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只能说这书我看得动情了我是看完前两章之后见到格非老师的第一章讲经济与法律还挺有意思,开眼第二章讲思想与道德就把金瓶梅和阳明心学以及佛道在当世的关系还有西方同时代的思想一并拆解说实话我有些地方没看太懂第三章又很有趣了直到见到格非老师第一眼的印象,老师就靠坐在那里很严肃不好亲近的样子为同学签名的时候字却是很美的到了台上,他说本来是拒绝贾老师邀请的贾行家,什么怪名字是邻居为贾老师背书说这人有深度,可以格非老师一旦讲起来眼中有光,还有点儿停不下来心中有热爱一停下来又是那副事不关己的严肃样子判若两人,切换自如那份热爱和老师的精彩解读打动了我金瓶梅,很多古代文学研究者眼中比红楼梦更好的中国古典小说它怎么个好法,怎么就好了?怎么就🐮B 了?真真有点儿意思特别是线上让老师推荐书单的时候老师说到中世纪唯一一本值得阅读的西方作品时我心里激动得快要跳起来旁光中好像被人赏了几个白眼🙄我也懒得管回来继续读第三章的内容因着昨天听了老师分享的缘故愈发觉得甚妙,心情愉悦,颇有所得一次相遇,让我对一件平平的事情有了大不一样的感受,变了心❤️联想到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我们也可以成为那个旋钮咔吧一下就让孩子有一个大的转变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少有只愿我也能有格非老师那样的能力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59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道家强调真,因此主张自然,活出我自己本来的那个样子;而儒家强调善,强调道德仁义。一味地强调善自然会导向虚伪,也就是道家批判的 “善复为妖”,好的东西反而会变成妖魔鬼怪。但一味地强调真会有怎样的后果呢?透过潘金莲的例子,我们是不是要分辨一下,我们生命当中所谓的 “真” 是不是都值得我们呵护呢?当然,回到阳明这里,阳明的良知是真与善的统一:在没有欲望干扰的情况下,良知能够自然地、不可遏制地真真实实地呈现,一旦良知展现出来就不仅能知善知恶,更能 “好善恶恶”。阳明的良知即是我们的真心,也是我们的善心,阳明希望我们能在日常的修养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良知。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