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经济学不是万能的,但它几乎是万能的
有句话说:经济学不是万能的,但它几乎是万能的。这句话来自于英格兰银行。有些说头,对我们周边发生的事情,无论大小,从钱的角度考虑,总是能发现背后的真正原因。可以读读这本《为什么不能多印点钱》,英文名 “Can’t We Just Print More Money? Economics in Ten Simple Questions”,轻松好玩,但出处绝不简单,这本就是英格兰银行的经济学家们写的入门书。没错,就是那个跟索罗斯世纪大战的那个,英国中央银行(The Bank of England),成立于 1694 年。读完这本书,就会明白简单现象背后的深刻原理 -- 这其实就是智慧,你的早餐从哪里来 -- 这其实是供给与需求的交汇点,也就是市场的力量;如何才能获得加薪 -- 这放大了就是薪资议价与劳动力市场,你是其中一份子;为什么很多衣服都是我们制造的 -- 这背后是比较优势与全球贸易;为什么不能把钱都藏在床垫里 -- 这就是银行运作的根本规则;为什么不能多印点钱 -- 这需要知道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影响;等等等等,可以读读这本入门书,世界第一家央行,1694 年的英格兰银行给孩子们,年轻人们撰写的 “Can’t We Just Print More Money? Economics in Ten Simple Questions”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3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这本书的结构是围绕十个经济学问题展开的,从基础概念如经济学定义、供需法则,到更宏观的主题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贸易衰退、税收支出等。它用生活化的场景来解释经济学,比如在办公室食堂和工厂车间的例子。书里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标题那个:为什么不能多印点钱?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货币发行的原理和历史。英格兰银行在 2007-2008 年金融危机后确实印制了近 1 万亿英镑的新货币投入流通。但这只是特殊情况,正常情况下无节制印钞会导致通货膨胀等问题。有意思的是,这本书还提到了英格兰银行的历史。英格兰银行成立于 1694 年,最初是为了给政府筹款。它在金融史上有很多开创性做法,比如在 1797 年暂停银行券兑换金银,让英国人开始接受纸币。1844 年的《皮尔条例》规定了英格兰银行发行银行券的规则,只能发行 1400 万英镑的无黄金准备银行券,超过部分必须有百分之百的黄金或白银做准备。书中还讨论了货币政策工具。英格兰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经济,利率变化会通过四个渠道影响经济:利率渠道(影响储蓄和消费)、资产渠道(影响资产价值)、收入效应(对借款人和储蓄者的不同影响)以及银行信贷渠道。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为什么不能多印点钱》从我理解的角度说说,钱多印了,市场上钱多了,那么势必推高物品的价格,而工资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都被通货膨胀,购买力下降,工厂生产的商品就会滞销,工厂不再生产,整个经济就会停滞,恶性循环。经济学就是研究配置和供需的学科,有限的配置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产出更多优质商品的企业胜出。那句话咋说的,如果市场是自由的,最终所有的资源都会流到真正可以应用好它的人手里。当然人为的阻碍不算,就像垄断和寡头,托拉斯等等吧。但是,企业又有很强的动力朝着垄断的方向狂奔,前期可能是有效配置自己的资源,降低成本,一旦得势,那就是屠龙少年变巨龙的故事。供需关系这个视角可以看待很多关系,一般来说,只有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区别在于谁加的钱多。可以细细品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