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企业最大的浪费,是经验的浪费
知识管理和萃取一、知识的两种类型 1、知识的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显性知识是指 “能明确表达的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文字记录和传播的知识,能够以语言、视觉、模型以及其他表述方式加以组织,并能够与他人展开交流。显性知识容易被人们学习。2)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而且难以格式化的知识,包括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不可编码,很难用文字的形式记录,难以转移,很多时候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2、著名咨询顾问公司 Delphi Group 的调查显示,企业中一部分知识(42%)是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另外 52% 是来自不同种类(电子的和纸制的)的显性知识总和。3、野中郁次郎的知识管理 SECI 模型 SECI 模型指出:组织知识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四种模式组成,即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externalization)、汇总组合(combination)和内部升华(internalization)。1)潜移默化 “潜移默化” 是知识形成的过程。它是一个通过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而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语言。2)外部明示 “外部明示” 是知识 “生产” 的过程。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萃取的过程。这是知识创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3)汇总组合 “汇总组合” 是知识管理的过程。它是一个将各种可能呈现碎片化的显性知识进行组合化和系统化,并传播给组织成员的过程。4)内部升华 “内部升华” 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即通过 “汇总组合” 产生的显性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性知识。这就是内部升华。二、值得重视的企业内部经验 1、什么是经验 1)经验,制造一切未来;经验,是所有过去的成果。2)经验是人们从生活中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经验是可以模仿并且复制的。经验有待于深化,有待上升到理论。2、经验的价值在职场上,经验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3、经验形成的两条途径在企业的经验萃取中,我们不单单要注重企业内成功的最佳实践,也要注重对失败实践的复盘反省。4、经验的分类在企业内,由于工作实践参与人员的不同,可以将经验分为三种类型:个人经验、团队经验和组织经验。三、经验需求灯塔经验的学习在学习者的心目中,发挥的是灯塔般指明方向的作用,所以我们用一个灯塔图来表示这些清单要素。1、应用经验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如同灯塔上的灯,起到的是核心指引作用,是整个经验信息中的思维层面;2、经验中的通用规律和方法属于经验信息的规律层面,但是这个层面的信息通常是抽象的概念,很难复制,所以需要有具体的行为、语言来补充,还有前面例子中所谈到的窍门、注意事项也都是行为里的小要素,这些都是经验信息的行为层面。3、规律层面和行为层面两部分相当于灯塔的塔身,起到支撑作用,而为了更好地落地复制,最好有配套的表单、话术、工具的辅助,这是经验信息中的转化层面,相当于灯塔的底部基石。4、有了这四个层面的支撑,经验能更直接、简单、有效地被学习者接收、理解、转化。四、知识萃取 1、经验萃取,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对某人或某个团队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解构和重构,得出一套易学、易记、易模仿和掌握、易操作的标准化模式,以达到对表现的有效复制、反省和传承。2、大卫・库伯经验学习圈对经验萃取的启示 1984 年,美国凯斯西楚大学知名教授,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在他的著作《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中提出了经验学习模式,亦即经验学习圈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以上经验学习过程有两个基本结构维度,第一个称之为领悟维度,包括两个对立的掌握经验的模式:一是直接领悟具体经验,二是间接理解符号代表的经验。第二个称之为改造维度,包括两个对立的经验改造模式:一是通过内在的反思,二是通过外在的行动。在学习过程中,两者缺一不可。经验学习过程是不断的经验领悟和改造过程。3、经验萃取是一个从具象情境到抽象概括的过程经验萃取的步骤也应该从 “情境” 开始,然后通过对情境中具体做法的反思得出相应的经验,再经过抽象概括形成方法论,然后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会再次通过具体情境的体验丰富经验,进入下一个经验萃取的循环。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