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速读
有些人误认为中国制造 “走出去” 的最大 “软肋” 是政策的短缺,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当初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化妆品品牌在出海过程中并没有特别政策的扶持。有一次,星巴克 CEO(首席执行官)舒尔茨向我解释一个咖啡品牌如何能够成功进入中国这个拥有上千年茶文化的市场。他认为关键在于星巴克售卖的不仅是咖啡,更多的是服务。显然,即使没有政策扶持,一个品牌依然可以很好地在全球取得成功。同时,人才也不是中国企业 “走出去” 的 “软肋”。从古丝绸之路起,中国就不缺乏高质量的服务人员和品牌推销人员。资本也不是 “软肋”,例如抖音海外版长时间占据美国 App(应用程序)下载量首位。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