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5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位社会学家对自我和社会的剖析之作

    阅读本书的时候,算不上沉重,但足够严肃 —— 至少不是轻松的。司汤达的《红与黑》出版后一个半多世纪的法国,社会阶级的问题,依然严重。其他国家呢?作者迪迪埃・埃里蓬,是法国的思想家、社会学家,也是享有盛誉的《米歇尔・福柯传》的作者。本书以作者回忆的过往为主线,是一部社会学视角下的反思和批判之作。主线围绕作者出身的 "工人阶级"—— 书中也会称之为 "平民阶级"、甚至更为直白的 "底层阶级",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家庭所代表的,法国工人阶级的 "生存困境",涉及到日常生活、教育状况、工作环境、政治态度等方方面面。作者作为工人阶级出身的 "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政治上站在工人一方,反对阶级分化。但另一方面,作者对社会阶级又非常在意,他厌恶自己的工人身份,甚至不愿让同事和朋友接触、认识自己的家人。因此作者一直致力于 "逃离"。逃离家庭、逃离故乡,更重要的是 —— 逃离作者所在的社会阶层。多年之后,作者开始了与家庭的和解,包括对过往的回顾、对自身的反思,同时也是对社会阶级,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制度等问题的社会学思考和批判。钦佩作者的坦诚与深刻。得到电子书中,主编荐语是 "讲述他如何成为一代著名知识分子的传奇故事"。故事也许足够 "传奇",作为荐语也没有问题,但这并不是本书的重点。通过作者的行文方式也能看出,本书的重点并不在于 "故事"。在作者的回顾中,更多的是自己当时和现在的想法、观点。例如,自己当时的感受,对后续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阶级问题的理论依据、理论和思想的变迁,等等。有两种先天且重要的要素,既无法被逃离,又影响深远。一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二是我们的原生家庭。「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社会区域,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他和世界的关系。」作者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试图逃离自身所在的原生家庭和社会阶层,无论是空间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但即使作者真的已经成为 "知识分子"、实现了初步的 "逃离",依旧无法摆脱原生家庭和社会阶层对他的影响。就像作者自己所说,那构成了他的 "精神内核"。作者作为同性恋人士,最初是通过同性恋人士在社会中遭受的攻击侮辱、甚至是暴力威胁,来探讨压迫与屈从的问题。对于作者自身的经历,在第五章节中,也做了集中的回顾,当然更多的还是对同性恋问题的社会性探讨。作为《福柯传》的作者,埃里蓬深受福柯的影响。福柯致力于探讨阶级统治与现代权力,例如在他的著作《规训与惩罚》中,惩罚机制的变化,最终也是为统治和权力服务的。而统治和权力,就必然会涉及到阶级关系。因此出生 "工人阶级" 同时实现 "阶级跨越" 的作者,必定会写出这部关乎阶级问题的作品,把压迫和屈服,从同性恋问题扩展到阶级问题。为那些被压迫者,同时甘愿服从压迫而不自知的群众发声。得到听书中,有关于福柯《规训与惩罚》的解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听一下。实际上,本书中批判阶级关系等问题时,作者的一些观点也和福柯的思想很贴近。在谈到作者求学时,发现 "工人阶级" 和 "资产阶级" 之间孩子的差异,而法国的教育系统成为了 "筛选" 的工具,作者用了更严厉的形容 ——"地狱式的机器"。作者把学校比作阶级的 "战场","工人阶级"(即 "平民阶级")和 "资产阶级"(即特权阶级)的两种教育方式泾渭分明。"平民阶级" 孩子所受的教育,致力于教授实用型基础知识,以应对日常的生活和基础的工作;而 "特权阶级" 的孩子接受的都是 "非应用" 型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文化,成为了让阶层固化的力量,让阶级压迫变得合法化并持续进行。我们可以看到,在作者笔下法国的教育系统,和在福柯笔下的惩罚机制一样,都是为统治和权力服务的,也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针对教育系统的观点,在阅读一些分析美国教育体制的书籍时,也读到过类似的观点:"平民阶级" 学习生存技能,"中产阶级" 学习技术、管理等,"统治阶级" 学习领导。而美国的社会问题,除了阶级关系,还有种族关系。其他国家呢?作者对家庭的叙述是从外祖母开始的,很多作家的传记,都是从外祖母开始的,可能那是我们能亲身触摸到的最上一层。「外祖母抛弃自己的孩子,定居德国。母亲进了孤儿院、没能完成学业。」外祖母的经历,影响了母亲,继而影响了作者的童年。从这角度讲,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单单是从父母开始的,这多少有点 "宿命论" 的无奈在其中。而在提到父母工作的时候,作者使用的是 "残酷剥削和极致压榨" 这样的词汇。在新的时代中,为了缓和阶级关系,当权的政党不再使用 "阶级" 和 "阶级关系" 这种表达方式。把他们从政治话语中抹去,并不会改变 "平民阶级" 的现状,甚至让这种 "不公平" 经过包装,变得更加不着痕迹,还能骗取他们的选票 —— 即使他们投票的对象所在的政党,并没有他们阶级的成员。在思想家、社会学大师辈出的法国,作者本身又是成功的社会学家,因此作者无论是回顾自己的求学成长历程,还是深刻反思和探讨这些社会问题,必然都会旁征博引。因此书中提到了很多思想家、哲学家,以法国居多,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萨特、福柯、布尔迪厄等,因此具有一定的阅读成本。读者也可以借此机会,对二十世纪法国思想家和哲学家,做一个全面的学习和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与世界和解有可能吗?

      偶然听一个播客,里面提到了这本书,看着书名,以为是描述回到故乡的情形。看完后,是作者在回顾一个从出发的起点到达彼岸的过程中充满矛盾的自己,与自己握手言和之前,要弄清楚为什么自己的父母会变成那样?为什么与亲兄弟之间的相处模式会变成那样?为什么这个社会如此运转?恨他们,不,他们也是受害者。终究是这个世界对作者施加了暴政,可是他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成为少数的社会漏网之鱼,于是觉醒后,原谅了死去的父亲。与世界和解,不是意味着自此对其俯首称臣,任其摆弄。只不过是认清了真相,从此淡定地追逐自己的目标,实现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以下为书籍摘抄:1. 可以重新找回这片 “自我的空间”(热内会这么说),这个我曾极力逃离的地方:一片我曾刻意疏离的社会空间、一片在我成长过程中充当反面教材的精神空间,也是无论我如何反抗,依然构成我精神内核的家乡。2. 如同鲍德温对于父亲的思考,我终于意识到,我父亲身上那种我所排斥和厌恶的东西,是社会强加于他的。他原本就安于自己工人阶级的身份,后来他地位有所提高,于是更加骄傲,即便这种提高非常有限。但工人身份也带给他无数的羞辱,并让他的生活局限得可怜。这一身份还让他处于一种难以逃脱的愚蠢之中,这种愚蠢使他难以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交往。3. 这样就可以阻止他们遵循那一必然规律 —— 离开学校 —— 了吗?这样就足以抵抗社会结构再生产机制(这一机制的有效性是建立在阶级 “习惯” 造成的惰性之上的)了吗?我没有在任何一个方面成为兄弟们的 “守护者”,于是我很难没有负罪感(但已经迟了)。4. 进入市里的高中让我直接接触到了资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尤其是资产阶级家庭的男孩子,因为当时的教学机构还没有开始混合招收男女生)。班上其他有文化(我的意思是:他们携带着正统的文化)的男孩子们的说话方式、衣着,尤其是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让我意识到我是一个闯入者,一个走错房间的人。音乐课可能是最狡猾也是最残忍的测试,它检测人是否具有我们所说的 “文化”,它使人暴露自己与文化有着显而易见的关联性,抑或是生疏感:老师会带许多碟片到课堂上,他不停地让学生试听乐曲片段,当出身资产阶级的学生们忘情地跟唱时,出身平民阶级的学生则私下互相讲些傻乎乎的笑话,或者忍不住放声说话,或者扑嗤一下笑出声。学校系统通过它所有的机构,向它的受众施加一系列社会指令,所有因素会共同作用于那些在屈从指令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自己并不属于此地的隔阂感。事实上,我面前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继续这种本能的反抗,这种反抗没有特定主题,只是表现为总体的倔强态度,包括不顺从、不得体的举止、反感、讽刺、固执的拒绝,最后,就像许多其他人一样,因为外力作用而被无声地剔除出教育系统,但表面上看,这只是单纯由我个人的行为造成的结果;二,便是屈从于学校体制,适应它,接受它的要求,从而成功地将自己留在校园内部。反抗,意味着失败。屈从,意味着自救。5. 从根本上讲,我被两种社会判决所影响:阶级的判决与性向的判决。我们从来都无法逃避这样的审判。我身上携带着这两场审判的痕迹。但因为在我生命中的某个阶段,两者相互排斥,所以我必须将自己塑造为其中一个角色,来对抗另外一个。6. 我很伤心,我回忆起自己的父亲,遗憾没能再见他一面。遗憾过去没有试图理解他。遗憾过去没有试图和他沟通。事实上,我在遗憾自己任凭这个暴力的世界击败自己,就像它曾击败父亲一样。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才是“把自己作为方法”

        “回忆” 这种极其容易陷入涣散琐碎、自我陶醉的问题,在埃里蓬的手中紧实、锋利、完整。看似不经意间对若干社会理论中根本问题的回应极其精彩。这是一部具有文学气质的反思性社会学著作,更是一部社会学视角的去文学性回忆文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身份认同

          一个功成名就的作家因为参加父亲的葬礼,三十多年来首次回到了故乡,见到了自己的母亲。多年来他极力摆脱自己的原生家庭,背离自己的家乡,想要清除家庭社会在自己身上烙下的印记。为何要离开?为何如此决绝?作者回忆道,父亲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完全充当了一个负面形象。他出生于一个工人阶级,父亲是一个非技术工人,母亲是一个女佣。即使作者功成名就,想起自己的出身也常常让他难堪。同时他作为一个同性恋,也被家庭和社会不接受,因此他选择了逃离。重新踏入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他开始重新了解这片土地,了解父母的过去。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家庭和社会得关系。他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过去。他对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能慢慢接受,但对于自己工人阶级出身的身份却讳莫如深。与其说他是因为自己同性恋身份不被家庭接受选择远离家庭,倒不如说他是因为想要摆脱自己工人阶级出身而选择逃离。作者回忆起求学时光,当他在学校读着莎士比亚的时候,他母亲却在雇主家连续干活供他读书。他也回忆他作为一个同性恋被周围人歧视辱骂的场景。但这本📖作者主要是在反思阶级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以及对自己家庭造成的影响。联想到如今的社会状况,阶级固化这词屡屡被提起,寒门学子想通过努力改变人生也变得困难重重。各种成功学依然层出不穷,鼓吹人生应该努力拼搏,才是通往成功的道路。社会似乎一直在教我们什么是成功,全然不顾这到底是不是我们想要的。不是人人都可以成功的,这个社会是不是对没有成功的人抱有太多的恶意了呢?你不成功说明你没本事你不努力,不成功带来的一系列标签把人压的喘不过气。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应该被人随意评判,人生是自己的,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往往让你偏离自己的人生轨道。人应该多多思考,思考自己的来处,探索自己的去处,而不是终其一身去追逐别人赋予你人生的意义。试着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甚至接受自己的平庸,但不要忘了你自己心中的那片向往之地。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回归与自我救赎

            每个人都需要一次向故土的回归,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回归,更是精神上的回归,回到童年的自己,去发现支配或塑造自己一生的最初根源,去接受并与之和解。 作者从所属的工人阶级底层中通过教育实现了阶层的跃迁,显然从内心里他并不喜欢出身的阶层 —— 粗鄙、沉沦、毫无希望,于是选择在身心上都与过去割裂。但其来自的阶层已经给他打上深深的烙印,永远无法彻底地切割。即使十分满意现在的阶层,依然无法克制内心隐隐约约的不安和遗憾。而长期的割裂与厌弃,让他成为无根之人,必要的回归是让自己变得自然且完整的唯一途径。 向下兼容那个代表他父母、亲属的阶层,以更坦然的姿态接受自己的根源,而不是一味的逃避,以此获得真正的救赎,回归的意义即在于此。 个人对这本书感触不是特别深,或者是因为不同的经历。于我那是一种相反的路径,是另一种悲哀,不是要逃离所属的阶层,而是竭尽全力攀附曾经的荣耀。相比于前者后者更加悲哀,从高处的跌落,伤人更甚。有点像吃葡萄那个比喻,曾经吃过的大葡萄让手上的小葡萄更加难以下咽。这是社会学的另一个好题目,可惜我写不出一本书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他的成长轨迹让他深深地融入了一种对自己出身的羞耻,将能把自己与家人联系在一起的一切都隐藏起来。直到父亲去世后,作者才决定回到兰斯看望母亲。他没有参加他父亲的葬礼。当他回到母亲身边时,他发现自己在同性恋权利的事业上投入了很多,而忽略了社会统治的问题。他意识到,写性取向和性行为比写社会阶级关系更显而易见。从本书内容来看,迪迪埃不仅对自己在阶级转换中的迷茫通过家庭、社会、身份、认同感的形式进行剖析,还从身为工人阶级父母的成长经历和视角描述他们对资产阶级、对法国政府、对自己生存现状、对子女教育的看法。这是一种阶级跃升或向上流动目标的人的双重文化困扰:平民家庭的孩子初入精英阶层的手足无措,知识精英回归故里后的无所适从。读的不是很通透,但却是一本好书,有机会再重读。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代的困惑

                关于故乡,我们这代人有一个大致简单的概括就是:345 线小城市的去省城、省城的去北上广深、北上广的去国外,绝大部分人都不在所谓的 “故乡”。书中很多情感都能产生共鸣,好希望有一位中文的作家,用他 / 她敏锐的感官,书写一本关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关于故里的共同情感与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面对阶级压迫的反抗

                  摘抄作者的一段话:事实上,我面前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继续这种本能的反抗,这种反抗没有特定主题,只是表现为总体的倔强态度,包括不顺从、不得体的举止、反感、讽刺、固执的拒绝,最后,就像许多其他人一样,因为外力作用而被无声地剔除出教育系统,但表面上看,这只是单纯由我个人的行为造成的结果;二,便是屈从于学校体制,适应它,接受它的要求,从而成功地将自己留在校园内部。反抗,意味着失败。屈从,意味着自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挺真实的感受,能够表达自我,翻译过来的长句子颇多,我这样 “不读书不认字” 的群体几度念出声来。不是 5 星是因为有些地方实在太磨叽了,能够说清楚的事情不需要反复的叠加(如果你非当做一个自传的必然,当我没说!)更认真的对待 “小众” 和 “不同阶层”,是人之为人的必要。是认知的省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受翻译的安利。我去读了《回归故里》…… 发现和我 12 岁到 15 岁的人生思考 / 经历 / 叙事特别像,可是当时的我只是隐隐存在那种混乱的痛苦里,不然记录下来一定很有意义。其实我今天还在写这个。​“我所经历的不是对家庭关系的维护,而是抹杀它们”。我在 12 岁的时候读的书,我妈已经完全看不懂了,她因此很孤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门槛高

                        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试读此书 1,希望了解更多同性恋者的心理 2,出身底层的中产阶级 3,对 50 年到 70 年代的法国感兴趣 4,对政党政治略知一二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只能说作者用远离故里的语言和观念回归故里

                          他的书能否引起 “故里” 的共鸣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但不妨碍 “故里” 对作者的召唤与接纳,血浓于水是一种事实,是必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泛起涟漪的事实。我不喜欢这本书的表达内容,但乐见这样的方式,就像其他评论说的,以自己为方法,对自己交代,是勇敢的不回避的态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跳过了部分关于左右的章节,以及由于疲劳没有完全逐字逐句阅读,不过第一次一天中四个小时阅读一本书的经历,还是很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回归故里

                              看完全书还是没有找到阅读它的方法,有些地方读不懂也就略过去了,有没大神出手指条明路,感激不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统治阶级意识不到自己属于某个特定群体(就如同白人不能意识到自己属于白人群体,异性恋不能意识到自己属于异性恋群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至少四颗半🌟很多对自我身份认同,求学和阶级跨越过程中的选择,家庭阶级对个人命运的塑造是很多人都有的。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当自己有这些困惑时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逃离厌恶的原生家庭时的愧疚和长舒一口气也是很多人都有的。读书的意义之一就是知道自己并不孤独,很多和自己有类似经验的人也曾在长夜中孤独的走过,最终都变成了自己曾经未曾想象过的样子。作者最大的幸运是一个自己工作填补可以儿子的薪水的妈妈,如果没有她的坚持,有没有作者后续的求学之路都很难说。我很理解作者 20 岁离家后没有和兄弟们沟通过的事,就我自己而言,亲戚们的粗俗也是我一度想逃离和遗忘的。高中之前我只是讨厌他们的行为和语言,总是大声叫嚷,出口成脏。之后才知道那不是正常的,和更多中产以上的同学朋友相处的时候,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暗自自卑和自傲。也是黑夜中自我思考,不知道该和谁吐露心事。这两年才真正懂得我只是运气好,有我妈妈支持我读书,不管她多辛苦。这样的幸运足以抵消成长路上所有的酸涩。所以有身份认同类似的问题的人,推荐读这本书。至少能知道,你并不孤单,也足够幸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揽镜自照

                                    在春节回家的假期和刚回来的一周抽空读完此书。作者生活的年代和环境对我都很遥远,但出身的局限,远离家乡单独求存,对故乡的疏离,重塑和认可自己,都是如出一辙的啊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