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夏禹 亦称大禹、戎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夏朝创建者。奉舜命治水十三年,据后人记载,他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为舜封为夏伯,都阳翟(今河南禹州)。继舜位。后以天下授益,子启自立,开始家国世袭制。今浙江绍兴有大禹庙。夏商周工程论证,中国商王朝之前确实有个夏王朝。夏王朝的开国首脑是禹,即大禹、夏禹王。夏禹在中国古代被奉为圣贤。科举时代的童蒙教育,都有大禹治水故事,毛泽东幼年在南岸私塾读《三字经》、《千字文》就知道夏禹其人其事了。夏禹一心为民、一心为公的形象,在毛泽东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1913 年,他在长沙读书的讲堂录里,即记有夏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内容,后来在其自撰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又称赞夏禹 “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耐久而已”。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吴军说过,历朝历代的皇帝。对文明的进化没那么重要把人当作历史读,以 20 世纪中国政治思维的宏观审视历史人物,用斗争的哲学理念解析历史人物,毛泽东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法则,也有很多的个性色彩。在他一生的言论里,对中国历史长河里的许多人物,分别持有异乎于前人和同时代人的评述和创见。这是 20 世纪一位伟大政治家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人物的定性、定位;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它虽是一家之见,却真实反映了毛泽东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伟大的巨人胸襟,读后令人铭感五中,久久回味。古往今来的领袖、政治家多多,但还很少有像毛泽东那样能高屋建瓴、运用自如、恰到好处地谈说过如此众多的中国历史人物。虽然,相当多的是举例、比方,有的是片字只语,却发人深省,令人睿明,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认识毛泽东思维和行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历史总是胜利者写下的,是为活着的人们而写的。人民群众能创造历史,但能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只有伟人。我作为本书作者,经多年采撷,站在前辈和同侪的脊背上,编制此书,冀望从一个侧面来深化认知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伟大的人民领袖。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