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5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效性强

    竟然有安倍遇刺的评论分析(刚刚过去两周),并梳理了从伊藤博文开始的首相遇刺并挖掘其背后政治和民生因素,追更《环球人物》杂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爱国

      爱国,是人们对祖国的支持与热爱,是联结个体与祖国最牢固的情感纽带。如同对母亲的爱一样,爱国近乎天性。人们从朴素情感出发,经过实践深化,达到理性升华,形成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爱国,本不是一个问题,也不应成为问题。但是,关于为何爱国、如何爱国的争论,时不时在舆论场泛起。这就有了我们探讨这个问题的缘起和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论持久战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929 本(202)#《环球人物:2022 年第 14 期》🚢毛泽东给出了稳定部队、凝聚军心的方案 —— 把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士兵愿留则留,愿走的发给路费,将来愿意回来还欢迎;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班排设党小组,连上建支部,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前委统一领导;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连、营、团三级建立士兵委员会,官兵一致、上下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1928 年 11 月,率部在井冈山站稳脚跟的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写道:“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在红军中党员和非党员约为一与三之比,即平均四个人中有一个党员。”🚢古田会议后不久,在古田镇赖坊村不足 6 平方米的简陋厢房中,毛泽东展望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写下激情澎湃的文字:“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开始燎原。🚢“毛泽东读书从来不是作从概念到概念的学术推理,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革命运动。” 李珍评论道:“他重视对‘大本大原’即客观规律的研究,也重视读社会实际这一‘无字之书’。” 毛泽东后来说:“我这个人是不会打仗的,我的职业是教小学生的小学教师。谁人教会我打仗呢?第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是日本皇军,第三个是美帝国主义。” 正是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创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思想,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等部分。🚢“毛泽东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主动推动历史的作为,一是来自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把握。他从青年时期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始终坚持运用这一科学真理研究、解决中国问题。必胜的信心,乐观的态度,从根本上说就是从科学理论、从客观规律中来的。毛泽东形象地称之为‘想透了’。想透了,困难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二是来自他对中国实际的深刻了解,没有这一条,对科学理论的学习掌握就会落不到实处,不能发挥作用。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依据‘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基本原理,创造性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提出了人民战争的科学理论,最终实现以弱胜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李珍道。🚢1947 年 6 月 30 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 12 万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向南开进,为挺进大别山开辟了道路。他们先在鲁西南地区寻机歼敌。1947 年 7 月 23 日,毛泽东给刘伯承、邓小平发电报:“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 这时的刘邓大军远离晋冀鲁豫解放区,失去后方支援,缺少医药和粮食,连续行军作战极度疲劳,且伤亡较重,急需休整补充。🚢“挺进大别山名义上是进攻,实际上防御,是积极防御作战,彻底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部署,是扭转乾坤的一着。全国解放战争这盘棋一下就活了。” 任振杰说。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十分高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 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胜利挺进大别山后,刘邓大军迅速分兵向预定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到 11 月,共歼敌 3 万余人,建立 33 个县的民主政权,在大别山站住脚、扎下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学排名的初衷是好的,但不应异化为择校的唯一标准,更不应变成一个商业标签。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排名已经影响到中小学教育。国外早就有对中学进行排名的做法,中国虽然在官方层面是禁止的,民间私营机构却会对中小学进行排名,而且普遍将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这种功利化的思想对于教育的危害是巨大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善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

            与红军中很多将领不同,毛泽东从没有进过军事院校。他此前的军事经历不过是在 18 岁时参加了湖南新军,时长只有半年。没怎么当过士兵的他,在指挥革命战争的过程中逐步锤炼成了军事领袖。“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周炳钦说。毛泽东熟读史书,一部《资治通鉴》读了 17 遍。他说:“中国的军事家不一定是政治家,但杰出的政治家大多数是军事家。在中国,尤其是改朝换代的时代,不懂军事,你那个政治怎么个搞法?政治,特别是关键时刻的政治,往往靠军事实力来说话。”“《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在 1936 年所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引用《左传》中齐鲁长勺之战的例子,说明弱国如何抵抗强国,他分析道:“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 —— 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 —— 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 —— 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 —— 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 接着他指出,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非常之多,比如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致有温度的杂志

              好久没看杂志。在一位发表评论的同学的链接页面读到一页。 就此一发不可收,一口气读完整本。感谢得到提供这么好的阅读频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于盛世,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使命。年轻的我们,身负着时代的重任,肩负着社会的期待,要做的不仅仅是成为时代的见证者,更要成为时代的创造者、奋斗者。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青年当有为,当勇敢地追逐梦想,敢于拼搏奋斗,不畏艰难险阻,不惧失败挫折。唯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才能驱使我们勇往直前,在风雨中前行,终将迎来辉煌的曙光。让我们不负盛世赋予的机遇与责任,用青春的热血谱写自己的传奇,用汗水和奋斗点亮人生的路途,让每一个青年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向革命导师、人民军队缔造者致敬!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回过头来看,古田会议奠基的政治工作对我军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014 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这次 “新古田会议” 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提议召开的。他说:“在古田会议召开 85 周年之际,我们再次来到这里,目的是寻根溯源,深入思考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敞亮

                    看到 毛主席的介绍 在佩洛西访台之时 上井冈山 夺取政权 特别是论持久战 太伟大了你打你的 我打我的 特别是朝鲜战争 我们就一直打下去 打到他们喊停为止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还有底层社会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没有小事也没有大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就一本杂志来说,篇幅有点多,但是内容还挺丰富的,古今中外,不拘一格,看起来不觉得有压力,而且还挺有收获感,是一本质量满高的杂志,可以追。本期印象最深的是 “鱼头” 那篇,感觉没点文化,都不敢吃鱼了,这种卷 —— 高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环球人物》第14期读后感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人物》每次都抢鲜阅读。这一篇的主要人物着重讲了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从 1927 年 8 月 1 日凌晨,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开始的中国人民自己的军队诞生,讲到古田会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确立,再到毛泽东重要军事思想在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生发展实践,正是这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凝聚了集体智慧的思想,带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由弱胜强,取得最后胜利。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