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4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套让我们认清纳粹做过的那些惨绝人寰,丧心病狂的书。

    这套书因为阅读的时间周期非常长,无论是在第三帝国纳粹上台初期针对共产党、民主党、自由党、以及其他小党派、甚至是天主教的驱逐迫害;还是纳粹完全执政后,对德国境内的犹太人、吉普赛人,以及一些智障、残障、幼儿的壕无人性的残害;还是开启闪电战后对整个欧洲占领区的犹太人、吉普赛人的惨无人道的屠杀,我在每天的读书笔记中已经不止一次的写过阅读感悟了。作为全书阅读完后的最后一篇阅读感悟,我想从一个纯人性的角度,也就是趋利避害的角度来说一下,德国的灭亡是必然的。我们身处亚洲,二战时更多的仇恨和记忆都是针对于邻国日本。甚至在中国境内还出现了拉贝这样的穿着党卫军制服的民众守护者,所以我们对德国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历史课上学到的那些基础词汇。纳粹、希特勒、迫害犹太人、奥斯维辛集中营。。。等等。这就造成了,在网络社会上,一群蜜罐里长大的中二键盘侠们,居然还崇拜希特勒,还一个劲夸赞纳粹军服好看,还像纳粹那样敬军礼。无知者无畏啊。我相信,但凡一个良知没有泯灭的人,看完纳粹的暴行后,都会强烈的抵制纳粹再临的。其实从整部书里我体会到的道理却是一个最基础最简单的经济学问题。在战争的初期,希特勒和纳粹党,只是针对于国内的人民压迫。这一时期,还没完全的去犹太化,所以针对于犹太人更多的只是羞辱和不公,却还没有开始抢劫和杀害。早期的纳粹收入来自于针对于各个党派的掠夺。和不平等的纳税方式。而到了第二个阶段,就是看是杀鸡取卵了。他们将犹太人驱逐,然后将他们的财务洗劫一空。而进入战争阶段后,更是肆无忌惮的欺压犹太裔、吉普赛裔。但即使如此,靠着掠夺来的财富,终究敌不过希特勒的疯狂,大量的物资用于生产各种先进武器,这就给德国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那种管制下,即使不歧视犹太人,允许他们生活,也终将会因为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掠夺,对于大公司的强制安排生产任务,对于工人的征兵,对于日用品的征用,而形成经济的崩溃。我们以前听袁腾飞老师讲这段历史,说德军之所以在俄罗斯遭遇滑铁卢,关键是因为物资供应不上,吃不饱穿不暖,武器还容易冻裂。要知道那时候德军和苏军之间可以断断续续的打了两年啊。如果说第一年是没有准备,所以冬衣运不上去。可实际原因是德军在哪一时,已经没有钱去生产所需要的服装了。原材料都被征用去生产军用物资了。而工人都被送到战场上当炮灰了。所以,不是不为也,事实上是德军根本没有能力盛传出那么的过冬的衣服。在来说一个经济学的小常识。你生产的东西都有人有钱买啊。通过驱逐、图杀和高压统治下,你的财产朝不保夕,你的生命随时可能中间,你每天还要赶几个人的活。你愿意留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吗?自然是不愿意的。那么当人员反过来不断流失下,经济自然一蹶不振。而反观同盟国这些国家,虽然有很多国家也有凡有情绪,但平时并不表露出来,这就造成了难民换个公家生存的决定。一边人越来越少,货越来越少。一边是蜂拥而至的经商专家,如果是你你会选择留在哪国?我当然会选择能活下去的那个国家。所以,真的到战争的后期。苏军的无畏冲锋、美军的工业生产速度都远胜于德国,它怎能不输呢?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新理解历史

      讲历史的书有很多,简单的历史书就是把大事按照时间顺序罗列一下就可以,这本书则是用社会学的眼光来看待第三帝国的历史,但我们读这套书并不止是带着我们过一遍历史,而是要带着思考重看历史。就像作者在最后说的第三帝国思绪我们要多自我反省。最极端的形式抛出了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一刻会面临的道德困境 —— 在我们被迫陷入的特定情境中,我们是选择屈服还是抵抗,选择作为还是不作为。这就是为什么第三帝国不会彻底消失,虽然它的实体早已湮灭在历史中,但它本身仍将继续引起全世界每个思考者的关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个体经历的叙述抉择的复杂,处境的困难,令人迷惘。

        📖书名:第三帝国的到来️作者:【英】理查德・J. 埃文斯为什么推荐这本书?本书是第三帝国史三部曲的第一卷。它从 19 世纪的俾斯麦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处在战后苦涩年代的魏玛共和国(Weimar Republic)着手,追溯了第三帝国的起源;继而讲述了 1929—1933 年经济大萧条期间,纳粹党徒通过赢得选举并结合大规模政治暴力手段上台掌权的过程。本卷的核心主题是,纳粹党徒是如何在很短时间内在德国建立起一党独裁统治的,而且似乎没有受到德国民众实质上的抵抗。第二卷讲述第三帝国在 1933—1939 年的发展,分析其各个核心机构,描述其运作方式及其治下民众的生活状况,讲述它为恢复德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而对国民进行的战争动员。最后一卷的主题是战争始末,讲述了第三帝国的军事征服政策、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动员与镇压政策,以及种族灭绝政策的迅速极端化,一直写到它最终在 1945 年全面崩溃与覆灭。结尾一章将剖析第三帝国在其短短 12 年的历史中所造成的后果及其遗留给现在与未来的问题。🌟 没有什么比个体经历的叙述更能使今人深切地体会到,时人不得不做出的抉择是多么复杂,其面临的处境是多么困难,常常令人迷惘。时人判断事情,不像今人有后见之明的优势:他们无法在 1930 年知道 1933 年将发生什么,无法在 1933 年知道 1939 年或 1942 年或 1945 年将发生什么。如果能有先见之明,时人无疑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历史写作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想象自己置身昔日世界,怀着时人在面对未来(对历史学家来说那已成为过去)何去何从时的全部疑虑与彷徨。今人回顾历史时觉得似乎不可避免的发展进程,在当时则绝非如此。我在本书中一再提醒读者,在 19 世纪下半叶和 20 世纪上半叶德国历史的许多节点,事态的发展本可以轻易地走到截然不同的方向。马克思说过一句令人难忘的话: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那些条件不仅包括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还包括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行动依据的基本假定,以及影响其行为的原则与信念。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当今读者还原上述所有条件,并且,借用另一句关于历史的名言,提醒读者:“往昔犹如异乡,那里的人们做事都和今天不一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叹息与警醒

          读完后心情是沉重的,当书中列举第三帝国那些显赫人物的结局时,我看到的不是 “正义战胜邪恶”,仅仅只是战争留下的永恒伤痛... 那些死亡人数不只是数字而已,都是活生生的人,站在你眼前都望不到边的人... 也许是我读历史著作较少的缘故,作者的这种 “宏观 + 微观” 的写法让我有一种观看纪录片的感觉,前一刻还在描述大势发展,下一句就落到了当时某个人的生存状态上,代入感很强... 维克托・特伦佩雷尔、路易丝・索尔米兹几乎可以算是贯穿全书的 “主角”... 最后摘录书中最后一段作为警醒之用,警惕宏大叙事、警惕民族主义、保持独立判断:“我们每个人都有仇恨情绪和破坏欲望,哪怕程度很低,而第三帝国则以最极端的形式展现了人类仇恨情绪和破坏欲望可能达到的程度及产生的后果。它以血淋淋的事实淋漓尽致地呈现了种族主义、军国主义和威权主义最终的潜在后果。它展现了将种族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会导致的后果。它也用最极端的形式抛出了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一刻会面临的道德困境 —— 在我们被迫陷入的特定情境中,我们是选择屈服还是抵抗,选择作为还是不作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三帝国三部曲》本书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 ,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揭示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生动再现了导致第三帝国到来的混乱失序、经济灾难、暴力行径,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三帝国全貌

              这是套全面讲述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很好的参考书籍,从帝国的崛起到没落,在思想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详细的介绍,能够详细地了解第三帝国全貌。本书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各个方面都力求做到尽可能的还原帝国时候的样子,让人不自觉就代入其中。纳粹思想一直都是恶魔的代名词,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热爱和平。书中各方面都很详细,就是可能我自己比较少看翻译书籍,总感觉老外写的东西太啰嗦,本书还是值得推荐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历史有版权,那么美国现在应该给德国交多少版税(doge)

                [doge][doge][doge][doge][doge]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需要底线,而不是“理念”

                  掩卷,回想全书围绕纳粹第三帝国的成形,夺权,膨胀,肆虐,癫狂… 走向毁灭。二十年左右,一个人、一个党,带给全人类如此之大的变量。支持纳粹党甚至整个德国(包括后来的附庸国)最高度统一的思想是 “反犹”,全书着强调了三十年代德国被这个 “理念” 裹挟一路狂奔在毁灭之路之路,几百万冤魂无辜枉死,几千万年轻战士仅仅因为对方穿着不同的军装互相杀戮(比较极端的例子可以参看电影《1944》)。这个过程中的侵略者、反侵略者;施暴者、被害者、反抗者… 每一个人面对命运敲门时,也许最后都是书中冰冷的统计数字,但选择能够独立思考而有所为,总好过随波逐流。愿历史这种敲门不再出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三帝国

                    实在是太长了,巨细无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面了解第三帝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民族的疯狂让另一个民族的苦难达到了 2000 年以来的最高峰。也就是为啥犹太人能在二战后成功复国而不是在一战胜利之后。强烈的同情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拿起放下,拿起放下,反复多次。最终选择大任务切分为小任务的方式,用了一年时间,把这本书看完。如果没有得到的年度日更,我的时间单位绝对不会拉长到以年计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德国即将战败的愤怒情绪不仅滋长了一股复仇意念,也激起了一股恢复纳粹秩序观的欲望,他们所处的世界正迅速陷入混乱的泥沼,盖世太保眼中的那些劣等种族者正在德国西部的各主要工业城市无所阻拦地穿梭漫游。事实上,该区域的团伙活动与其说是由公开反对纳粹政权的欲望所驱使,毋宁说是生存所逼。然而,在统治当局看来 —— 也是其一贯的观点 —— 这些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具有政治色彩的,自始至终也都是意识形态层面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

                              跳跃着读完了。首先作者不知道费了多少辛苦,才写成了如此巨著,向作者表示致敬。作为一个底层的中国中年人,在读的过程中很多内容感觉特别哆嗦,就直接跳过了。本书应该算历史书,短短的十几年历史竞然写了这么多,真是厉害。中国历史都是言简意赅,读者干脆。当然各国的作家写东西时,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见解,我只代表本人观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今天,当下,应该读一读这部大部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一段历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很大程度上,这套译丛仍延续着这个传统。此刻的中国与一个世纪前不同,但她仍面临诸多崭新的挑战。我们迫切需要他人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应对难题,保持思想的开放性是面对复杂与高速变化的时代的唯一方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保持一种非功利的兴趣:对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本身充满兴趣,真诚地渴望理解他人的经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刷完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