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7
2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聪明人的魔法箱:68个工具快速解决问题》

    本书为你提供诸多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方法、技巧、思路以及思维方式,这些方法来源广泛,既有传统的解决问题方案,也有创新思维的方法,更有对大型协同合作的指导,有些是其他方法经过些许变化之后的产物,有些则可以进行多种变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好问题的重要性

      本书汇集了快速解决问题的 68 个简单却有效的工具 (觀念),并通过不同场景将应用方法展现给读者。其中第一項:提出正确的问题,也正是我认为最基礎、最重要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给我一个小时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会用 55 分钟思考问题本身,然后用 5 分钟给出解决方案。” 可见只有对问题本身有深刻的理解,我们才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笛卡尔逻辑法特别强调了一点,要确保提出正确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认清前进的方向,否则极可能事与愿违。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职场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虽然试图去解决却往往以失败告终;或者针对某些问题思虑良久,却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究其原因,通常是因为我们提出了错误的问题,或者我们表述问题的方式非常糟糕。英国媒体曾举办过一场有奖征答活动: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重要的科学家。一位是环保专家,他可以拯救无数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厄运的人们;一位是核弹专家,他能阻止全球核战争,令地球免于被毁灭的绝境;另一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成功种植粮食,令千万人脱离因饥饿而亡的命运。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扔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另外两个人才能得以存活,请问:该扔下哪一位科学家?是不是很难取舍呢?毕竟对人类来说,这三位科学家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哦。但其实获奖答案很简单:把最胖的那位科学家扔下去。从表面上看,这个题目似乎很复杂,但如果我们将之理解为本质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事实上,它不是在问你 “谁最重要” 而是在问你 “谁最重以至于影响到气球的载重”。再举个例子:企业内部会议最常讨论的就是业绩问题,很多组织会习惯性地发问:“为什么现在买我们产品的客户这么少,销量提升这么慢?” 这已经是固化的思维模式,得到的回答很可能还是那些最常规的无聊答案,对业绩的提升毫无助益。我们可以运用书中的方法重新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现有的客户愿意购买我们的产品?要让销量稳中有升,我们应该如何强化现有产品的优势?很显然,后一个问题将打开你的思路,让你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产品的优势巩固上,而不是集中研究竞争对手的做法。毕竟,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的核心是差异化和合作关系,而不再是竞争关系。我們关注的焦点往往决定了我們最终的收获。因此,我们需要对初始问题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和设计,以确保我们走在最正确的道路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的就是一本像百宝箱一样的书,里面提到了 68 个工具,其实很多是团队可以进行的活动,都是大家可以拿到公司或自己团队去使用的。说是问题解决,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应该用哪些方法或流程去解决问题,因为这事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于是作者给了那么多工具和活动,相当于给了你武器,至于你怎么用,怎么才能用得好,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这可不是作者 “冷酷” 啊,而是很多问题的答案,本身就在你心中,去通过工具和活动探索和挖掘吧。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让人聪明地解决问题的书

          这本书是我第一次读了很久的书,电子书和纸质书都读了,期间因为要画书,又一字一字地读了序言和使用说明部分。其中的方法对于解决不同问题有针对性的方法,有个人用的,有团队使用的,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够用到其中的一些方法,对解决问题都会有一定的帮助。其中有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利于解决问题的观点。比如,在解决问题之前先把问题表述清楚,并确认参与者都准确理解了问题。再如,讨论问题时,不出声,大家各自写出各自的思考,最后有人专门汇总分类。还有,讨论问题时,参与者只对问题进行发散性提问,不解释,不评价,不回答。书中为了避免意见领袖的主导,使用的方法大多都是为了让所有参与者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真正是要做到集思广益。本书中使用到的工具也都极其简单,大多数时候是纸笔或者加上活动挂图,让参与者在过程中更多地去思考问题,表达想法,互相启发,至于记录想法有专门的记录员负责。如果在带领团队想更好地促进成员间的互助启发,可以考虑试一下书中提到的方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点用 如果试着用 增加你解决团队问题的工具箱

            边个方法开会讨论问题如果你的组织有开会而不决策的文化如果开会都是领导在发言如果公司没有让每个员工群策群力如果你的培训组织的枯燥无味那么可以引入这本书里面的工具方法让你的讨论和会议更高效同时结构化思考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方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书中还是有很多工具不错,一看就会,值得一读

              不过也有一些工具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案例,阅读起来比较枯燥,也比较费力,工具有没有效也无法判断,要搞懂的话,需要耐心慢读细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内容与很早就出版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管理工具黑皮书》相似度过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内容枯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后感

                    工具其实也是另类思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不怎樣

                      泛泛而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应该把时间主要花在研究 “目标” 和 “现实” 上,而不是考虑 “选择” 和 “意愿” 这两个内容。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