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纪实文学的“考古”之旅

    作者叶永烈是温州人,继承了浙东的务实风格和灵活的头脑,从理工科科普作者在特定时代转向纪实文学写作,"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笔下的渔者身影,恰是叶永烈数十年纪实写作生涯的隐喻。本书抢救性的记述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细节,傅雷夫妇遗书背后的精神困境、周佛海之子周幼海倾尽家财资助革命的戏剧性反转,王稼祥冒死带回共产国际指示打破王明困局,柯庆施竟因节日贪嘴花生米引发急性胰腺炎, 很多人已经忘记的七君子王造时,这些细节如同棱镜,折射出历史的多维面相。叶永烈尤其擅长捕捉历史进程中的 "拐点时刻"。从《红色三部曲》到《四人帮兴亡》,用 "碎片式打捞" 的叙事策略,既避免陷入意识形态的论争,又为读者提供了多维思考空间。在追求历史真实的过程中,叶永烈始终游走在敏感题材的钢丝上。这种 "带着镣铐跳舞" 的写作,既需要学术勇气,更考验叙事智慧。书中对敏感历史人物的处理颇具启示:既不神化也不妖魔化,如对蒋介石日记的客观引述,对江青 "保姆" 秦桂贞的采访,在克制叙述中展现历史复杂性。这种 "不虚美、不隐恶" 的态度,恰是纪实文学应有的品格。本书对我这个年龄的人内容很熟悉,加🌟,是对新世纪的年轻人是难得的资料,作者当年正好有窗口期能采访到众多高层人士,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而在那个短暂的时期,难得还有很多历史见证者,这些非常难得的珍贵资料都值得了解,从本书也更能体会历史的复杂性和感叹个人在历史大势下的渺小。2025 年 #235

      4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期待得到电子书能够上架叶永烈先生的《“四人帮” 兴亡》、《陈伯达传》、《邓小平改变中国》等大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过往的人和事

        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人和事因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往往隐藏在迷雾中,而通过亲身经历着的讲述有利于拨开迷雾重见光明。此书通过采访亲历者讲述过往的人和事为后来人了解那段历史提供帮助。书中有不少细节仍让人印象深刻,如抓捕 “四人帮” 细节并不像影视剧中描写的惊心动魄,“四人帮” 分子也没有多余的机会来反扑。其次,改革开放的推动者万里对自己要求严格且不许家人靠关系的作风让人钦佩,老一辈革命家的作风和形象令人敬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了 15 个多小时,陆陆续续读完了。书中翔实细致介绍了风云变幻中历史人物,读来就像听作者啦家常。更为作家敬业精神叹服,推荐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历史很难,但历史是最动人的故事,喜怒哀乐,全是个个鲜活生命。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