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孩子们倾吐的树洞》
【格式引文】陈瑜著。少年发声:孩子们倾吐的树洞。中信出版集团.2021:5.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EgqdTBv2TN6AdB0R 孩子的教育是当今社会方方面面关注的热点。在很多场合谈论教育问题时,我能感受到家长们的焦虑,理解到老师们的苦心,学习到教育家们的理念,但很少听到孩子们的心声。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健康幸福地成长,将来可以承担起社会责任,今天的教育能否实现这样的初衷呢?听听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反省一下当下教育中的误区,思考如何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少年发声》中的孩子的话语,尤其是篇后的采访手记,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6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书中 16 位孩子的真实故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青少年在学业压力、家庭矛盾与自我认同中的挣扎与呐喊。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记警钟。它告诉成年人:若想拯救孩子的未来,必须先学会蹲下身,倾听他们的声音。正如作者所呼吁:“我们这一代有责任让中国教育配得上今天的孩子。” 唯有打破 “分数即正义” 的枷锁,让教育回归对人的尊重,少年们才能真正拥有奔赴星辰大海的底气。教育不该是修剪玫瑰的剪刀,而该是蒲公英鼓起腮帮子吹的那阵风。当成年人还在纠结 “985 还是藤校”,少年们早已看透:被分数捆住翅膀的人,永远学不会在云朵上签名。所谓成长,不是把自己塞进标准答案的括号,而是把人生写成一首允许跑题的诗。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人生有多种可能性通过 16 个采访案例,我们听到不同孩子心声和看到父母的焦虑情绪。其中的几个案例让我看到了曾经作为妈妈的自己和曾经的女儿,反思自己过往错误行为有深深的愧疚,为此和孩子进行交流,难能可贵是得到孩子谅解。从案例中也想到同样遇到相同困境的母亲,但是她却克服生活的艰难勇敢把我们姐仨带大培养成才,虽然生活艰辛但她没有让我们缺失爱,我们都拥有健康身心。为此特意给母亲发了微信,表达对她的爱和感激。只有经历过黑暗的隧道,方知道光的可贵。曾经的自己也是被成绩和排名裹挟,看不到听不到任何其他可能。经历过才发现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放下恐惧听听孩子的心声,我们会发现更多条可能的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孩子大不同,但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相同!这本书集结的 16 个少年的声音,真的是 “大不同”。有因必有果,虽然每个孩子的天性不同,但家长的教育方式可以相同,那就是充分信任、理解、沟通、鼓励,让孩子走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就盯着分数和高薪(或公务员),灌输单一的价值观。简言之,就是 a 类高素质娃,家长最好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信任,别给太大压力,给双方都省省心,必要时候提供资源,做好辅助工作就行了。b 类普娃,家长除了陪玩,还得不断从心理上给娃帮助打气,温柔鼓励,努力平衡学校教育和孩子的内心成长,最好还能帮他找一条合适的 / 较容易的道路。c 类问题儿童,家长要放低心态,温柔而坚定的鼓励,有病治病,有条件的话另辟蹊径,给孩子托底。道理都懂,只是到时候就做不到罢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