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果然还是需要跨界思维
两位作者的身份很 “跨界”—— 弗里德曼是沃顿商学院教授,曾在福特汽车公司担任高管,同时还是三个孩子的父亲;韦斯特林则是管理学教授兼 “全面领导力” 项目研究总监。这样的背景让书中的建议既有理论高度,又沾着生活里的地气。他们提出的核心观点很颠覆:工作和家庭需要的其实是同一种能力 —— 领导力。这种能力不是用来管别人,而是用来经营自己的人生。书里最接地气的工具是 “四位观” 表格。作者让读者把生活切成四块:工作、家庭、社交、自我成长,然后像企业高管分析财报一样,审视这四个领域如何相互影响。比如加班太多导致没时间健身(工作侵蚀自我),或是孩子生病让工作效率下降(家庭牵动工作)。有位读者照着表格画完,发现原来自己总在 “拆东墙补西墙”—— 用熬夜加班换来陪孩子的时间,结果身体垮了,家庭关系反而更紧张。更妙的是 24 个实操练习。比如 “和伴侣聊价值观” 这个任务,要求夫妻各自列出十大人生信条,再找出重叠部分。一对总为育儿吵架的夫妻做完后发现,两人都重视 “独立人格”,于是调整教育方式,从互相指责变成合力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还有 “用上班技巧管家” 的脑洞:把项目管理中的 “敏捷工作法” 搬到家里,每周开 15 分钟家庭会议,分配洗碗、接送孩子的任务,效率竟比吼叫管用得多。书中案例也真实得扎心。有位女高管总在开会时接到学校电话,后来她按书里教的,主动找上司沟通:“我需要每周三提前一小时下班接孩子,但保证用其他时间补足工作量。” 结果上司反而称赞她 “善于规划”,部门里其他父母也敢开口申请弹性工作了。这些故事让人看到,所谓平衡不是牺牲,而是通过创造性的资源整合,让不同人生板块产生协同效应。不过这本书不灌鸡汤。它坦承 “四赢” 很难,所以专门用一章教人 “做实验”—— 比如尝试每天 6 点后不回工作邮件,坚持两周看效果。就算失败也没关系,书里连 “实验记分卡” 都准备好了,记录哪些方法管用、哪些要调整,像极了职场中的 A/B 测试。可能有人觉得,领导力理论用在生活里太冷冰冰。但读完全书会发现,它本质上是在教人用战略思维经营关系。就像河南那对经营药店的夫妻,把商业合作中的信任与分工移植到婚姻里,反而让感情在共同打拼中愈发牢固。这种 “跨界思维”,正是当代人应对复杂生活需要的智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你和伙伴们可能会在互导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冲突,毕竟你们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育儿观念和生活方式。身为指导员,你要尽力包容,不要对他们进行任何评判,而是通过倾听来支持你的客户,并以此表示你的同理心。你不需要认可客户所说或所做的一切,但你需要试着理解和尊重你们之间的差异,虽然你们处在共同学习的旅途中,但不同的人可以走不同的路。作为一名富有同理心的指导员,你可以帮助客户对那些棘手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帮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不是因为害怕被评判而停滞不前。你可以让客户勇于尝试新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不论自己的新方法是否可行,指导员都会关心他们。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