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80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1年完整读完第二十八本#

    精华摘录 1.“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2. 不是战而后胜之法,是先胜而后战之法。 3. 兵家的道,不是宇宙的真理,就是问人民支不支持战争,效不效忠君主,能不能为国捐躯。4. 在战争中,宣传机器和战争机器一样重要 5. 拿破仑说,战场上流再多血,也没有宿营地不卫生对军队的打击更大。 6. 什么叫取敌人 “首级”,就是取敌一首,升爵一级!从词语上把赏罚标准植入了,一颗人头不叫一颗人头,叫一级爵位。 7. 做人,靠什么不要靠靠山。8. 清廉服众,腐败的军队打不了仗。9. 作为将领,是否身先士卒倒在其次。因为你往往是在后面指挥,不是在前面冲杀。最重要的甚至也不是计谋高超,指挥若定,而是分配公平,谁有什么功劳你都清楚,都能准确衡量赏罚,则个个放心,人人奋勇,都给你卖命。 10. 我们看成功的企业家,都是雄才大略兼备。而雄才又比大略重要。因为大略可以问别人,可以请顾问,而雄才只能在自己身上。只有雄才,没有大略,也可成为大企业家。只有大略,没有雄才,在古代就做谋士幕僚,在今天就开咨询公司吧。 11.《司马法》说:“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睹为不善之害也。” 这是讲赏罚要及时,做好事的利益,让他马上得到;做坏事的惩罚,让大家马上看到。如果不能及时,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12.“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13. 孙子的观念是先胜后战,不胜不战。没有胜算就等。     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总觉得要战斗才是英雄男子汉,不懂得等待是战斗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4. 兵家的思想,讲究一战而定。战争不是打过来打过去,而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战而定。15. 所以百战百胜,是兵法没入门,不会打仗。16. 多少事,都误在频频动作。为什么频频动作,无非是一种焦虑情绪。17. 计策都很简单,根本用不了三十六计,有三计六计就够套用了。但执行就很重要,演戏的人要能挠到对方痒处。18. 说韩信能打仗,载诸史册的都是奇谋巧计,给人很大误区,以为打仗就是打这个。而本质上,大将就像总经理,运营管理才是本质。所以韩信说刘邦只能带十万兵,多了他就不会玩儿,而韩信带兵,是多多益善,给他一百万,他也能像运用自己的手臂一样指挥自如。这才是韩信的真本事。 19. 下判断、做事业,要把握两条:趋利、避害。趋利和避害的权重,应该至少是相当的,五十对五十。但是,往往都成了七比三,甚至九比一。为什么,因为利往往在明处,在眼前,让人激动;而害在暗处,在远处,让人心生侥幸。20. 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认为行动才有机会。却忘了事物的另一面:行动必有代价。21. 关羽是典型的百战百胜,一败而亡。22. 兵法都很简单,难的是判断。23. 恩怨恩怨,没有恩就没有怨,有多大恩,就有多大怨。我们和敌人的关系很简单,就是利益之争,打打谈谈。亲人之间的关系则比较复杂,成了爱恨情仇。 24. 吴起讲将道,有一句话叫 “出门如见敌”,就是随时保持警觉。 25. 所以用兵只听说过老老实实的速决,没见过弄巧的持久。 26. 从战略来说,从人生道路来说,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二十年你就超过所有人。功夫都在平时,都在基本面。 27. 拙速,就是准备要慢,动手要快。这就是林彪著名的 “四快一慢” 战术。 28. 经营和打仗一样,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其实比打仗的胜算还低十倍。因为打仗就是两方打,不是你胜就是我胜,经营是你不知道跟谁在打。29. 把战争成本降低,就能提高胜算 30. 一次把事情做对,一定搞定,不返工,就是最高效率。看来做任何事的道理都一样。 31. 他的整个军事思想,是慎战的思想,不战的思想,和速战的思想。 32。孙子的思想,一贯是赢不赢先别说,关键自己先别输。33. 皇上可以不懂军事,将军不能不懂政治 34.《司马法》说:“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 治军和治国,游戏规则不一样。     《兵经》说:“在国以信,在军以诈。” 35. 君臣之间,不要讲感情、报恩、爱戴之类,但每个人必须忠于自己的角色责任,忠于职守和游戏规则。 36. 善战者,能够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战胜,却做不到敌人一定会被我战胜。

      7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水平极高的《孙子兵法》解读

      这是从宏观过渡到中观的一本书。


      我看过很多《孙子兵法》的解读,而华杉老师的版本,是其中水平极高的,他的许多观点都让我醍醐灌顶。比如,他说孙子兵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它告诫你取胜不可控,你要做的是别出局,等待对手犯错的时机。这其实跟我们讲大败局的逻辑不谋而合。
      再比如,他说孙子兵法,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打不赢就不打;打得赢但是代价太大,也不打;打得赢也打得起,但也别着急打,看看能不能不打就让他屈服投降,这就是 “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本书对我帮助特别大,我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补充一条,华杉老师在得到里也有一个课程,就叫《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16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正合,以奇胜

        以正合,以奇胜,中国古代的一种用兵思想。指挥员在作战中,要正确地使用兵力,灵活地变换战术。《孙子兵法・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孙子兵法》可以说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它强调作战不是要墨守成规,而是根据当下的情境能够随机应变。《孙子兵法》可以说是做人的一种格局,它强调做人不是要随波逐流,而是接受现实的残酷依然努力前行。正确认识 "正" 和 "奇" 的关系才能意识到偶尔的 "投机取巧" 并不可取,更不能作为成功的经验进行复制,一切的努力都要脚踏实地,形成有效的积累,在循规蹈矩中进行常态的规划,升级认知,才会做到出奇制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對千年來解釋版本百出的書再解讀

          這部書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已經不僅僅是一部兵書,它的應用已經觸及到了社會的各個層面,在商業、管理、人際關係等方面被廣泛地引用,美國著名的軍事學院西點軍校就把《孫子兵法》當作他們的教學參考書。日本松下電器的總裁松下幸之助也把《孫子兵法》內化成了自己的企業文化。中國歷代的軍事家都會把《孫子兵法》當作制定軍事戰略的理論依據。主要是講以強勝弱,而不是講以弱勝強。《孫子兵法》講究的是不戰,兵法主張戰鬥應該以強勝弱,在開戰前就決定勝負,而不是那種用奇謀詭計,玩以弱勝強的戲劇性遊戲。對自己的決策保有敬畏心,確定自己處在絕對優勢下再行動,這是《孫子兵法》教給我們的道理。孫子認為勝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戰爭的目的是什麼呢?應該是降服敵人、實現安定。打贏幾場戰鬥沒有意義,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絕對的優勢一次性解決敵人,讓敵人喪失戰鬥意志,才算真正贏得了戰爭。凡事要先以失敗為前提進行思考,做任何事之前,一是考慮風險,二是考慮代價,第三才是考慮利益。一切的思考圍繞避免失敗開始,最後要能做到坦然地接受失敗。其實《孫子兵法》講來講去,都是在強調基本功,告誡人們抓住基本面,管好自己,修煉自己,等自己強了,再等待時機,要麼不出手,一出手就要大獲全勝,先勝後戰,一戰而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孙子兵法》不是学三十六计的奇招,而是学过日子的智慧:稳扎稳打算成本,耐住性子攒家底,少做梦、多务实,该忍就忍,该等就等,看准了再出手,出手就求个稳妥赢。 本质就是别浪!别作!稳扎稳打,不赌不浪,靠实力等赢面,绝不送人头!实力厚、能等待、不冒险,看准肉再下嘴!不追求精彩故事,只要稳稳的胜利。1. 先胜后战,赢了再打,算清楚再打,有赢面才动手!别脑子一热就干,先掰扯明白自己人、天时、地利、本事和规矩比对方强在哪,真能赢再开打。打麻将,别看着手里有两张好牌就激动开杠!先算算杠出来的牌是不是真需要?会不会给别人点炮?杠了能不能马上听牌胡牌?算不清就当没看见这张牌(不杠),稳当打下一圈。2. 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真正的胜利往往平淡无奇,没有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别老想着神机妙算当英雄。真正的大佬靠的是平时攒足实力,准备得妥妥帖帖,赢得轻轻松松,甚至不用打就赢了,所以没啥惊险故事可吹。游戏高手 VS 菜鸟。 菜鸟总想着攒大招秒天秒地,往往没放出来就被打死(不稳)。高手就靠扎实的补刀(基本功)、精妙的走位(细节)、准确的预判(计算),一点点压垮对方,最后赢了感觉没啥精彩操作,全是滴水穿石的实力碾压。3. 避害大于趋利,成功是偶然,决策时首要考虑风险和代价(失败是假设前提),警惕侥幸心理和焦虑情绪。承认成功是诸多因素集合的偶然结果,关键在于控制失败风险,避免胡作非为和作死(行动必有代价)。别光想着占便宜,先想着别赔本!做决定前,先琢磨万一搞砸了代价有多大?侥幸心理最害人!行动就有成本,瞎折腾可能死更快。开车上路。 别老想着超车、抢黄灯、抄近路(趋利)。先保证不撞车、不违章、不被撞(避害)。安全到达(活着)就是胜利,路上比别人快 5 分钟(小利)根本不值得冒险(大害)。4. 等待是最高战略,耐心是取胜的关键要素。避免因焦虑而频频动作。等待时机包括:积累自身实力(形胜),捕捉对手失误或创造有利态势(势胜),在一击必中前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能稳得住、等得起,就是大本事!别焦虑、别手痒!实力不够就闷头练,机会没到就死等,等对方自己犯错露出破绽,瞅准了再一锤定音。有时候啥也不干反而是最好的办法。追女神。 别死缠烂打(频繁动作,惹人烦)。先提升自己(健身、事业、内涵),适当关心(存在但不骚扰)。耐心等到对方感情空窗期或遇到困难时(天赐良机),真诚地出现并提供实际帮助(恰当动作),效果远胜每天送早餐当舔狗。5. 实力决胜,胜在基本面,战争的本质是实力比较(兵众孰强、士卒孰练),不是诡计比拼。胜利依赖于长期、扎实、专注的基本功积累(如法令孰行、赏罚孰明、将领五德兼备、选锋用精),回归本质(基础工作、岗位敬畏、日积月累),拒绝投机取巧(做假动作)。赢靠硬底子,别老想玩花活!打仗不是比谁点子多诡计妙。赢的根本是人更牛(强将精兵)、制度更管用(赏罚分明)、人心更齐(上下一心)。天天练好内功,比耍小聪明靠谱得多!想减肥 40 斤。别迷信七天断食、网红代餐、黑科技仪器(奇谋巧计)。老老实实做好基本功,管住嘴(算热量)、迈开腿(规律运动)、睡好觉、多喝水(法令执行)。坚持 3 个月,自然见效(实力积累)。花活可能短期掉秤,但必反弹(根基不稳)。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先胜后战 接受失败 No Zuo No Die

              《孙子兵法》最后总结的九条思想精要:1、《孙子兵法》是讲以强胜弱,不是讲以弱胜强 2、打得赢,也要算代价 3、先胜后战,赢了再打 4、要能等待,能忍耐 5、一战而定。胜而不定,则胜利无意义 6、以正合,以奇胜,分战法是基本战术原则 7、诡道不重要 8、知己知彼,关键是知己 9、孙子兵法不是教你打赢,首先是教你认输。它是胜战秘笈,全在这里,不过如此。但是,如果你在这兵法中,学会了接受失败,你才真正进入了智慧之门。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回终于读懂孙子兵法!

                《狂飙》高启强的人生之书!这回终于读懂孙子兵法!国学研究者华杉通篇大白话解读。华杉研究《孙子兵法》20 多年,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过 155 个经典战例剖析兵法原意,尤其针对人们对《孙子兵法》的普遍误读、误解进行分析。狂销 80 万册,“局座” 张召忠推荐。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己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

                  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战略。但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不停增强自己的力量,不停做大量的、充分的、长期的积累和准备。等待机会的到来,然后一击必中。孙子的核心思想:先胜后战。通过计算定胜负,胜了才打,这就叫胜算。核心思想就是先修炼自己的筋骨,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让自己没漏洞,然后等敌人出漏洞。如果敌人不比我们弱小,或者和我们强弱差不多,而且他没失误,没漏洞,就不能打。“可胜在敌”,就在于他什么时候失误。华杉老师的解读,深入浅出,看懂不难。而怎么做到,灵活应用,却是难如登天。不过,做难事必有成不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正合,以奇胜

                    以前总认为是以奇谋巧劲去理解那些讨巧的事,在华衫老师的课中理解了是奇数偶数的奇。但凡做事打仗明的要大兵,暗的要分兵,决战于胜败也是分下来的冗余能力去绝对战局的胜败的。除了胜败,最好的结果是先胜了再去打这个战,只彼解己是首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盈亏。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没有终极的定势。学会在变化过程中找到不变的那点道理,在不确定过程中找到确定性那点东西。知道在做事中关照自己,懂得要能等待能忍耐,学会认输,不输就是赢。没有赢家,最终都是输,所以不要计较暂时的输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商场即战场,需上兵伐谋。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需要慎重考虑和仔细考察。就像我们要决定是否要创业,需要仔细考虑市场环境、竞争情况以及自身优势等各方面因素,不能轻易做出决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就像在工作中,你需要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足的地方在哪里,同时也要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出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智慧和策略,而不是通过暴力和攻击。就像在工作中,你需要先思考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采取攻击性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比如,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时,可以先尝试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激烈的争吵或者攻击性的行为。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其中一些战例,在兵法的不同篇章反复出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去看同一场战役,真正把仗是怎么打的看懂了,也就把兵法的思想理念、战略战术看懂了。就好像我们坐着直升飞机,飞到古代战场上空,而孙子坐在旁边给你做解说员,讲这战斗双方,一步一步是怎么打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思想精要

                            1、是以强胜弱,非以弱胜强。2、即使打得赢,也要算代价。3、先胜后能战,赢了才能打。4、要能等待时机,能忍耐客观因素。5、一战而定。胜而不定,则胜利无意义。6、以正合,以奇胜,分战法为原则。7、诡道不重要,关键是胜率。8、知己知彼,关键是知己。9、不是教你打赢,首先是教你认输。10、由内及外,层层递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己知彼、先胜后战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围绕不战之法、不败之法以及对《孙子兵法》的深入解读和实战应用与 智慧启迪等方面展开。这些内容不仅揭示了《孙子兵法》的精髓,也为我们提供了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对各种挑战的智慧和方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讲透 <孙子兵法>》📖 深度解读作者华杉研究孙子兵法二十余年,抓住根本思想剖析原意。通过 155 个经典战例,详尽透彻展现兵法内涵。📚 多方参考援引曹操、杜牧等 11 位传世注家注解,从不同角度还原原意。🌟 阅读体验全书通俗流畅,经典战例讲解身临其境。助读者直窥《孙子兵法》堂奥,开启非凡智慧阅读体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会了接受失败,你才真正进入了智慧之门

                                  墙裂推荐大家阅读华杉老师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相信我,它一定能带给你醍醐灌顶之感。当你阅读完此书,你会发现《孙子兵法》并不像传说中那么神秘,也不是什么秘笈,而都是简单平凡的道理,是平正通达的大道。人们总以为有什么神奇的兵法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学了《孙子兵法》你就知道, 腐朽就是腐朽,它是化不了神奇的,想成功就必须苦练基本功,坚持基本原则,所有的一切都在基本面。圣人之道本来就简单。华杉老师经常讲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不能伟大,是因为我们不甘于平凡。我们总是把事情搞得很复杂,是因为我们不相信简单。这个世界上最深刻的道理就是平平常常的大道理,最有价值的谈话就是那几句老生常谈。而关键的关键,是你要把这些老生常谈的大道理知行合一,切实笃行,真正做到。做到了你才知道,原来这些道理这么厉害。《孙子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败之法;不是以少胜多之法,是以多胜少之法。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大道至简

                                    2022 年第 5 本书《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完。本书的作者华杉,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知名广告营销人。之前在读太平洋战争三部曲时,看到书中提到的《孙子兵法》内容,想来好像还没有完整读过《孙子兵法》,于是找来了这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一边读着太平洋战争,一边读着《孙子兵法》的思想,对应着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理论与现实的参照,别有一番收获。《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 “兵学圣典”。现存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而在本书中,作者通过许多历史战例,将《孙子兵法》的古文以相当质朴的语言进行分拆剖析。同时援引历史上解读《孙子兵法》的著名注家曹操、杜牧等 11 人的注解,从不同角度试图还原兵法原意,可谓是解读《孙子兵法》的佳作。本书的结构清晰,第一章自序讲述本书宗旨和结构,以及参考的历代著名注家的情况。随后的十三章对应《孙子兵法》的十三篇,以《孙子兵法》原文,历代名家各自注释,作者的理解结合历史战例为结构一一论述。最后一章则总结《孙子兵法》九条思想精要。《孙子兵法》作为一本古代兵法书,有些具体术的部分如火攻怎么打,与当今时代的战争已相去甚远,但其思想精要不仅对于战争,对于人生亦有启发意义。他的第一篇 “计” 讲算账,讲综合实力的分类计算,与达利欧对于国家兴衰因素的分析要素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讲上兵伐谋,讲先胜后战,都是讲强大自身为本,讲战略定力,与世界局势何其相像。讲一战而定,没有机会不乱动,与芒格的珍惜投资机会亦是遥遥呼应。综其所述,其实用今天的角度说就是科学方法论,“相信科学,尊重现实,打好基础,保持理性”。本书整体打 9 分,推荐给对文学,哲学感兴趣的朋友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解孙子兵法思想精

                                      有启发 35 句话 1. 孙子兵法思想精:强胜弱,不是讲以弱胜强打得赢,也要算代价先胜后战,赢了再打要能等待,能忍耐一战而定。胜而不定,则胜利无意义以正合,以奇胜,分战法是基本战术原则诡道不重要知己知彼,关键是知己孙子兵法不是教你打赢,首先是教你认输 2. 没有人能打败别人,也没有人能打败你,败的人,都是自己败的 3. 王阳明说 “胜心” 是人生的大敌。我们学习战略智慧,也要问自己的内心,不要有 “胜心”,要持 “不败心” 4. 心里装着对方的利益,并有能力让对方清楚这一点 5. 找靠山,是小人之心,也就只能是小人的命 6. 看成功的企业家,都是雄才大略兼备。而雄才又比大略重要。因为大略可以问别人,可以请顾问,而雄才只能在自己身上。只有雄才,没有大略,也可成为大企业家;只有大略,没有雄才,在古代就做谋士幕僚,在今天就开咨询公司 7. 不该动作时什么也不做,做一次就解决问题。多少事,都误在频频动作 8. 计策都很简单,关键是戏怎么演 9. 踢球每一步都有假动作,但那不是赢球的本质 10. 下判断、做事业,要把握两条:趋利、避害。趋利和避害的权重,应该至少是相当的,五十对五十 11. 示弱不是羞耻,争什么不要争气,特别是不要争一时之气 12. 从战略来说,从人生道路来说,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二十年你就超过所有人。功夫都在平时,都在基本面 13. 利害关系:先考虑避害,再考虑趋利 14. 一次把事情做对,一定搞定,不返工,就是最高效率。看来做任何事的道理都一样 15. 不能因为你的队友是猪,你就跟着做猪 16. 孙子的思想,做任何事之前,一是先考虑风险,二是考虑代价,第三才考虑利益 17. 有两样东西最能驱使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二是焦虑 18. 人性的特点是要赢,但现实是很可能要输,要懂得认输 19. 不知者不为罪,大错!不知就是最大的罪!你不知,怎么担当这责任管这事呢?20.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给皇上立个规矩,但只能启发他自觉守规矩,不能假设他一定守规矩 21. 人性的弱点是一厢情愿。当你认为有几分把握的时候,先自己减去三分一厢情愿分,再想想 22. 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个认识很重要,不要轻举妄动 23. 绝大部分准备,都是 “白准备”,因为准备本来就是 “不防一万,只防万一” 的,所以每一次有效准备背后,都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次 “白准备 24. 知己知彼的问题往往不在于不知彼,而在于不知己 25. 在对的地方,用对的人。地方不对,人不对,都是领导者自己不对 26. 读书是为了观照自己,总是想当然把自己带入胜利一方的角色和情绪,是人天生的习惯。要注意反过来,把自己假设成失败一方的角色,多想想如何避免失败,才更能学到东西 27. 胜败往往是不对等的,胜利不过是得些战利品,失败却可能输掉人生 28. 要夺别人的心,首先自己要内心强大。领导者能养自己的心,才能养团队的气。这样领导内心强大,团队气势如虹 29. 任何决策的背后,都是决策者的个人需求 30. 侥幸是决策者最可怕的心态 31. 所有的冒险都不是用来学习的,只是逼到那份上之后,看你的命硬不硬 32. 读古书,一个经验,只问自己学到了什么,理解他思想的原意,别纠结他字面的原意。他的思想在他的上下文里,在他的整本书里,你学到了,就是学到了 33. 凡事能花钱解决,都是代价最低的。在间谍上花钱最多,又是最节省的 34. 当我们真正要作出重大决策的时候,绝对要排除类比思维对自己的影响。开会的时候,要就事论事,禁止人打比方,打比方最能偷换概念,类比思维最能自欺欺人的 35. 要重视大人物身边地位低的人,这些人最能帮你办大事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先心胜而后能胜

                                        第一次完整的读完,虽然还是有很多懵懂,但是了却了一桩心愿。原文和注解都很精彩。对战略思维很有帮助。  1)是计算而不是算计,任何时间开始之前都需要宏观的洞察和计算。天时地利人和,在当今这种思维叫做 “寻找窗口期”。2)将求先胜而后战,在战略的设计中业务模式设计恰恰也是在洞察结果的基础上,做战略推演和闭环验证,先逻辑合理,再在实际中小心验证迭代,某种意义上讲 MVP 底层思路也暗合先胜后战的思路。3)胜利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战争是争夺和劫掠的手段,政治是统治和管理的手段,一个完整的战争要是两者的闭环 4)《孙子兵法》是思想不是诡计,更不是 36 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一直以为《孙子兵法》就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出奇制胜之道,读完华杉讲解的本书才知道,《孙子兵法》的核心是先胜而战,知道会赢才会出战。《孙子兵法》,思想精要是这么九条:1、《孙子兵法》是讲以强胜弱,不是讲以弱胜强 2、打得赢,也要算代价 3、先胜后战,赢了再打 4、要能等待,能忍耐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战略。但人们往往认为等待是不作为,是不可接受的。5、一战而定。胜而不定,则胜利无意义 6、以正合,以奇胜,分战法是基本战术原则就是多出来的部分,就是预备队,就是手里捏着还没打出去的牌,留到关键的时候,打出去,制胜。7、诡道不重要,所谓 36 计,不过是瞎想 8、知己知彼,关键是知己自己不强,那就不要逞强。9、孙子兵法不是教你打赢,首先是教你认输。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