光线柔和,温暖干爽,不紧不慢地欣赏着华脱、提香、鲁本斯、伦勃朗、拉斐尔、达・芬奇…… 大师们的诸多名作,陷入女帝收藏家叶卡捷琳娜文化昌盛的梦里。室外的风雨像在演奏丧礼进行曲。涅瓦河,“涅瓦” 在芬兰语中是 “沼泽” 之意,半年封冻,半年洪水与蚊虫肆虐。无论按照现代人,还是古人的观点,圣彼得堡这块地并不宜居。但一心想营建它的统治者,在设计和选址时大概只用了野心和想象力。这座城市是经 “剖腹产” 而来的,史诗性的人物在这儿上演着夸张无度的戏份:恋欧癖,如狼似虎的女帝,征服者的火炮与号角,艺术家的画布、琴弦和定音鼓…… 让这座城市像一个装满糖渍水果的果盒,但 “这座城市有精神分裂症:被关乎身份与名字的戏剧性变化推搡和拖拉。它曾经是前卫的、帝国的、启蒙的、反动的、放荡的、革命的、共产主义的以及混乱的。它曾经叫圣彼得堡、彼得格勒、列宁格勒,然后又叫回圣彼得堡”。
        下午茶时间,点了一杯咖啡和一块提拉米苏。在冬宫用茶点,天哪,美中不足餐具简陋了点。窗外的风雨惊扰了女王梦,突然觉得咖啡和巧克力都好苦。想起了别处的两幅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和《三套车》。站在这两幅展现农奴悲惨命运的画作前,泪目,但久久不舍离去。惊叹画家的笔触。如何表现人的绝望?眼睛,眼神,散瞳的眼神,肉身犹在但灵魂已死。如何表现被压迫?细节,比如皮肤和牙齿。老纤夫经年累月食不果腹、日晒雨淋,面如土色,已看不出是白种人。年轻纤夫面色苍白,脸蛋儿上晒出了 “高原红”。《三套车》中的三位儿童模特妥妥的苦出身,营养不良,衣衫单薄。仔细看,大哥的门牙不知去向。是换牙吧!不是。大哥的门牙是被农奴主打掉的。在画作完成后不久,这孩子就病死了。他的母亲找到画家,不为索要铜板,只想再看看定格在画中的孩子。每一处奢华都是坚韧与苦难的印证,每一种伟大都是劳苦人民跟厄运战斗留下的履痕。

        圣彼得堡,这座站立在沼泽上、冰河边,由领俄国薪水的外国艺术家设计的城市,见证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胜利。但在其宏阔与奢华的地表下,掩埋着多少因饥饿和奴役而化作枯骨的人?
        但圣彼得堡依旧值得我们景仰。柴可夫斯基用《睡美人》浪漫的曲调向它表白,肖斯塔科维奇用《第七交响曲》铿锵的节奏为它题献,普希金写道:“我们将在这里,这个港口,造一座城。”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彼得大帝

          十八世纪初的俄国,同时期的欧陆大国纷纷兴起,相继称霸,而俄国社会却进展迟滞。为使俄国迎头赶上当时欧洲的先进文明,他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身体力行推动宗教、军事、社会习俗、工业基础等方方面面的巨大变革,全盘接受西方文明,将数百万俄国人民拖离黑暗时代,在位期间俄国的版图不断地拓展。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