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2.0排版混乱,内容驳杂
坚持看了 45 页,实在看不下去了,有以下问题:目录混乱重复,基本没有实用价值。正文使用繁体中文,这个本来没有问题,我在 iPhone 上设置了电子书使用系统默认字体,因此正文可以正常显示为黑体字;但正文中的引文却有问题:默认使用仿宋字体,但其中许多都变成了黑体字,推测可能是字库缺字,只能 fallback 使用系统默认字体,总之读起来很累。书中自带的注释似乎也有错乱,好几处注释都和原文雷同,看不出来注释的意义在哪里。以上是排版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我打两星的原因。内容方面才是最终让我决定放弃的原因,列举如下:本书比较偏向学术风格,论点密集,论证不厌其烦,但这种严谨求证的风格也造成了行文的繁琐,因此本书可能更适合历史专业相关人士研读。由于书中大量引用古籍,因此语句文白夹杂,阅读过程中需要在白话文和文言文之间频繁切换。但我的古文功底浅薄,读起来比较吃力。综上,这套书暂时不适合我。2021-06-07 更新:豆瓣有一篇书评《几种中国通史比较》,相当不错,链接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558740/ 。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93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又一本皇皇巨著,终于刷完,刷的手指要失去知觉了🈶1️⃣说 1️⃣吕思勉先生在史学研究上成就卓越,他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 “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他的研究不仅在通史、断代史方面有重要贡献,还涉及到了历史文化的多个层面。在《吕思勉全集》中,读者可以领略到他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例如他在《白话本国史》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中国历史,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历史的脉络。此外,吕思勉先生的研究方法也具有开创性。他善于从传统学术中汲取精华,并将其与现代史学方法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这种风格在他的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范例。《吕思勉全集》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库。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爱好者,还是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都能从这套全集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启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吕思勉传全集读后感。至二十三歲已將正史讀過一遍,並立下治史的志向。吕先生的治學,承繼了清代朴學的傳統表面是事实底层是方法历史者,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而认识其变迁进化之因果关系者也無論什麽事情,都有個 “因果關係”。明白了他的 “原因”,就可以豫測他的結果,而且可以謀 “改良”、“補救” 的法子。研究既往的因果关系,就是历史学 “去中国化” 是西方想绕过中国,对于韩国越南就是抛弃自己的历史。日本 “全面西化” 喊的震天响,忽悠了世界一把,其实没有抛弃 “中国影响”。好笑的是韩国真信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因此,無論什麽事情,都有個 “因果關係”。明白了他的 “原因”,就可以豫測他的結果,而且可以謀 “改良”、“補救” 的法子。要明白事情的因果關係,所以要 “經驗”。一個人的經驗有限,要借助於别時代,别地方的人,就要有 “紀載”。紀載就是 “歷史”。所以歷史是各種學問都有的。但是從前的人,研究學問的方法粗,常把許多現象,混合在一起。後來的人,知道這種法子是不行,就把宇宙間的現象,分析做若干部分,各人研究其一部分,就各部分研究所得,再行想法子合攏起來。這個便唤做 “科學”。研究社會進化現象的一部分,就唤做 “歷史學”。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