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5.0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善谋势者,万事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人都要读《资治通鉴》

      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1,学历史。《资治通鉴》描述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这一千三百多年在亿万年生物演化史上、在几百万年人类进化史上、在几万年智人进化史上,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这段历史呈现的规律,恰恰是现在人类要认真学习的。因为你的基因没变,人性没变,你遇上的困境是类似的,你需要权衡的方案也是类似的,你做出的决定可能导致的后果也是类似的。只有把历史当成镜子,今天才会少犯点错,未来才会提高一些效率,这就是历史智慧的作用。2,学管理。管理就是 “资治”。学《资治通鉴》不是为了去吹牛,不是为了跟别人抬杠,甚至不是为了在朋友面前表现自己学识渊博,而是为了成事。3,看到丰富的实例。《资治通鉴》讲道理的时候非常少,司马光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偶尔会表明自己的看法。但是总体来说,“臣光曰” 所占的比例可能不到千分之一,更多的是一个一个的案例。我一直强调,对于 “成事学” 来说,亲尝大于书本,实例大于理论。4,学好汉语。《资治通鉴》是难度中等偏上的古汉语,却是质量一等一的古汉语。如果你能够跟着本书从头到尾把《资治通鉴》读一遍,那么对于古汉语的掌握,你可能会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地球人。同时,你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好的了解。这些历史故事知道得越多,你对中国文化越会了然于心。总之,人人要读《资治通鉴》,能让你过好在地球上的一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正的领导者,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

        汉文帝几乎拥有所有作为一把手的美德:大度、善于纳谏、不折腾。在企业中,能做到这三点,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合格的高层管理者了。任何肉身必有一死,汉文帝也不例外。在汉文帝的遗诏中,他没有说很多 “大” 的事情,反而都是对自己死这件事的态度,以及葬礼前后应该如何安排,全是小事,全是细节。但是读完这些话,你会觉得这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在生死大事面前,看得如此明白;在生死大事面前,依旧不扰民,依旧秉持着让世界更美好一点,让周围人民过得更舒服一点的思路去筹划一切。天子以不贪为美,CEO 以不贪为美,特别是以不贪自己有多牛为美,以不折腾为美,以不扰民为美。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我死我的,大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1. 合格高层管理者的三点共性从汉文帝的遗诏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明君。是拥有疆域最大的吗?是杀人最多的吗?是活得最长的吗?是留下金银财宝最多的吗?是陵墓建得最大的吗?都不是。真正的明君,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君主。真正的明君,不是拥有疆土面积最大的人,不是战功最卓绝的人,不是杀人最多的人,不是创造了艺术辉煌的人,不是留下无数金银财宝的人,也不是把陵墓建得比山还高的人,而是让数量最多的百姓,最长时间过上好日子的皇帝。其实公司也一样,最好的霸道总裁并不是让公司销售额最高、利润最高、市场份额最大、公司员工数目最多的人。不是的,这些都不是最佳总裁的评判标准。最佳评判标准可能有两项:第一,真正好的霸道总裁,能让员工过上好日子。好日子的意思,如果打深一层说,就是本事得到了长足增长,长足提升;钱,自己的财富,得到了相当的保障和积累。简单地说,学到本事,挣到钱,这就是员工的好日子。如果霸道总裁能让更多的员工都过上好日子,那他就是一个好的霸道总裁。第二,在让员工长本事、有钱花的基础上,还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能让他的顾客享受到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这样的总裁就是一个好的霸道总裁。所以,评判标准有两个维度:一是员工维度,二是市场维度。如果员工因为这个霸道总裁的领导而提升了智慧和个人财富,如果世界因为这个霸道总裁领导的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变得更美好,那这样的霸道总裁就是一个好的、了不起的霸道总裁。汉文帝享年四十七岁,在遗诏中,他说自己并不聪明,天赋有限,因为得到祖宗的庇护,才可以登上帝王之位,也正因为如此,他不希望自己死后打搅百姓的生活。简单地说,我死我的,各位过各自的,不禁止婚丧嫁娶、祭祀鬼神等活动,也不需要百姓哭丧,不折腾,不扰民。那些折腾、扰民,是给活人看的,自己已经死了,看不见了,别人做,是为了他们自己心安,以及满足私欲和盘算。因为自己是受上天的庇佑,才有机会称皇帝,死后也要回归上天,陵墓要保持山川原貌,不要改变自然环境,一切能省就省。陵墓越小,盗贼想挖的想法就越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麦肯锡碰撞《资治通鉴》,解构现代成事密码

          冯唐老师的新作《能人谋势:资治通鉴成事之道》延续了其 “成事学” 系列的跨界融合风格,将《资治通鉴》的千年历史智慧与现代管理实践深度结合,提供了一套可落地的破局方法论。以下从核心价值、创新视角、实践价值及市场反响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一、核心价值:历史智慧的现代转译以《资治通鉴》为基底,提炼出 “见势 — 谋势 — 乘势” 的完整逻辑链。书中通过商鞅立木取信、韩信暗度陈仓、郭子仪单骑退敌等经典案例,揭示了 “造势先立信”“借势先知势”“化势先懂人” 的底层规律。例如,商鞅通过 “五十金徙木” 建立信任,将其类比为现代企业的 “最小可行性验证”,强调在商业实践中需以具体行动建立公信力。这种将历史叙事转化为管理工具的方式,使晦涩的史书成为可操作的成事指南。书中尤为突出的是对 “势” 的辩证理解:既强调 “顺势而为” 的必要性,又警示 “形势大好时最易低估困难” 的风险。这种双重性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尤为重要 —— 既需抓住人工智能、碳中和等新兴趋势,又需警惕盲目扩张带来的危机。冯唐提出的 “顺人性做事,逆人性做人” 原则,更是将历史经验升华为普适的处世哲学:前者要求贴合市场需求与人性规律,后者强调自我约束与长期主义。二、创新视角:跨界思维的深度融合作为麦肯锡前合伙人与资深管理者,冯唐的独特价值在于将西方管理方法论与东方历史智慧进行 “化学反应”。书中引入麦肯锡 “金字塔原理” 解析《资治通鉴》中的决策逻辑,同时以曾国藩 “结硬寨,打呆仗” 的战略思想诠释现代企业的精细化运营 。这种跨学科的思维碰撞,在 “韩信拜将” 案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冯唐既分析韩信对楚汉形势的精准判断(战略思维),又拆解其如何通过 “明修栈道” 制造认知偏差(博弈论应用),最终形成 “借势 — 造势 — 控势” 的完整路径。相较于前作《胜者心法》《强者破局》,新书更注重系统性。全书分为 “见势”“谋势”“乘势” 三幕,每幕均包含历史案例、管理工具与实战练习,形成从认知到行动的闭环。例如在 “谋势” 部分,冯唐提出 “SWOT-PESTEL” 复合分析法,将传统 SWOT 模型与 PESTEL 宏观环境分析结合,帮助读者在复杂环境中定位关键杠杆点。三、实践价值:从理论到工具的落地书中提供的方法论具有极强的实操性。针对职场人士,冯唐提出 “汇报必输局” 的破局策略:通过 “电梯游说” 提炼核心观点,以 “数据可视化” 增强说服力,最终将领导模糊的 “再想想” 转化为三步行动表。对于创业者,书中以胡雪岩 “乘势三法”(借势生丝贸易、造势胡庆余堂、控势官商网络)为例,解析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构建竞争壁垒。这些工具不仅适用于商业场景,在个人成长领域同样有效 —— 如通过 “情绪记账法” 管理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以 “反脆弱清单” 增强抗风险能力。值得关注的是,冯唐在书中披露了帮助罗永浩三年清偿 6 亿债务的实战案例,详细拆解其如何通过 “债务重组 —IP 重塑 — 资源整合” 三步实现逆袭。这种 “从历史到现实” 的双重验证,极大增强了方法论的可信度。《能人谋势》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具体的成事技巧,更在于推动读者完成一场关于 “势” 的认知升级。冯唐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叙事,揭示了一个朴素真理:真正的成事者,不是与趋势对抗,而是成为趋势的解读者与塑造者。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个体创业者,都能从书中找到应对不确定性的底层逻辑 —— 正如商鞅立木所揭示的:最大的势,是人心;最稳的局,是立信。在这个充满变局的时代,这本书或许能帮助读者在历史的后视镜中,找到通向未来的指南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什么听冯唐讲《资治通鉴》?

            冯唐是鲜为人知但货真价实的战略管理专家,管理界的 “扫地僧”—— 虽然我写情色小说的名声远远大于我做职业经理人的名声。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一眨眼就过去了,但是回看这二十多年,我还是积累了很多并不容易获得的管理经验。我学了八年医,我知道人是个什么东西;我写了二十年小说,写了七个长篇,我知道人性是个什么东西。我学了两年 MBA(工商管理硕士),做了近十年麦肯锡(咨询顾问),做到了麦肯锡合伙人的位置。我又在华润做了五年,先做整个集团的战略管理部总经理,再做华润医疗的创始 CEO。之后又在中信资本做了五年董事总经理,做投资。所以,在管理上,我做过资深管理顾问,在企业方做过总参谋长,又在大企业平台上做了创业,同时我又做过投资。从行业上来讲,因为麦肯锡公司早年规模较小,所以除了我最熟悉的医疗,我还接触了各种行业。在华润做战略管理部总经理时我接触了华润所涉及的所有行业,从水泥、地产、电力到啤酒、饮用水,甚至化工、纺织等。所以,我涉及行业的广度,是多数职业经理人所没有过的。在管理上,我在 2018 年前后开始创建 “管理学”,分别出版了《成事》《冯唐成事心法》和《了不起》。总而言之,无论是对人的了解、人性的了解,还是对管理的理论、实践,对公司和集团运营,对创业、投资,我都有实操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为有经验、亲尝过,所以我认为我有资格从管理的角度讲《资治通鉴》。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们修炼管理学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成为 “冯唐成事学” 的一个核心构成部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省钱的成事方式:用好别人的优势

              汉文帝时期,匈奴屡次入侵,朝廷要么采取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的消极抵抗政策,要么试图通过和亲来缓和与匈奴的紧张关系。但无论哪种举措,作用都不大。这时,担任太子家令的晁错写了一篇《言兵事疏》。提出了以夷制夷的战略。他认为,汉朝可以招募愿意归降的蛮族,并且找一些能够带兵、能够笼络人心又了解蛮夷风俗的将军施行以夷制夷战略。这一战略具备相当的可操作性。在现代管理中,我们同样可以借鉴这一思路,积极学习其他市场、其他所有制公司或其他类型企业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化为己用,减少棘手的麻烦,为自己的企业赢得最终的胜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资治通鉴,谋时运之势,破困局的成事之道

                在当下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人们时常陷入迷茫,冯唐的《能人谋势:资治通鉴成事之道》少了些文艺的随性,多了理性的洞察他从《资治通鉴》的千年智慧中,挖掘出应对当下困境的成事之道,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当不知如何抉择时,书中教我们识别时代趋势、行业风口和自身优势的交汇点,从而谋定而动,不盲目跟风,避免在无效竞争中消耗精力。让我们明白,与其在卷潮中苦苦挣扎,不如借势、谋势,找到自己的破局点 ,为我们在黑暗中点亮一盏前行的灯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