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8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养不教,父之过”真的对吗

    教养假设是自古以来主流的教育观念,强调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人格、人生产生的长久的决定性影响。我们常说 “养不教,父之过”,孩子如何,责任在父母,在原生家庭,作者对这种观念可谓深恶痛绝,她几乎是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方式,试图从根源上抨击教养假设理论。当然她并没有完全否定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只是认为家庭对孩子起到的影响主要在孩童时代且作用有限(极端危险的家庭除外),而能对孩子人格、成就形成的长期的、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在以下方面:一、先天禀赋,即遗传自父母的基因。先天禀赋既决定了孩子的智商高低,又会遗传了父母某些特点,比如性格、身高、肥胖等等。同时它也论证了因为性格、文化等方面的相似性,父母没有能力塑造孩子的性格。二、同类群体,即孩子成长过程中认同的同学、朋友等群体。举个咱们都熟悉的 “孟母三迁” 的例子。最初孟子 “嬉游为墓间之事”,再迁之后 “嬉游为贾人之事”,“嬉游” 显然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玩儿,而是与小伙伴们一起玩乐,小伙伴玩什么他就玩什么,即近墨者黑。最后搬到学馆旁,接触的都是知书达理的小朋友,“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于是受到积极的影响,近朱者赤,最后终成一代大儒。这就是作者所述的群体认同,是群体的影响力。这本书能缓解一些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焦虑,至少可以让我们对孩子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可以换个思维来看待孩子教育的问题,值得一看。如果没耐心全部看完,可以只看最后两章(第十四、十五章),这两章是作者对她在这本书里的观点的总结。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23年第四十七本

      这本书描述的是心理学届很严肃的在野党内容。可以说,这本书,使劲打了武志红等心理学畅销书作者的脸。当然也包括赵昱鲲曾奇峰们。命题 1:是父母没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在人格方面,孩子与父母相像有两个原因:因为他们继承了父母的基因,因为同属于一种文化或子文化。命题 2 孩子被社会化,他们的人格是被家庭以外、与同辈在一起的体验塑造的。命题 3:类化有关。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认为行为方式,以及与行为方式相关联的情感,会从一个社会情境迁移到下一个社会情境中。这个假设是错误的。一个个体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有相同的行为模式倾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基因的作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格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是环境的。天生的部分与孩子如影相随,在某种程度上,它影响孩子在每一个情境中的行为。环境的部分与某个特定的情境相关,它不仅包括在特定情境中学会如何表现的方式,还包括伴随这一切产生的与特定情境之间的情感。如果父母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么这种感觉只与家庭情境有关。但是,如果外面的人也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么这种感觉只与外面的情境有关。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个观点很简单,就怕你不信

          《教养的迷思》推荐给所有父母和觉得自己被原生家庭害了的朋友们 —— 你们或许想多了。整本书树靶子打靶子一共只说了一件事:想比于家庭的教养,同龄人对我们成长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这个观点由两部分组成。首先,父母可以放弃试图靠自己来形塑孩子了,我们需要改变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教养”,是在教中养的意思。而这个观念恰恰是作者需要从读者的脑中清楚的。不 “教” 了,当然不是让我们对孩子不管不顾。那我们该如何和孩子相处呢?答案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就像和其他亲人和朋友相处一样啊!放弃那种要 “改变” 和 “塑造” 的执念,共同相处度过美好的时光,互相理解以及互相学习。
          而这个观点的后半部分让我忧虑。它并没有打消父母的军备竞赛 —— 既然同龄人群的影响至关重要,那为了我的孩子能够在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里成长,我得拼命在 “好地段” 买一个好房子。这个观念会进一步直接加剧学区房的溢价。可是长远来看更加可怕的是会加剧阶级的对立,形成鲜明的地理区隔。何帆老师应该也有此忧虑,所以在 2019 年的报告中呼吁大家关注教育平等的问题,别人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这样的呼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让家长从这个逐渐沦为零和乃至负和的游戏中解脱出来呢,我不乐观。可能真的要等撞上南墙的那天了。
          话说回来,回到作者的本意,家长们还是要看开些,孩子的一生由他们自己来书写,家长能够做的就是像个朋友一个终身陪伴。即便是选择孩子的同龄人环境,也不要看得那么重。孩子在虚伪浮华的 “上层社会” 长大还是在淳朴自然的 “乡野田间” 长大,哪个更好我也不知道。不选股,不择时,做好定投,相信时间的回报。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

            蛮荒时代,人们无暇过多考虑子女养育问题,活着即胜利。游牧、狩猎和农耕年代,父母忙于劳作,家族长者或年龄大些的孩子,替父母管教幼仔。步入近现代,无论贫富,人们甘愿为子女教育投重金,潜在理由是,父母能直接干预子女成长,进而决定其人格和发展。这种 “教养的假设” 普遍地、长久地、深刻地嵌在观念里,日用而不察。父母对子女的人格有长久影响吗?发表于权威期刊《心理学评论》的论文指出:在考察了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维度的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 “没有”。论文的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是一位心理学家。这跟很多人的常识相悖,不会又是哗众取宠吧?决定子女人格和发展的,有两类因素,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后天环境分为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许多专家和成长类资料,过分强调基因和家庭的影响,使父母成为孩子难以及格的仆人,误导太多人。先看基因,基因如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充足的光照等条件,才能最终长成,不然连显现的机会都没有,桃树种子变不成柳树,气候适宜时瓜果丰美,土壤贫瘠时可能早衰。父母提供基本保障,外向的娃,父母与之互动会多些,孤僻的娃,与父母交流便少些。有种表述建议老师,一定要对某孩子更好,因为他来自破碎家庭,老师善意地回应,是啊是啊,要善待这孩子,哪个家庭要是摊上这么个娃,都会破碎的。可见,基因和家庭并不会决定子女的人格,至多相互塑造。在家养成的理念和行为,在外如果和同辈群体冲突,子女会优先采纳同辈的方式,一致的部分,表面看由父母直接影响子女,实则通过同辈群体融合和传递。在家说方言,若学校都说普通话,在外自然说普通话,即使父母普通话不准,子女却能谈吐流利不带乡音;在父母面前是某种样子,在外往往有别种表现,有的孩子在家里挑食,在学校则胃口大开,在家和学校都挑食的孩子,只占调查人数的 6%。孩子的梦想,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人,而是成为成功的孩子,而成功的标志,是在所属同辈群体中被看见,被接纳,被尊重。被同辈群体抛弃,是对一个人极大的惩罚。从孩子迈进幼儿园,一直到十八岁成年,再到步入社会,子女与同辈群体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交往的程度越来越深。这是群体社会化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孩子们有了 “我们” 和 “他们” 的区分。有心理学家做过一场经典实验:罗伯斯山洞实验。在实验里,互不认识的十一岁孩子共 22 名,来自同一地区,口音相同,信仰相同,智商在平均水平或以上,被随机分成两组到罗伯斯山洞夏令营,两组孩子不知对方组的存在。前后三周的时间里,两组分别自称 “响尾蛇队” 和 “老鹰队”,并有了自己的 “部落图腾”。第二周开始,研究人员组织孩子们打棒球,获胜方有奖励。得知对方组存在后,每组孩子都把对方视为对手,对其充满敌意,在球赛开始前,互相骂架,两组间的战争开始升级,两组营地先后被偷袭,把石头装满袜子,出门带棍子和球棒。到了第三周,研究人员故意堵住营地水管阀门,说外面有人搞破坏,要求孩子们齐心协力,多数孩子照办,最后返程时,孩子们融为一体,响尾蛇队买了一堆麦芽糖,两组孩子一起开心地吃起来。除了同辈群体的决定性影响,老师的重大影响,通过组间对照效应,进一步让 “我们” 和 “他们” 细分。某所学校毕业多年的优秀学生,十分感念老师 A 小姐,言之凿凿说,若没遇到 A 老师,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原因是,A 老师情真意重,从不发火,教学得法,以致毕业多年的学生都以曾受教于她而自豪。事实上,接受访问的学生里,有四位根本不曾受教于 A 小姐,而是 B 小姐的学生,但在他们内心深处,都觉得自己属于 A 小姐所带领的优秀者群体。教师春风化雨的无声影响,会创造使命感,这是生活的方向盘。父母的教养方式,既然决定不了子女的人格,难道任其发展不管不顾吗?当然不是。父母能为子女提供的最大帮助是,把他 / 她带入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引悬崖边的孩子,重回安全之地。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提到,“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广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正是直到今天,依然敬佩大先生的深刻和远见的理由。孩子若智力平平,在学霸成群的环境里,很难吃得开;她若酷爱学习,不幸落入小混混的地盘,一定很悲催。讲睡前故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能长久影响孩子的人格,作为父母,抛开繁杂与疲乏,拿出生命中一段不可逆的时光,在讲述声中,看着孩子安心入睡,何尝不是一种馈赠?卡里・纪伯伦的诗,意蕴悠远,激发震颤和恍然 ——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立于高山看长远,隐约可见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代与代之间在传承中变得不同,演化的方向无法预知,孩子们代表了前行的方向。作为父母,负重攀爬,带子女到更好更适合的平台,见识广阔天地,增加选择的自由度和持久的幸福感,最终完成和超越自己;作为子女,不把困境归咎于家庭,担起责任,劈开荆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人,而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小孩

              通常,我们会认为,孩子的性格或文化,主要是由父母决定的。要么是先天基因遗传,要么是后天家庭教育。而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第一,孩子的人格不是由父母塑造的。第二,告诉我们孩子的人格是怎样塑造而成的。在一个调查了近 400 个家庭的研究当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人格特质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大众之所以认为父母的教养,对孩子的人格特质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是因为大家看到了那些不知道教养之道,不知道如何对付可怕孩子的家长,往往培养不出成才的孩子。坏脾气的孩子之所以变成坏脾气,虽然他每次发脾气之后,家长都对他赞赏有加。你会发现,父母管教越严厉,孩子的攻击性越强。父母越温和,孩子越不惹事生非。孩子们的发展更加受到文化的作用影响,文化就是由父母向孩子传承的系统化的习得行为。有一个误区,我们需要知道,小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人。就像一个囚犯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监狱看守一样。小孩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小孩。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发展路径受限,我们也不能去责怪父母。每个人都是这样,责怪父母比责怪自己容易的多。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全责,才是一个成熟健康的成年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教养的迷思》作者:朱迪斯・哈里斯关键词:社会化、同辈群体、人格 1、本书最主要的三大命题:父母没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孩子被社会化、家长只在家里期作用。这些观点非常挑战现在大众的认知,所以书中举了很多的案例进行说明,有一些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2、我们以为离婚会对孩子的人格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实际上,离婚带来的后果包括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多次搬家、受虐待的风险提高、破坏孩子的个人关系。最后一个才是造成孩子人格变化的最主要原因,而这也充分说明了孩子人格受社会化影响的重要性。3、作者说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并不是同龄人的逼迫,而是几千年来我们人类形成的一种社会范畴:参与感和认同感。本书的观点确实比较独特,也有很多家长无法接受,不过,当你知道了这个观点以后,再去反观孩子的某些行为就可以解释通了。金句: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孩子的社会化不是家长帮助完成的。建议分类【社会学】阅读难度:4/10 推荐指数:7/10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开始翻开这本书是因为看了李玫瑾的幽微的人性,里面有嘉宾谈到这本书,顺藤摸瓜找来的。起初觉得李的观点和朱的观点争锋相对。站在李的角度,看了那么多罪犯犯案的根本原因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一个家庭的教养确实很重要。站在朱的角度上看,太多… 太强烈的… 强调家庭教育在理论上站不稳脚,实操上不经推敲。同辈的影响力更大。看到最后发现二者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完全没有家庭教养确实会造成很严重的缺失。容易走极端。但是家庭教养也有他的作用范围,强调家庭教养无所不能,孩子就是个橡皮泥,你想怎么塑造就可以怎么塑造,也是错的。这本书说是可以给现在的家长教育减减压。我看到的是更大的压力,既然家庭教养力度有限,环境,同辈更重要。那选择什么地方住,跟什么人打交道就很重要了。这比单纯的教育孩子更难。这本书很冗长,如果没时间和耐力看完全本的话,建议最后两章,如果连两章都不想看,建议最后一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专家们都是错的!为什么移民的第二代说话口音是和同辈人相同,而不是和他们的父母相同?在英国的早期上流社会,许多男孩生命中的前八年是和保姆在一起,接下来的十年是在寄宿学校生活,结果,言行举止还是和他们的父亲相似?“教养的假设” 不能解释这些现象,但是哈里斯可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教育孩子这件事,我们可能都用错了劲

                      一直以来,我们都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很多父母焦虑不已,唯恐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问题是,关于 “如何当个好父母” 这件事,我们可能把劲儿使错了地方。
                      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就告诉我们:父母究竟在哪些方面,能真正帮助孩子的成长。
                      1. 首先纠正一个误区:很多人误解了 “原生家庭” 这个概念,认为父母和家庭会影响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原生家庭的含义是:小时候的家庭关系,会影响一个人在成年后组建的新家庭中的表现。将这个概念扩大到成长的每个方面,是不准确的。
                      2. 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影响,就是遗传。而后天很多具体的教育,比如 “上学前要背多少首古诗”“今天睡前读什么故事”“每天要练几个小时的琴”…… 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3. 为啥这些具体的事情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大呢?两个原因。
                      原因一:家庭内外的环境,有很大差别。孩子在家中学到的东西,远不足以应对他在学校和社会遇到的挑战。
                      比如说,父母教育孩子和他人和睦相处,但孩子可能在学校被同学打骂、欺负。这种情况下父母教的就不管用了,孩子要靠自己摸索来处理和同学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表现差别非常大。
                      4. 原因二:孩子的世界也分你我,他们更重视同龄人。孩子眼中,同龄人是 “我们”;父母和其它大人,都是 “他们”。
                      为了方便自己融入孩子群体,他们就不能完全听父母的话,有时甚至还会故意和父母作对。这也是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叛逆的原因。
                      5.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同龄人。虽然孩子很小,但他们也遵循人类行为的特点 —— 多数裁定原则。当某个人的行为,与大多数成员不一致时,这个人就要改变。
                      所以周围的同龄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常说的 “孟母三迁”“慎重交友” 的原因。
                      6. 另一个对孩子影响非常大的人,是老师。老师虽然不是孩子群体的成员,却是他们的领导者,可以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改变孩子群体中的文化,从而影响到每个人。
                      所以,一个好的老师,绝不会给孩子随便贴负面标签,而是会给班级群体树立目标,敦促班里的每个孩子变得更好。
                      7. 父母最应该为孩子做的,是挑选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住在氛围更好的小区,挑个更好的学校。
                      如果周围的朋友都爱学习,孩子就会身处正向反馈之中,变得更爱学习。相反,如果从小掉入不爱学习的小混混圈层,孩子越热爱学习,就越会受到排斥。为了融入群体,孩子只能选择不学习,从此陷入恶性循环。
                      8. 尽量给孩子挑选一个好老师,对他们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不妨多关注老师和孩子的互动情况,特别是在孩子吵闹的时候,看老师如何解决冲突,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安抚孩子。通过这些观察,你会对老师的优劣,有个基本的判断。
                      9. 父母能做的另一件事是,尽量减少孩子不必要的特立独行。比如,不给孩子起古怪或很土的名字,不给孩子剪奇特的发型等。
                      这不是说要让孩子平庸。如果有条件,建议让孩子培养一两个特长,会让他和其他孩子交往时,拥有更多社交资本。
                      10. 现在你该明白了: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为他们挑选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至于上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该专门在家照顾孩子还是正常上班、上学前要学会背多少古诗…… 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大。
                      孩子最终会融入社会,他们有自己的路,所有人都无法替他们走。
                      让我们向《教养的迷思》的作者朱迪斯・哈里斯、译者张庆宗、出版方上海译文出版社,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书中金句: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为他们挑选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减少焦虑,重视环境

                        这本书告诉我们,人与人智力或性格上的差异,至少有一半左右,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作为父母,要把一颗焦虑的心放下来。父母也有权利过快乐平静的家庭生活。在每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实际上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然后才会是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且日常我们需要发现孩子的基因性行为、特点,对此行为进行理解和包容,减少焦虑,同时针对性的观察帮助发现孩子的天赋(比如父母如果运动天赋不佳,至少大概率不考虑培养孩子这方面的特长)。同时重视环境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应该主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孩子的环境,让他或她能够找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不会感到紧张,不会受到歧视。但同时不管像书中所说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有没有决定性影响,都不影响我们躬身入局,共同成长。总结:1. 减少焦虑;2. 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3. 提高自己,相信主流观点 —— 父母还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不服

                          读完本书后,感觉用 “反直觉” 来形容教养的假设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新泽西奶奶” 告诉我们,家长在孩子成长(社会化和人格发展)过程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至少不是决定性的),其根源在于人是群体化的动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是在群体中完成长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除了基因以外都不重要,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不起作用。坦率的说,对于朱迪斯老奶奶的研究结论,我可是半信半疑的。我赞成她的群体成长理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感觉个人之上的群体也是一种生命体,不同群体拥有不同的行为规范,或野蛮、或文明,但这些规范都是身在其中之人难以改变的,其根源在于群体对照效应,不仅是儿童,成人也要面临这个问题(这大概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吧)。当很多人在一起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特点,很自然就会分化为不同的群体,展开群体竞争,不能融入群体的个体,注定会成为竞争演化过程的首轮淘汰者,因此,快速融入群体,是个体面临的首要任务,融入群体的过程即是成长的过程。(说点题外话,为什么领导重要,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影响群体意志,从以往的宗教、政治领袖到如今的明星、名流、CEO,他们都是社会潮流的引领者,是群体行为模式的塑造者,因此才有能力越强,责任越大一说,这就叫社会责任。)在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无能为力” 这点上,我仍然持怀疑态度。享受抚养孩子的过程固然惬意,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学区房就没有别的责任了吗?我觉得 “新泽西奶奶” 的立场有点过于绝对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少要担任好三个角色。一是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及时正确的信息获取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作为他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每一个询问都值得父母认真对待,很多问题也只有父母才会掏心掏肺的跟孩子讲真话,讲实话;二是引路人,要帮助孩子挖掘他们的兴趣点,把孩子的天赋、专长与社会的价值评判体系衔接起来,能够在孩子走到成长之路的分岔口时,辅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专业、职业的选择等等;三是同伴,成长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和孩子共同成长才是最好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求知的乐趣,坚定的意志,共同体会成长的烦恼,分享成长的乐趣。归根到底家长和子女是两条生命,虽是一家人,可生活的环境、面临的问题毕竟不同,谁也没法替谁活。然而孩子毕竟继承了家长的基因,并在我们给定的社会平台上成长,身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去辅助他们更好的认知世界,调动基因潜能,契合社会需求,活出生命的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1. 孟母三迁的含义是什么? 社区环境很重要,可以塑造孩子的个性和价值观, 比家庭教养的重要性高得多; 2. 刻板印象即快速分类,有些刻板印象出人意料的准确; 3. 有钱的丑男人跟仪表堂堂的穷光蛋,各有各的优势,都可以娶到心仪的老婆;4. 性格跟情景相关: 在一个情境下诚实的孩子,在另一个情境中不一定诚实;在家里诚实,可能在教室里或运动场上撒谎或作弊;5. 人 后天习得的特质与环境密切相关,但天生的特征大部分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环境中习得的 ---- 大多数漂亮的孩子发现无论她们走到哪儿,美丽都是她们的财富 ---- 也许那些在父母和同伴面前表现恶劣的孩子外表不吸引人,所以他们放弃了用讨好人的方式去达到目的,因为这不管用,他们现实的需要采用其他套路。6. 长大自我感觉有什么不对劲,不要怪罪父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只是陪你走一段路

                              书中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对此,何帆在解读中说:做父母的,能够为孩子做到最好的,就是帮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同伴,让他们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互相切磋琢磨。当然选择要趁早,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会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而缩小。小时候的我们,大多是在被 “放养” 中长大,跟大大小小的孩子混在一起。教育我们的不仅仅是父母,长辈亲戚、左邻右舍也都参与其中。但现在的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大多被 “圈养” 起来。特别是在城市中,家庭规模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父母和孩子。  过度保护,一味攀比,害怕孩子受委屈,为愈演愈烈的 “学历军备竞赛” 而厉兵秣马,交通、通信手段的进步即使相隔很远照顾也可无微不至,直至为孩子找工作、择偶、安家、生儿育女等等种种操心。独生子女家庭似有愈演愈烈之势。越来越多大学生身上暴露出的心理问题,便是缩影和表现。孩子萌发的早与晚、成长的快与慢,将来做什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或者说跟父母的投入和照料成正比吗?在浮躁之气兴盛的社会,为人父母很焦虑,也难免焦虑。特别是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化解,被无脑专家 “狂轰滥炸” 时,更是焦虑,日渐焦虑。何帆说,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父母的生活也需要时间。我们没有必要费心去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爱他们的。爱他们,是因为孩子很可爱,不是因为你认为他们需要爱。试试看,能不能把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的爱。其实从长远来看,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学校也好,社会也罢,在衣食之外,为人父母能提供的,无非也就是一些参考和建议。时代在发展,环境、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包办早已不那么灵光,即使建议也还要与时俱进。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路。他们是属于明天的。未来的路,不管多么坎坷和曲折,你都不可能替他们走。小雏鸟们,只不过是暂栖于巢。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我们。羽翼丰满了,就要舍得让他们远早高飞。做一个 “麦田守望者” 也好。相向而行,陪你走一段路。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教给他们所知道的一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说明了孩子同辈群体的重要性。启发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功吸引成功,农民工吸引农民工。并不是买了学区房孩子学习才会好,买学区房的人本身就是重视教育的人。学区房贵,可是看看无知的代价。学习一门语言的最好方式是有对应语言的学习环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颠覆了以前的认知,同时也学到很多。后半部分的内容有点看不下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教育既有激发,又有引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感谢发小和老师

                                      这本书讲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对孩子影响更大的是他的同龄朋友。回忆我自己从小到大的过程,确实是这样的,父母只是提供我们食物、爱、边界。更多的道理、学习都是和伙伴学习的,好多时候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群体而不想让父母知道,小孩要成为更好的小孩而不是成为更好的大人。另外对小孩影响很大的是老师,所以我想给我的小孩找一个合适的小学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感谢那个从小到大的发小,和一路上陪伴我们的老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父母的教养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其实影响不大。我的收获:这本书颠覆了我的固有认知,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其实并无决定性影响,真正影响孩子的不在家里,而在社会,不是家庭影响,而是孩子同辈的影响。具体有三大原则,分别是多数裁定原则、啄食次序原则和组间对照效应。不过,父母对孩子的作用还是很大的,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学习如何离开家庭、帮助他们选择好的成长环境,最重要的是自己要过好自己的生活,放下焦虑,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我的感悟:孩子既受先天的基因影响,又受后天的环境影响,家庭因素只是后天因素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学校和校外影响。孩子的目标不是成为成功的大人,而是要成为成功的孩子,所以孩子的成长是在同辈交流中完成的。作为家长,我们要放下以前奉为真理的教养假设,放下焦虑,去体会那种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爱。不要再受所谓育儿专家的左右,没有人比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有多爱自己的孩子。总有一天,孩子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给予她帮助和支持,讲一段哲理故事,只是因为我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她的性格成长、大脑发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推荐的好书

                                          作者观点清晰独到,论证严谨有趣,很多地方让人读了忍俊不禁。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家有萌兽的妈妈来说,现在带娃不仅身累,而且心累,读了这本书很好的缓解了自己为人父母的心理压力,也很客观的了解到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虽然作者并不推崇教养的模式,但是我自己还是对父母对孩子影响到底是怎样的持保留意见。虽然我们不能将自己个性的问题全部归于家庭或者父母,但是即便是个人关系的部分,我想也会跟群体关系会有互动,那这种互动模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细节,作者没有更为详细的阐述,也可能是这方面的研究不多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