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6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民以食为天,本来以为这本书是一个菜谱。没想到是古人研究饮食的大作。从这些古法当中,可以学到很多原始的烹饪技巧,也可以了解到很多古人对于饮食的独到见解,就比如酒应当如何去喝?还有养生之人应该注意些什么?当然如果被开篇的类似于神农本草的内容劝退的话,你可能就看不到这些内容了。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唯美食与书本,不可辜负

      这一套书我也买了纸质版,一共四本,封面设计典雅大方,排版清爽宜人。虽然单本书看似轻薄,但却很有质感,散发着满满的书香。其中,我特别喜欢袁枚的《随园食单》。这位才子吃货真是才气满满,一股吃货的形象扑面而来。他讲述美食的方式理直气壮,让人不禁感叹他的嘴毒但讲得还真有道理。林洪的《山家清供》也是我之前就很喜欢的一本书。他以诗意的笔触描述食物,让人感受到一种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 的温馨氛围。而《食疗本草》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每一种食物都有那么多不同的性质,如性温、性寒、性热等,而且还能对应不同的身体部位进行食疗。这本书让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更加了解食物与身体的关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心情比日头跑得快的当下,什么最能抚慰在外奔波一天的您?是道路两旁静静绽放的花,是客厅中特意为您亮着的那盏灯,还是厨房中传出的煎炸烹煮声?对很多美食爱好者来说,没有什么意难平,不是一顿美食不能治愈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美食可以果腹,可以抚慰精神,亦有一定的防治疾病的作用。唐代孟诜、张鼎撰写的《食疗本草》就是一部研究古代营养学和食物疗法的专著。它以一种食物作为一个单元,详细记载了两百多种食物的药性、功效、主治,也记载了食物本身的禁忌和某些食物配伍禁忌等,书中对多数食物疗效和应用的阐释与现代营养学研究成果相一致。细细研读,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比较系统的营养学常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食之五味》由《食疗本草》《食宪鸿秘》《山家清供》和《随园食单》四种组成。唐代孟诜、张鼎撰写的《食疗本草》是一部研究古代营养学和食物疗法的专著。它以一种食物作为一个单元,详细记载了两百多种食物的药性、功效、主治,也记载了食物本身的禁忌和某些食物配伍禁忌等,书中对多数食物疗效和应用的阐释与现代营养学研究成果相一致。看《食疗本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物疗法的基本常识。宋代林洪撰写的《山家清供》对书中所提到的一百多种食物,从原料选取、加工到烹饪,乃至风味独特之处都有细致的描述,每每由食物而论及诗歌,由诗歌而论及诗人的品格,有扫雪烹茶、摘花入馔、谈诗论文的雅致。清代著名词人、学者朱彝尊所编撰的《食宪鸿秘》记载菜肴、面点、佐料配制三百六十余道,以江浙风味菜肴为主,呈现了江南四时流转的美食。乾隆才子袁枚,集四十年美食实践之心得,撰写的《随园食单》记述三百多种南北菜肴、饭点以及美酒名茶。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发挥到了极致。酸、甜、苦、辣、咸,既是饮食之五味,也是生活之体味。通过阅读《食之五味》,您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吃好而不是吃饱。食材很重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食之五味

              山西汾酒既吃烧酒,以狠为佳。汾酒乃烧酒之至狠者。余谓烧酒者,人中之光棍,县中之酷吏也。打擂台,非光棍不可;除盗贼,非酷吏不可;驱风寒、消积滞,非烧酒不可。汾酒之下,山东膏粱烧次之,能藏至十年,则酒色变绿,上口转甜,亦犹光棍做久,便无火气,殊可交也。尝见童二树家泡烧酒十斤,用枸杞四两、苍术二两、巴戟天一两,布扎一月,开瓮甚香。如吃猪头、羊尾、“跳神肉” 之类,非烧酒不可。亦各有所宜也。此外如苏州之女贞、福贞、元燥,宣州之豆酒,通州之枣儿红,俱不入流品;至不堪者,扬州之木瓜也,上口便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寻味

                民以食为天。一道道的菜,回溯到神农尝百草的年代,源远流长。单独烹饪的也罢了,能够和在一起的食物,是菜肴,还是毒药,在传统文化里,见解很多。从小就有一些口诀,什么甲鱼烧苋菜,吃了死的快,等等,这些句子的源头在哪呢?《随园食单》也好,《食宪鸿秘》也好,《山家清供》,《食疗本草》,都是一代代的吃货总结的经验。食和疗,是迷信也罢,是文化也好,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哪怕不是专业的厨师,一个烧家常菜的人,多少也会收到这些传统的影响,是的,家常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美食

                  开卷有益,随便翻了翻,没什么意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这个世界上,好看的皮囊并非万能,有趣的灵魂更是难得。有人或许被外表所吸引,却无法触及内心深处;有人或许缺乏光鲜外表,却有着丰富的内在世界,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有趣的灵魂,通常是那些敢于探索和表达自我的人。他们拥有独特的思想,丰富的情感,深邃的内涵,不拘一格,不随波逐流。他们用智慧和幽默打动人心,用真诚和深情触动灵魂,他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更加绚丽多彩。好看的皮囊或许能带给短暂的惊艳,却很难给人持久的感动。而有趣的灵魂,则能在心灵深处留下永恒的印记,让人铭记终生。因为最美的风景不在外表,而是心灵深处闪耀的灵光。让我们珍惜那些有趣的灵魂,因为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值得追寻和珍视的珍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民以食为天

                      食是艺术的,是自然的,是适时的,是随性的,是美好的,是痛苦的,是快乐的,是畅快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啊,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搞这种书

                        其一,这书是搜集整理的,文言文的一些吃喝,还夹杂着老中医的一些食疗理论,杂糅混乱,毫无章法。其二,选文大都没有出处,也就没有了历史考究的价值。其三,吃吃喝喝那么多,但是制作方法又并非言简意赅,就说加糖加盐加这加那的,加多少没有,准确时间也没有,你想做一个尝尝只能自己慢慢试,跟没有这书没啥区别,不如小红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食不厌精

                          众多美食一一学做,似得多年,好食者之爱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电子书《食之五味》-28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河豚,酒,月饼,我能想到有关食物及饮品的诗不多,但能把美食写的如诗如画,还是很欣赏的。 这本书适合满满品,且根据其介绍,自己尝试做做,而后再品尝品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这四本书选的非常好饮食的功能,饮食的禁忌,做菜的方法。以前只是读过随园食单的部分最喜欢的就是关于汾酒的描述把烧酒比作光棍还是真的很有趣味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做加法,不知道做减法。把食物弄得纷繁复杂其实有很多东西越简单的反而越正确。所谓好玉不雕。真正的好的食物其实就是食材的本味。不需要加太多的装饰和加工希望有一天也能写出我自己的随园食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3颗星吧

                                短视频时代,文字菜谱似乎有点过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蜜微温。主心腹邪气、诸惊痫、补五藏不足气。益中止痛,解毒。能除众病,和百药,养脾气,除心烦闷、不能饮食。治心肚痛、血刺腹痛及赤白痢,则生捣地黄汁,和蜜一大匙,服即下。又,长服之,面如花色,仙方中甚贵此物。若觉热,四肢不和,即服蜜浆一碗,甚良。又能止肠澼,除口疮,明耳目,久服不饥。又,点目中热膜,家养白蜜为上,木蜜次之,崖蜜更次。又,治癞,可取白蜜一斤、生姜三斤捣取汁。先秤铜铛,令知斤两,即下蜜于铛中消之。又秤,知斤两,下姜汁于蜜中,微火煎,令姜汁尽。秤蜜,斤两在即休,药已成矣。患三十年癞者,平旦服枣许大一丸,一日三服,酒饮任下。忌生冷、醋、滑、臭物。功用甚多,世人众委,不能一一具之。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