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就像是在烹饪中看菜谱和实际做菜的经验
想象一下你在烹饪一道菜。如果你只是按照菜谱机械地加入各种食材和调料,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那么即使你做出了味道不错的菜,也很难赢得比赛或得到特别高的评价。同样,投资就像烹饪,你需要独立思考和分析,而不是盲目地按照别人的建议或所谓的 “标准” 来操作。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就像是在烹饪中看菜谱和实际做菜的经验。只看菜谱是不够的,你还需要实际操作,了解每一步的细节和技巧。同样,在投资中,你需要结合市场数据和技术分析,以及了解公司的基本面情况,比如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选择强势行业的龙头公司就像是在烹饪中选择高质量的食材。高质量的食材通常更美味、更有营养,而且更容易做出好的菜。同样,选择强势行业的龙头公司通常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并提高回报。设定止损点就像是在烹饪中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当你在烹饪时,如果超过了预定的时间或温度,你可能需要采取措施防止菜肴变得过熟或过于烤焦。同样,在投资中,你需要设定止损点来控制风险,当你的投资开始出现亏损时,及时退出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保持耐心和冷静就像是在烹饪中保持专注和镇定。在烹饪中,你需要耐心地等待食材煮熟、冷却,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同样,在投资中,你需要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要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影响,要相信自己的投资策略并坚持下去。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就像是在烹饪中不断尝试新菜谱和改进自己的厨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尝试,你才能提高自己的烹饪技巧和水平。同样,在投资中,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并获得更多的成功。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与其说是投资秘籍,不如说是人性说明书作为一个大学学金融的毕业生,虽然毕业后一直在电子行业发展,但我对金融的兴趣始终未曾减退。尤其是在经历过几次股票实操后,我越来越意识到一件事:炒股,真正考验的不是技术,而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也是我为什么读完《我如何从股市赚了 200 万》后,感触特别深。书中的作者达尔瓦斯本身并非职业投资人,而是一个舞蹈演员,却通过自学和实战,凭借对市场规律与人性的精准洞察,实现了从 3000 美元到 200 万美元的跃迁。让我震撼的,不是这个数字,而是他的认知路径,以及背后的 “洞察力”。我特别认可他提到的两点核心策略:一、股票的涨跌背后是人性,而非纯粹的信息或技术分析。达尔瓦斯提出 “箱体理论”,很多人可能会以为那是某种技术指标。但我理解得更本质:这是对人性群体行为的建模。任何一支股票的拉升,不可能是凭空发生的,它背后一定有组织者、有参与者、有节奏。这种组织者不可能一个人搞定所有操作,他们会逐步建仓、拉升,在 “箱体” 内形成股价震荡,然后才伺机突破。背后这套机制,其实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性问题:信息不对称、从众心理、贪婪与恐惧的交替驱动。而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永远不是第一个知道的人,所以盲目追逐 “公开信息” 毫无意义。真正的机会不是靠听消息,而是靠对交易行为的理解与敏锐的洞察。二、真正的止损,是一种纪律,而非知识。我过去炒股时,理论上也懂止损。但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真正明白:“止损不是建议,是铁律。” 达尔瓦斯明确强调 —— 设定止损点后必须严格执行,哪怕你内心还有幻想、还有不甘。因为他知道,市场不会因为你的执念而改变方向。大亏从来不是因为判断错了,而是因为你没有在判断错误时及时止损。这点对我启发极大。很多散户亏到 70%、80%,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死扛。真正的高手,靠的是纪律,而不是预言能力。总结我从这本书学到的三点关键认知:股票市场的本质是人性博弈,不是信息游戏。任何免费信息、轻易获得的信息,本质上都没有价值。止损不是战术,而是一种生存机制。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很强的共鸣感,尤其作为一个没有走职业金融道路的 “金融人”,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投资的理解。它不是告诉你下一只牛股是什么,而是教你如何思考、如何避险、如何活下来。推荐给所有不是职业操盘手、但又希望通过股票实现长期积累的普通人。别把它当 “炒股秘籍”,请把它当做人性教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