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路上》

    《在路上》讲述了年轻作家萨尔遇到充满激情的街头小子迪安后,开启了他人生中 “在路上” 的新篇章的故事。萨尔和迪安用各种方式上路,反复横穿美国,用不假思索、猛冲直撞的方式探索世界和他们的自我。小说以萨尔的视角讲述了他和迪安等人五次横跨美国大陆的公路旅行。在混乱而亢奋、真挚而疯狂的旅程中,他们结识了流浪汉、农民、工人、少数族裔。这些人同样身处 “黄金时代”,应许的 “美国梦” 却被淹没在幻想与泡沫中。萨尔与迪安纵情于爵士乐和性爱,开启了通往体验生命以及无限可能的那扇大门。他们尽情地燃烧自我与探索世界,追寻生命的真义和灵魂的自由。本书是凯鲁亚克的自传体小说。1951 年,凯鲁亚克于短短三周之内在一幅 36 米的卷轴上一气呵成写完此书。1957 年终获出版后,此书轰动美国并风靡世界,成为历久弥新的文学经典。凯鲁亚克也被奉为新世代的精神教主,鼓舞着无数年轻人循着他的足迹找寻人生真义。 本书核心内容:《在路上》诞生于经济腾飞、消费至上的 20 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那个时代被称为 “共识时代”,年轻人甘于平庸,知识分子和作家们试图找到精神出路,正在这时,他们发现了来自街头的 “迪安”,从他身上找到了生命的原始激情与智性的完美融合,由此开启了他们一起 “在路上” 的人生新篇章,他们被称为 “垮掉的一代”。“垮掉”(BEAT)的意涵比它的字面意思更丰富,更积极,它意味着一种来自边缘文化的、反主流的生活方式和看世界的方式,意味着身体的自由、头脑的自由和创作的自由。要了解 “垮掉一代”,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在路上》,因为凯鲁亚克说,迪安这个人 “就是 BEAT 的根源和灵魂”。1. 主人公为何开始在路上的人生 2. 他们在路上都找到了什么 3. 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理解《在路上》的精神内核。凯鲁亚克被称为 “垮掉一代” 的代言人。从文化上说,“垮掉一代” 是一群文化叛逆者,黑人边缘文化是他们的根源,而他们的后继者是轰轰烈烈的嬉皮士文化。可以说,他们是美国文化变革的分水岭。他们的人生和作品都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实验,他们所践行的生活方式在今天看来是极端的,但没有极端就没有颠覆。其实,凯鲁亚克并不喜欢 “垮掉的一代” 这种说法,他也不喜欢嬉皮士。在他看来,《在路上》记录的是只是他和金斯堡、巴勒斯,以及卡萨迪也就是 “迪安” 这些独特的个体,他们互相启发、充满激情的友谊的故事,而 “一代” 这种群体性的表达是可疑的。当群体性的文化风潮取代独创性的个体招摇过市时,一切都变质了。所以,与其谈论 “垮掉的一代”,不如去阅读《在路上》,阅读迪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为什么在路上

      1949 年夏天,杰克・凯鲁亚克第三次横穿美国,从纽约到了旧金山。他和朋友们继续出发,向南去墨西哥。车子还没开出美国,就出了一个小插曲。同行的朋友被不知名的虫子蛰了一口,胳膊肿的像座小山。于是他们就近找了家医院,医生给病人打了一针青霉素。这在 1949 年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老百姓竟然能用上青霉素。凯鲁亚克把这些都写进了他的小说里,小说的名字已经被频繁使用以至于成为了一个烂俗口号,在路上。 我总是记不住小说里出现的众多名字,就像《百年孤独》一样。在《百年孤独》里,是因为主角一家的后辈总是和父祖辈共享同一个名字。而在凯鲁亚克这里,则是因为无数角色突然出现,又很快消失在车流中。我本以为这个路人,这个并不亲密的朋友再不会出现了。于是等他或她再次出现的时候,我真的分辨不出他们的面容。 他们开快车,闯红灯;为了省钱,让陌生人搭车,在加油站的便利店偷吃的。他们不怎么住店,要么睡车里,要么在朋友家借宿。长辈们看不惯他们的荒唐,甚至苦苦挽留自己的孩子不要走,可是他们没有选择,只能走,不停地走。仿佛只有在路上的这些疯狂和荒唐,才能以毒攻毒,中和掉生活中那些更疯狂的荒唐。 评论家们给小说很高的评价,外间也把 “垮掉的一代” 作为严肃的概念来讨论。可这终究都是身后之事,也是在路上的人们的身外之事。一群拼命逃离主流社会的边缘人,却成为了主流社会的重要议题,说来也是讽刺。 可谁说不是呢,这就是社会的荒诞之处,这荒诞也就是逃离的最初动力。主流要大张旗鼓地关注边缘人士,他们才能称得上是主流。中产阶级要时刻提醒自己关注慈善和下层民众的疾苦,他们才能算是有良知的中产。 人们总在诘问,为什么要走呢?又或者,你们不是最终也要安定下来么?的确,《猜火车》里的主角们到了第二部,都有了正式的工作,甚至是家庭。于是有人说,年轻总是要折腾的,不折腾就不会死心,死心了就会回到安定的生活中来。于是他们又摆出一副慈悲的面孔,为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躁动分子在流浪的过程中所耽误的精力和青春,为所有疯狂所付出的代价,扼腕叹息。当然要叹息,否则无以表现他们的先见之明。 其实哪里是这么回事,不要将茫然无措的庸人和狂放不羁的旅人混为一谈。尽管在很多场合,这两种人确实混在一起,做一样疯狂而无意义的事。但是只要细心,你就能把他们区分开来,把贪图一时快意的人,跟那些与社会彻底决裂的人区分开。前者只是疯狂放纵,毫无章法地宣泄自己的不平和抱怨,而后者是发自内心的快意,是自然而又淳朴地贪恋每一秒的人生。 “你瞧前面的那几个人。他们心事重重,他们计算着里程,考虑今晚在什么地方睡觉,加油要花多少钱,天气怎么样,他们怎么到那儿 —— 不管怎么说,他们好歹会到达,但是他们仍要烦恼,并且故作慌张,焦虑暴躁,他们的灵魂永远不得安宁,除非找到一个经过确认和证实的烦恼,脸上便露出相应的痛苦表情,这就是所谓的苦恼,而与此同时,这一切都同他们擦身而过,他们知道,并且烦恼个没完。”                        ——《在路上》 杰克・凯鲁亚克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路上的人们,又有几人识得方向?

        假如你自诩文艺青年,如果没有看过这本《在路上》,真的有一种出门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感觉。尤其是在旅行的途中,万一跟人聊天的时候,别人问 “你看过《在路上》吗?”“你知道凯鲁亚克吗?”“你听过《再见杰克》吗?”,如果回答不出来,人家就觉得你只是个旅游的人,答出来了,人家就觉得你就是个旅行的人,简直就是行走江湖必备利器。


        每当我走在川西、青藏、云贵这些地方的时候,总觉得 “在路上” 这三个字无处不在,虽然中国没有 “垮掉的一代” 这种社会现象,但是也有大量 “80 后”“90 后” 的青年选择旅行,横穿大半个中国,每天都有数以十万计的人走在路上,或者是辞职旅行或者是间隔年旅行,还有许多拥有寒暑假的学生们。他们每个人都说自己喜欢 “在路上” 的感觉,听起来简直是逼格满满,可是 “在路上”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每个人的答案都各不相同,然而作为鼻祖,凯鲁亚克在这本书里描述的 “在路上” 可不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感觉。
        1951 年 4 月,杰克・凯鲁亚克以开挂的节奏,用 20 天时间连续不断地写作,打出了《在路上》二十几万字的初稿,这本书以他和朋友们几次横穿美国大陆的真实经历为基础,试图展现二战之后美国青年的生活状态。可惜这本书并没有让凯鲁亚克横空出世,它的出版并不顺利,凯鲁亚克在几年间对其多次修改底稿,最终在 1957 年得以出版,然后就一鸣惊人,受到舆论和读者的热捧。威廉・巴勒斯描述这本书的影响时这样写道:“1957 年,《在路上》出版后,美国售出了亿万条牛仔裤和百万台煮咖啡机,并且促使无数青年人踏上了漫游之路……”
        然而,对中国的读者而言,《在路上》代表的更多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在路上》属于美国 “垮掉的一代”,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我们其实很难感同身受。所以,当我们谈起《在路上》这本书的时候,书中那些复杂的地名、打过照面的旅人、美国公路上的风景都无关紧要,我们更多地谈的是一种对现有秩序的反抗、一种敢于出走的精神、一种对自由的追求、一种对意义的探索,看完之后,这些东西留了下来,也就足够了。中国的青年出走的动机与凯鲁亚克的时代已经大不相同了,书中的青年们基本都经历过二战,战争带来的创伤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他们吸毒、酗酒、乱搞,纵情于极端的享乐之中,而他们的心理却处于极度的痛苦和迷惘之中,所以 “在路上” 并不是单是指在旅途之中,也是在寻找出口的路上,因此,“在路上” 的人们理应是痛苦的,而不是享受的。
        有另外一本书和《在路上》一样被旅行者奉为 “圣经”,就是乔恩・克劳考尔的《荒野生存》,这本带着报告文学性质的书写于 1997 年,主人公克里斯托弗名校毕业之后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开始全国流浪,搭车旅行和打工,最后到达阿拉斯加,在荒原被大雪围困而死。相对于《在路上》,《荒野生存》中的时代背景与现在更加相似,虽然主体都是在讲述跨越美国大陆的旅行见闻,《在路上》的人们是因为不知道该怎样面对活着才选择出走,《荒野生存》里的克里斯托弗代表的当代青年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死亡才选择出走。这其中的微妙之处,如果将两本书对比着看,会对其中的命题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中国,还没有像《在路上》一样描写中国当代青年困境的代表作,虽然很多作者试图来书写这个命题,可是至今没有一部扛鼎的作品。但是在阅读过程中,我首先联想到的是石康的《晃晃悠悠》,石康写的是 90 年代左右中国青年生活状态,如果可以安一个称谓的话,那应该算是中国的 “迷惘的一代”,石康或许受到了凯鲁亚克的某些影响,对于日常生活的细节有着不厌其烦的描写,甚至也构造了一次去往海南的火车之旅。相比较而言,我更加喜欢《晃晃悠悠》,不仅是容易感同身受,而且其文字非常流畅和优美,而《在路上》不知道是不是这一版翻译的缘故,读起来略微有些枯燥无味。但是凯鲁亚克用这样一本书,用迪安・莫里亚蒂这样一个人物,真实和准确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甚至影响了一个时代,对作家而言,就已经是巨大的成功。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路上

          垮掉的一代不会一直垮下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活的自由,活的通透

            活的自由,活的通透:抵达目的地,不必计较过程所所遇到的事,计算这个考虑哪个,自寻负担。看似重要,其实虚幻,少了时间的奥义。时间如疾逝,最后容易认命、不幸。不断的上路,也是在寻找安慰希望(事业也一样,爱情也一样),也是一种逃避现实,在短暂的满足后,即可继续前行寻找光明也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沮丧。只能看自己的内心向往与强大。所以,生活需要知足,太多的欲望会让你上路,然后失望。永远在路上,你或将进入下一个死循环。[/cp]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不推荐

              真不怎么样,浪费时间,就是一一邦人,看不出什么追求的,看不出什么目的,的从这儿到那儿有从那儿到这儿。而且条件还特别不好。没有经济支撑的无意识行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路上》——不垮不立

                《在路上》是作者杰克・凯鲁亚克花了 3 个星期,短时间内淋漓酣畅一气呵成的经典之作。


                小说主人公萨尔为了追求个性,与迪安、玛丽卢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进行着说走就走的旅行!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潇潇洒洒任我行,高谈东方禅宗佛学,走累了就搭路边顺风车,夜宿村落,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最后作鸟兽散。书中采用了大量俚语、俗语、不合语法规范的长句,并广泛涉及美国社会及文化习俗;又展现了美国辽阔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镇……
                  这是凯鲁亚克的第二部小说,一经问世,舆论哗然,毁誉参半。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公认为 60 年代嬉皮士运动的经典。
                这本书的出版就是一个历史事件。也是我们当下所谓的现象级作品:极度时尚使人们精神领域变得支离破碎,敏感性变得迟钝薄弱。如果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的面世具有任何重大意义的话,这本书作为凯鲁亚克本人为主要代表,是为 “垮掉的” 那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
                  凯鲁亚克和他的朋友们是 “叛逆的一伙”,他们 “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探寻自己在那个时代最深刻而正确的人生观,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人生价值”。他们认为这一切通过文学都可以实现,产生了要创造一种批判现有一切社会习俗的 “新幻象” 的念头。
                凯鲁亚克这位美国作家的标签性在于,他惯以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文学主张,剖析时代和人性。可以说震撼了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观。
                  他的小说往往带有随意性和挑衅性,可谓是漫无目的的 "生活实录",颠覆了传统的写作风格。其疏狂漫游、沉思顿悟的人生成为 "垮掉的一代" 的一种理想。
                至今日,尤其是当代大变革、大发展时代的当下中国,很多 90 后,尤其是 00 后在青春成长时期对工作、对家庭、对感情、对性的迷茫和认知,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穿越时空的连接和借鉴,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些嬉皮士文学经典,现今仍为当代中国新生代作者引为范本,从生活方式到叙述方式皆然。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相关发展的理论来看,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精神的阵痛迷茫和挣扎,而这挣扎和迷茫之后,将会是一个大的跨越,看似的垮掉,正是生命力的喷涌,是大跨越之前的酝酿和探寻。
                精妙新奇的语言,主人公们不羁的灵魂加以突破常规的长短句描写,即兴式自发性写作技巧,思绪的自然流动,适合文学新手们借鉴和开发语言的脑洞。建议结合作者的其他作品《达摩流浪者》、《荒凉天使》、《孤独旅者》一起延伸阅读,深化对 “嬉皮士” 垮掉一代,这一现象级文学作品的认知。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