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真正好的碳金融書

    看了好幾本碳金融相關書,這本給我最佳的信息、最多的實例,清楚的執行方向與知識,絕對值得一看。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在科技的推动下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在享受经济社会丰硕成果的同时,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联合国因此提出了包括消除贫困、性别平等、优质教育、气候行动等 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一系列环境恶化、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下,从改善地区基础设施到出台国家级政策法案,从基础科学研究到跨行业机制协同,全球各地区各行业的从业人员和监管机构,竭尽全力呼吁并积极行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事实认知。国际结共识:直面气候风险,推动全球绿色发展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0.5度的斗争

      本书作者鞠建东教授是在得到《国际贸易争端 21 讲》的开课大神,跟张晓燕教授的《风险管理课》,都是我相当喜欢的课程。鞠建东教授在这本《绿色金融》中,为我们梳理了中国在聚焦 “双碳” 目标的过程中,有哪些政策与指导性方针,还有明确金融行业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定位。在 2016 年时,国家七个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就是针对金融业该如何配合支持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1+N 政策体系。例如在政策层面上,有着《“一带一路” 绿色投资原则》可依循 在实际产业改善升级方面,也有《高碳行业低碳转型部分技术指导》可供参照,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策确定性。至于如何利用这政策的确定性,就是企业主可以动脑筋的地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绿色金融》。绿色金融范畴:“双碳” 目标实现机制与路径、环境气候风险分析、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标准开发、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和产品创新、转型金融与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简称 ESG)投资等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我国逐步构建了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与五大支柱框架,从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方面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引导作用,标准体系、信息披露、激励机制、产品体系和国际合作这五大支柱也在不断丰富内涵、夯实基础。2003 年 6 月,花旗银行、荷兰银行和巴克莱银行等采用世界银行环境保护标准与国际金融公司 (IFC) 的社会责任方针,形成并发布了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简称 EPs),旨在评估和管理项目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2007 年欧洲投资银行发布了全球首支绿色债券,筹集资金用于气候相关项目。2013 年国际金融公司与摩根大通共同发行 IFC 绿色债券,此后绿色金融市场开始蓬勃发展。2015 年 3 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 (ICMA) 联合上百家金融机构共同出台了《绿色债券原则》(Green Bond Principles,简称 GBP)。这两项原则可以说是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的里程碑。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 (SPT) 的设定,应遵循 “实质性、可验证、时限性” 原则,应当具体、量化、可测度,可与基准值、行业标准值或平均值等进行比较,可被实际值所验证,与 “一切照常” 的运营情景相比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实质性改进。2017 年,中国人民银行向湖州银行首批发放 5 亿元支持绿色小微信贷的再贷款,对接包括 “绿色园区贷” 在内的 3 个产品。兴业信托・利丰 A016 碳权 1 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信托资金通过受让碳排放权收益权的形式,创新性地将福建省碳排放交易市场公开交易价格作为标的信托财产估价标准,向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融资支持。《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明确董事会或理事会的绿色金融主体责任,从信贷政策、投资政策、投融资流程管理、内控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大势让人容易忽略

          绿色生态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很多概念已经宣传很多,这可能是我觉得平平无奇的原因吧。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是否在主动、努力推动绿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有时我会觉得生态与自己关联度不高、紧迫感不强,进而不由自主地忽视自身的对生态环保、实施绿色的意识和行为。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