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6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实历史比文学作品还魔幻

    我都忘记自己为什么会翻开这本书了,但是翻开之后,非常流畅的读完了,虽然俄罗斯的那些什么斯基什么科夫名字一个个巨长无比,却整体展示了在冷战场景下的暗流涌动。看得过程中,无数次的想,这到底是真事儿还是编的?因为看起来很多场景,比 007 邦德电影还刺激。里面有无数好看的细节,包括 “如何用一个超级复杂的流程解决递钱这回事”,包括如何面对一个 “我知道他知道我知道” 的问题,包括如何提前几年去策划从莫斯科撤离的问题。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克格勃的 “莱茵计划”,下面摘两段话:这封电报名为 “查明北约对苏联核导弹袭击准备的长期行动方案”,它详细说明了 “莱恩行动” 应关注的各种迹象,以便为克格勃提供预警,以对西方的核打击做好准备。这一文件证明了苏联对首先遭受核打击的恐惧确实存在,根深蒂固且正日益增长。文件列举了显示袭击可能发生的二十种迹象,有一些是合理的,还有一些是荒谬的。文件要求克格勃官员对 “关键的核决策者” 进行密切监视,奇怪的是,这份名单中也包括了宗教领袖和大银行家;文件也要求克格勃对进行此类决策的场所进行严密监视,核武器储存地、军事设施、疏散通道和防空洞也在其中。文件还指出,克格勃应该在政府、军队、情报和民防组织内发展特工,甚至鼓励克格勃官员在晚间清点政府要害部门办公楼里有多少办公室还亮着灯,因为美国官员可能在熬夜制订打击方案。政府机构停车场的汽车数量也应关注:比如,国防部停车场内车辆的突然增多,可能意味着美国正准备实施打击。医院也是一个关注重点,因为苏联可能在遭袭后进行报复,西方国家的医院会为大量的伤亡人员预留床位。屠宰场也不能放过:如果遭到宰杀的牛突然大幅增多,可能意味着西方准备在 “末日”(Armageddon)降临前囤积汉堡包。在这封电报中,最奇特的指令是对 “血库中的存血量” 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政府开始采购血液并储备血浆,情报人员就应进行报告。“从献血者处采购血液的量与价格的提高…… 可能是开始进行对苏核打击准备的一个重要标志…… 查明几千处献血中心的位置和血液价格,并对任何变化进行记录…… 如果献血中心的数量和血液价格突然毫无原因地大幅增加,立刻向莫斯科中心报告。” 在西方,公民会自愿献血,他们得到的报酬只是一块饼干,有时是一杯茶。不过,克里姆林宫认为,资本主义已渗透到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西方世界实际上存在一种可以买卖血液的 “血液银行”。克格勃分部无人敢指出这一常识性错误。在一个人人谨小慎微、等级分明的组织中,比暴露自己的无知更可怕的就是揭露上级的愚蠢。看完之后就觉得一个庞大的机构,当它的战略目标是错误的话,战术上越勤奋,整个事情就显得越荒谬。推荐阅读。

      6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洗白叛国贼,扣两星

      在此之前,我读过瓦季姆・马尔德诺夫与拉莉萨・玛尔德诺娃夫妇的自传《哥本哈根秘密接头》,他们这对忠诚而英勇的苏联间谍,最终正是被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无情出卖的。“这一刻,我们还不知道与这个帅气年青人的会面,将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次劫难。 从这一刻起,我们的职业生涯进入了倒计时,也就是这一刻起,我们就被他出卖了。因为,跟我们接头的那个年青人,不久就成了叛徒,他的名字叫奥列格・戈尔基耶夫斯基。” 本书的文笔无疑非常优秀,这是本能让人一口气读完的好故事。但对主人公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这个叛谍的无限拔高,则令我读着经常心生抵触。我这人最讨厌叛徒,叛国贼。所以对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天然不喜欢,直接扣两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间谍与叛徒》。如果有人能被称作英国著名双面间谍金・菲尔比的苏联版本,那个人就是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戈尔季耶夫斯基个子不高但很健壮,他满怀自信地在机场的人群中阔步穿行。但他的内心深处有着一丝不安。因为戈尔季耶夫斯基,这位资深的克格勃特工、苏联忠诚的秘密公仆,其实是一名英国间谍。这名代号 “诺克顿” 的特工,在十二年前被英国对外情报机构军情六处发展,是史上最有价值的间谍之一。他反馈给英国负责人的大量情报改变了冷战的进程,打击了苏联间谍网络,帮助避免了核战争,并在国际形势极端危险的时期,为西方提供了关于苏联领导人想法的独特洞见。“苏联共产党就是上帝。” 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后来如此指出。他的父亲从未动摇自己的信仰,即使这种信仰要求他参与无法言喻的罪行。1932 年,他参与实施了对哈萨克斯坦的 “苏维埃化”,有组织地征收农民的食物,以供给苏联军队和城市。成千上万人死于因此导致的饥荒。大批 “国家敌人” 在 1936~1938 年的 “大清洗” 中被处决,包括具有嫌疑的第五纵队分子和隐藏的托派分子、恐怖分子和破坏分子、反革命间谍、党和政府官员、农民、犹太人、教师、将军、知识分子、波兰人和红军士兵等,其中大多数人是全然无辜的。在斯大林时代偏执多疑的警察国家体制下,确保生存的最安全方式就是揭发他人。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是苏联最优秀的大学之一,被亨利・基辛格称作 “俄国的哈佛”。该院校直属于苏联外交部,是苏联外交官、科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和间谍的摇篮。警卫沿着边界排成一排,奉命向任何试图越界跑到西德的人射击。这座新修建的墙深深震撼了 22 岁的戈尔季耶夫斯基:“只有一座真正的屏障,加上瞭望塔里荷枪实弹的警卫,才能让东德人待在他们的社会主义天堂里,不让他们逃往西方。” 在写给里根的一份便笺中,撒切尔夫人写道:“我发现他是一个可以打交道的人。我真的很欣赏他 —— 他无疑忠于苏联的制度,但他也愿意听取意见,并展开真正的对话,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这段话是对戈尔巴乔夫此次访问的最好总结。契尔年科死后,精力更加充沛的戈尔巴乔夫最终于 1985 年 3 月成为接班人:“一个可以打交道的人”。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惊心动魄,特别抓读者。非常值得阅读。己拿到英文原版,准备好好再读一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忘记了为什么翻开这本书,本想翻一下而已,结果是一气呵成,酣畅淋漓,除了记不住里面各种什么列夫什么斯基,还是收获良多…… 看到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看到了一个组织战略错误,战术再勤奋也是徒劳,看到了一个特工如何把一整套复杂流程轻松完成,看到了一个双面间谍承受着常人不可能承受的圧力,看到了如何区分人和事,看到了一个能力出众改变了历史的人受到了何等的尊重,看到了人性黑暗的一面,也看到了人性纠结的一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远比电影精彩的谍战

              一部关于前苏联克格勃高官后叛变成为英情报六处的间谍戈尔季耶夫斯基的自传体非虚构文学。作者对主人公的双面人生经历、冷战背景下的苏联与西方世界的间谍战都写的跌宕起伏。现实世界永远比电影更残酷、更精彩,也更复杂,堪称为谍战的教科书。作者是英国人,当然他的立场、视角以及他一再剖析主人公叛变所遵循的道德标准等,来自于他的观念,同时对其他人的描写分析有时略显单薄。但总体看是一本精彩的好书,虽然冷战终结了 30 多年,但书中所描写的冷战思维依然在影响着当今这个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彩的故事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让我了解到间谍工作的细节,情节紧张连贯,一口气读下来,为主人公的幸运而喝彩。间谍工作的危险性可见一斑,特别是还没解体前的苏联,暗杀和秘密审讯司空见惯,还有前信息社会的大数据分析,让人忍俊不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仿佛看了一部谍战大片

                  本书讲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克格勃情报人员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因为意识形态转向西方,而变节为英国军情六处秘密特工,向英国及其盟友提供了大量情报,最高任职为苏联驻伦敦情报站站长,最终在英国的帮助下从苏联叛逃。整部书文字功底极佳,让读者仿佛用上帝视角看了一部节奏紧张、史料详实的电视剧,期间真是欲罢不能。书中记录的每个人物都很立体,看完再去翻书本最前面的照片,全部都能对得上号。虽然一开始就知道结局,但是过程也真的非常精彩,同时还了解了冷战期间不同阶段东西方实力对比及其表现、间谍工作方式、情报获取方式、如何争取特工等内容。美中不足是作者的立场是在为西方特工书写赞歌,因此不乏过度拔高一名间谍的作用,以及一些春秋笔法过度贬低苏联,需要读者自己辩证地看待。精彩亮点: 1、一个变节特工对组织的威胁是最大的。 2、意识形态上的认同,比金钱激励更容易发展出坚定的特工。 3、1930s 是克格勃最辉煌的时候,意识形态的渗透帮助他们发展了很多忠诚的内线,导致五六十年代西方间谍机构的不断内部揪敌而大量内耗,70 年代开始西方的民主自由开始渗透进苏联,克格勃内部(尤其总部)无知傲慢、组织涣散和贪腐慵懒横行,力量对比再次翻转。4、一旦拒绝了原来的意识形态,他就会坚定地运用新信仰去攻击旧思想,像父亲、哥哥和同辈人全身心地效忠于它那样,强烈而彻底地反对它。作为这一制度的产物,他对克格勃的冷酷无情有着切身体会。除了政治压制外,还有文化庸俗主义:品味低劣的苏联音乐以及苏联体制对西方古典音乐杰作的审查都令这位音乐爱好者大为愤慨。他想要一种截然不同、品质更高的生活。5、改变世界的伟大间谍为数极少,但戈尔季耶夫斯基位列其中:他在历史的关键转折期获取了克格勃的内部情报,不仅揭露了苏联情报机构的动向,而且透露了苏联领导人的想法和计划,并因此改变了西方对于苏联的看法。他冒着生命危险背叛了自己的祖国,让世界变得安全了一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虽然是冷战的题材,现在读起来还是扣人心弦。主人公出身间谍世家,面对西方的诱惑,选择了背叛,他是时代的幸运儿,因为苏联的解体,他还能和自己的女儿们团聚,否则的话,他没有机会得到女儿们的谅解。他的叛逃成功,一半是逃跑计划的周详,一半是他的机关的官僚思维。他的叛逃章节可以仔细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文字有张力,也不乏诙谐,从一个间谍的真实经历入手,反映两大阵营间间谍斗争的波谲云诡,在国家机器面前,脆弱的人性也能静静缓慢发芽,触摸阳光并在那么一瞬间展示柔软的温情,当然更多时候看到的可能是人性的扭曲和变异,顺应甚至利用铁幕的威压,向着更深的黑暗试探生根。这段黑暗隐秘的历史,在作者笔下呈现出来,并没有压抑让人艰于呼吸视听,也在一方面说明作者内心光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做间谍,就不要做叛徒

                        戈尔季耶夫斯基间谍案是上世纪最大的双面间谍案,一时轰动整个情报界。本书采取小说体的形式,现在西方民主界的视角,还原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向我们解开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戈尔季耶夫斯基事件,让我们吃惊的是,戈尔季耶夫斯基做为一名双面间谍,竟然卧底二十余年没被发现,更加离奇的是。戈尔季耶夫斯基在前苏联境内,在克格勃眼皮底下逃离苏联,让人感到当时苏联,号称世界最有实力的间谍中心的外强中干。戈尔季耶夫斯基的叛逃,对整个苏联在西方间谍网的破坏及其深远,也是促使苏联冷战失败的原因之一。现在我们在伟大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牢牢把握国家安全,也算是从戈尔季耶夫斯基事件中吸取的重要教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间谍战

                          克格勃,军情六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历史的每个节点都少不了间谍的身影,情报的重要性怎么夸大都不为过。情报就是信息。在信息时代,不仅是信息,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也越来越重要。回顾历史的跌宕起伏,令人唏嘘。也对现在有很多的启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比想象精彩的永远是现实

                            读完此书,不经一次次感慨,在从事间谍活动中,细节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个系统或是一件重要的事往往会败于 "平平无奇" 的队友手中。中情局的 "疏忽",是很典型的美国做事方式。克格勃体系,也是庞大组织中的典型官僚体系。关于 Oleg Gordievsky,作者如是说:"他是一个造成了深远历史影响的人,一个出色的人:桀骜不驯、精明能干、脾气暴躁,突然闪现的讽刺性幽默和他的忧郁气质相得益彰。他有时很难让人喜欢,但你不得不钦佩他。他说他没有遗憾,但他说话时会不时停下来,忧郁地看着只有他才能看见的远方。他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之一,也是最孤独的人之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这本书,终于理解了卧底就是活在悬崖边上的真正含义。

                              受喜欢侦探推理小说的影响,我个人酷爱看谍战类的连续剧。早期的《潜伏》《黎明之前》,后来的《悬崖》《风筝》等,都反复的看了几十遍。有些桥段的台词都快倒背如流了。然而,身处旁观者的视角,只是觉得这些剧集精彩,比那些无脑夸装的谍战剧好看,还不乏幽默的桥段,也就仅此而已。所以,在《潜伏》里看到初期翠萍的土气,在《悬崖》里看到顾秋妍的小性,还觉得有些可爱呢,甚至有些不理解为啥余则成或者周乙这些卧底高手怎么那么紧张,到底会带来什么害处啊。甚至觉得他们有些言过其实,杯弓蛇影了。我当年罪不理解的就是张嘉译扮演的周乙对老魏说的那句话:“我现在想的就是怎么活下去,干我们这一行就是在悬崖边上行走,不定哪天一个不小心就栽下去了。” 至于吗?他们都是藏在敌人阵营深处的人,又有着不错的身份掩护,怎么会暴露呢。今天读了这本号称是比尔盖茨推荐的《间谍与叛徒:改变历史的英苏谍战》后,才明白了卧底人员过得究竟是怎样的日子。我们经常听说的都是美苏争霸,可实际上,在间谍渗透的这个领域,英国的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实际上远比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功劳大。他们不单成功策反了前苏联克格勃组织里的一位资深人员成为了自己的卧底,更是在他身份彻底暴露之前,从克格勃手中成功的将他救出了。这本书是非虚构类书籍,也就是说,书里面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发生的。但是整个阅读过程却让你觉得比读《谍影重重》的小说还刺激。不过因为是纪实类的书籍,本书开篇确实没有那么吸引人,一下子就把你带进去了。而是慢慢的介绍那个从克格勃叛变过来的间谍,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一点点步着父兄的后尘,又是怎样在克格勃组织内感受到了自身组织的黑暗,而又是如何在几次机缘巧合的过程中为军情五处窃取情报,到后来甚至身居克格勃高位时,又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愚蠢行为泄露了马脚,被克格勃召回苏联本土的。而那些在电视剧里一带而过的所谓营救行为,即使是在英国军情六处全面策划,全力支持的情况下,仍然是险象环生、岌岌可危的。我们平时玩狼人杀,当了狼人说几句假话都面色发白,手心冒汗,前言不搭后语的,而一个身边充满了窃听装置,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潜在的告发者的环境,既要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正常,又要巧妙地获取情报,还得想出不受影响的和自己的上线进行情报交换方式,这想想都要了命了。而这还不是最大的危险。最大的危机在于,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提供情报的那个阵营就会出现一个叛逃者,而你也不知道这个人究竟知不知道你的身份秘密。而又因为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还只能让尽量少的人知道你的存在,而这却又造成了当要营救你时的诸多掣肘。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当个观众就是最好的选择了。无论是叛国也好,还是为了真理付出自己的生命也罢,间谍这活真的不是人干的。如果你和我一样,也对谍战类的故事感兴趣,那就阅读一下这本《间谍与叛徒:改变历史的英苏谍战》吧,我保证你大呼过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内心光明

                                优秀的非虚构类作品,作者应该是位优秀的调查记者,结构紧凑,文字有张力,也不乏诙谐,从一个间谍的真实经历入手,反映两大阵营间间谍斗争的波谲云诡,在国家机器面前,脆弱的人性也能静静缓慢发芽,触摸阳光并在那么一瞬间展示柔软的温情,当然更多时候看到的可能是人性的扭曲和变异,顺应甚至利用铁幕的威压,向着更深的黑暗试探生根。这段黑暗隐秘的历史,在作者笔下呈现出来,并没有压抑让人艰于呼吸视听,也在一方面说明作者内心光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惊险刺激远超好莱坞剧本的间谍故事

                                  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克格勃世家子弟,父亲、哥哥和他本人均为克格勃,他的履历很耀眼,是苏联情报机构的一名优秀人才,46 岁的他被晋升为克格勃伦敦情报站站长,他的人生似乎奏响华彩篇章。戏剧性的一幕就此拉开,他竟然是一名双面间谍,既效忠苏联,又服务英国,他的身份,连他最挚爱的妻子也不知情。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被召回莫斯科接受任命,这是真的还是圈套?1985 年 5 月 18 日,从这一天他步入莫斯科机场开始,他的人生变得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完全把好莱坞导演甩出十八条街之外。* 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手拿超市购物袋在红场向英国特工传递逃跑信息,失败。* 英国情报人员收到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发出的求救信号后,吃了一口棒棒糖。* 英国情报人员带着襁褓中的孩子,护送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出逃,几次靠孩子化险为夷。* 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竟然在到达逃亡约定出发地的前几个小时,在小酒馆喝醉了,睡了一觉,差点错过会面的时间。除了惊险刺激以外,还有很多好笑的 “日常”,其实大部分克格勃特工,披着合法的官方外衣,虚报工作经费,过着舒适的 “体制内生活”。间谍也是经常性 “跳槽” 的人,从美国 “跳槽” 到苏联,从苏联 “跳槽” 到英国,从英国 “跳槽” 到苏联,不过他们的 “跳槽” 成本高,风险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彩

                                    如果是小说那它虚构的过于真实。如果是真实的,那本书又太精彩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间谍的气质和困难

                                      间谍,绝对不是普通人,他们是人类精英中的精英;他们往往都具有杰出的能力、无催的信仰和强大的心理,当然,他们所遭受的困难也是非人的。间谍,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这部纪实文学也很好的证明了 KGB MI6 之所以是伟大的间谍机构的原因。没有人可以对抗一个国家,而忠于一国的出色间谍机构或许是例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好看

                                        废寝忘食三天看完,作者在这本书中营造了一个绝妙的空间,提供了很多独特的冷战视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国家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意识形态,即使是包装在自由意志的外衣之下,国家也只是选择了不同的立场,无关对与错,但同时国家也在行使着一个或一群领导人的意志,屈从还是反抗,关乎一个国家,关乎每一个个体,也正是每一个个体共同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个体本身也因此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不起眼的尘埃,一阵微风就将其吹散在空中,难觅踪迹。国家会记住你,人民会记住你,仅此而已,但也不止于此……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