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17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群体自愿的返璞归真,正成为群体贫困的唯一有意义的替代。” 工作伦理赋予了工作意义,消费美学消弭了工作伦理,局外的消费者也曾是局内的制造者,这一切都太快了,快到我们浑然不知。如果需要社会必能腾挪出恐怖的创造力,问题是世界已经不必需要了。可能不适合作为大众读物,千疮百孔的信念还能经得起多少风雨蹉跎?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贫穷而非阶级

      每日一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正如帕特里克・库里(Patrick Curry)所言,“群体自愿的返璞归真,正成为群体贫困的唯一有意义的替代。” 在全民就业的生产者社会,贫穷是一回事;在生活围绕消费者选择建立(而非围绕工作、专业技能或岗位建立)的消费者社会里,贫穷是另一回事。如果说 “贫穷” 曾经来自失业,那么今天它主要来自有缺陷的消费者的困境。这个区别改变了人们对贫困生活的体验方式,也改变了摆脱贫困的机会和前景。如同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所言,新的工厂系统需要的只是人的一部分:身处复杂机器之中,如同没有灵魂的小齿轮一样工作的那部分。这场战斗是为了对抗人身上那些无用的 “部分”—— 兴趣和雄心,它们不仅与生产力无关,还会干扰生产需要的那些有用的 “部分”。工作伦理本质上是对自由的摒弃。在 “大量减少” 穷人的过程中,工作伦理的贡献是无价的。毕竟,工作伦理主张:无论生活多么悲惨,只要它是由劳动报酬支撑的,就具有道德优越性。有了这样的道德准则,满怀善意的改革者可以宣布,社会向无收入者提供的援助应当符合 “最小化原则”(principle of less eligibility),并认为这个原则是向更人道的社会迈出的重要一步。“最小化” 意味着那些依赖救济而非工资收入的人享有的生活质量,必须低于最贫穷、最悲惨的劳动者。人们希望,不工作的穷人越是生活堕落,越是深陷赤贫,那些有工作的、出卖劳动力换取最微薄工资的穷人的生活就越诱人,至少不至于无法忍受;这样,工作伦理得到了支撑,胜利也触手可及。想要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就不能让他们休息。他们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诱惑,持续处于永不枯竭的兴奋之中,持续处于怀疑和不满之中。与生活中的其他活动一样,工作现在首先受到美学的审视。工作的价值取决于产生愉悦体验的能力,不能使人获得 “内在满足” 的工作没有价值。其他评判标准(包括所谓的道德救赎)则节节败退,无力使某些工作摆脱被美学社会视为 “无用”,甚至有损身份的责难。富有成就感的工作,能够自我实现的工作,作为人生意义的工作,作为生活核心的工作,作为骄傲、自尊、荣誉和名声的源泉的工作,简而言之,具有使命感的工作,成为少数人的特权,成为精英阶层的特有标志。其他人只能敬畏地远观、艳羡,只能通过低俗小说和肥皂剧来体验。他们在现实中没有机会从事这类工作,体验这种生活。希布鲁克指出,“穷人与富人并非生存于相互独立的文化中。他们只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而这个世界是为有钱人的利益设计的。穷人的贫困不但因经济增长而加剧,也因经济衰退和停滞而加剧”。我要补充的是,“因经济增长而加剧”,具有双重意义。“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的概念传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国家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其所有公民的 “福利”—— 不仅仅是维持生计,而是在身处的社会中有尊严地生存。这个概念把公共福利理念 —— 集体保障个体有尊严的生活 —— 所蕴含的责任强加给国有的和国家资助的机构。如今,对大公司而言,进步首先意味着 “裁员”,科技进步意味着用软件取代人。谴责接受救济的人不愿意工作,推断他们只要摆脱麻木和依赖的惯性,就能轻而易举地自力更生,现在听起来像是自欺欺人。事实上,过去的 6 年里,就制造业劳动力而言,英国缩减了 17.9%,德国缩减了 17.6%,法国则缩减了 13.4%。在大约十年前就开始 “突飞猛进” 的美国,制造业劳动力 “仅仅” 萎缩了 6.1%。不过,这只是因为他们之前已经完成了 “削肉剔骨”。即使能够消除贫穷,也不可能消除底层阶级。如果有穷人能够 “在社会许可的界限内生活”,那么堕入底层阶级一定是因为贫穷之外的原因。这被归因于心理或行为上的疾病,在贫困时这些疾病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发作,但贫困并非决定性因素。一个社会如果对自己的生存方式缺乏自信,就会产生围城心态。攻击城墙的敌人是它自己 “内部的恶魔”:被压抑的、环绕着它的恐惧渗透进它的日常生活,渗透进它的 “常态”。为了长盛不衰,这些恐惧必须被逐渐挤出,被塑造为一个异端形象:成为一个有形的敌人,人们可以与之不断斗争,并有望征服它。可以说,监狱是把穷人和失业者(更准确地说,无法就业的人)从 “社会问题” 范畴转移到法律秩序范畴的过程中采用的手段,是消除他们对于整个社会潜在的破坏性影响的投资。所有这些手段,如不断扩展的城市贫民窟、了无生气的难民营,都涉及由安保人员提供的空间隔离服务。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福利人员已经被他们完全取代。自古以来,捍卫秩序和同情,总是在穷人形象的社会构建中相互交融。穷人是指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他们达不到同时代同区域的正常标准,但他们首先是 “不符合规范” 的人,规范是指达到正常标准的能力。失业,没有收入,丧偶,离婚,分居,颠沛流离,不幸的命运交织累积,使个人和家庭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不得不露宿街头。穷人从社会交互和交易的网络中被孤立出来,这一系列的排斥造成的结果是,他们失去了基准,前途未卜。

        3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键在人(《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不厚的书,但是信息密度很大,几十页的书,读起来却需要不少的时间。这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内容并不熟悉,另一方面是很少会从作者的角度来思考工作和消费的关系,也没有真正思考过穷人的问题。所以这本书对于我是一个很有益的帮助和启发,因为它给了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当今所处的状况和时代。对于工作,我一直以为这就是天经地义的、应该做的。从这个角度看,这就是所谓的工作伦理起到的作用。所谓的伦理或者说道德,其实就是一种能够内化到人的认识中,并以之为行为准则的习惯。而当这种认知成为了道德准则以后,就成为了大家的共识,而不符合这种共识的就会成为被认为不正常。工作伦理有两个前提,一个是为了维持生活并取得快乐,就必须做一些对他人有价值的事并获得回报,另一个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可耻的。这两个前提,如果不是因为列在这里,我们一般不会去思考这两个前提有什么问题,毕竟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当它们被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就会发现,这样的前提,或许也是一种社会的规训。在这样的前提下,作者提出,工作伦理本质上是对自由的摒弃。这样的提法多少有些重。我们当然向往那种所有人的自由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社会状态,但是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对于发展和自由的关系,往往是因为发展我们能够获得更多自由的想象,或者说是不同层面的自由。既然要发展,总需要形成一些合力,而这些合力总归需要一些协调和放弃。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为了能够获得物质资源,我们要去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又强化了管理的效率,在管理的效率下面又提高了工作的强度。对于这样一种反人性的、所谓 “工作” 的安排下, 我们总需要找到一个理由,让这个不那么让人开心的事情有正当性,所以就会产生了这样的工作伦理。如果说这种工作伦理是被编制出来的压榨手段,我以为总归还是有些过了,这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大家选择的,不是说哪一方有绝对的责任,而是我们人类共同形成的社会运行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的进步,社会形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书里提到,当今的社会是消费主义社会,是和之前的工业化的生产社会有所不同的社会。消费,意味着消耗,意味着把生产出来的东西消耗殆尽。所以这个世界就成了一个占有的世界,成为了一个用金钱满足欲望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对人们的要求就不再是一以贯之的坚持,而是随时随地要有新的欲望。不断产生欲望、消费满足、再产生新的欲望,成为一种合格的消费者应该有的行为方式。在消费社会里,我们寻求自我认同,获取社会地位,甚至是寻找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都要回到消费市场中。我们在一个个表现力强烈的幻境下,看到了所谓的远方的生活方式,随后这些 “生活方式” 就以各种各样的消费形式出现在了我们的周围。要实现它们很容易,只需要金钱这个桥梁,只是问题在于实现了以后这个幻境就被拉到了现实,就再也不是欲望,而是成为了确定的过去,就需要新的幻境产生。在消费主义之前,或者说在工作伦理下面,人的身份认同是工作。但是在当下的工作保持灵活的状态下,人的角色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人们很难通过一个工作来确认自己的身份,甚至有些恐惧过于牢固的身份认同。在这样的消费主义之下,价值从原来的努力奋斗,变成了审美价值。“诱惑,炫耀未曾经历的奇景,承诺前所未有的体验,贬低已经尝试过的一切,才是最有效的”。评价万物的标准不再是实用的价值,而是能否激发人们感受和体验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消费生活中最愉悦的阶段,甚至比欲望得到满足更让人陶醉。在这样的消费主义下, 工作伦理也有了一个不同的作用。在之前的生产社会里,工作伦理的作用是让人们认为不工作就是不道德的,以此来督促人们成为工业社会中的劳动力。但是在消费主义之下,人的价值首先体现在消费能力上,没有消费能力的人会被视为这个社会的异类。这个时候,工作伦理又体现出了一种价值,就是对于努力工作的人来说,不努力工作的人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原因导致的贫穷状况,所以不需要同情。这为我们建立当今社会的秩序和规范提供了伦理基础。但是问题在于,全球化是现代的大背景,无论我们现在有多少看似反全球化的事情发生。这种全球化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背景。问题就在于,技术的发展,使得资本和信息能够快速的流动,但是对于人来说,这个并没有那么容易。当全体人类的生产和消费都以货币和市场为中介,当商品化、商业化和货币化进程渗透进人类的每个缝隙,本地产生问题的全球化解决方案也就不再可行。资本和技术的随意流动,和人的本地化生活有着天然的不对称性。如果有些人并不是因为不努力,而只是因为当地没有能力提供让他生存的条件,这样的贫穷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正因为距离遥远,所有远方的苦难并不会对人产生道德上的共鸣。“我们的相互依赖是全球性的,而道德义务,始终局限于本地。” 其实这正是我门遇到的困境。全球化带来经济的无差异的联通,但是文化并不能,同样带来的是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相对位置的改变。市场竞争造成就业环境的不稳定,而这对与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社会地位和自尊的不安全感,有着本质上的影响。当人时刻处在不安全感之中,就不会有长远的打算和安排,只能通过不断获取近处的利益,来让自己获得有效的安全感。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证明了,如果都是近处的安全,必然会有远处的悲哀在等着我们。只是,我们都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超远全球化经济的视野,我们还没有处理这样大规模的人类协作的经验。这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交织互换的过程,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同时还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一点点运气。祝我们好运吧。

          3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建议大家直接去听《听书版》

          建议大家直接听听书版解读即可,167 页的小册子我累计看了 8 个多小时,太难读了…… 之前说过我选择创业,是因为不想当一颗螺丝钉了,很多朋友以为这是比喻,其实完全不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体验过 “失业”,我之前是地产行业,所以我近两年看过太多被裁员后的心路历程,有人形容那种深不见底的失落感会让人在深夜醒来时惊出一身冷汗。很多人没了工作,人会很快掉进巨大的恐惧中,陷入强烈的自我怀疑。一个人很难和这个社会隐含的假定相抗衡,这个假定就是:工作才是人的一种正常状态,不工作是不正常的,那少的绝不仅仅是一份工资,而是会失去一个人生活的顶梁柱,在这根支柱上有他的身份,他的前程,乃至他的自信和骄傲等一系列贵重的东西。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了工作很多人整个就崩塌了。就算你能心安理得的休息,但你会发现包括父母,爱人,孩子,以及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让你感觉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失业” 之所以那么可怕,是因为它会让人在这个热闹翻腾的社会中成为 “多余人”,丧失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但我想说这是不正常的,别再被毒害了。其实绝大部分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从来没有思考过工作的意义,从小开始都认为找个好工作是天经地义的。潜意识里有两个观念仿佛像呼吸一样自然:一个是为了维持生活并获得快乐,每个人必须做一些他人认同的有价值的事儿,并以此获得回报,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第 2 个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可耻的。换言之,工作是一种高尚且鼓舞人心的活动。社会文化为现代人不断制造出 “道德焦虑”。而这种精神困境导致的结果竟然变成:工作支撑着一个人的存在。这种观念就像根植于脑子中的戒律一样,让我们即时看不到任何收获,也应该继续工作,工作即正义,不工作是一种罪恶。我把这种现象称为工作道德钢印。所以我们经常耳边充斥着 996 是福报,工作至上,工作光荣,认为不遗余力工作是做人的必要条件。《年会不能停》之所以大火,就是切中了打工人想逃的心理。为什么董宇辉的悲悯之心能吸引这么多的粉丝,也是因为如今太缺失怜悯、同情、关怀这些曾经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他们仿佛从某个时刻都成了人类进步的阻碍,被画上了不道德的标签。而我们身边少数觉醒的的人,去追逐自己的热爱则被贴上了不务正业的标签,还被用来证明这是穷人的懒散所致。从而论证强硬、严格、不留情面的各种纪律在道德上的必要性。而在围城内的朋友也信以为真,认为无论生活多么悲惨,只要他是由劳动报酬支撑的,就有道德优越感。而且围墙外的流言越是恐怖,被奴役的打工人看起来就越像自由。毕竟有了比较,工作中微薄的工资和无趣繁重的苦差事似乎也没那么不能接受,甚至令人神往。你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普通人这样,大导演李安自己也是这样,他拍出了《喜宴》,拿到了金熊奖之后,他爸爸还希望他改行。直到李安拍完了《理智与情感》,这可是要获奥斯卡奖的片子啊,李安爸爸也不是不识货,但这时候,他还是说,“小安,等你拍到五十岁,应该可以得奥斯卡,到时候就退休去教书吧”。你看,一个社会关于什么是 “正经工作” 的共识,是非常顽固的,也是很难改变的。这种钢印究竟从何而来?目的又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已对 “人必须工作” 这个观念习以为常了,但之前不是这样子,在工业化早期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被工厂雇佣,也拒绝服从由工头、钟表和机器设定的生活节奏,于是政治家和传教士们纷纷下场,想尽办法想去掉在他们眼里普通人的这些恶习。于是开始把 “工作” 宣扬为美德,而闲散在家、不求上进,那就是病态、危险的恶习,而这种被丑化为 “恶习” 的原始人性成为了建立一个美丽新世界的最大障碍。其实那个时候的传统观念就是: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有趣又体面的事情可以去做,他们都是金钱买不到的,夜以继日拼命赚钱,只会和他们失之交臂。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一小部分人需要鼓起巨大的勇气对抗周围环境、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得到的,就是原来传统社会里的共识。但遗憾的是历史就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你在后来的历史典籍中看到的都是渴望改善世界的先驱发起的英勇战争,他们最终战胜了那些无知愚昧、拒绝进步的庸碌大众。于是现在就变成了现代社会要求人们献身于工作,对此人们没有选择、无法选择,也禁止选择。人们永远只能被动的完成由他人设置和控制的任务工作,就像没有灵魂的小齿轮一样。毫不夸张的说,这种思想钢印就是对自由的摒弃。兴趣、雄心、温暖,这些我们本应赞赏的人类美德到了打工人身上竟然成了罪恶,每每想到这些,我就后背发凉。所以出于恐惧,我出来创业。很多人都说创业的成本很高,但我想说那是因为你还没意识到打工的代价更大。我放弃打工不是不愿意给老板打工,而是不愿意给别人预设给我的生活打工。我没有办法容忍自己将生活的主动权让渡出去,毕竟在别人导演的故事里留着自己的眼泪是件让人绝望的事。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是如何变穷的?

            深深地被这本书名吸引了,我想知道人们是如何变穷的?这是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的警世之作,解读了消费主义下的贫穷迷思。因为是本社会学书,内容很干,一开始还没读懂,多读几遍后发现,作者句句真相。以前,在我们的认知里,穷人一般是那种从事社会底层工作的人,他们收入很低,几乎是在生存线上挣扎,吃穿用度都非常的节省。但在今天的社会,却有另外一种穷人,他们的工作体面,在高档的写字楼里,有良好的学历和不错的收入,但却没什么存款,可能还欠了一大笔卡债和贷款,社会学家称这种人为 “新穷人”。《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就向我们揭示了新穷人产生的原因,为什么我们勤学苦读又积极工作却换来了一个新穷人的身份?这让我非常的疑惑。首先,跟随这本书,我们来追溯一下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形态下的穷人是怎样的。第一种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它的特征就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有剩余的还能做一点交易,每一个人都是生产者,它们自己设定目标,劳动过后还有很多时间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对自己的工作热爱又有追求,可以不断打磨自己的手艺,就是所谓的匠人,会受到别人的尊敬,这个时代的穷人甚至还有精神优越感,因为他的自由度高。第二种,随着蒸汽机的一声轰鸣,进入了工业社会,劳动力开始走入工厂流水线,成为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为了更好的管理 “螺丝们”,统治阶层研发了一个 “工作伦理”,规训劳动者,让大家相信工作是高尚的,哪怕收入很低,工作的人都有荣誉感,而穷人是懒惰是不努力造成的,是要被社会边缘化的。这使得工资成为了衡量人们社会地位的标准,忍受被无限地压榨。第三种,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叫消费社会,因为科技的发展,全球化的精细分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产能过剩也带来了物质过剩,有非常多的东西卖不出去,所以全社会都在刺激消费。商家就营造出一种叫做 “消费美学” 的东西,让人们相信只有去消费某些东西才能获得自我认同和社会地位。你的身份,不再是由工作体现,而是由消费构成,你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用什么样的手机,穿什么样的衣服....... 这一切的消费品构成了你的身份认同,就像现在的流行词 ——“精致穷”。类似于月薪 3 千也要每天都喝星巴克的人,因为消费星巴克是一种精致生活的象征。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就陷入了 “工作 —— 消费 —— 贫穷” 的死循环,这就是为什么会产生新穷人背后的经济原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思考就是,历史滚滚向前,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都不是我们自己产生的,而是有一个看不见的上层设计,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卷入这样的模式里。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许我们没办法脱离这样的社会循环,但能够认识问题所在才是可能改变的开始,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如何避免成为新穷人,不被这样的循环所控制?我认为,也可以从工作和消费这两个方向去努力。首先,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工作是不是 “打螺丝 ' 的工作,能不能像传统社会工匠那样打磨一个技术,尤其是现在 CHATGPT 的到来,我们如何才能赋予工作更多创造性和影响力,让它更有乐趣,成为自己工作的主导者,才能夺回掌握财富的主动权。如果工作暂时没有办法改变,我们也可以从消费这个层面思考,把自己的关注点从外在的物品转向关注自己的内心,从自己身上找回身份认同而非向外。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被消费主义裹挟,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以一种活在当下,把握当下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天。只有摆脱了工作伦理的束缚和消费主义的陷阱,我们才有可能摆脱新穷人的命运。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直白却深邃的洞见

              2023.9.23《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书评在蔡钰老师商业参考 3 的安利下,两天时间看完了齐格蒙特・鲍曼的这本大作,实在佩服作者直白却深邃的洞见,引用一段大家感受一下:“因此,有史以来第一次,穷人成了彻底的麻烦。他们没有任何价值可以缓释或抵消自己的罪恶,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回报纳税人的支出。他们是一项糟糕的投资,永远不可能收回成本,更不用说带来收益。” 翻看本书时常常被这样直白而又振聋发聩的语言震到,“穷” 居然成为一种原罪,而且社会并不管你因为什么原因变穷的。以前我无法理解美国社会的割裂,“零元购” 盛行,却好像社会对此视而不见,在文章里得到了一些印证。说的虽然是西方的事,但中国正处在生产型社会往消费型社会的转型拐点,根据书里对 “新穷人” 的定义,我们距离跨过 “新穷人” 的那道界线,也许就是一个重病、一场职业危机或者一场股灾。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工作伦理和道德,还在处于碰撞和重构的过程。“李佳琦们” 也许心里还在喊冤,不就是发了几句牢骚,劝大家要努力工作争取加工资嘛,至于口诛笔伐要把我打入冷宫吗?我想这样的碰撞和冲突,一定还会继续,而对我个人而言,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不堕入 “新穷人” 那道线,因为被社会放逐的那种失落,会比过去的时代更让人难受。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蔡钰老师在商业参考 3 提到李佳琦案例时推荐的书,值得一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反复回味

                  2022 年读完的 31 第本书🎯52 本   截止目前为止唯一一本看完了觉得很好很深刻,但是不怎么懂得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百多页的小书,涉及工作伦理、福利国家、符号消费、社会规训等方面。从社会学角度剖析 “消费主义” 怎么建构社会运作的论著。讲述的是工作至上和消费主义理念大行其道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不堪的起源和肮脏的光景。当人们热衷于购物狂欢、旅行,追求时下新事物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加剧了我们的不满足感,让我们陷入了消费主义陷阱,变成透支未来的新穷人。又是谁宣扬着 996 福报,工作至上和工作光荣,认为不遗余力工作是做人的必要条件?这是鲍曼用他的文字传递给我们一些警醒和反思的问题,也一并给出了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07

                      如果说 “贫穷” 曾经来自失业,那么今天它主要来自有缺陷的消费者的困境。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工作伦理,从 “生产者社会” 到 “消费者社会”,从工作伦理指导的社会到消费审美统治的社会。大规模的生产不再需要大规模劳动,于是,曾经作为 “劳动力后备军” 的穷人被重铸为 “有缺陷的消费者”, 使他们失去了有用的社会功能。第二部分谈及福利国家的兴衰,引出对底层阶级的讨论,探讨全球化对 “穷人” 或是 “底层阶级” 的影响,新的秩序对原有生存方式带来的变化与不适应,导致对 “穷人” 的淘汰。第三部分讨论穷人和贫困问题可能的未来,穷人在社会中失去位置,作为一个不可避免的 “社会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讨论工作伦理与生活道德之间的选择。最后借助帕特里克・库里的话 “群体自愿的返璞归真,正成为群体贫困的唯一有意义的替代”。该书因溯现代历史上发生的关于工作伦理、底层阶级的存在的变化,很多引经据典,虽然鲍曼尽可能精简,但是对我来说还是挺难读懂的,需要多刷。读完全书后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在社会秩序的不断变化下 “穷人” 或是 “底层阶级” 的产生是不会终止的,像鲍曼所说的会带来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引用书中提到的卡斯托利亚蒂斯的话 “我希望人类改变,正像他们已经改变过两三次那样。” 对我来说,拒绝 “主观上的不满足” 与不成为 “消极的穷人” 是浅读后的最大收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工作伦理谈到消费伦理,然后是对新时代穷人的定义、归类和分析,鲍曼指出的是根植于现代化进程本身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在现代化的层面得到解决。我感觉他不仅批判了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更进一步消解了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 —— 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反省,但同时又非常消极 —— 某种程度上和韦伯一样,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我们绝对需要这样的思考,他没有提供任何答案,但他的质疑对整个世界都有重大意义。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今年第一本打五星的书

                          为什么我们需要内卷?因为全球化和自动化创新可以让资本随时可以找到更加低廉的生产力什么是新时代的穷人?消费能力不能跟上社会中产的生活方式就算穷人在人人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今天,让穷人更穷,富人更富是为什么?书中都有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危险又迷人的书

                            就我从小所受过得教育看来,这是一本残酷又迷人且离经叛道的书,从头到尾无一不渗透着资本主义逐利的精髓,其中,不乏许多引人入胜的迷思,但最让我动容的还是书中作者对从古至今扮演着 “穷人” 这一角色的人的无情鞭挞,甚至让我在产生同情之前,忍不住先反思自身的道德冲动究竟根源于何处以及这样的冲动是否足够合理,而非像往常一样毋庸置疑地共情。总之,阅读这样的书需要小心,但它确实值得我付出足够的耐心去思考。其中许多观点虽然有着让人感到冰冷的通透,却也为我如何更好地理解社会提供了一个更加明晰的视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新世纪的干电池

                              黑客帝国里的人类被用作干电池为帝国提供能源这一设定虽然不真实,但却能给观众带来比现实还要大的冲击。旧时代的螺丝钉登不上新时代的电池充电舱。最近在阅读《下沉年代》、《乡下人的悲歌》等书,上个世纪中后期也许是许多美国工人怀念的时代。那个时候如果是美国人(黑人在当时还不能完全被主流视作为人),那么成为工人依靠自己的双手足以过上中产阶级的人。而如今虽然生活质量比过往好得多,但阶层的相对滑落却让美国普通人更加怀念那个年代。但是由于阶层的纵切,普通人们并没有精力去反抗,最多把矛头指向帝国的全球化或者那些入侵罗马的野蛮人。


                              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让美国梦再一次伟大起来!面对阶层的滑落,许多人们举起了标志牌游行示威,最终把红旗插满白宫。如果这种场面会发生,那么只能是发生在元宇宙里。在消费狂潮通过媒体霸占所有人的注意力的新时代,普通人要么选择臣服于这个新时代的神,在其编织的 “美国梦” 中过完一辈子,被转化为资本的干电池,要么孤独地活着。你我皆是新穷人《未来简史》中预言未来将会出现许多人变成无用阶层一分子的场景。其实在生产力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许多人都悄悄地被 “自由” 引诱入这个 “温柔乡”。现代化的步伐所到之处,越来越多的人和灵活就业搭上了边,越来越多的人只是干着一份兼职的工作,变成了 “用完即弃” 的干电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看完就只能躺平的📖

                                也是一本合适在讨论工作意义的时候的工具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群体自愿的返璞归真,正成为群体贫困的唯一有意义的替代。

                                  就像人类历史上,已经改变过的两三次那样,时空变换,沧海桑田几多轮回,才能实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强王者级别防剁手指南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让人认清消费主义链条可能起作用的一种模式,可能存在陷阱… 从而更有意识的去审视自己的迷惑消费行为,并有意识地调整。30以后,学会且并理解了三个字 - 做减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三句话可以讲清楚

                                      三句话可以讲清楚的:工业时代刚开始由于缺少劳动力所以要宣传工作光荣理论,现在到了信息和计算机智能自动化时代,劳动力剩余了,甚至多余的劳动力由于失业对社会安定造成了影响,作者希望大家回望历史不要固步自封,能早点看到未来的困境,早日做出改变。134 页的薄书花了我 8 个多小时阅读,主要就是语言风格实在是太绕,果然是蔡钰推荐,跟她弯弯绕的语言风格如出一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个社会都存在穷人,但在不同的社会中,“贫穷” 指向不同的缺陷。人们都在避免贫穷,但你是否有意识到,穷人已不仅仅是经济上拮据,没有钱那么简单,它也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社会身份,甚至是一种关于 “匮乏” 的心理体验。换句话说,在实现财务自由之前,人们都是心理上的穷人。消费者社会总有法子让人的实力永远跟不上他的欲望。导致贫穷的,还在于这个社会中被掩盖的现象:尽管人们在拼命工作挣钱,但我们的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正在批量地制造 “贫穷”。现代人被困在了工作和消费中,难以自拔,鲍曼想帮我们弄清这种困境到底是怎么来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又要单独买

                                          “贫穷” 指向不同的缺陷。人们都在避免贫穷,但你是否有意识到,穷人已不仅仅是经济上拮据,没有钱那么简单,它也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社会身份,甚至是一种关于 “匮乏” 的心理体验。换句话说,在实现财务自由之前,人们都是心理上的穷人。消费者社会总有法子让人的实力永远跟不上他的欲望。导致贫穷的,还在于这个社会中被掩盖的现象:尽管人们在拼命工作挣钱,但我们的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正在批量地制造 “贫穷”。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