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2.0琅琊王导传
书很一般,我是看到标题才翻开,看完没什么新意,都是在《资治通鉴》《晋书》《世说新语》的基础上翻来覆去的帝王将相解读,东晋的历史原本就是乱世,军阀混战,南北民族融合,本书可以当成传统历史书的复习,没什么新意,至于本书标题有点 “文不符题”,政治家当然需要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教员给孩子起名字也取 “谨言敏行”,懂王的口无遮拦和 “满口跑火车”,是网红表现,而不是政治家。本书作者是历史作家南朝《门阀》系列之作,聚焦东晋门阀政治的奠基者琅琊王氏家族,以王导的权谋智慧为主线,作者提出 “慢半拍”,是以静制动、蓄势待发的战略智慧。在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动荡背景下,琅琊王氏选择暂避北方漩涡,南渡江东蛰伏。权力场中的 “慢变量”:它不是消极躺平,而是在信息不对称中捕捉确定性,在情绪洪流中锚定理性。正如作者所言:“当所有人都在追逐闪电时,要成为那棵等待雷击的树。”2025 年 #318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6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重要决策需要时间差来沉淀王祥的故事被列入 “二十四孝” 时,没人想到这个卧冰求鲤的 “愚孝” 主角,竟是琅琊王氏的谋略奠基人。东汉末年,少年王祥以孝行闻名,州郡征辟的官职纷至沓来。当所有人以为他会抓住机会入仕,他却躲进深山隐居二十年。“深藏九地之下,才能蓄积冲天之势。” 在隐居岁月里,他拒绝一切官职邀约,直到声名穿透朝野。出山之日,迎接他的已是九卿高位。这种 “以退为进” 的蓄势哲学,凝练成王氏家训的核心 —— 言宜慢,心宜善。公元 307 年,西晋八王之乱演变成血腥绞肉机。北方豪强如飞蛾扑火般卷入权力争夺,唯有时任司马睿幕僚的王导冷眼旁观。当颍川庾氏等大族争夺洛阳控制权时,他悄悄将目光投向长江以南的江东。“在别人疯狂的时候清醒”—— 王导说服司马睿南渡建康,避开中原混战。面对江东豪族的联合抵制,他摒弃武力镇压,转而寻找本土豪强矛盾点。最终拉拢顾氏对抗陆、朱两家,以 “慢半拍” 的分化策略化解危机。当匈奴铁骑踏破洛阳时,那些争先恐后的北方豪族已灰飞烟灭,而慢半拍的王氏却在江东扎下根基。东晋建立后,司马睿对 “王与马,共天下” 的格局心生忌惮,开始打压琅琊王氏。面对削权,王导展现出惊人的 “吞咽委屈” 能力:贬官,他坦然接受;亲信遭排挤,他约束族人隐忍。朝臣们愤愤不平时,王导在等待一个关键变量 —— 手握重兵的堂兄王敦的怒火。当王敦写信提议兵谏,王导将信原样折返,不作一字批复。默许堂兄发动兵变,自己却带全家进宫请罪,既保全忠臣表象,又借刀推翻政敌。这种 “明处忍,暗处狠” 的二元智慧,让王氏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世人沉迷于 “先发优势”,作者用这部史料严谨却充满小说张力的作品提醒我们:历史真正的赢家,往往是那些在时间缝隙里蓄力的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