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最近追了热播剧《生万物》,真的太上头了!这部剧以鲁南大地为背景,时间跨度从 1926 至 1946 年,演绎了宁绣绣、封大脚等小人物在土地上的挣扎与成长 。它没有悬浮的剧情,土匪绑架、替嫁、土地纷争等情节,把人性的复杂和时代的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宁绣绣大婚被掳,父亲为保地放弃救她,亲疏与利益的抉择,看得人揪心。剧中人物刻画也很绝,杨幂演的宁绣绣从娇弱千金到坚韧农妇,转变自然。欧豪的封大脚,质朴又深情,举手投足都是庄稼人的味儿。还有倪大红、秦海璐等老戏骨加持,每个角色都立住了。 从制作上也能看出剧组的用心,真实还原的农耕场景、考究的服化道,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那个年代的烟火气 。 总之,《生万物》不只是一部剧,更是对土地、人性与时代的深刻洞察,强推!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得到就是贴心今天《生万物》开播了,原著就更新出来了,来的太是时候了,也得说电子书会员充值的真是时候,太爱了,很多平台都有电子书,还得是得到做的最贴心。不仅书籍特别全,而且解锁了很多杂志,这个是一般平台做不来的,每期都在更新,只要自己想看,最新的消息都能扑捉到。对于根据杂志来写文章的人来说,真是一大福音。就像毛主席他老人家一样,到任何地方都要找报纸来看,也就是说想要知道新消息,杂志就是最好的渠道。所以订阅得到的电子书,非常划算,你怎么看怎么赚。最难得就是得到电子书的阅读格式最好,看起来非常方便,就拿这本《缱绻与决绝来说》,别的平台也能看,但是格式就是看着别扭,行段之间的划分很重要。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土地史诗的粗粝本真赵德发的《缱绻与决绝》堪称一部农民与土地的百年心灵史,以沂蒙山天牛庙村为切片,铺展 1927 年至 20 世纪 90 年代土地制度的完整变迁轨迹。从土地革命到包产到户,再到农民进城务工,小说将制度更迭具象为宁、封、费三族的兴衰,深刻叩问农民与土地从生死相依到渐趋疏离的 "缱绻与决绝"。 相较于剧版《生万物》的温情重构,小说更显历史的粗粝与沉重。剧版浓缩 1927 至 1947 年剧情,而小说贯通近百年,完整呈现合作化运动等关键阶段的土地伦理变迁 [__LINK_ICON]。人物塑造上,剧版赋予女性觉醒成长线,原著却直面封建伦理对女性的摧残 —— 宁苏苏私通产子被毒杀,费银子沦为生育工具惨死,毫无温情缓冲 [__LINK_ICON]。封大脚在书中是左脚畸形的自卑汉,而非剧版的理想英雄,其与宁绣绣的关系更见人性复杂。这部 "带着土渣的粗粮",以不加修饰的真实,留存了土地叙事最本真的力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书读完,有些日子了。电视剧,没看过。今天腾出时间,想写书评,评分比我预想的低很多。我草草翻了翻,集中的几个点,暴力,血腥,残忍,低俗。我想的是,有没有可能,这就是时代的底色。关于这个莫名其妙的书名,以及书里的内容,姑且不说了。长时间以来的乡村,是什么样子的?土地几乎是唯一的财富来源。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从乾隆年间开始,中华大地上的土地,就已经是无法养活子民了。人地矛盾,从未解决。生产力没有得到提升前,其实也是无法解决的。我在书里,看到了余华,贾平凹,陈忠实,路遥,莫言的影子。是时代的影子。闽南地区,有宗族械斗的传统。这个传统,按民间传闻,到九十年代还有。是的,已经二十多年前,还有。2025 年 8 月 30 日于福建晋江 2025 年读的第 84 本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读出了点《古船》的味道自从看杨 M 演那个哈尔滨的抗日谍战剧,努力了多次都没办法看下去:实在是演得太漫不经心、太拉垮了!如果不是因为秦昊而不忍心弃剧,应该 10 分钟都坚持不下去。不过,最终还是没有看过 3 集,看脸都不行。这次的《生万物》又是声势浩大地推,无论如何也不想再看她一眼,便读原著吧。读着读着,感觉有点熟悉,想了想,想起很久以前读过的另一个山东故事《古船》。当时刚读完名噪一时的《浮躁》,再读《古船》时,觉出了泥云之别,惊为天人。是以记得。差不多的故事,着落在不同的人身上,用不同的眼睛看来,又用不同的方式记述,带给人的感受也是如此的不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真实的农民小说被《生万物》吸引来看原著,发现原著比电视剧好看许多!我连续三天读这本书,相对细致地读完全书,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点: 历史的进程展露详细。四个部分阐述的是四个时代的农村土地改革发展过程,引用的史料比较真实和详细。 人物性格贴地气。人非圣贤,有局限性,也会犯错误,也有认命的那一刻,但是,每个人物至始至终表现出来的特质又能从身边人找到影子,看着很有意思。 冲突描写很写实。无论是大形势与个人意愿的冲突,还是在人际关系上的冲突,亦或是内心的小九九,写得都很真实,也符合人物的设定。 语言贴近生活。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用的多是跟平常聊天似的语言,感觉作者是对当地生活特别熟悉的。看看书,再刷刷剧,能增加对土地改革的很多有趣的小知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
 

 