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期待早日上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能量与文明》

      从第一次用火烤制熟食,到驯服牲畜作为动力,到发明水车、风车,再到蒸汽机的出现,最终到今天的电力普及,人类利用能量的方式每发生一次变化,人类的历史就会发生一次变化。我们对能量的探索,还远远没有到达终点。未来,人类甚至会把探索能量的目光望向太空。1964 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首先提出构想,用掌握的能量来衡量宇宙间文明的先进程度。卡尔达肖夫将文明分成三个等级,1 级文明能够使用所在行星所有可用的能量,2 级文明能够利用所围绕的恒星所有的能量,3 级文明能够利用它所处星系的所有能量。今天的人类,还没有办法利用地球的所有能量,按照这个标准,人类文明大约是 0.7 级。但是我们走向 1 级文明几乎只是时间问题了,甚至已经有科学家提出了走向 2 级文明的方案,比如美国科学家弗里曼・戴森提出过 “戴森球” 的设想,简单来说,就是用太阳能发电板将整个太阳包裹起来,让所有的太阳能为我所用。你要知道,目前我们可以使用的所有能量,比如煤炭、石油、木材,如果究其本源,其实都是来自太阳能。可是太阳辐射的能量落到地球上的,只是很少一点。如果能将整个太阳的能量都收集起来,那时我们的文明会变成什么样子,今天的我们可能都无法想象。希望这些构想,都能成为激动人心的现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对能源种类的利用和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人力到畜力再到机械,原子能。从木材到煤炭,石油。这些都是我们追求发展所获得的成就。     什么事情都有他的两面性,对能量使用的追求也给我们带来了环境恶化,气温升高的后果。希望未来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连续文明 —— 生物圈中最大、最复杂的有机体 —— 的历史就遵循了这一过程。人类对更高的能量流动的依赖可看作有机体进化的必然延续。威廉・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1853—1932,因对催化作用的研究而获得 1909 年诺贝尔化学奖)首次明确将热力学第二定律 “拓展到了一切行为,尤其是全部人类行为…… 并非所有能量都能进行转化,为此做好准备的只有一些特定的能量形式 —— 它们也因此被称为自由能(free energy)…… 因此,自由能是各种生物所消耗能量的根本来源,任何事物都因为自由能的转化才成其如此”。(Ostwald 1912, 83)基于此,他提出了他的能量规则 “Vergeude keine Energieverwerte sie”—— 意思是 “不要浪费任何能量,把它们利用起来”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