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帝国历史梳理
中央帝国密码三部曲,作者从财政经济,人文思想和地理环境三个方面梳理中国历史,探讨中国文明的演变过程,几年前刚出版时还带 “中央帝国” 四字,那时读也深深佩服,尤其是 “财政密码” 还购买纸书送人,但经过几年自己的学习,就感觉作者的说法有些偏激,属于静态的看历史,我在每个单行本下都有评论,这里就不啰嗦了,只讲今天我看到一条新闻,美国小镇白人 10 岁的姐姐带弟弟两人在家门口路边卖柠檬水,这时有个白人男子驾车停在路旁,拿了桌子上的钱罐(里面有 40 刀)就跑,这让我非常震惊,因为大城市的零元购和枪击案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但白人小镇的童子军售卖是非常美好的美国传统,现在道德沦丧如此,是制度问题吗?制度没变就是衰老了,同样我小时候中国社会治安堪忧,可现在基本上是路不拾遗,这也不是 “制度密码” 能解释的。近年很多写中国历史的学者的错误在于加快的 “时间” 进度条,因为中国历史的 “漫长”“悠久” 三千年有记录的历史如何和三百年的西方史对比理解,如同把百岁人生缩短到 1-10 年去讲述肯定是问题丛生。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6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财政密码》以财政为主题,全新梳理从秦至清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用讲故事的方式,以现代的经济理论来梳理古代中国的财政逻辑,分析历代财政得失。从土地制度、货币垄断、官营产业三方面说明中国两千余年的王朝兴衰与财政之间的关系。全书共分三个部分,以中央王朝财政体系演变的三个周期为划分标准。第一周期为秦汉魏晋南朝时期,以汉武帝建立的官营产业、王莽的金融垄断,以及魏晋时期的土地和户籍制度为线索,解读这段时期的财政现象;第二周期为北魏北周隋唐两宋时期,以北魏的土地改革为始,论及唐代均田制所引起的巨大混乱,以宋朝金融改革引起的大崩溃收场;第三周期为辽金元明清时期,自元朝政府试验性的财政政策讲起,进而论述明清时期的保守财政,以晚清财政近代化的努力及其惰性为终。《军事密码》对古代中国的军事地理进行了详细剖析,分析了历朝战争中最关键的地理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是如何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作者通过详尽而生动的叙述,利用珍贵而丰富的史料,从地理角度出发详细分析每一次重大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以及它对历朝兴衰和中国历史走向所产生的影响。作者将中国古代从春秋战国到清末的两千多年划分为五个军事战略的演化时代,即关中时代、分裂时代(长江时代)、失衡时代(第二次关中时代)、中原时代和元明清时代,以时间顺序依次展开,叙述各个时代的军事大战略。《哲学密码》以哲学为视角,详细梳理古代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哲学的发展脉络。从西汉讲起,叙述大一统时代到来之后的思想流变。注重讲解哲学发展的来龙去脉,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中国哲学如何演化、为什么这么演化,理解政治与哲学互动的奥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修改力度巨大,从“哑然失笑”到“会心一笑”手头有朋友赠送的鹭江出版社 2017/2018/2019 年第一版《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今天看到 2024 年新版电子书,发现修改力度非常大,不仅书名删除了 “中央帝国的” 修饰语,而且内容增删巨大,例如:2017 年第一版《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前言第一段:“1978 年以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密集期。从邓小平等第二代领导人的改革开放国策,到江泽民等第三代领导人的财税、国企改革,到如今第五代领导人的癸巳新改革。伴随着改革的发展,中国经济和社会也迎来了飞速的进步,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荣和安定。” 当年,读到这一段,我情不自禁哑然失笑。2024 年新版《财政密码》前言第一段修改为:“1978 年以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密集期。从农村改革,到财税、国企改革,再到如今的全面深化改革,伴随着改革的发展,中国经济和社会也迎来了飞速进步,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荣和安定。” 今天,读到这一段,我情不自禁会心一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历史中的地理三年前的那个盛夏,我有过一段逍遥自在的时光。正是在那段时间,我第一次遇见密码系列这三本书。可以说,多年学生生涯没教会我的地理,却从这三本书入门了。可这明明是写历史的书,没办法,谁让这是郭建龙老师的书呢,在他很多讲历史的书中,地理都从未缺席。我始终记得当时看书的震撼,那是我第一次在脑海中构建起了中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地理脉络,第一次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张中国的地理版图,以及附着在那些地域之上的朝代变迁。也是从这 3 本书开始,再看历史类的书籍,关于地理的部分较之前会清晰很多。其实,关于书中内容我都不太记得,但那种被打通的感觉却始终挥之不去。大概就像张无忌修炼太极拳,具体招式虽然忘了,但却已经将这门功夫融会贯通。前不久听了郭建龙老师在播客中的对话,对于这三本书,他的看法是能让读者建立整体框架,尤其是军事密码中的地理知识。还好,我没有辜负郭老师的努力,确实在地理方面有了自己的收获。每本书后面都有郭老师的后记,记录了郭老师写书的心路历程,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专业知识外的理想主义的郭老师,相信这样的郭老师,会让每一个读者感觉真实。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密码三部曲古今中外,对于一个集权制政府来说,只有两件事是它最关心的:第一,如何建立一套复杂的官僚制度,控制住社会;第二,如何从民间经济中抽取足够的财政收入,来养活这个官僚体系。不管是官营产业、土地制度,还是货币垄断,都是政府筹措财政的手段。当正规的税收不足以养活庞大的官僚机构时,政府就会想办法开辟一些新方法来获得收入。所以,所谓的三大基础,实际上是三大经济手段。中国的王朝衰亡,也必然是财政危机所引起的失衡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读者通过本书可以了解以下内容。1. 王侯将相之外更深层的历史脉动。这本书的主角不是每个具体的个人,而是影响整个社会的政治演化力量。这种演化不是抽象的意识形态,而是可以通过现代财经工具分析的具体事件。作者认为,在描写历朝历代命运往复时,同样可以写出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美感,其力量不亚于王侯将相在台前的表演。2. 对中国现代财政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到财政问题在中国古代的演化和发展。只有透过王侯将相的表演,看到财政方面的演化和失衡,才能真正了解一代王朝为什么兴,为什么亡,并意识到许多现代问题实际上有其古代版本,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经验教训,预测未来的发展。3. 支撑现代经济和财政体制的三大基础,国有企业、土地公有制、金融垄断,分别在中国的汉代、唐代、宋代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版本。因此,本书也将更多的笔墨聚焦在这三大基础的来龙去脉上,并围绕它们,追溯源由,分析政策带来的问题,以及最后的归宿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