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年少时常设法逃避孤独,好像孤独是一种负面状态。也常抱有侥幸,不断寻找、制造与他人共感而机会。可人终究是孤独的,这就是真相。读书、书写是一个个孤岛偶然地碰撞。共感的振动,虚幻的雀跃,温暖的大楼顷刻崩塌,大家又回到各自孤独的轨道上。时至今日,仍不断告诫自己 —— 习惯孤独这件事,需要修炼。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篇幅很短却承载了很多。深刻揭示了大萧条时代美国梦的脆弱性和幻灭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结局让人唏嘘。我以为乔治会带着莱尼继续逃亡,彼此保护彼此依靠。这下乔治更孤独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得到之书第26本有感

          读到最后,是懵痛的状态,就这样结束了?孤独与梦想,冷酷与情谊,意外与意料之中,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一切都是那么不堪一击。走不出的宿命,挣脱不出去的网,虽然曾有微弱的光一瞬间照亮心灵,带来一丝的暖。作者留给读者无尽的思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切都结束了

            大个子,或者说大傻子死了,代价是一个女人和一只小狗的死,以及他朴素的梦想。在法律上,他是有罪的,这毋庸置疑。他的死,让这个世界再次变得世俗,乔治少了麻烦,但会像其他人一样孤独,庸俗,像一个正常的穷人一样活着,而为什么活变得不再重要。最后,像坎迪和黑人老头一样,甚至主那条老狗一样,孤独地死在某个农场的旁边。一切就都结束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热闹中,都是孤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过 2 个小时就能看完的作品,却给人留下久久难以消散的痛楚和无力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跟如今努力工作也是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有爱人家人朋友的陪伴生活才有盼头,我想是这样,但很多时候都事与愿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孤独

                    没关系,人都是孤独的,但不一定是个体,如果你一直想要获得陪伴,甚至不管这人是谁,你喜不喜欢,那你一定会受到伤害的。但如果你能找寻到属于你自己的部分,你的个体,那么就享受这份孤独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点意思

                      如题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