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民族的远航

    清末到民国初的几十年是我非常回避的一段历史,整体印象主打一个封闭、落后、孱弱。无意中翻到的这本书,更深切的感到尤其是在一个乱世,有祸国殃民的人,也一定有力挽狂澜的人,而且因为身处乱世,使挽救民族于危难的人更是闪闪发光,让后人读后不禁泪洒衣襟,肃然起敬。但是知道的人太少了,也许是我读书太少,我只模模糊糊知道这个时间段有公派留洋且用的是列强退回的一部分赔款,不成想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之前是我第一次知道的 “留美幼童”。他们如此的优秀、坚韧、品性如此高洁,时刻谨记民族大义、着眼于国家命运,即使遭遇了很多不公的对待,从未放弃报国之志。如果他们大多都有唐绍仪先生的机会,也许 19 世纪末的中国会有中兴的机会。此处名列书中有记录的各位先辈的名讳,表达尊敬,遥以纪念:唐绍仪、詹天佑、梁诚、钟文耀、沈昌寿、陈金揆、吴应科、黄季良... 而这些都要感谢留美幼童之父:容闳,第一个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中国人、一个从小具有反叛精神的人、一个励志唤醒东方睡狮的先驱者,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先行者!民族之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可能会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包括其中的艰辛、奋斗和成就。通过了解民族的远航,读者可以对自己所属的民族有更深入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远航往往代表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本书可能会让读者意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在历史长河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民族的远航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读者可能会从书中主人公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学习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远航也意味着与其他民族的接触和交流,这本书可能会拓宽读者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 通过回顾民族的远航,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对未来的启示和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前行,如何应对挑战和机遇,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借鉴和灵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民族的远航

        留学幼童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自始至终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从封闭落后到开眼看世界,他们伴随着无奈与辛酸,却促进了国家的开放。从容闳,唐绍仪到詹天佑,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强烈的民族自信心,驱使他们为晚清的实业,外交,铁路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朝的统治。当然,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他们思维的局限性,对所谓民主,立法…… 过于天真,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探索,我国逐渐导入正途。因此,他们的事迹值得后人铭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以“留学生之父”之名,重新认识近现代中国的曲折

          看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还能有容闳这样的历史人物,更别说在那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一个留学生能发挥什么深远影响。在晚清年代,成为一个留学生基本约等于送去国外听天由命,活着毕业就算成功。书里讲述的不仅有容闳毕业后如何发光发热,还讲述了之后的若干有代表性的留美幼童那些少有人知道的历史细节。我个人对于历史书籍,更偏爱于 "翻开任意处即可阅读" 类型,这本也不例外。这本书虽然也有前后章节关联,但不妨碍任意处开始阅读这个友好特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容闳中国第一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留学生

            留美幼童仿佛正在重复前辈的心路历程。容闳当初在耶鲁读书,思考中国问题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识益高者,痛苦亦多,而快乐益少。” 容闳作为中国第一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留学生。毕生推动中国之改革,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像詹天佑、唐绍仪这样的民族先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民智的变化

              近代史始终是我们不愿意翻开的一页,因为实在是太令人憋屈。帝制下人人争当虚伪谄媚之徒,求新求变之才反而成了另类的毒瘤。好不容易等到帝制垮台了,争权夺利贪婪无穷的戏码又开始轮番上演。一批又一批看到未来曙光的人,倒在了旧思想的屠刀之下,动荡不堪的社会彻底没了秩序,泱泱文明之邦退回了原始部落。归根结底,不是没有人看清楚真相,而是看清楚真相的人太少了。现代社会,其本质是平民的社会,但是社会民智显然没法儿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变迁,他们当了几千年的注角,聚光灯突然打到他们脸上难免显得茫然愚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以留美学童为线索,讲述了清朝中兴到末年的社会现象。因为容宏启动的人才复兴民族计划,才有了那一个个推动民族向前的关键人物(马尾海战 黄季良,黄海海战 邓世昌的搭档 陈金揆,政治外交脊梁 唐绍仪,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驻美公使、核减庚子赔款人 梁诚)。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