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中国的乡村振兴不同于美国

    从作者徐建国老师的求学经历可以看出,徐老师是正宗西方经济学科班出身,所以论述西方经济学概念和讲述金融学是一把好手,所以我 5 星推荐他的《徐远投资课》,因为关于金融和投资概念,美国绝对是我们的老师,他们走过的路踏过的坑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本书讲农村土地和城市化,还是用西方模式来套,鼓吹人口自由迁徙城市化,农村土地自由流转入市,西方大农场模式,这一套如同西方经济学教授对苏联的休克疗法,不是傻就是坏。关于三农问题我赞同温铁军老师的整体观点,中国是原住民农业,乡村振兴不能学美国,未来的中国农村是类似欧洲模式,作者出身苏北农村,身为北大教授,当然希望取消户籍也并不留恋家乡,但从本书成书过去了 5 年,从全国的脱贫攻坚,到现在的乡村振兴,我国应该会走不同于美国的道路,江浙户农村已经开始通水通公交的城市化改造,哪里乡村的户籍已经可以比肩北京户口了。所以具体名词解释和实操类要向专家虚心学习,比如如何看企业报表,业绩分析,市场上的投资种类,利弊等等一定要听专家的,但未来社会发展方向,国家改革路径,那一定不能听经济学书斋型专家的,需要接地气的实地调查,下过乡插过的队,走遍世界亲自乡村调查过的温铁军更靠谱些。

      2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摘抄 1,资产提供收入,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对收入有正的或者负的影响。资产的产权越完整,提供收入的能力越强,进一步可以形成更多更好的资产,提供更多的收入,如此循环往复下去。看似微小的产权安排上的差距,能够产生天壤之别的收入后果。我国巨大的城乡差距,就是对农村歧视性制度安排所导致的农民产权制度不完整的结果,而近代中国农村三大现象,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亿万农民工进城,都是农民冲破对农村土地和农民人力资本这两大资产的产权限制的产物。     2,产权的完整性对资本和收入的影响至关重要。产权不完整,资本的潜在收入流就不能完全获得,或者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来获得,因而资本的净价值自然也就下降了。更重要的是,在产权不完整的情形下,资产的某些潜在收入可能根本就无法实现。一件物品,只有在懂得(或者适合)使用它的人手里,才有用。中国的古话,“红粉赠佳人,宝剑赠英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农民,粮食产量完全不同,就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农民,因而产权的完整性得到提高,才使得土地的潜在收入流得以实现。     3,实现资产的收入流和价值,不仅可以通过自己使用,还可以通过出租给他人使用,或者完全转让给他人来实现。由于资产的多重属性和不同个人的异质性,一件资产可以为别人提供更高的收入流,因而别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购买。这时候该资产的最佳用途就不是自己使用,而是转让给别人使用,用得到的货币收入购买自己需要的服务流,而中间的差值就是交换导致的社会福利净增加。实现这一福利增加要通过市场交换,前提是完整的产权,即所有者有权把资产转让出去。从本段分析中可以看出,转让权是比使用权强度更高的权利,能够实现比使用权更高的收入流。收益权的本质是使用权的部分转让,其强度处于使用权与转让权中间。     4,产权的不完整性不仅直接减少了收入和资本的价值,还有一个重要的间接效果,就是使所有者降低了对资产的维护程度,减少了进一步的投资,甚至诱发所有者对资产的过度使用和伤害,从而进一步严重减少资产所能够带来的潜在收入流。举例来说,农村的土地倘若每年都调整一次地块,因而农民仅仅拥有一年的耕种权,那么预期到第二年,农民将无权耕种同一块土地,于是在耕种过程中,农民就不会对土地的肥力进行投资,因而第二年土地的肥力就会下降,几年以后肥沃的土地就会变成肥力很差的土地,农业产出就会大幅下降。这个例子的含义是,如果农民只拥有短期的耕作权,那么农业的长期产出就得不到保证。通过减少地块的调整次数,延长土地的承包权可以部分解决这一问题,其背后的原理就是产权的完整性得到加强。     5,收入是一连串的事件,看似细微的差别所引起的一连串的变化,在经过不太长的时间以后,可能导致收入的巨大差别。收入的初始变化会引起的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人力资本的投资。倘若初始的无效产权导致了初始的贫穷,人们无力在营养、健康、文化修养、科技知识等方面进行投资,或者是工作时间太长、工作性质枯燥、工作环境恶劣等原因使得人们的健康和智力受到损害,那么人力资本就得不到积累提高,未来赚取收入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地,城,现在和未来。

        放在中国 3000 年农业社会的历史时空看,今天的三农问题、乡村振兴都是中国历史转型中的一部分。这个转型期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算起的话,已经延续了将近 200 年,今天还在转型。所以从这个角度,今天的诸多问题,土地、劳动力、城乡等问题都是阶段性的存在,总会有解决的那一刻。徐远老师的这本书就是在当下思考、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本佳作。在这本书里面,徐远老师分析了城市的起源,城市是容器和磁体;分析了征地冲突的根源,分析和讨论了解决城乡问题的政策,户籍、土地的改革方向等。在本书里面,徐远老师对于问题的分析视角之精准、政策建议思路之精深,都是让人豁然开朗、深受启迪。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想主义的最后余晖

          读到最后我已经在想该如何评价这本书呢,没想到最后一句太太的评价真是一语中的。“太太也嗔斥我这点 “理想主义的最后余晖”,然而仍经年累月包容支持我踽踽独行的旅程。” 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最后关于工业化与农业化的知识点引发了我一些思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身边现在都在发生这样的农业中提升工业化的比例。有意思的是身边很多去搞农业的朋友,不知道他们是否弄清楚了这个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解土地资源要素的优质读本

            土地是一切要素的根本,而水资源又制约了土地的选择。人们在土地上生活,进而有了村落。村落间修建了提升效率的道路,商业交易频繁了,就有了城市。城市与村落的区别,除了道路与交易效率,还在于人口密度。换言之,人多了,就成了城。城市人口多了,就出现了承载力的问题,但从国际经验来看,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举国工业化下的农村转型

              本书由徐远教授将曾发表于澎湃新闻的专栏文章再次梳理、集结而成。全书以城市的诞生、变迁及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城市化进程为主要内容,以人、地、城为三条主要线索,就城乡二元政策、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贫困落后的底层逻辑 —— 产权制度残缺无法市场化经济不循环财富增值慢。感觉咱们的华夏文明应该是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农耕文明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汉唐、明清等诸多强大王朝,长期占据着世界文明的主流位置。令人感到吊诡的是,恰恰是因为我们将农耕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才陷入了「创新者的窘境」,以至于没能赶上工业革命这波时代浪潮,即便到了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国,人口的主体仍然是农民。为了尽快追上发达国家,中国快速启动了工业化转型,但一个传统社会,其他一切不变,一下子把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工业,是不现实的。历史上的大炼钢铁、三线工程都实实在在的给我们上了一课 —— 国家的工业化转型没那么简单。在传统的认知框架下,大众的眼球更多聚焦在工业革命的硬核技术上,对法律、产权、金融等为代表的软创新关注不够。在这种认知模式下,中国的工业化转型难免要走一些弯路。从 1978 年起,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在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上取得了大量突破,这才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文中大书特书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亿万农民工进城等一系列现象 —— 实质都是在中国工业化转型大背景下,农民突破残缺的产权制度,分享工业化成果的不懈努力。建国以来,我们用 60 多年时间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到 2012 年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转型。农民在我国的人口占比从建国初期的 90% 以上,下将至 2020 年的 36%。通过转型,我国成功的将数亿人口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在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亿万农民离开了世代耕作的土地,离别了可爱的家乡,进入城市开始创造新的生活。如今,中国已经迈入了城市化的全新历史进程,但农业人口的转型之路远未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的不舍,感到他们转型的痛苦,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的成长,感受他们成功的喜悦。我们更应该相信,无论自己现在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未来都要靠自己去打拼,勤劳善良的中国人终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全新的历史。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书时不能为稻梁谋,好在现在好一些了。日子总是慢慢变好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行的底色在深度

                  纸本的书在多抓鱼上已经买了有两三年了,一直没空看。发现得到电子书上有,边开车边听,估计最多两三天就能听完吧。感慨这个时代,阅读的体验确实变了许多。从折叠度这个角度来看。纸质书只能够看,电子书还可以用来听,每天听本书更是增加了信息的密度,是更高级的折叠术。并且还可以折叠,就是看电子书上划线的评论留言,这个其实是更精华,并且有交互。我看到这本书划线与留言最多的一条原文是:三农问题的根本就是城市化。一语中的。这个认知的折叠太点晴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 地 城

                    前半篇,感觉作者在吐槽,当看到对三农问题的理解,对工业化的理解,还是给了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农民主导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从家庭承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崛起到城市化进程,如何解决后城市化时代农民问题,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希望通过顶层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给人感觉大家都在抓产业发展,其实多数在与耕地争权;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无非政府投资,抓亮点可以,却难以面上解决。总之还有很多问题,改革开放 30 年,农村耕种人员、农民工都从 20、30 岁接近 50、60 岁,懂种地的人、城镇化主力军的农民工逐渐老去,何去何从,农业工业化可以解决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如何解决,依靠科技发展吗?仿佛短期内还是难以解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城乡差距的产权解读

                      一、城乡差距是必然结果我国城乡差距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人们对于我国城乡差距的事实认定并没有太多的争论。从统计数据上看,我国 2009 年农民占总人口的 53%,但是农业产值只占到总产值的 10% 左右。假设农业产值全部归农民,且农民从农业中得到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 40%,不考虑其他的转移收入,那么城乡差距就大概是 3.3:1。这里只是算一个简单的大账,许多因素例如税收和转移支付都没有考虑在内,但是这个账有助于展示一个基本的事实:当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被限制在农村,需要从土里刨食,不得不依靠进城打工赚取额外的收入时,城乡差距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逻辑上毫无奇怪之处。二、三农问题其实是一农问题由于工业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农业,经济增长的主体是工业生产的增长,而城市是工业生产的天然场所,于是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而被限制在农村和农业中的农民被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无法(充分)分享工业文明的成果,收入增长缓慢就自然而然了。在城市经济和城市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反衬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缓慢被彰显出来,表现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因此,所谓的三农问题,其实就是一农问题,也就是对农民的限制问题。对农民的限制,集中表现在对农民的生产要素的产权限制:土地、人力资本、实物与金融资产。由于土地和户籍制度上的限制,农民对这三种主要要素的产权都是不完整的,因而无法充分利用这些要素赚取收入,积累资本。三、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期待改革开放的成就,归功于市场机制的引入与逐步完善,而市场机制的基础就是产权制度。虽然 1978 年以来的改革起源于农村,但是农村产权改革却是 "起大早,赶晚集"。随后的农村改革进展缓慢,土地、户籍等方面的改革严重滞后,没有在农村建立起完善的产权制度,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农民贫穷和农村落后的根本原因。解决三农问题,减小城乡差距,要求推动新一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农民对土地的产权,松绑户籍制度,界定农民人力资本产权。所幸的是,这样的改革尝试正在成都、重庆等地进行。这新一轮的农村产权改革,有可能像 1978 年开始的旧一轮农村产权改革一样,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地•城我们在城里也在房里

                        徐远教授讲述了 中国近几十年经济发展与背后土地制度的关系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 城市化能节省资源 而而非浪费资源中国在未来的城市化道路任重道远 农村土地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恰好也说明了这一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现在一个都市人倘若造访一个偏远的村庄,感觉到的一定是难以名状的宁静,就像一个老人在冬日暖洋洋的阳光下打盹。鸡飞狗叫之声越盛,这种宁静的感觉会越强烈。无他,这里的一切太慢了,时间几乎是静止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没有变化。2000 多年漫长的王朝社会,就是在这样的极慢中转瞬而逝的。乡土社会的静止,或者还源于这样一种原因:人们手里的 “二亩地、一头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春天播种,秋天收割,是那样安稳、可以预测。佛曰:“已知” 是一种 “障”,阻止人们获取新的知识。“已有”,又何尝不是一种 “障”?何况,在新的技术革命以前,这种障碍真是很大的。有容乃大。比 “容” 更大的,是放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是关键,乡村的人口更是关键

                            以人为本的城市化,不仅有助于城市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地城

                              资本与收入是一组对应的概念,对于二者关系的最早阐述可以回溯到欧文・费雪 1906 年的论著 ——《资本与收入的本质》(Fisher,1906)。费雪区分和界定了一组相关的概念:财富(wealth),服务(service),产权(property rights),资本(capital)和收入(income)。这一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简单概括如下:(1)财富是被人类拥有(owned)的物(material object),包括:土地和土地改良装置,合称不动产;商品,即动产;人类自身,包括奴隶和自由人。财富可以被转让(自愿或者非自愿),可以通过数量、价格、价值等方式来测度。(2)财富的使用,即财富提供的服务,是财富带来的合意的变化或者防止的不合意的变化,比如房屋提供居住的服务,大坝提供防止土地被水淹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用数量、时间或者其导致的财富的变化来测度。服务和财富一样,可以被交换,有价格和价值。(3)产权是 “拥有” 和 “使用” 财富的权利。财富对应的是具体的对象,而产权是抽象的财产权利。面包是财富,而食用面包的权利是产权。(4)资本是一个时点上的财富存量,收入是财富在一段时间内提供的服务流量。资本与收入一一对应。(5)费雪的收入概念指的是实际收入,是资本提供的服务流,而不是货币收入,即得到的货币数量。后者是获得前者的手段。把货币收入算作实际收入,实际上是双重记账。(6)资本的价值等于资本预期能够提供的收入流的现值,这实际上提供了所有资本品,包括不动产、商品和人力资本的定价公式。需要注意的是,未来收入流的价值决定了资本的价值,而不是相反。(7)资本价值的贴现率,由人们在当期和下一期收入的替代因子,即不耐的程度,以及收入增加的速度和风险程度决定。贴现率随着不耐的程度、收入增加的速度、风险的大小和风险厌恶的程度而上升。9 费雪第一次完整论述了资本与收入的概念和关系。费雪的论述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他对人力资本的论述一笔带过,在 20 世纪初,人力资本的概念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人力资本的重视在半个世纪以后西奥多・舒尔茨(Schultz,1961)的论述中才显现出来。10 但是,费雪已经把人类自身归入广义的财富范畴,因为人可以提供服务,这里面已经有了人力资本的影子。二是,费雪对产权的论述较为简单,与在他之前的古典经济学家一样,产权被简单定义为 “拥有” 财富的权利,这种权利在费雪那里是高度抽象的,其获取、保护、行使和转让的成本都被假定为零。而对于引入交易成本的考量,是在后来科斯(Coase,1937)的分析中出现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期待释放农村土改改革红利

                                我读书少,能看到这样深入讨论人地城的书真的是三生有幸。一个人一旦开始思考经济增长的问题,那就再也停不下来了。感谢徐老师,把思想盛宴分享给我们。我会再把徐老师的五本书看一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者对很多问题都有深入了解,找到问题根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了解我国土地制度

                                    这本书系统梳理了我国土地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土地政策的变化。作者对农村土地改革投入极大精力研究,为自己的农村情节和土地情节做了学术上的升华。想了解中国土地制度,可以好好看看这本书。但本书有一个缺憾,没有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也没有对比国内外土地制度演变,特别是没有说清楚我国现存土地制度的根源。核心就是一条:为什么农民不能失去土地,换句话说,为什么不能让农民拥有土地的完全产权,完全自主的处置自己的土地。这个问题没说清楚,只是就事论事,将一些经济学理论套在我国的土地现实上。不得不说,差点意思。土地制度看起来是经济问题,实质上是政治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农民的理解

                                      身为农村人,第一次通过徐老师的书去感受农村,农村的人,农村的地。农民对土地的偏好应该就是现有土地政策导致,户籍改革,土地产权归属改革,希望能再快一些。有太多人在城里,心在农村想法的了的人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城市,是容器,是磁铁

                                        历经亿万年的阵痛与沉淀,大自然孕育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土地有贵贱之分吗?


                                        土地当然有丰沃、寡薄之分。“城市土地的价格,其实不是‘土地’的价格,而是‘位置’的价格。”
                                        那么,人呢?
                                        “偌大的中国,其实只有两块地方,一块是城市,一块是乡村。偌大的中国,有两种人,一种是城里人,一种是乡下人。”

                                        中外关于人与城的可读性最强的好书,似乎没有之一!
                                        与这本书结缘,得感谢《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香帅老师邀请她的北大同事徐远先生讲授房地产特辑以飨读者,推荐了徐先生的《人・地・城》,并分享了她的读书笔记《致他们理想主义的最后余晖》。徐先生的讲授精彩有料自不必多说,香帅老师读书笔记温情的文字也将 “对中国城市化、户籍土地制度的一些思考和反思” 之雕塑般的棱角涂敷上了包浆。
                                        心动,拿下了电子书。
                                        这是一本专著!有理论支撑,有田野调查;有国际视野,有草根情怀。但出于职业原因,对工作之余品读专著,心里时常会生出些小情绪 —— 害怕铺天盖地的专业术语和佶屈聱牙的长篇大论。
                                        但《人・地・城》相当特别:由数篇杂文组成,在八篇(章)的架构中,一篇短文一个主题,既相互独立,又血脉相连,形散而神聚。人类历史、中国的土地制度变迁、乡土与乡情,其说史鲜活扑面而至,其叙事通达守约施搏,其抒情含蓄欲说还休,其言志从容高远脱俗。正如汪丁丁所言:“这是我读过的中外关于人与城的可读性最强的好书,似乎没有之一。”

                                        当我们提及 “土地”“农村”,我们会想起什么?
                                        一,二,三,时间到。
                                        “网红李子柒小姐姐的世外桃源生活!”“农家乐。”“征地补偿款!实名制羡慕。”“家里有地的同事可以拍着胸脯说‘大不了回家种地去’。”
                                        “穷!落后!封闭!”“劳动力进城,土地撂荒。”“教育、医疗资源匮乏,公共服务滞后。”“留守儿童,父母亲情缺失,隔代教养问题重重。”
                                        如此天壤之别的印象,恐怕是透过了代际差异、媒体宣传和观察视角的滤镜吧!
                                        我第一次跟农村亲密接触是小学四年级的主题班会 —— 到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桂花庄小学结对子。那是 1991 年仲春的一个清晨,家长们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把收拾得干净整洁的孩子送到校门口上车出发。我们想着可以占用课时去乡间 “放野马”,那个兴奋劲儿呀!
                                        车驶离城区,颠簸了半个小时就到站了。是 “到站”,不是 “到了”。村小没通公路,剩下的路程得换成 “11 路”。
                                        下过小雨的乡间小道,一脚下去白网鞋面目全非,两脚下去,呵,稳稳的,但前方小伙伴踢踏起的泥水敷满裤腿。同学们发扬互助精神,分小组手拉手前行,不料,一人摔,一组摔。崩溃!
                                        连滚带爬,终于到了。村小的校长、老师和小伙伴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主题班会的正能量、结识新朋友的兴奋感驱散了途中的不快。村小没有校门;学校入口处有一个粪坑和一条土狗;教室是篾条土坯房,地面潮湿,光线阴暗;空气中弥漫着农家肥的味道 —— 仿佛这些都不那么刺眼扎心了。
                                        中午,我们分别跟结对子的小伙伴回家吃饭,体验农家生活。叔叔阿姨跟我父母年纪相仿,但他们显得朴拙又沧桑。午饭,主食是木甄子蒸的红薯白米饭;菜嘛,地里新鲜的莴苣,梗用来炒腊肉,叶子煮汤。“菜不好,饭要吃饱。” 周妈妈叮嘱我。
                                        午饭后,我提议参观参观。同样的篾条土坯房,潮湿、阴暗。厅堂和卧室没有几件像样儿的家具。厨房,人的饭、猪的食一起煮。厕所?后门出去,循着声音和味道去猪圈。
                                        那一天,我又快乐又沮丧。“还好你们没把我生在农村。” 到家时我小声对父母说。
                                        是看不起农村吗?不是!但说不上来是什么。直到多年后才发现那种复杂的心理是恐惧 —— 对匮乏的恐惧,对贫穷的恐惧,对害怕失去的恐惧。

                                        安土敦仁与富茶姑娘
                                        “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我的父母是 50 后知青,这两位城里娃在云南西双版纳支边 8 年,开荒种地、采茶割胶,养成了爱劳动的品质,退休后一人在屋顶栽种乐此不疲,一人重操木匠活计乐在其中。2017 年,我随父亲回农场访友。
                                        驻留的叔叔阿姨们大部分从国有农场退休,就是徐远先生笔下的被农业政策保护的 0.38%。他们有退休金,在景洪有房子,却舍不得这山林,仍住在农场的宿舍。眼见为实,他们在经济上已经跟贫困割席,但在精神上呢?一小撮胆大敢拼的离开了体制,承包了茶山,已成大户。当年带我父亲打猎的明亮叔,妥妥的大茶商,他的独生女,实打实的富二代 —— 富茶姑娘。
                                        我心里一阵酸,笑着埋怨父亲。父亲抽着烟,沉默良久后驳斥我道:“我跟你妈不回城,你能上好学校?你能有今天的眼界?”
                                        也许吧。大概率是的。城市化、信息化,人类社会经历着类似地壳运动的嬗变,指尖上的新一代在信息流中 “捕鱼”,在数据田中 “耕种”。如徐先生所言,土地天然不能流动,人可以;城市是容器,是磁铁,哪些地方能够让人们化 “他乡” 为 “故乡”,将决定未来中国城市经济的版图。
                                        质朴且厚重,浅白又深邃,在《人・地・城》里,我们触摸着土地的肌理,聆听着土地脉搏跳动的声音,感受着土地的温度,最终习得与她共生。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本有点“土气”的书

                                          泥土腥咸苦涩,一如人生。这本书的 “土气” 是接地气,是求真务实。


                                          2018 年 3 月,买《人・地・城》这本书是因为当时的我刚好大四,正在河南某不知名城市的房地产公司实习。
                                          在实习之前,我根本对房地产毫无了解。面试前恶补了香帅的北大经济学课里面关于房地产的内容,还算有用,但是对于工作心里还是很没底儿。
                                          我大学的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我报考农业类学校是因为中二学生的理想主义,一位来自农村的学子想要改变些什么。选择农林经济管理是因为这个专业的代码是:01。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工作的本质,了解房地产的来龙去脉,买了这本书。买来之后,还跟一位哥炫耀了下,他说你现在刚接触工作,最好还是先读读怎么待物接人吧,理解工作更深层次的逻辑在你站稳脚跟之后再来也不迟。
                                          这话我倒是听进去了,结果就是:emmm,我去借朋友的《人性的弱点》翻了翻,当然也没看完。
                                          这本书买来了一年也没读几页。最近公司出现了些问题,不是我能理解和左右的,刚好又碰上端午节,就花了两个下午啃完了。
                                          读这本书有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这本书是因为我想了解城市房地产才买的。
                                          读了第一篇发现这竟然串烧了我最喜欢的历史、读了第二篇发现作者写的城市印象是随笔啊、迫不及待地读到第三、四、五篇竟然像是重温了大学学的《农业经济学》。
                                          这本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此,大学时候学的《发展经济学》、《世界农业经济学》等所学内容虽然大多都还给老师了,这里不止重温了,还有些颠覆性观点使我增进了对一些问题的理解。
                                          泥土腥咸苦涩,一如人生,我喜欢这本书的 “土” 气。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