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14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孩子们倾吐的树洞》

    【格式引文】陈瑜著。少年发声:孩子们倾吐的树洞。中信出版集团.2021:5.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EgqdTBv2TN6AdB0R 孩子的教育是当今社会方方面面关注的热点。在很多场合谈论教育问题时,我能感受到家长们的焦虑,理解到老师们的苦心,学习到教育家们的理念,但很少听到孩子们的心声。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健康幸福地成长,将来可以承担起社会责任,今天的教育能否实现这样的初衷呢?听听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反省一下当下教育中的误区,思考如何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少年发声》中的孩子的话语,尤其是篇后的采访手记,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口气阅读完本书,从孩子的视角来看教育,反思教育,改进教育!不要抱怨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关键是由内而外地想做做一点改变,哪怕这个改变真的只是一点点!马上要升入初三,担任班主任工作和英语教学工作,阅读完这本书之后,算是开阔了自己教育思维吧!教育改变,道阻且长,但看到有孩子们也在寻求未来教育的可能性,并冒出拓荒者,相信未来可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独特视角的教育书籍

        引用最后一位家长的话,评价这本书:我们做家长的要拿捏好分寸,让孩子感受到他们是被爱着的,感受到父母是可以被信任的,不要在孩子受伤的时候再撒上一把被称为 “爱” 的盐。里面一个故事还是让我很触动:一位龙凤胎的姐姐,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妈妈要和爸爸离婚,妈妈带走了弟弟,姐姐追着妈妈,让妈妈不要放弃她,但是…… 回头她又去找爸爸,爸爸也不要她,这是多么绝望的感同身受!少年发声,让我重新审视父母这一角色!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少年发声

          教育是什么?如何与孩子相处?这本书里有孩子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关注到孩子的体验,他们的感知很敏锐,父母细小的变化他们能察觉到,可是我们偏偏总站在高位命令他们。看完此书有最大的感受:多听听孩子怎么说,怎么想。    昨晚和孩子严肃地聊了时间观念,结果今早他起床就赶紧自己选衣服然后换上,还跑到我身边说他今天有时间观念了。原来 6 岁的他真的会记住我的每一句话,他在尽全力做到妈妈认可。原来,孩子是这么想的,作为大人才需要更多学习与改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少年发声

            我们长发了,常常容易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就像那句话讲的 “孩子不会成为你期望的样子,只会成为你的样子。” 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爸爸,看着一个个孩子的心里话,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反思的过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这真的是一本救赎孩子的书!奶盐的那句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催化剂,而不是参与反应的化合物,家长不应该被写进这个方程式当中” 简直让我顿悟!尊重孩子才是育儿之本,孩子的敏感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身为父母,多花点时间与耐心感受孩子的情绪,学会信任孩子,学会真正的放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仿佛开了上帝视角

                看了很多教育孩子方面的书。这些书在证明方法有效的时候,基本都是看孩子考的大学,比如清北。孩子自己是怎么想的,他们的感受是什么,都没有提及。这本书给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孩子的角度来审视教育的方法。听听孩子们的心声,真是振聋发聩。孩子们渴望爱,渴望尊重,孩子们都有一颗向好的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中 16 位孩子的真实故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青少年在学业压力、家庭矛盾与自我认同中的挣扎与呐喊。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记警钟。它告诉成年人:若想拯救孩子的未来,必须先学会蹲下身,倾听他们的声音。正如作者所呼吁:“我们这一代有责任让中国教育配得上今天的孩子。” 唯有打破 “分数即正义” 的枷锁,让教育回归对人的尊重,少年们才能真正拥有奔赴星辰大海的底气。教育不该是修剪玫瑰的剪刀,而该是蒲公英鼓起腮帮子吹的那阵风。当成年人还在纠结 “985 还是藤校”,少年们早已看透:被分数捆住翅膀的人,永远学不会在云朵上签名。所谓成长,不是把自己塞进标准答案的括号,而是把人生写成一首允许跑题的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听完这本书,感受到了孩子们内心的想法💡和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思维,很有帮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刻的做第一位朋友聊天,尊重孩子们真实感受,作为咨询师,也深受感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要倾听,也要回应,小小的心灵

                        真的不能小看每个小人儿,一个个机灵通透的,原本都是有自我力量的少年少女们希望通过父母的觉醒,乃至整个社会的觉醒,给予我们的孩子一个更丰富的、多元的、不只是分数的成长环境,以提供土壤和养分,让她们自己内核自在绽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用一个个采访的手记来记录不同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和家长之间的磨合,并在这个过程当中体现出每个孩子其实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想法。只不过在现在的学习环境中被磨平了棱角,还是有一些孩子能够在家长的支持下继续延伸自己的枝桠。这样很不容易,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是一种人生的考验,要经得起冒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有多种可能性

                            通过 16 个采访案例,我们听到不同孩子心声和看到父母的焦虑情绪。其中的几个案例让我看到了曾经作为妈妈的自己和曾经的女儿,反思自己过往错误行为有深深的愧疚,为此和孩子进行交流,难能可贵是得到孩子谅解。从案例中也想到同样遇到相同困境的母亲,但是她却克服生活的艰难勇敢把我们姐仨带大培养成才,虽然生活艰辛但她没有让我们缺失爱,我们都拥有健康身心。为此特意给母亲发了微信,表达对她的爱和感激。只有经历过黑暗的隧道,方知道光的可贵。曾经的自己也是被成绩和排名裹挟,看不到听不到任何其他可能。经历过才发现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放下恐惧听听孩子的心声,我们会发现更多条可能的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曾经是孩子然后是父亲母亲 未来我们还会变成老老的 “小孩子” 学习当孩子学习当父母还有一次机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不知道自己已经变成 “老小孩” 了我们不知不觉把无助又抛给了自己的孩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孩子大不同,但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相同!

                                这本书集结的 16 个少年的声音,真的是 “大不同”。有因必有果,虽然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但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相同,那就是充分信任、理解、沟通、鼓励,让孩子走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就盯着分数和高薪(或公务员),灌输单一的价值观。简言之,就是 a 类高素质娃,家长最好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信任,别给太大压力,给双方都省省心,必要时候提供资源,做好辅助工作就行了。b 类普娃,家长除了陪玩,还得不断从心理上给娃帮助打气,温柔鼓励,努力平衡学校教育和孩子的内心成长,最好还能帮他找一条合适的 / 较容易的道路。c 类问题儿童,家长要放低心态,温柔而坚定的鼓励,有病治病,有条件的话另辟蹊径,给孩子托底。道理都懂,只是到时候就做不到罢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孩子们有这么个树洞可以发声,真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懂孩子的心

                                    放低姿态,读懂孩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这本书,对于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同时也发现,作为孩子的家长,能不能更早的去看到自己的孩子是花还是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需要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去发现,去提升,去学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近距离了解孩子,平等对待孩子

                                        挺好的一本书,作为父母要多看看,听一听孩子们的想法,或许会有很多收获。孩子自带粮食和地图,有时候确实没必要那么焦虑,静待花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感觉看这本书的时候不是在看书,而是在参加某个沙龙或者说工作坊,似乎作者和孩子面对面的交流情景对话就在眼前,我是那个在现场听着他们的对话的听众之一。少年发声 —— 孩子们表达的语言和心声深深触动了一个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的心。青春期孩子们的思想和格局,他们对学习以及人性的了解,其实一点都不比我们做父母认知的少。对于现在的孩子,我们只能说:一代比一代强!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