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30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

    “下一个伟大创新”(Next Big Thing)。本书解读了 2049 的可能性或未来性,其中互见性、中层管理 AI 化、用富人做预测视角有启发,其中 “世界上至少有 95% 的事物还会维持原样” 和 “上载新生仍然是科学幻想,在 100 年内都不可能实现” 有点遗憾,读完还在赞叹 KK 三部曲的思考和先见,不知道未来会有多么不可思议!

      2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3、如果我是Gen Alpha

      Gen Alpha(阿尔法一代)指 2010 年代中期至 2020 年代中期出生的群体,是继 Gen ZZ 世代)之后的最新代际。他们通常被定义为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原住民",从婴儿时期就置身于高度数字化的环境中,以 "人类从未有过的方式" 成长,他们既是未来技术的受益者,也是科技伦理问题的首批实验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尽管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大规模和长期的趋势来揭示总体路径、大致方向”。在本书中,KK 将探讨贯穿技术、现代社会,特别是 AI 中国发展的一些大趋势。尽管一些批评家认为 KK 构建的乐观场景是盲目、天真、一厢情愿,会误导他人的,但作者坚持想要置身其中的那种未来必须首先被想象出来,这样我们才能朝着它努力。        未来 25 年技术演进的逻辑清晰可见:首先是基石层面的 AI、数字治理与组织变革;其次是生存层面,以医疗和教育为代表;再次是应用层面,比如机器人、自动驾驶和太空探险;最后是人类探索的终极层面,涵盖生命科学和脑机接口。” 未来 AI 领域很有可能出现一个非美国的主导者。算力、算法和大数据作为 AI 发展最重要的三个引擎,全球需要互联互通。 AI 助理会给组织和职场带来巨大的变革。AI 正在取代简单重复的劳动,但不会取代 CEO 等高管的工作。但管理者的角色将被 AI 颠覆,组织结构将变得日益扁平化。AI 也将使绩效更加透明,快速学习和使用新技能也更加容易。就企业大小而言,会出现两大极端。创业也会变得更加容易,企业的半衰期更短。企业家精神就是追求超额利润下的颠覆性创新。AI 只能是工具,而无法承担风险。 个性化教育:AI 助教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大学的学习可能是非线性的、高度虚拟化的体验;量化自身:AI 会推动定制化医疗;会出现 3D 药丸机器;但人类并不能治愈癌症,因为癌症是一个 “动词”;全民基因测序:中国在生命科学中的领先机会;医疗助理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远程医疗变得越来越普及;共享数据和发布实验失败的数据可以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       未来世界的特征和规则可以用 5 个关键词来总结归纳,分别是无形、透明、互见性、模拟、脱媒”。“我们在 25 年后应该如何去行动,可以用另外 5 个关键词总结,分别是信任、开源、定制、丰沛、酷”。酷的一个潜在影响就是可以让人们逐渐积累对不同文化的信任。无论是否过于乐观,我们必须既相信我们能够创造它,又选择去创造它。25 年后的 “酷中国” 是会出现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酷中国,酷全球💪

          用一个字来形容未来 10000 天后的世界,竟然是酷!这里提炼出的 “酷” 字,绝不仅仅是用来凡尔赛的炫技或显摆,真正的 “酷” 的事物具有吸引力,你会想要模仿它,想要参与其中。“酷” 不完全等同于美丽、富有甚至有权威,而是一种吸引人的氛围,它甚至能激发人们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它代表着以一种令人向往的方式进行与众不同的思考,采取与众不同的行动。相信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很酷,都可以生活在一个酷世界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关于未来25年AI的预测

            KK 再次关于的科技的预测,居然是围绕中国展开的,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短短的两三年间,中国的 AI 飞速发展。以 Deepseek Qwen 为首的开源大模型,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的 AI 实力。美国对中国的算力封锁,不仅没有限制住中国的 AI 发展,反倒是逼出了以华为昇腾为代表的一众信创芯片。吓得黄仁勋赶紧游说美国政界,好说歹说开放了 H20 对大陆的正常销售。
应用方面,以豆包为代表的 AI 应用层出不穷,已经非常好用并且接地气了。
AI 方面,中国无论从大模型、算力、云端服务,还是落地应用,都在飞速发展,将来确实可以成为和美国抗衡的 AI 强国。
KK 预测了很多方面 (2024 年年底预测),包括数字孪生、AI 助理、就业、教育、医疗、人形机器人、中美博弈等等。有些看起来有点天马行空,有些已经跟现实很接近了。有生之年,可以看到 KK 关于中国的预测是否真的能实现,还是非常荣幸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5 年后,一个很酷的中国将向世界输出最棒的游戏、AR、音乐和艺术,供全世界模仿。它将制造出一款人人都想买的价格低廉的自动驾驶电动车,那将是世界上最好的汽车,设计专业的学生都会为之倾倒。实时语言翻译耳机和智能眼镜将使外国人可以说出流利的中文,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都想来中国在其科技领域工作。中国将简化外来移民程序,国内城市将竞相吸引全球顶尖人才。这些城市干净、整洁且极其安全,众多初创企业将致力于研发令人兴奋的创新产品。中国的超音速喷气式飞机将在数小时内飞越大洋。中国的烹饪机器人和家用机器人也将是世界一流的。中国的科幻电影将位居各大榜单之首。中国如此之酷,甚至会面临间谍问题,因为每个国家都想窃取其知识产权。如今,如果你问在中国以外的人,提到中国,他们联想到的第一个词是什么,他们的回答绝不会是 “酷”。酷中国无疑是一种愿景,而非我的预测。“酷中国” 并非必然,但却是可能的。未来也是如此。25 年后一个很酷的未来也并非必然,但却是可能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来自未来的一封信

                读完《2049:未来 10000 天的可能》,像把未来折成一只纸飞机,轻轻一掷,它就带着你掠过 24 年的雾。凯文・凯利不贩卖焦虑,只递望远镜:当你看见 10000 天后那条 “人机共生” 的地平线,当下所有慌张都变成了可调试的参数。合上书,你会同时获得两种勇气 —— 敢于把今天的职业、城市、甚至自我重新编译;也敢于在算法洪流里守住 “低效” 的爱与好奇。如果未来真有一封写给现在自己的信,它的落款一定是:KK,2049。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00 年的时候,我们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2049 我们共同验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通过本书看到了未来 2049 年生活,其实现在生活中已经有机器人在送快递等等人工智能运用领域。我们自己日常也会利用 gpt 帮我们分析做决策。   作者让我们观察富人在学习什么技能工具,未来不管是读大学还是学习知识都会平权化。未来是个性订制 / 透明创新的人机结合时代,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多元化的能力去迎接变化。    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初步的形态,未来从小创新到大创新的时间演化,也和互联网时代发展一样是时代必然。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和利用工具提升效率,体验并优化系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al 写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你问在中国以外的人,提到中国,他们联想到的第一个词是什么,他们的回答绝不会是 “酷”。酷中国无疑是一种愿景,而非我的预测。“酷中国” 并非必然,但却是可能的。未来也是如此。25 年后一个很酷的未来也并非必然,但却是可能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凯文凯利躬身入局 熟量掌握AI写作

                            全篇小品文文风,专属未来学的故事会。用词信达雅,可惜老猪吃不了细糠。不看也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有些观点不敢苟同预测嘛,哪有什么准的等着 25 年后再看吧我可能被当前的常规思维限制住了,也可能作者太保守了。不过让渡隐私权这件事,太可怕了,虽然我们现在在中国也没什么隐私可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以 2049 年为时间节点,展望了人工智能、镜像世界、脑机接口、生命科学等前沿技术如何塑造未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书中通过五大核心概念(镜像世界、AI 助理、互见性、内容井喷、异人智能)和十大发展领域(AI、数字治理、组织变革、教育、医疗、机器人、自动驾驶、航天、生命科学、脑机接口)构建了一个全面的未来图景。作者通过构建乐观的未来情景,探讨了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角色,提出了 “酷中国” 的愿景,认为未来的中国将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输出,成为全球科技和文化的引领者。书中还深入分析了教育、医疗、组织变革等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 “互见性”“定制化”“丰沛” 等理解未来 25 年的关键词,描绘了一个由 AI 驱动的、信息高度透明的未来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未来呼啸而来

                                  25 年后会是怎样我们肯定无法准确预测,但是我们要怀有最美好的期望,因为未来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样子演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未来 10000 天是什么样的。作者从生活,学习,工作,社交方方面面进行了推测。我们会从信息时代进入到智能时代。机器人,AI 应用,智能眼镜,脑机接口,生物医药,航空会出现大的技术突破和应用。很多工作会消失,也会催生很对新的工作,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对未来的想象

                                      一本对于有了 AI 之后未来会怎么样的想象的书,,有些太虚无了,就像一群幻想家坐在一起幻想以后怎样怎样。在 AI 科技极速发展的当下谁都说不准以后会怎么样,更不要说 25 年之后,这些幻想只能是幻想。再者,既然都想象了,都 25 年之后了,书里的这些内容也不够大胆啊,想的都是现在也想的到的内容。那可是 25 年之后啊,我觉得书里的想象 5 年 10 年就可以达到了😅没有更大胆更开阔更有新意的思路,不如科幻小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5年后的畅想

                                        以中国百年为时间刻度,将 ai 未来可能的影响做了系统的推演和研判。每个观点都有纵向的洞察,多个观点之间又有相互的映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凯文凯利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在技术飞速迭代的今天,本书对于中国的未来持乐观的态度!哪怕我每天都和 ai 深度的接触和融合,本书依然对我有指导意义,既拓宽了我的想象力,也让想象力立足于现实根本,不至于天马行空于科幻。非常庆幸在我们这个时代有这样一位智者,无私的奉献他的思想和他的想象力。无论你是否科技行业的从业者,都强烈推荐这本书。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