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论持久战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929 本(202)#《环球人物:2022 年第 14 期》🚢毛泽东给出了稳定部队、凝聚军心的方案 —— 把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士兵愿留则留,愿走的发给路费,将来愿意回来还欢迎;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班排设党小组,连上建支部,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前委统一领导;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连、营、团三级建立士兵委员会,官兵一致、上下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1928 年 11 月,率部在井冈山站稳脚跟的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写道:“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在红军中党员和非党员约为一与三之比,即平均四个人中有一个党员。”🚢古田会议后不久,在古田镇赖坊村不足 6 平方米的简陋厢房中,毛泽东展望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写下激情澎湃的文字:“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开始燎原。🚢“毛泽东读书从来不是作从概念到概念的学术推理,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革命运动。” 李珍评论道:“他重视对‘大本大原’即客观规律的研究,也重视读社会实际这一‘无字之书’。” 毛泽东后来说:“我这个人是不会打仗的,我的职业是教小学生的小学教师。谁人教会我打仗呢?第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是日本皇军,第三个是美帝国主义。” 正是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创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思想,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等部分。🚢“毛泽东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主动推动历史的作为,一是来自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把握。他从青年时期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始终坚持运用这一科学真理研究、解决中国问题。必胜的信心,乐观的态度,从根本上说就是从科学理论、从客观规律中来的。毛泽东形象地称之为‘想透了’。想透了,困难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二是来自他对中国实际的深刻了解,没有这一条,对科学理论的学习掌握就会落不到实处,不能发挥作用。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依据‘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基本原理,创造性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提出了人民战争的科学理论,最终实现以弱胜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李珍道。🚢1947 年 6 月 30 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 12 万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向南开进,为挺进大别山开辟了道路。他们先在鲁西南地区寻机歼敌。1947 年 7 月 23 日,毛泽东给刘伯承、邓小平发电报:“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 这时的刘邓大军远离晋冀鲁豫解放区,失去后方支援,缺少医药和粮食,连续行军作战极度疲劳,且伤亡较重,急需休整补充。🚢“挺进大别山名义上是进攻,实际上防御,是积极防御作战,彻底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部署,是扭转乾坤的一着。全国解放战争这盘棋一下就活了。” 任振杰说。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十分高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 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胜利挺进大别山后,刘邓大军迅速分兵向预定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到 11 月,共歼敌 3 万余人,建立 33 个县的民主政权,在大别山站住脚、扎下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善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与红军中很多将领不同,毛泽东从没有进过军事院校。他此前的军事经历不过是在 18 岁时参加了湖南新军,时长只有半年。没怎么当过士兵的他,在指挥革命战争的过程中逐步锤炼成了军事领袖。“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周炳钦说。毛泽东熟读史书,一部《资治通鉴》读了 17 遍。他说:“中国的军事家不一定是政治家,但杰出的政治家大多数是军事家。在中国,尤其是改朝换代的时代,不懂军事,你那个政治怎么个搞法?政治,特别是关键时刻的政治,往往靠军事实力来说话。”“《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在 1936 年所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引用《左传》中齐鲁长勺之战的例子,说明弱国如何抵抗强国,他分析道:“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 —— 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 —— 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 —— 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 —— 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 接着他指出,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非常之多,比如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生于盛世,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使命。年轻的我们,身负着时代的重任,肩负着社会的期待,要做的不仅仅是成为时代的见证者,更要成为时代的创造者、奋斗者。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青年当有为,当勇敢地追逐梦想,敢于拼搏奋斗,不畏艰难险阻,不惧失败挫折。唯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才能驱使我们勇往直前,在风雨中前行,终将迎来辉煌的曙光。让我们不负盛世赋予的机遇与责任,用青春的热血谱写自己的传奇,用汗水和奋斗点亮人生的路途,让每一个青年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