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6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快樂的實用指南

    這本書的內容看起來跟仁波切的另一本書《世上最快樂的人》內容很像,但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實用的「使用手冊」!我在讀這本書時會一直重複讀一些段落,最主要就是我會把書裡的一些禪修方式都實際「習作」了一遍。我在這些練習當中體驗到不同的感受,某程度這本書讓我對於「禪修」更有信心,我從靜坐的「時間」跳脫出來,「靜坐冥想」或是說「禪修」重要的不是時間多長,而是「心念」,往內心去看,看自己的內心;正念!所謂的「見、修、學」,讀這本書「見」到禪修的方法,這個「見」更是要去看到自己生活當中所有不安的本質和原因。我一直都相信自己是個很幸運的人,書裡的很多禪修練習,我知道這就是我接下來人生每天都要做的「刻意練習」,這是生活的方式指南。讀這本書,不要只是讀,當作一個練習手冊,從中找到自己的本質,然後透過每天的禪修冥想,讓自己在每天生活的混亂或是不安中平靜、從容的應對!如果可能還能發現,原來我們的自心是如此清澈明朗。要知道,一個認為自己很幸運的人,通常也比較快樂。而能快樂的生活,就是很幸運的一件事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慢品细读,方知深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禅修中领悟何为修自己!能让内心流动正向循环的一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次灵魂突袭

          很幸运读到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的心就像风中的旗帜,四处飘扬,受到风向的影响。即使我们不想要生气、嫉妒、寂寞或沮丧,还是被这些感觉及随之而来的念头和身体感觉牵着鼻子走。我们并不自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施受法:想象吸收进所有别人的痛苦不安,把自己的爱,宽容,理解,以及一切自己美好的特质释放出来。如果有个人对我大吼大叫,我首先会共情到他行为背后的痛苦不安,然后吸收他的这份痛苦,然后回报给他爱和宽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让你安住内心的书

                内容上应该只理解和领悟到了一半以内,即使这样依然感觉很有收获。在这个短暂的端午节假期,如同走过了一段禅修之旅,很充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涅槃” 的意思是通过直接的体验了悟我们本然的自由本质 —— 远离了概念、贪着、嗔恨等的一颗完全平静的心。独处时候尝试和自己对话,做朋友。每当你看着自己的心,你就不可能看不见周遭人跟你的相似之处;当你发现自己渴望快乐,你就不可能看不见别人也有同样的渴望;当你清楚看到自己的恐惧、嗔恨或厌恶,你就不可能看不到周遭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恐惧、嗔恨和厌恶。只有你真正是你自己的时候,你才能吸引到真正喜欢你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幸运的人是遇到了书中的仁波切

                    生活中时时处处可以修持,保持正念,顺应自心,安住,观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个人都能是最幸运的人

                      摘自第十二章 “一旦你承诺要开展自身佛性的觉察力,你一定会开始看到你每天的体验都在转变。本来会困扰你的事情,逐渐失去影响力。你会更直观、更放松和更真诚。你会开始了解障碍是成长的机会。当局限和脆弱的幻觉逐渐消失的时候,你会发现内心深处真正伟大的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推荐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842 本)#2025 年读书主题(一)自我提升 -《世界上最幸运的人》(19)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自我提升的领域开始,选择的情绪管理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五本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一本教你运用禅修解除焦虑的实用手册,讲述融合佛法心要与科学原理的快乐之道。21 世纪被称为 “焦虑年代”,焦虑已成为人类的长期症状。由于种种生活难题的纠缠,人们看待自身与世界的视角受到很大局限,以为生命就是如此,世界本来就充满不安与烦恼,无法发觉内在自由所能带来的开阔,本书正好就是一本解除焦虑的实用手册。作者通过很多精彩的故事,引导读者重新认识自己,一步步走进禅修的世界。他在书中教大家将洞见与实修运用到解决日常生活的难题中,借由书中所提示的 “见”“修”“行”,读者可以深刻认识自身的本质,开发内在的力量和潜能。2、精选原文:①危机,就是转机。从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佛教观点来看,人类历史上的每个重要时期,都可称为 “焦虑年代”,焦虑已经是人类长期的症状。一般来说,我们对待这种基本的不安和烦恼,有两种不同反应 —— 不是想摆脱它,就是向它竖白旗投降。不管哪一种反应,往往制造更多的纠葛和问题。对于这种焦虑,佛教提供了第三种选择 ——“直观”,直观生活中的烦恼和情绪,作为解脱的踏脚石。与其抗拒或投降,不如把它们当作朋友来面对。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获得持久与真正的本俱智慧、信心、清明和喜悦。大家用许多时间、精力去累积和维持物质或 “外在财富”,却很少有机会培养 “内在财富”,像是悲心、耐心、慷慨和宁静等。这样的失衡,使大家在面对离婚、重大疾病、慢性病或情绪痛苦等严重问题时,显得特别脆弱。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提出他的教法与修持时,并不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或摆脱那些纠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寂寞、不安和恐惧,而是告诉我们:只有欣然接受困境,才能得到自由。②跟心交朋友我们必须乐意当一个完全平凡的人,也就是接受我们本来的样子。禅修,藏文是 gom,意思是 “熟练”,最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 “认识自心的过程”。其实这很简单,就像在聚会上遇到陌生人,你会向对方自我介绍:“你好,我是某某人。” 接着你聊到共同话题:“你为什么来这里呢?谁邀请你来的?” 你的眼睛一直看着对方,心里却在注意他的脸形、身高、头发的颜色等。禅修就是熟悉你的心,就像对陌生人做自我介绍一样。这乍听有点奇怪,因为我们多半认为已经认识自己的心了。我们通常很熟悉川流不息的念头、情绪和身体感觉,却很少停下来一个一个做个别观察,或对它们敞开心扉,就像对陌生人那样。不只这样,我们还经常将心理、情绪和各个感官看成单一、独立的 “整体”。你的心,就是那条人烟罕至的漫漫长路;你说的那些问题,就是盗贼,你知道他们埋伏在哪里,所以你对旅行感到恐惧。一种方法,是雇保镖防强盗:就是运用正念对治妄念,正念就像是你雇来的保镖。可是用这种方法,你还是充满了希望与恐惧:“如果我看着妄念,那些妄念就会消失吧……” 不管怎样,你的问题似乎都占上风,看起来永远比你更强大。另一种方法,是干脆雇强盗当保镖:就像聪明的旅人所做的那样,你邀请问题同行。当你害怕时,不要跟恐惧奋战或逃离它,你要跟它商量:“恐惧,你好!留下来吧,当我的保镖,让我看看你有多壮硕、多强大。” 如果你经常这么做,恐惧终究只是你的部分体验,它会来来去去。3、春幸启发:走出去最好的方法,就是穿越它。面对困难,最重要的不是逃避,而是直面困难,通过经历、承受,将人生的必修课补齐。要知道,所有落下的课程,在将来都会以各种方式补上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无论禅修时间的长短,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佛教禅修中的每个技巧终究是在增长悲心。每当你看着自己的心,你就不可能看不见周遭人跟你的相似之处;当你发现自己渴望快乐,你就不可能看不见别人也有同样的渴望;当你清楚看到自己的恐惧、嗔恨或厌恶,你就不可能看不到周遭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恐惧、嗔恨和厌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开启修行之路

                            真正认识佛性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如此平凡 —— 你会知道所有生命体都有佛性,只是并非每位众生都能认出佛性就在自身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人并非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但非常喜欢看这方面的书籍,能读到这本书,现在我也算是全世界最幸运的人了,读书时就像作者在身旁温柔的叮嘱,有理论有方法,值得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个人都有佛性,她可能藏在无明、痴嗔、贪婪背后,如同黄金埋在泥土中。怀着悲心看待世间万物,不要有分别心、二元对立心。大家的喜乐与悲苦都是一样的,学会看见他人背后的痛苦和弱小无助的地方。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