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书中一些有趣的知识点
1. 苏富比(Sotheby's)和佳士得(Christie's)是两家在国际上顶级的拍卖行,本书作者曾经在这两家机构工作过。2. 如何从艺术品价格推测买家身价?蒙克《呐喊》在来自四个大陆的买家群雄逐鹿之后,槌终落下,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被定格在 1.19 亿美元。极少有人会为其花费超过个人总资产 1% 的价钱。这也就意味着,《呐喊》买家的个人财富净值至少有 120 亿美元。3. 艺术品市场十分看重出售高辨识度的艺术品,因为它本质上出售的是品牌。这种发展可以追溯到现代主义艺术的源头。对在世的艺术家来说,追逐品牌性会鼓励他们保守地趋同,从而阻止他们进行更激进的尝试。4. 浪漫主义艺术家的一生如果也符合艺术想象他的作品也会更值钱。比如,艺术家杰利柯身患癌症,后来又由于多次从马背上摔下来,他脊柱上的肿瘤日益恶化。1824 年,他离开了人世,年仅 32 岁。他短暂的一生,符合浪漫主义式的巨大激情与过早离世的特点,而这种模式至今仍俘获着艺术品买家们的芳心。杰利柯画的一匹马,可以把韦尔内笔下的六匹马拿来当早餐,马象征着浪漫主义的激情。5. 通常来说,艺术家被关进监狱有三个主要原因:债务、政治颠覆和猥亵。6. 作为一个职业,艺术家是一个极易产生自杀倾向的群体。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处于一种极其孤独的状态,并因此产生了过度的自我怀疑,而这一切都极为致命。奥斯卡・科科施卡(Oscar Kokoschka)甚至将自杀作为艺术家的特权:“我作品中所包含的一切将与我共赴黄泉,”7. 在一幅画作中,主体人物的唇线方向会让作品的价值千差万别。拍卖场上曾出售过一幅马蒂斯的室内画,它拥有一切无比利好的元素:绚烂的背景、女性婉约的轮廓、优雅的装扮。但是,它有一个弱点:这名女子的嘴角朝下,让整张脸呈现出一副愤怒的表情。它只是整个构图中一根草率的线条,但因为这条线的末梢是朝下而非朝上,就让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不同。仅是将嘴唇线条拉直,就足以将原画的价值翻倍,甚至可以达到原来的三倍。如果它是一个微笑,这幅画的价值将再上一个台阶。8. 好的愤怒就是焦虑,它对作品本身的销售十分有利。实际上,焦虑是现代艺术,具体来说是表现主义所发明的。从商业角度而言,焦虑是一件好事。这种存在主义的痛苦,是 20 世纪人类的情感标签。9. 城市的收藏家们来说,羊和牛是乡村田园风光的无害象征,所以它们流行至今。19 世纪最知名的农场动物画家,比利时的欧仁・韦伯克霍恩(Eugène Verboeckhoven),承认他的羊和牛已经变成了一种任由他主导的货币。曾经有一位潜在的买家来到他的工作室拜访,看到了一幅有一只母羊和两只小羊的作品。对那只母羊,韦伯克霍恩要价 800 法郎,而每一只小羊要价 200 法郎。但是这位客人只肯为整幅画出价 1000 法郎。韦伯克霍恩不露声色地拿出自己的画笔,涂掉了其中一只小羊,将这幅画的价格减少了 200 法郎。10. 为西斯莱的一幅完美的印象主义风景画寻找卖点,其实非常容易。他的画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特征:1.湛蓝的天空;2.湛蓝天空所倒映的水面;3.带着斑点的日光穿过树林;4.作品尺寸应该至少有 60 厘米 ×73 厘米。如果缺少了以上任何一个元素,他的作品就会立刻掉价。11. 按照商业世界的偏好,肖像画主题的排列顺序应该是:1.漂亮女性;2.知名人士;3.直击人心的深刻内涵。约书亚・雷诺兹爵士(Sir Joshua Reynolds)画的漂亮女人要比他画的忧伤老男人卖得更好,前者的价格几乎是后者的 10 倍。12. 以马为主题的画作价格有着绝对的层级架构,并且延续至今:最炙手可热的主题是赛马,之后是猎人,在这之下是拉车马和在农田里犁地的马。颜色也起着一定作用,相比于栗色或枣色,灰色的马比较无人问津。阿拉伯种马被热烈地追捧,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对有权有势的中东市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1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的画作获得了远超于其他一切战争的赞誉度。但另一方面,战争毁灭性的力量也造成了极其残酷的影响,很多极具天赋的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开始枯萎。那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已经声名鹊起的艺术家,几乎无人在 1918 年战争结束后创作出在品质上与战前匹敌的作品。当然,也有例外 —— 毕加索和马蒂斯。而当今天的艺术界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总会残酷地判定,如果那个时代大部分的艺术家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去,则更有可能在艺术史的大浪淘沙中留下完美的足迹。或者以一种更刻薄的方式来说,也许在战争中,他们应该被安排到阵地战的最前线,那样他们才配得上 “先锋” 这个名头。14. 当一件高品质或者可能是真迹的作品被予以负面鉴定时,专家们的决定将灾难性地减少它的价值,在曾经的一些案例中大约能从上百万的估价减少到只有几百块。如果这种事情发生了,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再等上 10 年或者 20 年,说不定会有新一代的学术权威们出现,并能给予这件作品更积极的评判。与此同时,你可以把它挂在你的墙上,去欣赏它。不管怎样,它仍是专家染手之前的同一幅画。15. 缺少艺术人格这一个维度,没有作者的作品会越来越便宜。知道作品是由谁创作的,已经成为它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毕竟当知道伦勃朗的手曾经触碰过你拿着的这块帆布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激动。16. 印象主义画派掀起了关于颜色的革命。以蒙德里安为例,理想状态是有一些红色、黄色和蓝色。可以没有黄色,或者甚至可以没有蓝色。但是,一幅没有红色的蒙德里安作品很难成为顶级畅销品。17. 赝品有不同的等级。一幅被认为是约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所作的 19 世纪早期的风景画,实际上是由一位未被鉴别的画家所作,这种情况下它并非一个赝品,而只是被错误地归为他人而已。而加上了康斯特勃签名的同一幅画,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赝品,它仅仅不是康斯特勃的作品而已,一旦这个伪造的签名从作品中移除,它就成为一幅完美而正统的真迹。18. 一幅画怎样装入画框,将对我们对画作的感知以及它最后的售价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一幅 1000 万美元的加纳莱托作品,花 7.5 万美元做一个精致的 18 世纪的画框,不仅与之匹配,还能相得益彰,它甚至可以将这幅画升值到 1200 万美元。但是对于一幅只值 2.5 万美元的 18 世纪风景画,如果也要花费 7.5 万美元在同一个画框上,虽然它可以在视觉上带来提升,但是这种提升不会体现在作品价格上。19. 大型博览会通常会开展两种业务。第一种是购买画廊首次揭露于世的独家藏品,此时身为买家的你,需要对自己的知名度和消费实力进行最大化利用,才能被允许第一个进入展厅。而另一种业务则是,一些老谋深算的内行高手一直到博览会的最后一天,才将残存作品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以我在马斯特里赫特博览会的有限经验,人们都会对第二种交易无限怜悯但心怀感恩。20. 在拍卖中,其中一个最有趣的工具就是拍卖担保。从卖家的角度来讲,拍卖的劣势在于,作品的最终售价很有可能达不到拍卖底价。这件作品的意义越重要,越会让其未来几年的市场表现预期雪上加霜,这件艺术品也将凋零萎败。作为一种商业制胜的激励机制,拍卖公司发明了艺术品拍卖担保制度,无论竞价是否到达了拍卖底价,作品卖方都会收到一笔固定费用。而如果竞价超过了担保额,拍卖行将与卖家一起分享盈余。后来又演变出了很多变体。附:国际顶级拍卖行 - 苏富比(Sotheby's):成立于 1744 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全球历史最悠久和规模最宏大的国际知名艺术拍卖行,在全球设有 80 个办事处,业务遍及 40 个国家。- 佳士得(Christie's):创始于 1766 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全球享誉的艺术品及奢侈品拍卖翘楚,在 46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中国顶级拍卖行 - 保利拍卖: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成立于 2005 年,是中国最大的国有控股拍卖公司,业务涵盖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董珍玩等多个领域。- 中国嘉德:成立于 1993 年,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拍卖公司之一,业务范围包括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古典家具等。-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4 年,是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旗下的大型综合性拍卖公司,拍卖项目涵盖中国书画、油画雕塑、陶瓷玉雕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艺术家和作品的奇幻之旅作者果然是无论从商业角度和学术角度及艺术鉴赏力都是高手~~本书前两章浓墨重笔地勾勒出整个西方艺术史的轮廓。但不同的是,它并非按照年份罗列。大多数艺术书都选择了最简单的如教科书般的年份罗列,多始于古希腊俊美隽永的雕塑和建筑,之后则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以世界地图中此起彼伏的帝国强盛和式微的权力更迭,以及那些伟大的城邦和君主变迁为背景,将每个时代的艺术家的画作骄傲地粘贴在漫天繁星里。或是,事后建构出各种主义,让历史上所有的机缘巧合或是时代留下的印痕都能从随机走向有序,让存在皆为合理。而本书却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还是那些熟悉的角色,还是那些纷繁复杂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隆重,却串起来一段段最意想不到的叙事方式,一层一层地剥开艺术的内核。作者胡克抽离出艺术史中最为重要的概念和框架,并再在其中填充各种各样的故事,所以整个架构中不乏那些容易让人忽略却又极度重要的元素,比如,“写日记的艺术家”,让人重新审视与视觉作品同属于自我表达范畴的文字,并在其中找到艺术家在另一个层次中的状态;还有 “铁路”,让人用新的视角看待 19 世纪之后的油画,以及背后的经济和社会变迁。而之后的三章,则慢慢地让艺术沉淀于现实之境地,怎样让一幅悬挂在墙上的作品借用精美的画框和画册增加更多的价值?怎样让一幅名不见经传却被顶级藏家收藏过的作品拔得头筹?当然,最有趣的当属最后一章中艺术品市场的那些风风雨雨,各种玩家,各种场合,各种精心的布局,今天看来大多引以为常的场景却发自偶然。而当合上最后一页时,那些拥有庞大的历史底蕴以及保存着全人类精神内核的艺术品,在不断适应人类生存法则之外,仍然能够散发出永恒的光芒。然而,不能仅为了理想而放弃现实,艺术品市场里充满艰难的挑战,但也不乏机遇。推荐热爱艺术及想了解艺术收藏的同学阅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苏富比的早餐对于艺术品,政府总是持有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有时候,他们会通过对此增加税收也从中分得一杯羹;而有时候,他们也会通过减少税收,而赢得名望。在 19 世纪早期的英国,艺术家创作所使用的帆布也会存在一定的税收。在那个年代的所有绘画作品背面都可以看到一些印章,表明帆布已经支付了一定的税收。这种将艺术家生活变得更加困难的制度尤其无理,甚至在艺术前景最好的时代,这对他们来说也并不轻松。当时的政府会认为这是在用达尔文主义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质量把控,迫使那些糟糕或者不成功的艺术家全身而退的一种手段吗?到了 20 世纪,英国引进了一套全新的体系,一些意义重大的艺术品可以免除遗产税,因为它促进了同一个家庭中的代际传承。问题出现在这件艺术品将要出售之时。当这种豁免出现时,税收会以这种比例被强行征收。例如,在 1975 年,某人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了一幅萨金特的杰作,价值 200 万英镑,而它得以免除了当时税率为 83% 的遗产税。他为自己节省下了 166 万英镑,并能继续保存这件作品。但是 30 年之后,他开始出售这件作品。这将为他带来 2000 万英镑的收入,这让人无比激动;但不那么令人激动的却是,他必须为此承担占交易成交价 83% 的遗产税,所以,他最终为此支付了 1660 万英镑的税收。在相同的背景下,如果萨金特的这幅画也激发了国有博物馆或者机构的兴趣,政府可以介入并提供一份 “厚礼”(douceur),为作品卖家和购买它的英国机构带去利好。税收将被搁置,而一种特别针对博物馆的价格将通过一种复杂的程式被设定出来,对这件想象中的萨金特作品来说,也许在 500 万英镑左右。而在此之后,博物馆必须四处筹集资金。如果博物馆得以成功融资,最终以拍卖价值的 25% 购得这幅画,卖家也可以比他最终在拍卖场中拍卖的价格多得到 340 万英镑。在美国,税收体系对艺术品所有者来说更为有利。在 20 世纪早期,美国就引进了税收立法,那些将艺术品捐赠给博物馆的人们,可以减少名义价值 30% 的税收,同时在自己的余生里都可以维持这件作品的所有权。从这场捐赠中受益的博物馆拥有独家责任为这件作品的价格估值,因此,这开放了所有的可能性。此中技巧还在于,将基于税收的所估价值设置在远高于捐赠人初始购买价值之上,以获取利润。怪不得那个时候的美国博物馆会如此富有。欧盟则使用进口增值税制度(VAT),这实际上是针对引进至欧盟境内的艺术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税。对于存在一定年限的艺术品,其中的税率约在 5%~6% 之间,这比全部的增值税稍低,所以已然是一个巨大的让步。然而,一些当代艺术品则需缴纳全部的增值税,大约为 20%。拥有多种形式的雕塑艺术也产生一个问题,引发了税收机构一场极大的内心拷问历程。它们决定,如果这一版作品的铸件少于 12 个,那么它就是一件 “艺术品”,它相应的增值税也将相对较低;但是如果作品铸件数量超过了 12 个,那么它将被划归为 “大众生产的物品” 种类,也将基于此被征收完整的增值税。征税者总是被这是什么与这不是什么的分类所困扰。在 1927 年的纽约法庭,诞生了一个富有争议的案件,它们需要判定布朗库西的《鸟》是不是一件艺术品。《鸟》是一件抽象的雕塑作品。如果它被判定为一件艺术品,则可以免税进入美国境内;而如果最后的结论是这是一件机械装置,那它就应该支付 40% 的税收。税收机构的法律顾问认为,因为它不是一个可以直接被辨认出来的鸟,因此无法将它定义为一件艺术品。而包括雅各布・爱泼斯坦(Jacob Epstein)在内的一些艺术家,则出庭为这件雕塑作品辩护。经过长达两年的漫长诉讼,这 40% 的税收终被撤回。还有转售权(droit de suite),这是一种源自法国的税收,它来自一种纠正历史错误的多愁善感的愿望,以补偿那些 “终其一生没赚一个子儿但看看他们作品现在的价格” 的艺术家,这是一个减轻 “凡・高内疚综合征” 的举措。所以,在 70 年内过世的艺术家的每件作品,在出售后都会有 4%(1.25 万欧元封顶)的税收支付给这位艺术家的子嗣。在实践中,这意味着一笔极其丰厚的资金增援将会交予已经足够富有的毕加索或马蒂斯家族。当然,在美国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很明显这个国家还没机会开始犯这种错误。向艺术品征税的其中一个后果则是,越来越多的出色绘画作品和雕塑作品都进入了自由港(Freeports)。这些地方都是安全度极高的储藏室,虽然它们地处瑞士这样的中立领域,但是实际上并不属于任何国家,也不在任何财政司法权的管辖范围内。你可以暂时将那些伟大的艺术品保存于此,而它将不受任何税收制度的束缚。你甚至可以在自由港里出售艺术品,只要它的地理位置仍在这个范围内,就算你移动了它,此中的交易也不受制于任何形式的税收。这意味着,一些世界级的艺术珍品都被永远地保留在自由港之中而不被任何人看见。而艺术品,虽然曾经由它本身的吸引力来进行评级,现在却不得不依赖于它是否将会被苛以重税。它也已化身为一种强大的金融工具,被它那满脸焦虑的主人藏在暗处,以防暴露于财政权力机关的虎视眈眈之下。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人不禁怆然泪下。到这里,我们这本艺术世界的词典将要画上句号了,但是,这样的结尾也不免太草率了,因为税收(Taxation)这个词的首字母 T 如此靠近英文字母表的结尾。那我还是换一种方式吧,重复一遍格利・基姆森关于金钱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看法。作为一名艺术家,他 “愉悦地创作艺术,需要钱才能活得下去”,而他偶尔打交道的富有资助人却 “愉悦地赚取财富,需要艺术才能活得更好”。永远不要失去这种分辨力,这一点极其重要。而最后,有钱人可以赚得越来越多,但是,那些藏匿于自由港的艺术品却失去了让它们活得更好的力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